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四十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七 (1)

1. 六十四、注候

注之言住也,謂之風邪鬼氣留人身內也。人無問大小,若血氣虛衰,則陰陽失守,風邪鬼氣因而客之,留在肌肉之間,連滯腑臟之內。或皮膚掣動,遊易無常,或心腹刺痛,或體熱皮腫,沉滯至死。死又注易傍人,故為注也。

白話文:

注的意思是寄居,指的是風邪鬼氣停留在人體內。無論年紀大小,如果血氣虛弱,則陰陽失衡,風邪鬼氣便會趁機入侵,停留在肌肉之間,阻滯內臟。有的會導致皮膚抽搐,疼痛遊走不定,有的會心腹刺痛、體熱、皮膚腫脹,最終纏綿致死。死後鬼氣又容易轉移到附近的人,所以稱為注。

小兒不能觸冒風邪,多因乳母解脫之時,不避溫涼暑濕,或抱持出入,早晚其神魂軟弱,而為鬼氣所傷,故病也。

白話文:

小孩子的抵抗力較弱,容易受到外來的風寒暑濕等不良因素侵襲。主要是由於乳母在照顧時,沒有注意避免溫差和濕氣,或者在早晚神魂較為虛弱的時候抱著孩子出入,導致孩子被鬼邪之氣傷害,因此生病。

2. 六十五、屍注候

屍注者,是五屍之中一屍注也。人無問大小,腹內皆有屍蟲,屍蟲為性忌惡,多接引外邪,共為患害。小兒血氣衰弱者,精神亦羸,故屍注因而為病。其狀沉默,不的知病處,或寒熱淋瀝,涉引歲月,遂至於死。死又注易傍人,故名之為屍注也。

白話文:

屍注,就是五臟之中的肝臟所引發的疾病。無論大人小孩,肚子裡都有寄生蟲,寄生蟲的習性是厭惡邪惡,會將外來的邪氣引進體內,共同作亂。年紀小或身體虛弱的人,精神也較弱,因此屍注就容易發病。患者會表現出沉默寡言,不知道自己哪裡生病,或者出現冷熱交替、淋漓不盡的症狀,拖延了一段時間後會導致死亡。死者身上的寄生蟲又會傳染給旁人,所以稱為「屍注」。

3. 六十六、蠱注候

人聚蟲蛇雜類,以器皿盛之,令相啖食,餘一存者,即名為蠱,能變化。或隨飲食入腹,食人五臟。小兒有中者,病狀與大人、老子無異,則心腹刺痛,懊悶。急者即死,緩者涉歷歲月,漸深羸困,食心臟盡,痢血,心臟爛乃至死。死又注易蠱人,故為蠱注也。

白話文:

眾多的蟲子、蛇和各種昆蟲被裝在器皿中,讓它們互相吞噬,最後剩下的一隻就叫「蠱」,具有變化的能力。它可能隨食物進入人體,侵蝕五臟。小兒如果受到蠱蟲侵襲,病癥與成人、老年人並無不同,都會出現心腹部刺痛、煩悶的症狀。情況急迫的立即死亡,緩慢的經過數年時間,身體會逐漸虛弱睏乏,心臟被蠱蟲蠶食殆盡,出現痢血,心臟潰爛而死。

4. 六十七、陰腫候

足少陰為腎之經,其氣下通於陰。小兒有少陰之經虛而受風邪者,邪氣衝於陰,與血氣相搏結,則陰腫也。

5. 六十八、腹脹候

腹脹,是冷氣客於臟故也。小兒腑臟嫩弱,有風冷邪氣客之,搏於臟氣,則令腹脹。若脾虛,冷移入於胃,食則不消。若腸虛,冷氣乘之,則變下痢。

白話文:

腹脹是因為寒邪侵襲內臟所致。小孩子的內臟嬌嫩,如果受到風寒邪氣侵襲,與內臟之氣相爭,就會導致腹脹。如果脾氣虛弱,寒氣就會侵入胃中,食物得不到消化。如果腸胃虛弱,寒氣就會趁勢侵入,引起腹瀉。

6. 六十九、霍亂候

霍亂者,陰陽清濁二氣相干,謂之氣亂,氣亂於腸胃之間,為霍亂也。小兒腸胃嫩弱,因解脫逢風冷,乳哺不消,而變吐痢也。或乳母觸冒風冷,食飲生冷物,皆冷氣流入乳,令乳變敗,兒若飲之,亦成霍亂吐痢。皆是觸犯腑臟,使清濁之氣相干,故霍亂也。挾風而絡實者,則身發熱,頭痛體疼,而復吐痢。

白話文:

霍亂就是陰陽清濁之氣互相攪擾,稱為氣亂。氣亂在腸胃之間,就形成了霍亂。小孩子的腸胃比較脆弱,如果被風寒侵襲,食物沒有消化,就會出現嘔吐腹瀉。或者乳母接觸了風寒,吃了生冷食物,寒氣會進入乳汁,讓乳汁變壞。如果孩子喝了這種乳汁,也會出現霍亂嘔吐腹瀉。這些都是因為侵犯了臟腑,導致清濁之氣攪擾,所以才會有霍亂。如果還有風寒侵襲,則會出現發熱、頭痛、全身疼痛,以及嘔吐腹瀉。

凡小兒霍亂,皆須暫斷乳,亦以藥與乳母服,令血氣調適,乳汁溫和故也。小兒吐痢不止,血氣變亂,即發驚癇也。

白話文:

所有小兒的霍亂,都需要暫時停止喝奶,而藥物也需要讓哺乳的母親服用,這樣可以調節母親的血氣,使母乳變得溫和。小兒如果嘔吐腹瀉不止,血氣混亂,就會引發抽搐痙攣。

7. 七十、吐痢候

吐痢者,由腸虛而胃氣逆故也。小兒有解脫,而風冷入腸胃,腸胃虛則泄痢,胃氣逆則嘔吐。此大體與霍亂相似而小輕,不劇悶頓,故直云吐痢,亦不呼為霍亂也。

白話文:

嘔吐和腹瀉,是由於腸胃虛弱而胃氣上逆造成的。對於小兒來說,如果有噁心感,而外界的風寒入侵腸胃,腸胃虛弱就會導致腹瀉,胃氣上逆就會導致嘔吐。這種情況大致與霍亂相似,但症狀較輕,不會出現劇烈的煩悶和暈眩,因此直接稱之為「吐痢」,也不叫它「霍亂」。

8. 七十一、服湯中毒毒氣吐下候

春夏以湯下小兒,其腸胃脆嫩,不勝藥勢,遂吐下不止;藥氣熏臟腑,乃煩懊頓乏者,謂此為中毒,毒氣吐下也。

白話文:

春天和夏天給小孩服用濃藥,因為他們的腸胃嬌嫩脆弱,承受不了藥物的力量,就會不停地嘔吐腹瀉。藥物氣味燻蒸臟腑,導致煩躁、疲倦、乏力等症狀,這種情況稱為中毒,是由嘔吐腹瀉造成的。

9. 七十二、嘔吐逆候

兒啼未定,氣息未調,乳母匆遽以乳飲之,其氣尚逆,乳不得下,停滯胸膈,則胸滿氣急,令兒嘔逆變吐。

又,乳母將息取冷,冷氣入乳,乳變壞,不捻除之,仍以飲兒,冷乳入腹,與胃氣相逆,則腹脹痛,氣息喘急,亦令嘔吐。

白話文:

此外,如果餵奶的母親沒有好好休息而受了寒,寒氣會進入乳汁,導致乳汁變質。如果不把它去除而仍舊讓寶寶喝,寒性乳汁進入寶寶的肚子裡,就會與胃氣相沖,造成肚子脹痛、呼吸急促,甚至導致嘔吐。

又,解脫換易衣裳及洗浴,露兒身體,不避風冷,風冷因客膚腠,搏血氣則熱,入於胃,則腹脹痛而嘔逆吐也。凡如此,風冷變壞之乳,非直令嘔吐,腸虛冷入於大腸,則為痢也。

白話文:

此外,脫換衣物、洗澡後,身體赤露,不避風寒。風寒就會侵入皮膚毛孔,阻滯氣血運行,導致身體發熱,熱量進入胃部,就會引起腹脹疼痛、嘔吐的症狀。凡是這樣的情況,風寒變壞了母乳,不僅會導致嘔吐,還會因為腸道虛寒,導致大腸受寒,形成痢疾。

10. 七十三、噦候

小兒噦,由哺乳冷,冷氣入胃,與胃氣相逆,冷折胃氣不通,則令噦也。

11. 七十四、吐血候

小兒吐血者,是有熱氣盛而血虛,熱乘於血,血性得熱則流散妄行,氣逆即血隨氣上,故令吐血也。

12. 七十五、難乳候

凡小兒初生,看產人見兒出,急以手料拭兒口,無令惡血得入兒口,則兒腹內調和,無有疾病;若料拭不及時,則惡血穢露兒咽入腹,令心腹痞滿短氣,兒不能飲乳,謂之難乳。

白話文:

當嬰兒出生時,接生人員必須立即用布巾擦拭嬰兒的嘴巴,防止不良的胎血進入嬰兒口中。這樣,嬰兒的腹部才能協調,不會有疾病。如果沒有及時擦拭,不良的胎血會汙染嬰兒的咽喉,並進入腹部,導致嬰兒心腹脹滿、呼吸短促、無法喝奶,這就是所謂的「難乳」。

又云:兒在胎之時,母取冷過度,冷氣入胞,令兒著冷,至兒生出,則喜腹痛,不肯飲乳,此則胎寒,亦名難乳也。

白話文:

還有一種說法:當孩子還在母親肚子裏時,如果母親過度受寒,冷氣就會進入子宮,導致孩子著涼。等孩子出生後,就會經常肚子痛,不肯喝奶,這是胎寒的表現,也叫難乳。

13. 七十六、吐哯候

小兒吐哯者,由乳哺冷熱不調故也。兒乳哺不調,則停積胸膈,因更飲乳哺,前後相觸,氣不得宣流,故吐哯出。診其脈浮者,無苦也。

白話文:

小孩子的吐奶,是因為餵奶的冷熱不均勻造成的。餵奶不對,就會積在胸膈,再繼續餵奶,前後相碰,氣血無法運行,所以會吐奶出來。檢查孩子的脈象浮浮的,沒有什麼問題。

14. 七十七、百病候

小兒百病者,由將養乖節,或犯寒溫,乳哺失時,乍傷飢飽,致令血氣不理,腸胃不調,或欲發驚癇,或欲成伏熱。小兒氣血脆弱,病易動變,證候百端,故謂之百病也。若見其微證,即便治之,使不成眾病;治之若晚,其病則成。

白話文:

小孩子的各種疾病,都是由於養育不當所造成的,或者著涼發燒、餵奶不按時、忽餓忽飽,導致氣血失調,腸胃不和諧,因而可能誘發癲癇抽搐或低燒不退。小孩子的氣血較弱,病症容易發生變化,症狀千變萬化,所以稱之為「百病」。如果發現小孩子的早期症狀,就應該及時治療,避免發展成各種疾病;如果治療得太晚,疾病就會形成。

凡諸病,至於困者,汗出如珠,著身不流者,死也。病如胸陷者,其口唇乾,目上反,口中氣出冷,足與頭相柱臥,不舉手足,四肢垂,其臥正直如縛得,其掌中冷,至十日必死,不可治也。

白話文:

對於任何疾病,嚴重到患者渾身是汗,汗珠在身上凝結不流動,預示死亡。如果病情發展如胸部凹陷,嘴脣和眼睛乾燥,口中呼出的氣息冰冷,腳和頭相抵而臥,無法舉起手腳,四肢無力下垂,病人筆直地躺著像被綁住一樣,手掌冰冷,十天內必定死亡,無法救治。

15. 七十八、頭身喜汗出候

小兒有血氣未實者,膚腠則疏。若厚衣溫臥,腑臟生熱,蒸發腠理,津液泄越,故令頭身喜汗也。

16. 七十九、盜汗候

盜汗者,眠睡而汗自出也。小兒陰陽之氣嫩弱,腠理易開,若將養過溫,因睡臥陰陽氣交,津液發泄,而汗自出也。

白話文:

盜汗是指睡覺時出汗的現象。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的陰陽之氣較弱,肌膚腠理容易打開。如果過度保暖,導致睡覺時陰陽之氣交會,津液流失,就會產生盜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