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四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 (2)

1. 一百七、遺尿候

腎與膀胱為表裡,而俱主水,腎氣通於陰;而小便,水液之下行者也。腎虛冷,冷氣入胞,胞虛冷,不能制小便,故遺尿。

白話文:

腎臟和膀胱是表裡相合的器官,都負責管理水液。腎氣通於陰,而小便是體內水液向下流動的產物。如果腎臟虛寒,寒氣會進入膀胱,導致膀胱虛寒,無法控制小便,從而出現遺尿的症狀。

2. 一百八、小便數候

腎與膀胱為表裡,俱主於水,腎氣通於陰。此二經虛,而有熱乘之,熱則小便澀,虛則小便數,熱澀數也。

白話文:

腎臟和膀胱在中醫裡被認為是表裡關係,都與水有關,腎氣與陰經相通。如果這兩個器官虛弱,再加上熱邪入侵,就會出現小便澀的症狀,因為熱邪會造成排泄困難;如果虛弱,就會出現小便次數頻繁,因為身體無法有效地留住水分;所以,小便澀、頻繁都是因為虛熱所導致的。

3. 一百九、下利候

腸胃虛弱,為風邪冷熱之氣所乘。腸虛則泄,故變為利也。此下利是水穀利也,熱色黃,冷色白。

白話文:

腸胃虛弱,容易受到風寒或暑熱的侵襲。腸胃虛弱就會導致泄瀉,所以才會拉肚子。這種拉肚子是水谷不消化造成的,熱證的糞便顏色偏黃,寒證的糞便顏色偏白。

4. 一百十、滯利候

滯利,由冷熱不調,大腸虛,冷熱氣客於腸間。熱氣乘之則變赤,冷氣乘之則變白,冷熱相交,則赤白相雜而連滯不止,名為滯利也。其狀:白膿如涕,而有血雜;亦有少血者。如白膿涕而有赤脈如魚腦,又名魚腦利。

白話文:

滯利是由於冷熱失調,大腸虛弱,冷熱之氣停留在腸道之間。熱氣侵襲則變成紅色,冷氣侵襲則變成白色,冷熱交替,則紅白相雜交錯,且連綿不絕,稱為滯利。

症狀如下:白色膿液像鼻涕,但夾雜著血絲;也有出現少量出血的。如果白色膿涕中出現紅色脈絡狀物,像魚腦,又稱為魚腦利。

5. 一百十一、血利候

熱乘血,入於大腸,為血利也。血之隨氣,外行經絡,內通臟腑,皆無滯積。若冒觸勞動,生於熱,熱乘血散,滲入大腸,腸虛相化,故血利也。

白話文:

熱氣侵襲血液,進入大腸,就會導致血下痢。血液隨著氣血運行,在體外流經經絡,在體內通達臟腑,不會出現淤積。如果冒然過度勞動,就會產生熱氣,熱氣侵襲血液,使血液分散滲入大腸,大腸虛空而發生變化,所以就會導致血下痢。

6. 一百十二、陰癢候

婦人陰癢,是蟲食所為。三蟲、九蟲在腸胃之間,因臟虛,蟲動作,食於陰,其蟲作勢,微則癢,重者乃痛。

白話文:

婦人感覺陰部癢,這通常是由於體內寄生蟲(如三蟲、九蟲)在腸胃間活動,因臟腑虛弱而導致它們動作,進而侵蝕陰部所致。這些寄生蟲的活動程度不同,輕則導致癢感,重則會引起疼痛。

7. 一百十三、脫肛候

肛門,大腸候也。大腸虛冷,其氣下衝者,肛門反出。亦有因產,用力努偃,氣衝其肛,亦令反出也。

白話文:

肛門是大腸的外部表現。當大腸處於虛弱和寒冷的狀態時,其氣體可能會向下衝擊,導致肛門外翻。另外,生產時用力過度也可能導致氣體衝擊肛門,從而使肛門外翻。

8. 一百十四、陰腫候

陰腫者,是虛損、受風邪所為。胞絡虛而有風邪客之,風氣乘於陰,與血氣相搏,令氣血痞澀,腠理壅閉,不得泄越,故令陰腫也。

白話文:

陰部腫脹通常是由於身體虛弱和受風邪侵襲所致。當胞絡(指子宮及其周圍組織)虛弱時,風邪容易侵入並與血氣相搏,導致氣血流通不暢,組織間隙堵塞,從而使陰部出現腫脹。

9. 一百十五、陰痛候

陰痛之病,由胞絡傷損,致臟虛受風邪。而三蟲、九蟲因虛動作,食陰則痛者,其狀成瘡。其風邪乘氣衝擊而痛者,無瘡,但疼痛而已。

白話文:

陰痛的疾病,是由於經絡受傷,導致臟腑虛弱而被風邪侵襲。而體內的寄生蟲和細菌,會因為虛弱而活動,侵蝕身體組織導致疼痛,這種情況會形成瘡口。此外,風邪會隨著氣血運行而衝擊臟腑,造成疼痛,但不會形成瘡口,只會有疼痛感。

10. 一百十六、陰瘡候

陰瘡者,由三蟲、九蟲動作,侵食所為也。諸蟲在人腸胃之間,若腑臟調和,血氣充實,不能為害。若勞傷經絡,腸胃虛損,則動作侵食於陰,輕者或癢或痛,重者生瘡也。

診其少陰之脈,滑而數者,陰中生瘡也。

白話文:

陰瘡是指由三蟲、九蟲這些微生物作怪侵蝕造成的。這些微生物存在於人體腸胃之中。如果臟腑協調,氣血充足,它們就無法作惡。但如果勞累過度傷及經絡,導致腸胃虛弱,它們就會活動侵蝕陰部。輕微的會引起瘙癢或疼痛,嚴重的就會形成瘡瘍。

11. 一百十七、陰挺出下脫候

胞絡傷損,子臟虛冷,氣下衝,則令陰挺出,謂之下脫。亦有因產而用力偃氣,而陰下脫者。

診其少陰脈浮動,浮則為虛,動則為悸,故令下脫也。

白話文:

當胞絡受損,子宮虛弱寒冷,氣體向下衝擊時,會導致陰部挺出,這被稱為“下脫”。此外,生產時用力過度導致氣體衝擊也可能引起陰部下脫。 如果少陰脈(與腎臟相關的脈絡)浮動,浮動表示虛弱,跳動表示心悸,這些症狀都可能是導致下脫的原因。

12. 一百十八、陰冷候

胞絡勞傷,子臟虛損,風冷客之,冷乘於陰,故令冷也。

白話文:

由於長期勞損,身體細胞和經絡受傷,導致內臟虛弱,再加上風寒入侵,寒氣乘虛而入,侵犯了陰氣,因此造成身體發冷。

13. 一百十九、陰中生瘜肉候

此由胞絡虛損,冷熱不調,風邪客之,邪氣乘於陰,搏於血氣,變而生瘜肉也。其狀如鼠乳。

白話文:

當胞絡虛弱受損,體內冷熱失調,風邪侵入時,會導致陰部邪氣與血氣搏鬥,從而產生類似鼠乳的息肉。

14. 一百二十、㿉候

此或因帶下,或舉重,或因產時用力,損於胞門,損於子臟,腸下乘而成㿉。

白話文:

這可能是因為帶下過多、搬運重物,或是生產時用力過度,導致子宮門受損,子宮機能受損,腸道下垂而形成疝氣。

15. 一百二十一、痔病候

痔病,由勞傷經絡,而血流滲之所成也。而有五種:肛邊生瘡,如鼠乳出在外,時出膿血者,牡痔也;肛邊腫,生瘡而出血者,牝痔也;肛邊生瘡,癢而復痛出血者,脈痔也;肛邊腫核痛,發寒熱而出血者,腸痔也。因便而清血出者,血痔也。

白話文:

痔瘡是由經絡受損,導致血液滲出的病症。分為五種類型:

  1. 肛門邊緣長出類似老鼠乳頭狀的瘡,時常流出膿血:陽痔(牡痔)。
  2. 肛門邊緣腫脹,長出瘡,出血:陰痔(牝痔)。
  3. 肛門邊緣長出瘡,瘙癢後疼痛而出血:血脈痔(脈痔)。
  4. 肛門邊緣長出腫脹的結節,疼痛並伴有發燒、發冷,出血:腸痔。
  5. 大便時有鮮血流出:血痔。

16. 一百二十二、寸白候

寸白,是九蟲內之一蟲也。凡九蟲在人腹內,居腸胃之間,腑臟氣實,則蟲不動,不為人害。虛者,蟲便發動滋長,乃至斃人。

白話文:

寸白是一種寄生在人體內的寄生蟲。人體內總共有九種寄生蟲,都寄生在腸胃之間。當人體內臟腑氣血充足時,這些寄生蟲就不會活動,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而當人體虛弱時,這些寄生蟲就會開始活動和生長,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又云:飲白酒,以桑枝貫牛肉炙食,食生慄、生魚,仍飲乳酪,能變生寸白者也。

白話文:

此外,古書中還記載:喝白酒,用桑枝串起牛肉烤著吃,食用生栗子和生魚,再喝酸奶,可以白頭髮轉變成黑色。

17. 一百二十三、陰臭候

陰臭,由子臟有寒,寒搏於津液,蘊積,氣衝於陰,故變臭也。

白話文:

陰部有臭味通常是由於子宮寒冷,導致寒邪與體內津液搏鬥並積聚,進而導致氣體衝擊陰部,從而產生臭味。

18. 一百二十四、尿血候

血性得寒則凝,得熱則流散。若勞傷經絡,其血虛,熱滲入胞,故尿血也。

白話文:

血液遇到寒冷就會凝固,遇到溫熱就會流散。如果勞累損傷了經絡,導致血液虛弱,熱氣就會滲入膀胱,所以就會出現尿血。

19. 一百二十五、大便血候

勞傷經脈則生熱。熱乘於血,血得熱則流散,滲入於大腸,故大便血也。

白話文:

如果勞累傷了經脈,就會產生熱氣。熱氣會侵犯血液,血液受到熱氣的影響就會散佈開來,並滲透到腸道,所以就會出現便血的症狀。

20. 一百二十六、失精候

腎與膀胱合,而腎藏精。若勞動膀胱,傷損腎氣,則表裡俱虛,不收制於精,故失精也。

白話文:

腎臟和膀胱相互聯繫,腎臟負責儲藏精氣。如果過度勞累膀胱,損傷腎氣,就會導致表裡虛弱,精氣失控,因此就會出現遺精的現象。

21. 一百二十七、乳腫候

足陽明之經,胃之脈也,其直者,從缺盆下於乳。因勞動則腠理虛,受風邪,入於榮衛,榮衛痞澀,血氣不流,熱結於乳,故令乳腫。其結腫不散,則成癰。

白話文:

足陽明經絡是胃的經脈,它筆直通暢的部分,從缺盆穴向下,經過乳房。如果因為勞累而導致皮膚毛孔疏鬆、脆弱,風邪就會趁虛而入,進入身體的營血和衛氣,阻礙營血和衛氣運行,導致血氣流通不暢,熱氣積聚在乳房,從而引起乳房腫脹。如果腫脹不消散,就會形成癰疽。

22. 一百二十八、妒乳候

此由新產後,兒未能飲之,及飲不泄;或斷兒乳,捻其汁法不盡,皆令乳汁蓄結,與血氣相搏,即壯熱、大渴引飲,牢強掣痛、手不得近是也。

初覺,便以手助捻其汁,並令傍人助嗍引之;不爾,成瘡有膿。其熱勢盛,則成癰。

白話文:

這是在產後不久,嬰兒無法喝奶,或者喝了也不能排泄;或者停止餵奶,沒有完全擠出乳汁,都會導致乳汁積聚,與血氣相爭,從而出現發熱、口渴、狂飲、抽搐疼痛、手臂不能靠近乳房的情況。

23. 一百二十九、乳癰候

腫結皮薄以澤,是癰也。足陽明之經脈,有從缺盆下於乳者,勞傷血氣,其脈虛,腠理虛,寒客於經絡,寒搏於血,則血澀不通,其氣又歸之,氣積不散,故結聚成癰者。癰氣不宣,與血相搏,則生熱;熱盛乘於血,血化成膿;亦有因乳汁蓄結,與血相搏,蘊積生熱,結聚而成乳癰。

白話文:

腫塊皮膚薄且發亮,就是癰瘡。足陽明經脈,有從缺盆(胸鎖上窩)向下延伸至乳房的路線。如果勞累傷損血氣,導致經脈虛弱,腠理鬆懈,寒邪侵入經絡,寒氣阻滯血液運行,血液不通暢,氣血又迴流聚集,氣血鬱積不散,最終形成癰瘡。癰瘡之氣不宣通,與血液相搏,便產生熱量;熱盛侵襲血液,使血液化膿;也有因乳汁鬱積,與血液相搏,蘊積生熱,凝結成乳癰。

年四十已還,治之多愈;年五十以上,慎,不當治之,多死。不治,自當終年。又,懷娠髮乳癰腫及體結癰,此無害也。蓋懷胎之癰,病起陽明,陽明胃之脈也,主肌肉,不傷臟,故無害。

白話文:

40 歲以前,治療大多會痊癒;50 歲以後,要謹慎,不應該治療,否則多半會死亡。不治療,自己應該可以活到盡頭。另外,孕婦長膿腫以及身體結塊成膿腫,這些都沒有問題。懷孕期間的膿腫,病源來自於胃,胃的經脈主掌肌肉,不會傷到內臟,所以沒有問題。

診其右手關上脈,沉則為陰,虛者則病乳癰。乳癰久不瘥,因變為瘻。

《養生方》云:熱食汗出,露乳傷風,喜髮乳腫,名吹乳,因喜作癰。

白話文:

在診斷時,如果右手關上脈(中醫中的一種診脈方法,特指右手腕部的中間位置)表現為沉脈,這通常表示陰氣過重。如果此處的脈象顯示為虛弱,那麼可能患有乳癰(乳腺發炎形成的腫塊)。乳癰如果長期不愈,可能會轉化為瘻(一種慢性化膿性皮膚病)。

《養生方》中提到:熱食後出汗,如果此時乳頭暴露受風,容易引發乳頭腫脹,這被稱為“吹乳”,進而可能發展成乳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