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之二十八 (2)
卷之二十八 (2)
1. 十三、目青盲候
青盲者,謂眼本無異,瞳子黑白分明,直不見物耳。但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若臟虛有風邪痰飲乘之,有熱則赤痛,無熱但內生鄣,是腑臟血氣不榮於睛,故外狀不異,只不見物而已。是之謂青盲。
《養生方》云:勿塞故井及水瀆,令人耳聾目盲。
又云:正月八日沐浴,除目盲。
白話文:
青盲這種病,指的是眼睛外觀沒有異常,眼珠黑白分明,只是看不見東西而已。因為五臟六腑的精華都往上注入眼睛,如果臟腑虛弱,又受到風邪痰飲侵襲,產生熱就會紅腫疼痛,如果沒有熱,但眼睛內部產生障礙,就是因為臟腑的血氣無法滋養眼睛,所以眼睛外觀看起來沒有異樣,只是看不見東西。這種情況就叫做青盲。
《養生方》說:「不要堵塞舊井和水溝,會使人耳聾眼盲。」
又說:「正月八日洗澡,可以去除眼盲。」
2. 十四、目青盲有翳候
白黑二晴無有損傷,瞳子分明,但不見物,名為青盲,更加以風熱乘之,氣不外泄,蘊積於睛間,而生翳似蠅翅者,覆瞳子上,故為清盲翳也。
白話文:
眼睛的黑睛和白睛都沒有損傷,眼珠子也很清楚,但是卻看不見東西,這就叫做「青盲」。如果又加上風熱侵襲,導致氣無法向外散發,積聚在眼睛裡,就會產生像蒼蠅翅膀一樣的翳膜,覆蓋在瞳孔上面,這就是所謂的「青盲翳」。
3. 十五、目茫茫候
夫目是五臟六腑之精華,宗脈之所聚,肝之外候也。腑臟虛損,為風邪痰熱所乘,氣傳於肝,上衝於目,故令視瞻不分明,謂之茫茫也。凡目病,若肝氣不足,兼胸膈風痰勞熱,則目不能遠視,視物則茫茫漠漠也。若心氣虛,亦令目茫茫,或惡見火光,視見蜚蠅黃黑也。
診其左手尺中脈,沉為陰,陰實者目視茫茫。其脈浮大而緩者,此為逆,必死。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雞鳴欲起,先屈左手啖鹽指,以指相摩,咒曰:「西王母女,名曰益愈,賜我目,受之於口。」即精摩形。常雞鳴二七著唾,除目茫茫,致其精光,徹視萬里,遍見四方。咽二七唾之,以熱指摩目二七,令人目不瞑。
白話文:
眼睛是五臟六腑精華匯聚的地方,也是經脈匯集之處,更是肝臟外在的表現。如果臟腑虛弱,被風邪、痰熱入侵,這些病氣會傳到肝臟,再向上衝到眼睛,就會導致視力模糊不清,這就叫做「茫茫」。
一般來說,眼睛的疾病,如果是肝氣不足,加上胸膈有風痰、勞熱,就會使眼睛看不清遠處,看東西模模糊糊的。如果心氣虛弱,也會導致眼睛茫茫,有時會討厭看到火光,或是看到像飛舞的蚊蠅、黃色黑色的東西。
診斷時,摸左手尺中部位的脈搏,如果脈象沉而有力,屬於陰實,代表眼睛看東西會模糊不清。如果脈象浮大而緩慢,這是脈象反常的表現,代表病情危重,可能會死亡。對於治療的方法,例如湯藥、熱敷、針灸等,都有特定的處方,或是用補養疏導的方式,這些會在後面補充說明。
《養生方·導引法》提到:每天早上雞叫快要起床時,先彎曲左手,用沾了鹽的食指互相摩擦,同時唸咒語說:「西王母的女兒,名字叫益愈,請賜給我視力,我會將它銘記於心。」接著仔細地按摩眼睛。每天早上雞叫時,連續吐七次唾液,可以消除眼睛的模糊感,讓眼睛變得明亮,可以看見很遠的地方,遍覽四方。將吐出的唾液吞下,用溫熱的手指按摩眼睛十四次,可以讓人眼睛不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