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三十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六 (3)

1. 七、金瘡筋急相引痛不得屈伸候

夫金瘡愈以後,肌肉充滿,不得屈伸者,此由傷絕經筋,榮衛不得循行也。其瘡雖愈,筋急不得屈伸也。

白話文:

如果傷口癒合後,肌肉長滿,但身體卻無法彎曲伸展,這是因為傷口傷到了經絡筋脈,導致氣血無法正常運行。即使傷口癒合,筋脈依然緊繃,所以身體無法彎曲伸展。

2. 八、金瘡傷筋斷骨候

夫金瘡始傷之時,半傷其筋,榮衛不通,其瘡雖愈合,後仍令痹不仁也。若被瘡截斷諸解、身軀、肘中,及腕、膝、髀若踝際,亦可連續,須急及熱,其血氣未寒,即去碎骨便更縫連,其愈後直不屈伸。若碎骨不去,令人痛煩,膿血不絕。不絕者,不得安。諸中傷人神,十死一生。

白話文:

金屬器械造成的傷口剛開始受傷時,如果只傷到筋的一半,導致氣血循環不暢通,即使傷口癒合了,之後仍然會感到麻木不仁。如果傷口把關節、身體軀幹、手肘、手腕、膝蓋、大腿或腳踝等處的筋骨完全切斷,只要及時在傷處還熱的時候,也就是血氣還沒有變冷時,立刻清除碎骨,然後把斷裂的筋骨接合縫起來,傷好之後就可以正常伸直彎曲。如果不及時清除碎骨,就會導致疼痛煩躁,傷口流膿流血不止。傷口久不癒合,人會感到非常不安。凡是傷及人體要害部位的,十有八九會喪命。

3. 九、箭鏃金刃入肉及骨不出候

箭鏃、金刃中骨,骨破碎者,須令箭鏃出,仍應除碎骨盡,乃敷藥。不爾,瘡永不合。縱合,常疼痛。若更犯觸損傷,便驚血沸潰,有死者。

白話文:

箭頭或金屬刀刃刺入骨頭,如果骨頭碎裂,必須讓箭頭或刀刃取出,並且要把碎骨清除乾淨,然後再敷藥。不然,傷口永遠不會癒合。即使癒合了,也會常常疼痛。如果再碰撞或損傷到傷口,就會導致血流不止、傷口潰爛,甚至會有人因此死亡。

4. 十、金瘡中風痙候

夫金瘡痙者,此由血脈虛竭,飲食未復,未滿月日,榮衛傷穿,風氣得入,五臟受寒,則痙。其狀,口急背直,搖頭馬鳴,腰為反折,須臾十發,氣息如絕,汗出如雨。不及時救者,皆死。

凡金瘡卒無汁者,中風也;邊自出黃汁者,中水也。並欲作痙,急治之。又痛不在瘡處者,傷經絡,亦死。

白話文:

金屬外傷造成的痙攣,是因為患者血脈虛弱,飲食還沒恢復,受傷還沒滿月,傷到經絡,風邪因此入侵,五臟受到寒氣影響,就會產生痙攣。症狀是,嘴巴歪斜,背部僵直,頭部搖晃像馬在嘶鳴,腰部向後彎折,很快就頻繁發作,呼吸好像要斷絕一樣,汗像下雨般地流。如果沒有及時搶救,都會死亡。

凡是金屬外傷突然沒有膿液流出的,是中了風;傷口邊緣流出黃色膿液的,是中了水邪。這些情況都可能導致痙攣,要趕快治療。另外,如果疼痛不在傷口處,而是其他地方,那是傷到經絡了,也是會死的。

5. 十一、金瘡驚腫候

夫金瘡愈閉後,忽驚腫,動起糜沸跳手,大者如盂,小者如杯,名為盜血。此由肌未定,里不滿,因作勞、起早,故令盜血湧出,在人皮中,不肯自消,亦不成膿,反牢核。又有加血,加血者,盜血之滿也。其血凝深,不可妄破。破之者,盜血前出,不可禁止,加血追之。出即滿瘡中,便留止,令人短氣,須臾命絕。

白話文:

金屬外傷的傷口癒合後,突然出現腫脹,像煮沸的水一樣跳動,大的像盆子,小的像杯子,這叫做「盜血」。這是因為肌肉尚未完全長好,裡面空虛,加上勞累或太早起身,才會導致血從裡面湧出,跑到皮膚底下,而且不會自己消散,也不會化膿,反而會變成堅硬的腫塊。還有一種情況是「加血」,意思是「盜血」充滿後又繼續出血。這種血凝結在深處,不可以隨便刺破。如果刺破,裡面的血會噴湧而出,無法止住,而且新的血也會跟著出來,出來後又填滿傷口,這樣會讓人呼吸困難,很快就會沒命。

6. 十二、金瘡因交接血驚出候

夫金瘡,多傷經絡,去血損氣。其瘡未瘥,則血氣尚虛,若因而房室,致情意感動,陰陽發泄,驚觸於瘡,故血汁重出。

白話文:

金屬器械造成的創傷,大多會傷到經絡,造成出血並損耗氣。傷口還沒痊癒時,身體的氣血通常比較虛弱,如果這時行房,因為情慾激動,陰陽之氣外洩,就會驚擾到傷口,導致血水再次流出來。

7. 十三、金瘡驚悸候

金瘡失血多者,必驚悸,以其損於心故也。心主血,血虛則心守不安,心守不安,則喜驚悸。悸者,心動也。

白話文:

外傷出血過多的人,一定會感到驚慌心悸,這是因為損傷到心臟的緣故。心臟主管血液,血液虧虛就會使心神不寧,心神不寧就會容易驚慌心悸。心悸是指心臟跳動不安。

8. 十四、金瘡煩候

金瘡損傷血氣,經絡空虛,則生熱,熱則煩痛不安也。

白話文:

金屬器物造成的傷口,會損傷人體的氣血,導致經絡空虛,這樣就會產生熱象。有了熱象,就會感到煩躁、疼痛,讓人坐立難安。

9. 十五、金瘡咳候

金瘡傷血損氣。氣者,肺之所主,風邪中於肺,故咳也。

白話文:

因為刀劍外傷導致出血,也損傷了身體的氣。氣,是肺所主管的,風邪侵入肺部,所以會咳嗽。

10. 十六、金瘡渴候

夫金瘡失血,則經絡空竭,津液不足,腎臟虛燥,故渴也。

白話文:

金屬外傷造成出血,會導致體內經絡空虛、精血耗竭,體內津液也因此不足,連帶使腎臟變得虛弱乾燥,所以才會覺得口渴。

11. 十七、金瘡蟲出候

夫金瘡久不瘥,及裹縛不如法,瘡內敗壞,故生蟲也。

白話文:

如果傷口很久都沒癒合,或是包紮的方式不正確,傷口內部就會腐敗,因此就會長蟲。

12. 十八、金瘡著風候

夫金瘡干無汁,亦不大腫者,中風也。寒氣得大深者,至臟便發作痙,多凶少愈。中水者則腫,多汁或成膿。

白話文:

如果金屬外傷傷口乾燥沒有汁液,而且腫脹也不明顯,這就是中了風邪。如果寒氣侵入很深,直達內臟,就會引發抽搐痙攣,這種情況大多凶險,很少痊癒。如果傷口是浸泡到水而引起的,就會腫脹,而且會有許多液體或化膿。

13. 十九、金瘡著風腫候

此由瘡著於風,風氣相搏,故腫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傷口受到風邪侵襲,風邪與體內氣血相互搏擊,所以才會腫脹。

14. 二十、金瘡成癰腫候

夫金瘡,冬月之時,衣厚絮溫,故裹欲薄;夏月之時,衣單日涼,故裹欲厚。重寒傷榮,重熱傷衛。筋勞結急,肉勞驚腫,骨勞折沸,難可屈伸;血脈勞者,變化作膿;榮衛不通,留結成癰。

凡始縫其瘡,各有縱橫;雞舌隔角,橫不相當。縫亦有法,當次陰陽;上下逆順,急緩相望;陽者附陰,陰者附陽;腠理皮脈,復令復常。但亦不曉,略作一行;陰陽閉塞,不必作膿;榮衛不通,留結為癰。晝夜不臥,語言不同;碎骨不去,其人必凶。雞舌隔角,房不相當;頭毛解脫,志失故常;瘡不再縫,膏不再漿。

白話文:

金屬外傷,冬天時,因為穿著厚重的棉衣保暖,所以包紮應該要薄;夏天時,因為穿著單薄涼爽,所以包紮應該要厚。過度的寒冷會傷害營氣,過度的炎熱會傷害衛氣。筋脈過度勞累會導致攣縮僵硬,肌肉過度勞累會導致腫脹,骨骼過度勞累會導致折斷並發熱,難以彎曲伸直;血脈過度勞累,就會變化產生膿液;營氣和衛氣不通暢,就會鬱積結塊形成癰腫。

凡是剛開始縫合傷口,各個傷口都有縱向和橫向的差異;像雞舌狀的傷口,邊角不對齊,橫向沒有對上。縫合也有方法,要依照陰陽的原理;上下順序要逆向交錯,鬆緊度要互相對應;屬於陽性的要附在陰性的旁邊,屬於陰性的要附在陽性的旁邊;讓皮膚紋理和脈絡恢復正常。如果不懂得這些,只是隨便縫成一條線;陰陽閉塞不通,就一定會化膿;營氣和衛氣不通暢,就會鬱積結塊形成癰腫。日夜無法安睡,說話語無倫次;碎骨沒有取出,這個人一定會凶險。像雞舌狀的傷口,邊角沒有對齊;頭髪脫落,精神意志也失去了常態;傷口不再重新縫合,藥膏也不再塗敷。

15. 二十一、金瘡中風水候

夫金瘡裹縛不密,為風水氣所中,則疼痛不止,而腫痛,內生青黃汁。

白話文:

如果金屬外傷的傷口包紮不緊密,被風邪水氣侵襲,就會疼痛不止,而且會紅腫疼痛,內部還會產生青黃色的膿液。

16. 二十二、金瘡下血虛竭候

金刃中於經絡者,下血必多,腑臟空虛,津液竭少,無血氣榮養,故須補之。

白話文:

刀劍等利器傷到經絡,出血一定很多,導致內臟空虛,體液耗盡,因為沒有足夠的血液和氣來滋養身體,所以必須要補充氣血。

17. 二十三、金瘡久不瘥候

夫金瘡有久不瘥,膿汁不絕,肌肉不生者,其瘡內有破骨、斷筋、伏血、腐肉、缺刃、竹刺,久而不出,令瘡不愈,喜出青汁。當破出之,瘡則愈。

白話文:

金屬外傷造成的傷口,如果很久都無法癒合,膿液一直流,肌肉組織長不出來,這種情況是因為傷口內部有碎裂的骨頭、斷裂的筋、積存的瘀血、腐爛的肉、缺損的刀刃碎片、或是竹刺等異物,這些東西長時間留在傷口內無法排出,才會導致傷口無法癒合,並且容易流出青色的液體。這時應該將這些異物取出,傷口自然就能痊癒。

18. 腕傷病諸候(凡九論)

19. 一、被打頭破腦出候

夫被打,陷骨傷頭,腦眩不舉,戴眼直視,口不能語,咽中沸聲如㹠子喘,口急,手為妄取,即日不死,三日小愈。

白話文:

如果被人打傷,造成頭骨凹陷、頭部受傷,會導致頭暈、抬不起頭,眼睛直直地看著前方,口不能說話,喉嚨裡發出像小豬喘氣的聲音,嘴巴緊閉,手會不自主地亂抓。如果當天沒有死亡,三天後病情會稍微好轉。

20. 二、腕折破骨傷筋候

凡人傷折之法,即夜盜汗者,此髓斷也,七日死。不汗者,不死。

白話文:

一般人受傷骨折的方法,如果當晚就盜汗,這是骨髓斷裂的徵兆,七天內就會死亡。如果沒有盜汗,就不會死。

21. 三、卒被損瘀血候

夫有瘀血者,其人喜忘,不欲聞物聲。病人胸滿,唇萎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無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腹滿,為有瘀血。汗當出不出,內結亦為瘀。病人胸滿,口乾,膊痛,渴,無寒熱,為有瘀血。腹滿,口燥不渴,唾如漿狀,此有留血爾。

從高頓僕,內有血,腹脹滿。其脈牢強者生,小弱者死。得笞掠,內有結血。脈實大者生,虛小者死。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端坐,伸腰,舉左手仰掌,以右手承右脅,以鼻納氣,自極七息。除瘀血、結氣。

又云:鼻納氣,口閉,自極七息。除兩脅下積血氣。

又云:端坐,伸腰,舉左手,右手承右脅,鼻納氣七息。除瘀血。

又云:端坐,右手持腰,鼻納氣七息,左右戾頭各三十止。除體瘀血,項頭痛。

又云:雙手搦腰,手指相對向,盡勢,前後振搖二七。又,將手大指向後,極勢,振搖二七。不移手,上下對,與氣下盡勢,來去三七。去雲門、腰掖血氣閉塞。

白話文:

三、突然受到損傷導致瘀血的症狀

一般來說,體內有瘀血的人,常常會健忘,不喜歡聽到各種聲音。病人會感到胸悶,嘴唇乾癟、舌頭青紫,口乾舌燥,只想漱口卻不想吞下水,身體沒有發熱的現象,脈搏微弱但顯得較大而且來得緩慢,肚子並不覺得脹滿,但病人卻會說自己肚子脹,這就是體內有瘀血的表現。應該要出汗卻又出不來,體內鬱結也是瘀血的徵兆。病人感到胸悶、口乾、肩膀疼痛、口渴,但沒有發冷發熱的情況,這也是體內有瘀血的表現。肚子脹滿、口乾但不覺得渴,口水像漿糊一樣,這也是體內有瘀血積留的現象。

從高處跌落摔傷,體內有瘀血,導致腹部脹滿。如果脈象堅實有力則有存活的希望,如果脈象微弱則有死亡的危險。受到鞭打或棍棒毆打,體內會結成瘀血。脈象強大有力的人可以存活,脈象虛弱細小的人則有死亡的危險。關於用湯藥、熱敷、針灸或砭石治療,另外有正規的處方。至於補養和疏導的方法,現在附在後面。

《養生方·導引法》提到:端正坐好,伸直腰部,舉起左手掌心朝上,用右手托住右邊的脅部,用鼻子吸氣,盡力吸七次,可以去除瘀血和鬱結的氣。

又說:用鼻子吸氣,嘴巴閉緊,盡力吸七次,可以去除兩側脅下積聚的血氣。

又說:端正坐好,伸直腰部,舉起左手,用右手托住右邊的脅部,用鼻子吸氣七次,可以去除瘀血。

又說:端正坐好,右手扶住腰部,用鼻子吸氣七次,然後頭部向左右兩邊各轉動三十次,可以去除體內的瘀血,並緩解頸部和頭部的疼痛。

又說:雙手握住腰部,手指相對,盡力向前向後搖動十四次。然後,將雙手的大拇指向後,盡力搖動十四次。不要移動手,上下相對,盡力將氣向下引導,來回二十一次。可以去除雲門穴和腰部兩側血氣阻塞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