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三十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五 (3)

1. 四十一、雁瘡候

雁瘡者,其狀生於體上,如濕癬、癧瘍,多著四肢,乃遍身。其瘡大而熱,疼痛。得此瘡者,常在春秋二月、八月。雁來時則發,雁去時便瘥,故以為名。亦云:雁過荊漢之域,多有此病。

白話文:

雁瘡,類似於濕疹和膿瘡,主要長在四肢,或全身。這種瘡很大,很熱,很痛。患上這種瘡的時節,通常是在春天的二、八月。大雁來時,病就會發作;大雁離開後,病就會痊癒,因此得名「雁瘡」。也有人說,飛過荊漢地區的大雁,很多都會染上這種病。

2. 四十二、蜂窠瘡候

其瘡如疽、瘻之類,有小孔,象於蜂窠,因以為名。此亦風濕搏於血氣之所生也。

3. 四十三、斷咽瘡候

此瘡繞頸而生,皮傷赤,若匝頸,則害人。此亦是風濕搏於血氣之所生也。

4. 四十四、毒瘡候

此由風氣相搏,變成熱毒,而生瘡於指節或指頭。初似疥,甚癢,經宿乃紫黑也。

5. 四十五、瓠毒瘡候

俗云:人有用瓠花上露水以洗水,遇毒即作瘡,因以名之。

6. 四十六、晦瘡候

其瘡生,皆兩兩相對,頭戴白膿。俗云:人有誤小便故灶處,即生此瘡。小兒多患也。

7. 四十七、集瘡候

此瘡十數個集生一處,因以為名。亦是皮膚偏有虛處,風濕搏於血氣變生。

8. 四十八、屋食瘡候

方云:犯屋示所為,未詳其形狀。

9. 四十九、烏啄瘡候

烏啄瘡,四畔起,中央空是也。此亦是風濕搏於血氣之所變生。以其如烏鳥所啄。因以名之也。

10. 五十、攝領瘡候

攝領瘡,如癬之類,生於頸上,癢痛,衣領拂著即劇。云是衣領揩所作,故名攝領瘡也。

11. 五十一、雞督瘡候

雞督瘡,生脅旁。此瘡亦是風濕搏於血氣之所變生。以其形似雞屎,因以為名也。

12. 五十二、斷耳瘡候

斷耳瘡,生於耳邊,久不瘥,耳乃取斷。此亦月食之類,但不隨月生長為異。

此瘡亦是風濕搏血氣所生。以其斷耳,因以為名也。

13. 五十三、新婦瘡候

此瘡狀繞腰生,如蠼螋尿,但不痛為異耳。此瘡亦是風濕搏血氣所生,而世人呼之為新婦瘡也。

14. 五十四、土風瘡候

土風瘡,狀如風胗而頭破,乍發乍瘥。此由肌腠虛疏,風塵入於皮膚故也。俗呼之為土風瘡。

15. 五十五、逸風瘡候

逸風瘡,生則遍體,狀如癬疥而癢。此由風氣散逸於皮膚,因名逸風瘡也。

16. 五十六、甑帶瘡候

甑帶瘡者,繞腰生。此亦風濕搏血氣所生,狀如甑帶,因以為名。又云:此瘡繞腰匝,則殺人。

17. 五十七、兔齧瘡候

凡疽發於脛,名曰兔齧瘡。一名血實瘡。又隨月生死。蓋月食之類,非脛瘡也。尋此瘡,亦風濕搏於血氣,血氣實熱所生,故一名血實。又名兔齧者,亦當以其形狀似於兔齧,因以為名。

白話文:

凡是出現在小腿上的疽,稱作「兔齧瘡」。又稱「血實瘡」,而且隨著月亮的盈虧而變化。這其實是與月亮有關的疾病,並非真正的小腿疽瘡。探究這種瘡的形成,是由風濕與血氣交搏,導致血氣過於燥熱所致,因此又稱「血實」。之所以叫「兔齧」,是因為它的形狀類似兔子啃咬過的樣子,因此得名。

18. 五十八、血瘡候

血瘡者,云諸患風濕搏血氣而生瘡。其熱氣發逸,瘡但出血者,名為血瘡也。

19. 五十九、瘡中風寒水候

凡諸瘡生之初,因風濕搏血氣,發於皮膚,故生也。若久不瘥,多中風、冷、水氣。若中風,則噤痙;中冷,則難瘥;中水,則腫也。

白話文:

所有瘡一開始產生,都是因為風濕之氣與血相搏,發於皮膚之上,因此而生。若是長時間無法痊癒,大多是受到風、寒、濕氣的影響。若受風,則會導致抽筋;若受寒,則難以癒合;若受濕,則會腫脹。

20. 六十、露敗瘡候

凡患諸瘡及惡瘡,初雖因風濕搏血氣,蘊結生熱,蒸發皮肉成瘡。若觸水露氣,動經,十數年不瘥,其瘡瘀黑作痂,如被霜瓠皮,瘡內肉似斷,故名露敗瘡也。

白話文:

所有患有各種瘡瘍和惡瘡,最初可能是由於風濕與血氣交結,導致熱氣鬱結,蒸發皮膚和肌肉而形成瘡瘍。如果接觸到水露之氣,會引發經脈,導致瘡瘍數十年不會癒合。這些瘡瘍會變成黑紫色,並形成痂皮,就像被霜凍過的葫蘆皮一樣。瘡瘍內的肉看起來像斷裂了一樣,因此稱為露敗瘡。

21. 六十一、瘡惡肉候

諸瘡及癰疽,皆是風濕搏血氣,血氣蘊結生熱,而發肌肉成瘡,久不瘥者,多生惡肉,四邊突起,而好肉不生。此由毒熱未盡,經絡尚壅,血氣不到故也。

白話文:

所有的傷口和膿瘡,都是風濕之氣與血氣交結,血氣積聚產生熱,導致肌肉發炎形成傷口。如果傷口長時間不癒合,會長出不健康的肉芽,周圍腫脹凸起,而正常的肉卻無法生長出來。這是因為毒熱之氣尚未完全清除,經絡仍然阻塞,血氣無法通達所致。

22. 六十二、瘡瘥復發候

諸惡瘡,皆因風濕毒所生也。當時雖瘥,其風毒氣猶在經絡者,後小勞熱,或食毒物,則復更發也。

23. 六十三、漆瘡候

漆有毒,人有稟性畏漆,但見漆,便中其毒。喜面癢,然後胸、臂、䏶、腨皆悉瘙癢,面為起腫,繞眼微赤。諸所癢處,以手搔之,隨手輦展,起赤㾦瘰;㾦瘰消已,生細粟瘡甚微。有中毒輕者,證候如此。其有重者,遍身作瘡,小者如麻豆,大者如棗、杏,膿焮疼痛,摘破小定,有小瘥,隨次更生。若火燒漆,其毒氣則厲,著人急重。

白話文:

漆有毒性,部分人的體質對漆很敏感,一接觸到漆就會中毒。

一開始會覺得臉上發癢,接著胸部、手臂、大腿、小腿也會開始發癢,臉會腫起來,眼睛周圍略微泛紅。

所有發癢的地方,用手抓撓後,會隨著抓撓的範圍而發紅起水泡,水泡消退後會長出很細小的粟狀瘡疹。中毒程度輕的,症狀會這樣。

中毒程度重的,全身會長出瘡,小的像麻豆,大的像棗子或杏子,化膿而且疼痛,潰破後會逐漸癒合,但會再次復發。

如果把漆燒了,其毒氣會更加強烈,接觸到人後會快速引發嚴重的中毒症狀。

亦有性自耐者,終日燒煮,竟不為害也。

24. 六十四、凍爛腫瘡候

嚴冬之夜,觸冒風雪,寒毒之氣,傷於肌膚,血氣壅澀,因即瘃凍,焮赤疼腫,便成凍瘡,乃至皮肉爛潰,重者支節墮落。

白話文:

寒冷的冬夜,碰到風雪,寒毒之氣侵襲皮膚,血脈不通暢,因此立即凍傷,變成凍瘡,感到紅腫灼痛。嚴重者,皮膚會潰爛,甚至四肢會壞死脫落。

25. 六十五、夏日沸爛瘡候

盛夏之月,人膚腠開,易傷風熱,風熱毒氣,搏於皮膚,則生沸瘡。其狀如湯之沸。輕者,幣幣如粟粒;重者,熱汗浸漬成瘡,因以為名。世呼為沸子也。

白話文:

炎熱的夏季,人們的皮膚毛孔打開,容易受到風熱侵襲。風熱之毒侵襲皮膚,就會形成沸瘡。它的形狀就像沸騰的湯水一樣。輕微的像小米粒大小的紅點;嚴重的會流出熱汗浸泡,形成瘡,所以叫做沸瘡。民間稱之為「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