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三十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六 (1)

1. 一、馬齧踏人候

凡人被馬齧踏,及馬骨所傷刺,並馬韁、靽、勒所傷,皆為毒瘡。若腫痛致煩悶,是毒入腹,亦斃人。

白話文:

一般人被馬咬、踩踏,或被馬骨刺傷,以及被馬的韁繩、馬鞍、馬籠頭所傷,都屬於有毒的瘡傷。如果腫痛嚴重到產生煩躁悶痛,表示毒性已進入體內,有致命的危險。

2. 二、馬毒入瘡候

凡人先有瘡而乘馬,馬汗並馬毛垢,及馬屎尿,及坐馬皮韉,並能有毒,毒氣入瘡,致焮腫疼痛,煩熱,毒入腹,亦斃人。

白話文:

一般人如果有傷口騎馬,馬的汗水和鬃毛垢穢、馬糞尿、以及坐墊馬皮,都會有毒,毒氣會進入傷口,造成紅腫疼痛、發燒,毒氣如果進入腹中,甚至會致命。

3. 三、狾狗齧候

凡狾狗齧人,七日輒一發,過三七日不發,則無苦也。要過百日,方大免耳。當終身禁食犬肉及蠶蛹,食此,發則死不可救矣。瘡未愈之間,禁食生魚、豬、雞、膩。過一年禁之乃佳。但於飯下蒸魚,及於肥器中食便發。若人曾食落葵得犬齧者,自難治。若瘡瘥十數年後,食落葵便發。

白話文:

凡是野狗咬傷人,傷口會在七天後復發一次。如果超過三七天(21天)不復發,就不用擔心了。但是要過了一百天,才能完全康復。在傷口未癒合期間,要終生禁食狗肉和蠶蛹,如果吃了這些食物,就會導致傷口復發,而且無法救治。傷口未癒合期間,還要禁食生魚、豬肉、雞肉和油膩食物。禁食一年以上,纔算比較安全。但是,如果在飯後吃蒸魚,或者用油膩的器皿吃飯,也會導致傷口復發。如果曾經吃過落葵的人被野狗咬傷,會比較難治癒。即使傷口癒合了十幾年後,吃落葵也會導致傷口復發。

4. 四、狗齧重發候

凡被狗齧,瘡,忌食落葵及狗肉。云:雖瘥,經一二年,但食此者必重發。重發者,與初被齧不殊。其狾狗齧瘡重發,則令人狂亂,如狾狗之狀。

白話文:

被狗咬傷後形成的傷口,忌食落葵和狗肉。據說即使傷口癒合了一兩年,只要吃了這兩種東西,必定會復發。復發的症狀和最初被咬傷時一模一樣。如果被瘋狗咬傷的傷口復發,則會讓人發狂,表現得像瘋狗一樣。

5. 一、蛇螫候

凡中蛇,不應言蛇,皆言蟲,及云地索,勿正言其名也。

白話文:

凡是遇到中蛇,不應該直接說「蛇」,要說「蟲」或「地索」,不要直接說出蛇的名字。

惡蛇之類甚多,而毒有瘥劇。時四月、五月,中青蝰、三角、蒼虺、白頸、大蜴;六月、七月,中竹狩、艾蝮、黑甲、赤目、黃口、反鉤、白蝰、三角。此皆蛇毒之猛者,中人不即治,多死。又有赤連、黃頷之類,復有六七種,而方不盡記其名。

白話文:

有很多種類的毒蛇,牠們的毒性有劇烈和緩和之分。四、五月的時候,容易遇到青蝰蛇、三角蛇、蒼虺蛇、白頸蛇和大蜥蜴。六、七月的時候,容易遇到竹狩蛇、艾蝮蛇、黑甲蛇、赤目蛇、黃口蛇、反鉤蛇、白蝰蛇和三角蛇。這些都是毒性很強的蛇,如果被咬傷而不及時治療,大多會死亡。還有赤連蛇、黃頷蛇等類似的品種,種類繁多,我無法一一記住牠們的名字。

水中黑色者,名公蠣。山中一種亦相似,不常聞螫人。

又有鉤蛇,尾如鉤,能倒牽人獸入水,沒而食之。

又,南方有𠯜蛇,人忽傷之,不死,終身伺覓其主不置,雖百人眾中,亦直來取之。惟遠去出百里乃免耳。

又有柂蛇,長七八尺,如船柂狀,毒人必死。即削取船柂,煮汁漬之便瘥。

白話文:

水中的黑色生物叫公蠣。山中也有一種類似的生物,但不常聽說它會螫人。 又有一種鉤蛇,尾巴像鉤子一樣,能倒拖着人獸入水,然後將其淹沒並吃掉。 另外,南方有一種𠯜蛇,如果有人突然被這種蛇咬傷,雖然不會立即死亡,但會終身尋找並襲擊它的主人,即使在百人中,也會直接過來攻擊它的主人。只有離開被咬的地方百里之外才能避免。 還有一種柂蛇,長七八尺,形狀像船柂(划船用的工具),被它咬到的人一定會死。但如果削取船柂煮汁浸泡傷口,就可以治癒。

但蛇例雖多,今皆以青條熇尾、白頸艾蝮,其毒尤劇。大者中人,若不即治,一日間舉體洪腫,皮肉坼爛;中者,尚可得二三日也。

白話文:

雖然蛇的種類繁多,但如今最毒的蛇是青條熇尾蛇和白頸艾蝮。如果被大蛇咬傷,如果不立刻治療,一天之內全身會腫脹,皮肉腐爛;如果被中型蛇咬傷,還能撐兩三天。

凡被蛇螫,第一禁,第二藥。無此二者,有全劑,雄黃、麝香可預辦。故山居者,宜令知禁法也。

白話文:

凡是被蛇咬,首先是禁止的事,其次是治療的藥物。如果沒有這兩樣,可以提前準備好雄黃和麝香。所以住在山裡的人,應該瞭解禁忌的辦法。

又,惡蛇螫者,人即頭解散,言此蛇名黑帝。其瘡冷如凍凌,此大毒惡。不治,一日即死。若頭不散,此蛇名赤帝,其毒小輕,瘡上冷,不治,故得七日死。

凡蛇瘡未愈,禁熱食;熱食便發,治之依初被螫法也。

白話文:

此外,被毒蛇咬傷的人,頭部立即鬆散,傳說是這種蛇的名稱叫做黑帝。傷口冰涼如凍冰,毒性很大。如果不治療,一天就會死亡。如果頭部沒有鬆散,這條蛇的名稱叫做赤帝,其毒性較小較輕,傷口上會變冷,不治療也能存活七天。

6. 二、蝮蛇螫候

凡蝮中人,不治,一日死。若不早治之,縱不死者,多殘斷人手足。

白話文:

如果被蝮蛇咬傷,不治療就會在一天內死亡。即使沒有及時治療,即使能活下來,也大多會留下手腳殘缺的後遺症。

蝮蛇形不乃長,頭褊口尖,頸斑,身亦艾斑,色青黑,人犯之,頸腹帖著地者是也。江東諸山甚多,其毒最烈,草行不可不慎。

白話文:

蝮蛇的身形並不長,頭部狹窄,口部尖銳,頸部有斑紋,身上也有斑點,顏色青黑色。如果有人被它咬到,被咬傷的部位會緊貼地面。在江東一帶的山區中有很多蝮蛇,它們的毒性非常猛烈,因此在草叢中行走時一定要小心。

又有一種,狀如蝮而短,有四腳,能跳來齧人,名曰千歲蝮,中人必死。然其齧人竟,即跳上樹,作聲云斫木者,但營棺具,不可救;若云搗菽者,猶可治。吳音呼藥為菽故也。

白話文:

還有一種毒蛇,形狀像蝮蛇但較短,有四隻腳,會跳躍並咬人,名叫千歲蝮。被它咬到的人必定死亡。不過,當它咬人後,就會跳到樹上,發出「斫木」的聲音。如果發出的聲音是「斫木」,表示只能準備棺材,無法救治;如果發出的聲音是「搗菽」,表示還有救。因為吳語將藥物稱為「菽」。

7. 三、虺螫候

虺形短而褊,身亦青黑色。山草自不甚多,每六、七月中,夕時出路上,喜入車轢中,令車轢腹破而子出。人侵晨及冒昏行者,每傾意看之。其螫人亦往往有死者。

白話文:

這種蛇形狀短而細,身體也是青黑色的。山中的草本植物並不多,每到六、七月份,傍晚時刻就會出現在路上,喜歡鑽進車輪的痕跡裡,讓人車碾過腹部而產下幼蛇。人們在清晨或傍晚出行時,時常會遇到它。被它蜇到的人,常常會有致命的危險。

8. 四、青蝰蛇螫候

青蝰蛇者,正綠色,喜緣樹及竹上,自掛與竹樹色一種,人看不覺,若入林中行,有落人項背上者,然自不傷齧,齧人必死。而蛇無正形,極大者不過四五尺,世人皆呼為青條蛇,言其與枝條同色。乍看難覺,其尾二三寸,色黑者,名熇尾,毒最猛烈,中人立死。

白話文:

青蝰蛇的顏色是深綠色,喜歡依附在樹木和竹子上。牠們的顏色與竹樹相似,人們不容易發現牠們。若有人走進樹林,青蝰蛇可能會從頭上掉落到人的頸背上。不過,牠們通常不會主動攻擊人。如果被牠們咬傷,後果通常很嚴重。青蝰蛇的身體沒有固定的形狀,最大的個體也不過四五尺長。人們通常稱牠們為「青條蛇」,因為牠們的顏色與樹枝條相似。乍看之下很難發現牠們。青蝰蛇的尾巴末端二三寸處呈現黑色,稱為「熇尾」。熇尾上的毒液非常猛烈,若被咬傷,傷者會立即死亡。

9. 五、䖻毒候

此是諸毒蛇夏日毒盛不泄,皆齧草木,及吐毒著草木上,人誤犯著此者,其毒如被蛇螫不殊。但瘡腫上有物如蟲蛇眼狀,以此別之,名為䖻毒。

白話文:

這是說在夏天,各種毒蛇的毒性很強,沒有排出體外。它們會咬一些草木,或是吐毒液在草木上。如果有人不小心接觸到這些草木,就會中毒,症狀和被蛇咬傷沒有什麼不同。但是,中毒後傷口上會有像蟲子或蛇眼睛形狀的東西,可以以此區分,稱為「䖻毒」。

10. 一、蜂螫候

蜂類甚多,而方家不具顯其名。唯地中大土蜂最有毒,一螫中人,便即倒悶,舉體洪腫。諸藥治之,皆不能卒止。舊方都無其法。雖然,不肯殺人。有禁術封唾,亦微效。又有瓠𧹬蜂,抑亦其次。余者猶瘥。

白話文:

蜂的品種很多,但醫書中沒有詳細記載它們的名稱。只有地面上的大土蜂毒性最強,一旦被蜇,人就會頭暈倒地,全身腫脹。各種藥物治療,都不能馬上止痛。過去的醫書中都沒有記載治療的方法。雖然土蜂毒性很強,但它不會殺人。有人用封口水的方法抑制毒性,也有一定的效果。此外還有瓠𧹬蜂,毒性僅次於土蜂。其他品種的蜂,大多可以治癒。

11. 二、蠍螫候

此蟲五月、六月毒最盛。云有八節、九節者彌甚。螫人,毒勢流行,多至牽引四肢皆痛,過一周時始定。

白話文:

這種蟲在五月、六月毒性最強。傳說有八節、九節的蟲毒性更厲害。它螫人後,毒性會蔓延,常常導致四肢疼痛,要過一週時間才能緩解。

12. 三、蠆螫候

陶隱居云:蠆蟲,方家亦不能的辯正,云是蝘蜒子,或云是小烏蟲,尾有兩歧者。然皆恐非也,疑即是蠍。蠍尾歧而曲上,故《周詩》云:彼都人士,拳發如蠆。

白話文:

陶隱居說:「蠆蟲」的真實樣貌,連專家也無法確切分辨。有人說是「蝘蜒」的幼蟲,有人說是類似烏鴉的黑色小蟲,牠的尾巴分為兩岔。但我懷疑這些說法都不正確,推測牠應該是「蠍子」。蠍子的尾巴分岔且向上彎曲,所以《周南》民歌中才會有「彼都人士,拳發如蠆」的形容。

13. 四、蜈蚣螫候

此則百足蟲也。雖復有毒,而不甚螫人。人誤觸之者,故時有中其毒。

白話文:

這是一種蜈蚣。雖然有毒,但不會很常螫人。人如果不小心碰觸到它,才會偶爾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