《諸病源候論》~ 卷之三十二 (2)
卷之三十二 (2)
1. 三、癰潰後候
此由寒氣客於肌肉,折於血氣,結聚乃成癰。凡癰破潰之後,有逆有順。其眼白睛青黑,而眼小者,一逆也;內藥而嘔者,二逆也;腹痛、渴甚者,三逆也;膊項中不便者,四逆也;音嘶色脫者,五逆也。除此者併為順也。此五種皆死候。
凡發癰疽,則熱流入內,五臟焦燥者,渴而引飲,兼多取冷,則腸胃受冷而變下利。利則腸胃俱虛,而冷搏於胃,氣逆則變嘔逆;氣不通,遇冷折之,則變噦也。
白話文:
癰瘡的形成,是因為寒氣侵入肌肉,阻礙了氣血的運行,導致氣血凝結積聚而形成。凡是癰瘡破潰之後,會有好轉和惡化的情況。如果出現眼白和眼球呈現青黑色,而且眼珠縮小,這是第一種惡化情況;如果服用藥物後出現嘔吐,這是第二種惡化情況;如果腹痛難忍且極度口渴,這是第三種惡化情況;如果肩膀和脖子活動不便,這是第四種惡化情況;如果聲音嘶啞且面色蒼白,這是第五種惡化情況。排除以上這些情況,都屬於好轉的情況。以上這五種情況都是病情惡化的徵兆,可能會導致死亡。
一般來說,發癰疽的時候,熱氣會往身體內部侵襲,導致五臟過熱乾燥。這個時候會口渴想喝水,而且會想喝冷的,如果喝太多冷飲,就會讓腸胃受寒而開始腹瀉。腹瀉會讓腸胃都變得虛弱,而寒氣會滯留在胃部,導致氣血逆亂而出現嘔吐;如果氣血不通暢,又遇到寒氣阻礙,就會導致打嗝。
2. 四、石癰候
石癰者,亦是寒氣客於肌肉,折於血氣,結聚所成。其腫結確實,至牢有根,核皮相親,不甚熱,微痛,熱時自歇。此寒多熱少,堅如石,故謂之石癰也。久久熱氣乘之,乃有膿也。
白話文:
石癰這種病,也是因為寒氣侵入肌肉,阻礙了血氣運行,凝結積聚而形成的。它的腫塊結實堅硬,根部牢固,腫塊的皮和內部緊密相連,不太發熱,只有輕微的疼痛,發熱的時候會自己消退。這種情況是寒氣多而熱氣少,腫塊堅硬如石頭,所以叫做石癰。如果時間久了,熱氣就會乘虛而入,才會出現化膿的情況。
3. 五、附骨癰腫候
附骨癰,亦由體癰熱而當風取涼,風冷入於肌肉,與熱氣相搏,伏結近骨成癰。其狀無頭,但腫痛而闊,其皮薄澤,謂之附骨癰也。
白話文:
附骨癰這種病,也是因為身體長了癰瘡,發熱的時候吹到風受涼,風寒侵入肌肉,和體內的熱氣互相搏鬥,鬱積在靠近骨頭的地方形成癰瘡。它的外觀沒有膿頭,只有腫脹疼痛而且範圍很大,皮膚薄而有光澤,這就叫做附骨癰。
4. 六、癰虛熱候
此是寒客於經絡,使血氣痞澀,乃結腫成癰。熱氣壅結,則血化為膿。膿潰癰瘥之後,餘熱未盡,而血氣已虛,其人吸吸苦熱,惙惙虛乏,故謂之虛熱。
白話文:
這是因為寒氣侵入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順暢、阻塞,於是結成腫塊形成癰。當熱氣積聚,血液就會化為膿液。膿液潰散、癰痊癒之後,殘餘的熱氣還沒完全消退,而氣血已經虛弱,患者會感到微微發熱,並且虛弱疲乏,所以稱之為虛熱。
5. 七、癰煩渴候
癰由寒搏於血,血澀不通,而熱歸之,壅結所成。熱氣不得宣泄,內熏五臟,故煩躁而渴。
凡癰腫熱渴引飲,冷氣入腸胃,即變下痢,並變嘔噦。所以然者,本內虛熱,氣逆,故嘔;嘔而氣逆,外冷乘之,氣不通,故噦也。
白話文:
癰的形成是因為寒氣侵入血液,導致血液運行不順暢,熱氣因此聚集,阻塞不通所造成的。熱氣無法散發出去,向內熏蒸五臟,所以會感到煩躁口渴。
凡是癰腫發熱而口渴想喝水的,如果喝了冷水進入腸胃,就會轉變成腹瀉,甚至會嘔吐。會這樣的原因是,原本體內就虛熱,氣往上逆,所以會嘔吐;嘔吐而氣逆,又受到外來的寒冷侵襲,導致氣機不通,所以會產生呃逆。
6. 八、發癰咳嗽候
夫肺主氣,候於皮毛。氣虛腠理受寒,寒客經絡,則血痞澀,熱氣乘之,則結成癰也。肺氣虛寒,寒復乘肺,肺感於寒則成咳嗽,故發癰而嗽也。
白話文:
肺臟主導全身的氣,它的情況會反映在皮膚和毛髮上。如果肺氣虛弱,皮膚的紋理就會變得容易受寒,寒邪侵入經絡,導致血液循環不順暢、阻塞,這時如果再受到熱邪侵襲,就會結成癰瘡。另外,如果肺氣虛弱又受到寒邪侵襲,寒氣會再次進入肺部,肺部受到寒邪的影響就會產生咳嗽,所以長了癰瘡的人也會咳嗽。
7. 九、癰下利候
此由寒氣客於經絡,折於氣血,壅結不通,結成癰腫。發癰而利者,由內熱而引飲,取冷太過,冷入腸胃,故令下利也。下利不止,則變嘔噦。所以然者,脾與胃合,俱象土;脾候身之肌肉,胃為水穀之海。脾虛,肌肉受邪;胃虛,則變下利。下利不止,則變嘔噦也。
白話文:
這種情況是因為寒氣侵入經絡,阻礙氣血運行,導致氣血壅塞不通,最後結成癰腫。長了癰又拉肚子,是因為體內有熱,所以想喝冷飲,但喝太多冷飲,寒氣進入腸胃,才會導致拉肚子。如果拉肚子停不下來,就會變成想吐。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脾和胃共同的性質都像土,脾掌管全身肌肉,胃是消化食物的地方。脾虛弱,肌肉就會受邪氣影響;胃虛弱,就會導致拉肚子。拉肚子如果停不下來,就會變成想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