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南山

《胎產指南》~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增補臨產須知(萬密齋先生女科)

產婦以血為主,氣為輔,血濡氣行,子宮滑溜,生理順易。子猶魚也,胞漿猶水也,水行魚行,水去魚止,可知產難皆血少氣滯之故。加減五苓散,主之。(又名催生如聖散)

白朮,茯苓,豬苓,澤瀉,肉桂,車前,木通,枳殼,檳榔,甘草(各一錢),滑石末(二錢),燈心(四十九寸)

長流水煎。如胞漿乾澀者,加川芎、當歸尾、生地、香附;如飲食少,中氣不足者,加人參。

白話文:

生產的關鍵在於血液,氣血調和,血液滋潤,氣血運行通暢,子宮才能順利收縮,生產自然容易。胎兒如同魚,羊水如同水,水流則魚動,水止則魚停,由此可知生產困難都是因為血虛氣滯造成的。可以用加減五苓散來治療。(也稱為催生如聖散)

藥方:白朮、茯苓、豬苓、澤瀉、肉桂、車前子、木通、枳殼、檳榔、甘草(各一錢),滑石粉(二錢),燈芯草(四十九寸)。

用長流水煎煮。如果羊水乾澀,可以加入川芎、當歸尾、生地黃、香附子;如果產婦飲食少、元氣不足,可以加入人參。

2. 子死腹中辨

妊婦三、四日不產,胎死腹中,其母唇舌俱紅者,母子無事。唇青舌紅,母死子活。唇紅舌青,母活子死。唇舌俱青,奪命丹主之。

蛇蛻(全者一條,新瓦上存性),金銀箔(各七張),大母丁香(五錢,另研),男子亂髮(一錢,燒存性),馬鳴蛻(一錢,即破故紙,燒),黑鉛(二錢五分),水銀(七分,先將鉛溶化,入水銀急炒,結成沙子,傾出另研),千里馬鼻(即舊草鞋鼻七個,燒灰)

於靜室中修合,勿令婦人雞犬見。各研為末和勻,用獖豬心血為丸,桐子大。每服二丸,長流水送灌。

白話文:

懷孕婦女生產遲滯三四日,胎兒死在腹中,如果孕婦嘴唇舌頭都紅,則母子平安。嘴唇青舌頭紅,母親死亡胎兒存活。嘴唇紅舌頭青,母親存活胎兒死亡。嘴唇舌頭都青,則需用奪命丹治療。

藥方成分:完整的一條蛇蛻(放在新瓦片上烘乾保存藥性)、金箔銀箔各七張、大丁香五錢(另研磨)、男人的亂髮一錢(燒成灰)、馬蛻一錢(即破舊的紙張,燒成灰)、黑鉛二錢五分、水銀七分(先將鉛熔化,加入水銀快速翻炒,凝結成砂狀,倒出另研磨)、舊草鞋鞋鼻七個(燒成灰)。

在安靜的房間裡配製藥物,避免婦女、雞、狗看見。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豬心血做成丸藥,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兩丸,用長流水送服。

3. 盤腸生調治法(並醫方)

產婦臨盆,腸先出盤露於外,子隨後生,生後而腸不即收,由平日氣虛不能斂束,血熱易於流動,下元不固,關鍵不牢,致有此苦。救治之法,於子下衣來之後,令產婦仰臥,先將母腸溫水洗淨惹帶之物,然後托起,輕輕送入,推而上之,令產婦兩足夾緊穀道,其腸自收上也。或取草麻四十九粒,去殼搗攔,敷在頂心,待腸收盡,急去之。

次也,又用冷水和醋,令人噴面,一噴一收,以漸收之。又其次也,欲免其苦者,宜於次後無孕時服地黃丸,加五味子一兩,桂心一兩,以固下元之關鍵。有孕後多服胡連丸。

胡連丸

白朮(一兩),條芩(四兩),蓮肉(二兩,去心),砂仁(一兩,炒),炙甘草(一兩,研末)山藥(五兩)

打糊為丸,米飲下。加人參以補其氣,兼服三補丸以涼其血,黃柏、黃連、黃芩(炒)等分,蜜丸,白湯下。於八月之時,再服八物湯加訶子、瞿麥、粟殼,蜜炒,服十餘帖,庶可免矣。

白話文:

產婦生產時,腸子先掉出來,孩子之後才出生,生產後腸子卻無法自行縮回,這是因為平時氣虛無法收攝,血熱容易流動,下元虛弱,導致腸子脫垂。治療方法是,孩子出生後,讓產婦仰臥,先用溫水清洗腸子上的污物,然後輕輕托起腸子,慢慢送回腹腔,並向上推,讓產婦雙腿夾緊肛門,腸子就會自行縮回。或者用49粒草麻仁去殼搗爛,敷在百會穴(頭頂),待腸子完全縮回後,立即取下。

另外,也可以用冷水加醋噴在產婦臉上,噴一下收一下,慢慢地使腸子縮回。為了避免再次發生這種情況,建議下次懷孕之前服用地黃丸,再加五味子一兩、桂枝一兩,以鞏固下元。懷孕後則要多服用胡連丸。

胡連丸的配方:

白朮一兩,黃芩四兩,蓮子肉二兩(去心),砂仁一兩(炒),炙甘草一兩(研末),山藥五兩。

將藥材製成藥丸,用米湯送服。可以加入人參補氣,並服用三補丸(黃柏、黃連、黃芩等分,蜜丸,白湯下)以涼血。在農曆八月時,再服用八物湯(方劑未列出),加入訶子、瞿麥、粟殼(蜜炒),服用十幾劑,這樣就能預防腸子脫垂了。

4. 產子氣絕不啼救法

臨產之母護痛傾側,兩足不開,扭夾兒頭,氣不得伸,故兒悶絕,謂之寤生。救法自胎衣來,勿斷臍帶,急用小鍋燒水,以胎衣置湯中,頻用溫水洗帶,須臾氣暖入腹,兒氣即回,啼聲出矣。若倉卒斷其腸,不可救也。

白話文:

生產的母親因為疼痛而歪倒,雙腿無法張開,胎兒的頭部被卡住,氣血無法流通,所以孩子窒息昏迷,稱為難產。搶救方法是胎盤娩出後,不要剪斷臍帶,趕緊用小鍋燒水,將胎盤放在熱水中,用溫水反覆清洗臍帶,很快孩子體溫就會回升,孩子就會恢復呼吸,哭聲也會出來。如果倉促地剪斷臍帶,就無法挽救了。

5. 產後生化湯論服法

產後血氣暴虛,欲補之,則恐惡露停滯,欲攻之,又恐元氣有虧。惟行中帶補,化舊生新,方始萬全也。世之治產者,往往用四物湯。竅謂地黃性寒滯血,芍藥酸寒無補,非治產之良劑也。惟生化一湯,預時制下,候胎衣一破,速煎,俟兒下即服,相繼服二、三帖,使下焦血塊速化,新血驟長,自無厥暈。且產婦服一帖,精神漸增,二帖陰血頓旺,並去宿瘀,所以有生化之名也。

白話文:

產後生化湯論服法

產後女性氣血大虛,想補卻怕惡露停滯,想化瘀卻又怕元氣受損。只有在調理過程中同時兼顧補益,才能化去舊血,生出新血,達到最佳效果。許多醫生治療產後,常使用四物湯。但是,地黃性寒會導致血瘀,芍藥酸寒且沒有補益作用,因此四物湯並非治療產後疾病的良方。唯有生化湯,需預先準備好,待胎盤娩出後立即煎煮,孩子出生後馬上服用,連續服用二、三帖,就能讓下焦的血塊迅速化解,新血迅速生成,自然就不會有暈厥的現象。而且產婦服用一帖後,精神就會漸漸好轉;服用二帖後,陰血就會迅速充盈,並清除宿瘀,所以才稱為「生化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