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1. 卷之四
2. 虛勞病諸候下(凡三十六論)
3. 四十、虛勞骨蒸候
夫蒸病有五:一曰骨蒸,其根在腎,旦起體涼,日晚即熱,煩躁,寢不能安,食無味,小便赤黃,忽忽煩亂,細喘無力,腰疼,兩足逆冷,手心常熱。蒸盛過,傷內則變為疳,食人五臟。二曰脈蒸,其根在心,日增煩悶,擲手出足,翕翕思水,口唾白沫,睡即浪言;或驚恐不定,脈數。若蒸盛之時,或變為疳,臍下悶;或暴利不止。
三曰皮蒸,其根在肺,必大喘鼻乾,口中無水,舌上白,小便赤如血。蒸盛之時,胸滿,或自稱得注熱,兩脅下脹,大嗽,口內唾血。四曰肉蒸,其根在脾,體熱如火,煩躁無汗,心腹鼓脹,食即欲嘔,小便如血,大便秘澀。蒸盛之時,身腫目赤,寢臥不安。五曰內蒸,亦名血蒸。
所以名內蒸者,必外寒而內熱,把手附骨而內熱甚,其根在五臟六腑。其人必因患後得之,骨肉自消,飯食無味,或皮燥而無光澤。蒸盛之時,四肢漸細,足趺腫起。
又有二十三蒸:一胞蒸,小便黃赤;二玉房蒸,男則遺瀝漏精,女則月候不調;三腦蒸,頭眩悶熱;四髓蒸,髓沸熱;五骨蒸,齒黑;六筋蒸,甲焦;七血蒸,發焦;八脈蒸,脈不調;九肝蒸,眼黑;十心蒸,舌乾;十一脾蒸,唇焦;十二肺蒸,鼻乾;十三腎蒸,兩耳焦;十四膀胱蒸,右耳偏焦;十五膽蒸,眼白失色;十六胃蒸,舌下痛;十七小腸蒸,下唇焦;十八大腸蒸,鼻右孔干痛;十九三焦蒸,亦雜病乍寒乍熱;二十肉蒸;二十一膚蒸;二十二皮蒸;二十三氣蒸,遍身熱。
凡諸蒸患,多因熱病患愈後,食牛羊肉及肥膩,或酒或房,觸犯而成此疾。久蒸不除,多變成疳,必須先防下部,不得輕妄治也。
白話文:
虛勞引起的蒸熱病症,有五種:
第一種叫「骨蒸」,病根在腎臟。早上起來身體是涼的,到了傍晚就會發熱,感到煩躁不安,睡不好覺,吃東西沒味道,小便呈現赤黃色,精神恍惚,心煩意亂,呼吸微弱無力,腰部疼痛,兩隻腳冰冷,手心卻總是發熱。骨蒸病情嚴重的話,會傷及身體內部,轉變成疳積,侵蝕五臟。
第二種叫「脈蒸」,病根在心臟。每天都感到更加煩悶,手腳亂動,很想喝水,嘴裡吐白沫,睡著了會說夢話,或者容易受到驚嚇,心神不定,脈搏跳動很快。脈蒸病情嚴重時,可能會轉變成疳積,感到肚臍下方悶脹,或突然腹瀉不止。
第三種叫「皮蒸」,病根在肺臟。一定會出現嚴重喘氣、鼻子乾燥、口中沒唾液、舌苔發白、小便紅得像血的症狀。皮蒸病情嚴重時,會感到胸悶,或者自己覺得身體內有熱流湧出,兩脅下脹痛,咳嗽劇烈,嘴裡會咳出血絲。
第四種叫「肉蒸」,病根在脾臟。身體發熱如火,煩躁不安卻不出汗,肚子脹得很大,想吐,小便像血,大便乾燥難解。肉蒸病情嚴重時,身體會浮腫,眼睛發紅,躺著也睡不安穩。
第五種叫「內蒸」,也叫「血蒸」。之所以稱為內蒸,一定是外表看起來寒冷,但體內卻很熱,把手貼在骨頭上,會覺得裡面更加發熱,病根在五臟六腑。這種病通常是在生病之後引起的,患者會逐漸消瘦,吃飯沒味道,或者皮膚乾燥沒有光澤。內蒸病情嚴重時,四肢會逐漸變細,腳背會腫起來。
另外還有二十三種蒸熱症狀:第一種是「胞蒸」,會出現小便黃赤;第二種是「玉房蒸」,男性會出現遺精、小便滴瀝,女性會月經不調;第三種是「腦蒸」,會頭暈悶熱;第四種是「髓蒸」,會感到骨髓發熱;第五種是「骨蒸」,牙齒會變黑;第六種是「筋蒸」,指甲會焦枯;第七種是「血蒸」,頭髮會焦黃;第八種是「脈蒸」,脈搏會不規律;第九種是「肝蒸」,眼睛會發黑;第十種是「心蒸」,舌頭會乾燥;第十一種是「脾蒸」,嘴唇會焦裂;第十二種是「肺蒸」,鼻子會乾燥;第十三種是「腎蒸」,兩隻耳朵會焦黃;第十四種是「膀胱蒸」,右邊的耳朵會特別焦黃;第十五種是「膽蒸」,眼白會失去光澤;第十六種是「胃蒸」,舌頭下方會疼痛;第十七種是「小腸蒸」,下嘴唇會焦裂;第十八種是「大腸蒸」,右邊的鼻孔會乾痛;第十九種是「三焦蒸」,病情複雜,有時冷有時熱;第二十種是「肉蒸」;第二十一種是「膚蒸」;第二十二種是「皮蒸」;第二十三種是「氣蒸」,會全身發熱。
凡是患上這些蒸熱病症,大多是因為熱病痊癒後,吃了牛羊肉、肥膩的食物,或飲酒、性生活不節制而引起的。長期患病不治,大多會轉變成疳積,必須先顧護下身,不要隨便亂治。
4. 四十一、虛勞舌腫候
心候舌,養於血,勞傷血虛,為熱氣所乘。又,脾之大絡,出於舌下。若心脾有熱,故令舌腫。
白話文:
舌頭是心的外在表現,需要靠血液來滋養。如果因為過度勞累而損傷氣血,導致氣血虛弱,就容易被熱氣侵擾。另外,脾臟有一條大的經絡,從舌頭下方出來。如果心臟和脾臟有熱,就會導致舌頭腫脹。
5. 四十二、虛勞手足皮剝候
此由五臟之氣虛少故也。血行通榮五臟,五臟之氣,潤養肌膚,虛勞內傷,血氣衰弱,不能外榮於皮,故皮剝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五臟的氣血虛弱不足的緣故。血液運行可以滋養五臟,五臟的氣又可以潤澤皮膚。當身體因虛勞導致內傷,氣血衰弱,無法將營養輸送到皮膚表面,所以皮膚才會脫皮。
6. 四十三、虛勞浮腫候
腎主水,脾主土。若脾虛則不能剋制於水,腎虛則水氣流溢,散於皮膚,故令身體浮腫。若氣血俱澀,則多變為水病也。
白話文:
腎臟主管體內的水液代謝,脾臟主管運化水穀精微。如果脾臟虛弱,就不能制約水液的運行,而腎臟虛弱,則水氣會流溢散佈到皮膚表面,因此導致身體浮腫。如果同時氣血運行不暢,則更容易轉變成水腫疾病。
7. 四十四、虛勞煩悶候
此由陰陽俱虛,陰氣偏少,陽氣暴勝,則熱乘於心,故煩悶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體內陰陽都虛弱,陰氣尤其不足,陽氣相對旺盛,導致熱邪侵擾心臟,所以會感到煩躁悶悶不樂。
8. 四十五、虛勞凝唾候
虛勞則津液減少,腎氣不足故也。腎液為唾,上焦生熱,熱沖咽喉,故唾凝結也。
白話文:
身體虛弱勞損,會導致體內津液減少,這是因為腎氣不足的緣故。腎的精液會轉化成唾液,當上焦(指胸腔、心肺等部位)產生熱氣,熱氣上衝到咽喉,就會使得唾液變得濃稠凝結。
9. 四十六、虛勞嘔逆唾血候
夫虛勞多傷於腎。腎主唾,肝藏血,胃為水穀之海。胃氣逆則嘔,腎肝損傷,故因嘔逆唾血也。
白話文:
虛勞這種病症,大多是因為腎臟受到損傷。腎臟主管唾液,肝臟儲藏血液,胃是消化水穀食物的器官。當胃氣上逆時就會產生嘔吐,如果腎臟和肝臟都受到損傷,就會因為嘔吐而吐出血絲。
10. 四十七、虛勞嘔血候
此內傷損於臟也。肝藏血,肺主氣。勞傷於血氣,氣逆則嘔,肝傷則血隨嘔出也。損輕則唾血,傷重則吐血。
白話文:
這是因為身體內部受損導致的。肝臟儲藏血液,肺臟主管氣的運行。如果因為勞累損傷了血氣,氣就會向上逆行導致嘔吐,如果肝臟受損,血液也會跟著嘔吐出來。損傷較輕微的就會吐出帶血的口水,損傷嚴重的就會吐出鮮血。
11. 四十八、虛勞鼻衄候
肺主氣而開竅於鼻,肝藏血。血之與氣,相隨而行,俱榮於臟腑。今勞傷之人,血虛氣逆,故衄。衄者,鼻出血也。
白話文:
肺臟主管呼吸之氣,而鼻是呼吸之氣進出的通道。肝臟則負責儲藏血液。血液和氣是互相依存、一起運行的,共同滋養全身的臟腑。現在,因為過度勞累而導致身體虛損的人,會因為血虛而使氣上逆,因此就會發生鼻出血。所謂的「衄」,指的就是鼻孔出血。
12. 四十九、虛勞吐下血候
勞傷於臟腑,內崩之病也。血與氣相隨而行,外養肌肉,內榮臟腑。臟腑傷損,血則妄行。若胸膈氣逆,則吐血也。流於腸胃,腸虛則下血也。若腸虛而氣覆逆者,則吐血下血。表虛者則汗血。皆由傷損極虛所致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身體臟腑勞損,導致體內出血的疾病。血跟著氣一起運行,對外滋養肌肉,對內濡養臟腑。如果臟腑受損,血就會不正常地流動。如果胸腔和橫膈膜的氣逆亂,就會吐血。血流到腸胃,腸道虛弱就會導致便血。如果腸道虛弱又加上氣逆,就會同時吐血和便血。如果體表虛弱,就會流汗時帶血。這些情況都是因為身體損傷虛弱到了極點所造成的。
13. 五十、虛勞吐利候
夫大腸虛則泄利,胃氣逆則嘔吐。虛勞又腸虛胃逆者,故吐利。
白話文:
大腸虛弱就會腹瀉,胃氣上逆就會嘔吐。虛勞病又兼有大腸虛弱和胃氣上逆的情況,所以會出現又吐又瀉的症狀。
14. 五十一、虛勞兼痢候
臟腑虛損,傷於風冷故也。胃為水穀之海,胃冷腸虛則痢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臟腑虛弱受損,又受到風寒侵襲所導致的。胃是消化食物的重要器官,如果胃部虛寒,腸道也虛弱,就會導致腹瀉(痢疾)。
15. 五十二、虛勞秘澀候
此由腸胃間有風熱故也。凡腸胃虛,傷風冷則泄利;若實,有風熱,則秘澀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腸胃之間有風熱的緣故。一般來說,腸胃虛弱,如果受到風寒就會腹瀉;如果腸胃功能強盛,但有風熱,就會便秘、排便不順暢。
16. 五十三、虛勞小便利候
此由下焦虛冷故也。腎主水,與膀胱為表裡;膀胱主藏津液。腎氣衰弱,不能制於津液,胞內虛冷,水下不禁,故小便利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下焦虛寒的緣故。腎臟主管水分的代謝,和膀胱互為表裡;膀胱負責儲藏津液。當腎氣衰弱,無法約束津液時,膀胱內部虛寒,水液就會不受控制地往下流,因此小便頻繁。
17. 五十四、虛勞小便難候
膀胱,津液之腑,腎主水,二經共為表裡。水行於小腸,入於胞而為溲便,今胞內有客熱,熱則水液澀,故小便難。
白話文:
膀胱是儲存津液的器官,而腎臟主管體內的水液代謝,這兩者經絡互為表裡關係。水液在小腸運行後,會進入膀胱形成尿液。現在膀胱裡面有外來的熱邪,熱邪會使水液變得不順暢,所以才會小便困難。
18. 五十五、虛勞小便餘瀝候
腎主水。勞傷之人,腎氣虛弱,不能藏水,胞內虛冷,故小便後水液不止,而有餘瀝。及脈微細者,小便餘瀝也。
白話文:
腎臟主管體內的水液代謝。因為過度勞累而損傷身體的人,腎氣會變得虛弱,無法好好地控制水分,膀胱內也會因為虛寒而變得冷冷的,所以小便後會滴滴答答,水液無法完全排乾淨,還會殘留一些,這就是所謂的小便餘瀝。如果同時脈象又呈現微弱細小的狀態,就可以判斷是小便餘瀝的現象。
19. 五十六、虛勞小便白濁候
勞傷於腎,腎氣虛冷故也。腎主水而開竅在陰,陰為溲便之道。胞冷腎損,故小便白而濁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過度勞累損傷腎臟,導致腎氣虛弱、寒冷所造成的。腎臟主管體內的水液代謝,而排尿的通道開竅於陰部。陰部是排泄小便的通道。因為膀胱虛寒、腎臟受損,所以小便才會呈現白色且混濁的狀態。
20. 五十七、虛勞少精候
腎主骨髓,而藏於精。虛勞腎氣虛弱,故精液少也。
診其脈,左手尺中陰絕者,無腎脈也。苦足下熱,兩髀裡急,主精氣竭少,為勞傷所致也。
白話文:
虛勞是因為腎氣虛弱,腎主導骨髓,並且儲藏精液。腎虛導致精液減少。
診察脈象,如果左手寸關尺的尺部脈象微弱到幾乎摸不到,表示腎脈虛弱。如果感到腳底發熱,大腿內側緊繃,這是因為精氣耗竭減少,是勞累損傷所造成的。
21. 五十八、虛勞尿精候
腎氣衰弱故也。腎藏精,其氣通於陰。勞傷腎虛,不能藏於精,故因小便而精液出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腎氣衰弱的緣故。腎臟儲藏精液,它的氣機是與陰部相通的。如果因為勞累損傷導致腎虛,腎臟就無法固藏精液,所以精液會隨著小便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