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二十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四 (2)

1. 三、鬼注候

注之言住也,言其連滯停住也。人有先無他病,忽被鬼排擊,當時或心腹刺痛,或悶絕倒地,如中惡之類,其得瘥之後,餘氣不歇,停住積久,有時發動,連滯停住,乃至於死。死後注易傍人,故謂之鬼注。

白話文:

「注」的意思是停留,說的是它會連續停滯不動。有些人原本沒有其他疾病,忽然被鬼怪侵擾,當時可能心腹像被刺一樣疼痛,或者昏厥倒地,像中了邪一樣。他們病好之後,殘餘的邪氣沒有消散,停留在體內累積很久,有時會發作,持續連綿不絕,甚至會導致死亡。死後這種邪氣還會轉移到其他人身上,所以稱之為「鬼注」。

2. 四、五注候

注者住也,言其連滯停住,死又注易傍人也。注病之狀,或乍寒乍熱,或皮膚淫躍,或心腹脹刺痛,或支節沉重,變狀多端,而方云三十六種,九十九種,及此等五注病,皆不顯出其名,大體與諸注皆同。

白話文:

所謂「注」,意思就是「停留」、「滯留」,指的是病邪連綿不絕、停滯不前,甚至會傳染給身旁的人。注病的症狀,有時會忽冷忽熱,有時皮膚會像蟲子爬一樣騷動,有時心腹會脹痛或像針刺一樣疼痛,有時四肢關節會感到沉重,變化多端。醫書上說有三十六種或九十九種注病,而這裡提到的五種注病,都沒有明確指出病名,但大致上和一般的注病症狀是相同的。

3. 五、轉註候

轉註,言死又注易傍人。轉註之狀,與諸注略同,以其在於身內移轉無常,故謂之轉註。

白話文:

轉註,指的是病人的死症會轉移到旁邊的人身上。轉註的樣子,和一般的傳染病症狀大致相同,但因為它的病氣會在人體內不斷轉移、沒有固定的位置,所以稱之為轉註。

4. 六、生注候

注者住也,言其病連滯停住,死又注易傍人也。人有陰陽不調和,血氣虛弱,與患注人同共居處,或看侍扶接,而注氣流移,染易得上,與病者相似,故名生注。

白話文:

所謂「注」指的是「停留」、「滯留」的意思,也就是說這種病會持續連綿、停滯不前,甚至會傳染給旁邊的人而導致死亡。人體如果陰陽不協調,導致氣血虛弱,這時候如果和患有「注」病的人一起居住,或是照顧、攙扶他們,就容易被「注」的病氣傳染,導致自己也得到類似的疾病,所以才稱之為「生注」。

5. 七、死注候

人有病注死者,人至其家,染病與死者相似,遂至於死,復易傍人,故謂之死注。

白話文:

有人生病後,會出現一種注定的死亡情況。當人到病患家裡時,會感染到和死者相似的疾病,然後也跟著死去。這種情況還會傳染給其他人,所以稱之為「死注」。

6. 八、邪注候

注者住也,言其病連滯停住,死又注易傍人也。凡云邪者,不正之氣也,謂人之腑臟血氣為正氣,其風寒暑濕,魅鬾魍魎,皆謂為邪也。邪注者,由人體虛弱,為邪氣所傷,貫注經絡,留滯腑臟,令人神志不定,或悲或恐,故謂之邪注。

白話文:

所謂的「注」,意思是停留、滯留,指的是這種病會持續停留在體內,而且死後還會傳染給其他人。凡是稱作「邪」的,指的都是不正的氣,人體的五臟六腑和血氣是正氣,而風、寒、暑、濕,以及鬼魅等,都可稱為邪氣。所謂「邪注」,就是因為人體虛弱,受到邪氣侵擾,邪氣貫穿經絡,停留在五臟六腑,導致人精神恍惚、情緒不穩,可能悲傷或恐懼,所以稱為邪注。

7. 九、氣注候

注者住也,言其病連滯停住,死又注易傍人也。風邪搏於肺氣所為也,肺主氣,氣通行表裡,邪乘虛弱,故相搏之,隨氣遊走衝擊,痛無定所,故名為氣注。

白話文:

所謂的「注」,意思是「停住」。這是在說這種病會連續停滯不通,而且病人死後,病氣還會容易傳染給旁邊的人。這是因為風邪侵襲了肺部,導致肺氣運行失常所造成的。肺主管氣的運行,氣本來應該在身體內外暢通,但因為邪氣趁著身體虛弱時侵入,所以肺氣就和邪氣互相搏鬥。邪氣會隨著氣的流動而到處遊走衝擊,因此疼痛沒有固定的位置,所以這種病被稱為「氣注」。

8. 十、寒注候

人虛為寒邪所傷,又搏於陰,陰氣久不泄,從外流內結積。其病之狀,心腹痛而嘔沫,爪青,休作有時,至冬便劇,故史為寒注也。

白話文:

人因為身體虛弱,被寒邪侵襲,又侵入陰分,導致陰氣長時間無法散發出去,從外向內積聚。這種病的症狀是心腹疼痛,吐出泡沫狀的液體,指甲發青,發作時間不定,到了冬天會更加嚴重,所以古代稱這種病為寒注。

9. 十一、寒熱注候

注者住也,言其病連滯停住,死又注易傍人也。陰陽俱虛,腑臟不和,為風邪搏於血氣。血者陰也,氣者陽也,邪搏於陰則寒,搏於陽則熱,致使陰陽不調,互相乘加,故發寒熱,去來連年,有時暫瘥而復發,故謂之寒熱注。

白話文:

「注」的意思是停留、持續,也就是說這種病會接連不斷地停留在體內,甚至會傳染給其他人。當人體陰陽兩虛,臟腑功能失調時,風邪就會侵襲血氣。血屬陰,氣屬陽,當邪氣侵襲陰時就會發寒,侵襲陽時就會發熱,導致陰陽失調,互相加重影響,因此會發作寒熱交替的症狀,而且會持續多年,有時候會暫時好轉又再次發作,所以稱之為寒熱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