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之二十二 (2)
卷之二十二 (2)
1. 九、霍亂煩渴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干,而變亂於腸胃之間,則成霍亂。霍亂而煩渴者,由大吐逆,上焦虛,氣不調理,氣乘於心則煩悶;大痢則津液竭,津液竭則臟燥,臟燥則渴。煩渴不止則引飲,引飲則痢亦不止也。
白話文:
因為冷熱不注意調和,飲食沒有節制,導致人體陰陽、清濁之氣互相干擾,在腸胃之間產生紊亂,就會形成霍亂。霍亂又感到煩躁口渴,是因為大量嘔吐,導致上焦虛弱,氣機不順暢。氣向上衝到心臟,就會感到煩悶;如果嚴重腹瀉,就會使體內津液耗竭,津液耗竭就會使臟腑乾燥,臟腑乾燥就會口渴。煩躁口渴如果無法停止就會一直想喝水,如果一直喝水,腹瀉也會無法停止。
2. 十、霍亂心煩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干,而變亂於腸胃之間,則成霍亂。霍亂而心煩者,由大吐大痢,腑臟氣暴極。夫吐者,胃氣逆也;痢者,腸虛也。若大吐大痢,虛逆則甚,三焦不理,五臟未和,冷搏於氣,逆上乘心,故心煩。亦有未經吐利心煩者,是冷氣入於腸胃,水穀得冷則不消,蘊瘀不宣,氣亦逆上,故亦心煩。
白話文:
霍亂引起心煩,是因為寒熱不調、飲食不節制,導致人體陰陽清濁之氣互相干擾,在腸胃之間發生紊亂,就形成了霍亂。霍亂又伴隨心煩,是因為劇烈的嘔吐和腹瀉,使得腑臟的氣機急遽耗損。嘔吐是因為胃氣上逆,腹瀉是因為腸道虛弱。如果劇烈嘔吐腹瀉,虛弱和氣逆的情況會更加嚴重,三焦功能失調,五臟也不調和,寒氣侵入氣機,逆著往上衝到心臟,所以會心煩。也有人沒有經歷嘔吐腹瀉就感到心煩,這是因為寒氣進入腸胃,水穀食物遇冷無法消化,積聚淤塞無法疏通,氣機也跟著逆向上衝,所以也會感到心煩。
3. 十一、霍亂乾嘔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干,而變亂於腸胃之間,則成霍亂。霍亂乾嘔者,由吐下之後,脾胃虛極,三焦不理,氣痞結於心下,氣時逆上,故乾嘔。乾嘔者,謂欲嘔而無所出也。若更遇冷,冷折於胃氣,胃氣不通,則變成噦。
白話文:
因為冷熱失調、飲食沒有節制,導致人體內的陰陽清濁之氣互相干擾,在腸胃之間產生紊亂,就會形成霍亂。霍亂引起的乾嘔,是因為嘔吐或腹瀉之後,脾胃非常虛弱,三焦功能失調,氣滯結在心口下方,氣會時不時往上衝,所以會乾嘔。所謂乾嘔,就是想吐卻吐不出來。如果這時候又受寒,寒氣會折損胃氣,使得胃氣不通暢,就會變成打嗝。
4. 十二、霍亂心腹築悸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干,而變亂於腸胃之間,則成霍亂。霍亂而心腹築悸者,由吐下之後,三焦五臟不和,而水氣上乘於心故也。腎主水,其氣通於陰,吐下三焦五臟不和,故腎氣亦虛,不能制水,水不下宣,與氣俱上乘心。其狀起齊下,上從腹至心,氣築築然而悸動不定也。
白話文:
霍亂是因為冷熱失調、飲食不節制,導致人體陰陽清濁之氣互相干擾,在腸胃間紊亂而形成。霍亂又出現心腹悸動的症狀,是因為吐瀉之後,三焦和五臟不協調,水氣上逆到心臟所引起的。腎臟主管水分代謝,其氣通向陰部,吐瀉導致三焦五臟不和,腎氣也會虛弱,無法控制水分,水無法向下排泄,與氣一起上逆到心臟。這種情況的症狀是從肚臍下方開始,向上從腹部到心臟,氣體在裡面鼓動,所以會感到悸動不安。
5. 十三、霍亂嘔而煩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干,而變亂於腸胃之間,則成霍亂。霍亂嘔而煩者,由吐下後胃虛而氣逆,故嘔也;氣逆乘心,故煩。所以嘔而煩也。
白話文:
霍亂的病症,會讓人嘔吐而且感到煩躁,這是因為飲食上沒有節制,忽冷忽熱,導致身體內的陰陽清濁之氣互相干擾,在腸胃之間產生紊亂,所以就形成了霍亂。會嘔吐而且感到煩躁,是因為吐瀉之後,胃變得虛弱,氣往上逆行,所以才會嘔吐;逆行的氣如果侵擾到心,就會讓人感到煩躁。這就是為什麼霍亂會讓人嘔吐又煩躁的原因。
6. 十四、乾霍亂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干,而變亂於腸胃之間,則成霍亂。霍亂者,多吐痢也。乾霍亂者,是冷氣搏於腸胃,致飲食不消,但腹滿煩亂,絞痛,短氣。其腸胃先挾實,故不吐痢,名為乾霍亂也。
白話文:
飲食不注意冷熱,又沒有節制,會使人體內的陰陽清濁之氣互相干擾,在腸胃之間造成紊亂,就形成霍亂。霍亂的症狀通常是又吐又拉。至於乾霍亂,是因為寒氣侵入腸胃,導致食物無法消化,只感到肚子脹滿、煩躁不安、腹部絞痛、呼吸短促。因為腸胃原本就積滯著東西,所以不會吐也不會拉,這種情況就稱為乾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