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純璽

《胎產心法》~ 卷之下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下 (10)

1. 血脫氣脫神脫三證論

產後暴崩為血脫,氣短似喘為氣脫,妄言妄見為神脫。三證雖有氣陽血陰之分,於精散神促無異,比前暈證治可少緩,亦危證也。若非大藥急方頻服,失之者多矣。倘誤為氣實痰火妾治,鮮有不殞生者。若勢急,並宜用加參生化湯,補中寓行,免致血虛之失。其血脫患崩一證,由衝任已傷,氣血未復,或因勞役驚恐,或因惡露未盡,固澀太速,以致停留。一旦復行,然經血大來,當審血氣而辨血色之紅紫,視形色之虛實。

如血多紫色有塊,乃當去之敗血也。其少腹必脹滿,按之而痛,止之反能作痛,或致淋瀝,此不可言崩,只服生化湯幾帖自愈。如鮮紅之血大來,乃驚傷心不能生血,怒傷肝不能藏血,勞傷脾不能統血,血不歸經。血臟有傷,當以崩證治之。崩非經病,產婦得之是為重虛,猶不可忽,故宜急治,用荊芷治崩湯。

若有血塊痛而形色脫,或有汗,或氣促,宜服加參生化止崩湯以益氣,使陽生而陰血自旺,非十灰散之可止者。如血塊痛止,或產後半月外崩證者,又宜滋榮益氣止崩湯,或升舉大補湯,少佐黃連墜火,寧血歸經,或用《尊生》升舉大補湯亦妙。亦有少腹空痛,不可誤認有瘀,察其下血少而無紫塊者是也。

當以崩治,宜重用熟地。若小腹滿痛不已,而脈實大緊數者,此肝經已竭,肝氣隨敗矣,難治。《醫通》有治產後崩中去血,赤白相兼,或如豆汁,用千金伏龍肝湯治之。其氣脫短氣似喘一證,因產所下過多,營血暴竭,衛氣不能運行,獨聚於肺,肝腎不接,故令呼吸短促,語言不相接續,有似於喘,實非喘也。夫肺受脾氣散精,生脈而通水道呼吸,所以清肅上下,調和營衛而為平人。

若值產後血亡氣窮,浮脫於上,孤陽絕陰,無根將脫之兆,最為危候,惟大進參、附,或可得生。世有妄論痰火實證,反用散氣化痰之方,治之必死。有塊痛者,當用大補回陽生化湯,連二三服。世人多疑參助喘不用,致不救者多矣。況同芎、歸、黑姜,不加耆、術,萬無有失。

要知人生於氣,氣壯則根本固。而臟源者,斂納於下;運行者,強健於中,何有為喘為脹之虞?又有用人參加陳皮監製,則盜泄元氣,反致耗散,只可消導藥中監之耳。考《全書》貞元飲,亦治似喘妙藥也。如無塊痛,當用續氣養榮湯最妙。或倍參補中益氣湯,少佐熟附,助參以治氣脫,攝氣歸元亦可。

如氣虛兼寒者,宜大補元煎,或理陰煎主之。其神脫妄言妄見一證,因心肝脾三陰血少而神魂無依也。然有譫語、鄭聲之分,甚至發狂等證,統歸於妄耳。其輕者,睡中呢喃;重者,不睡亦語,或言日用尋常之事,或如見鬼狀,昏不識人,語言不休,此譫語之謂也。若虛甚而聲轉無力,言語不能接續,有頭無尾,一兩句即止;或重言疊語,說過又說;或如造字出於喉中,若鄭聲之輕怯,此鄭聲之謂。其精氣衰奪,更甚於譫語矣。

白話文:

血脫、氣脫、神脫三種病症的論述

產後突然大量出血,稱為「血脫」;呼吸短促,好像喘氣,稱為「氣脫」;胡言亂語,出現幻覺,稱為「神脫」。這三種病症雖然有氣屬陽、血屬陰的區別,但都是精氣散失、神氣耗損的表現,與之前提到的暈眩症相比,治療可以稍微緩慢一些,但也屬於危重病症。如果不用大劑量的藥物、緊急處方頻繁服用,往往會錯失治療機會。倘若誤認為是氣實痰火,用清熱化痰的方法治療,很少有能活下來的。如果病情危急,應該立即使用加有人參的生化湯,在補養的同時兼顧行氣活血,避免因血虛而導致的危險。

至於「血脫」引起的產後崩漏,是因為衝脈和任脈已經受損,氣血尚未恢復,或者因為勞累、驚嚇,或者因為惡露沒有排乾淨,過早使用收澀的藥物,導致血瘀。一旦再次出血,經血會大量湧出。此時應仔細觀察血色是紅還是紫,判斷身體的虛實情況。

如果血色紫黑且有血塊,說明是瘀血,應當設法排出。這時下腹部一定會脹滿,按壓時會疼痛,止血反而會加劇疼痛,或者出現淋漓不盡的情況。這種情況不能稱為崩漏,只需要服用幾劑生化湯即可痊癒。如果出血鮮紅,則是因為驚嚇導致心臟不能產生血液,或者因為憤怒導致肝臟不能藏血,或者因為勞累導致脾臟不能統攝血液,使血液不歸於經脈。此時血臟已經受損,應當按照崩漏證來治療。崩漏並非一般的月經病,產婦得此病說明身體非常虛弱,絕不可輕忽,必須及時治療,可使用荊芷治崩湯。

如果出血時伴有血塊、腹痛,而且面色蒼白、精神不振,或者出汗、氣短,應當服用加有人參的生化止崩湯來益氣,使陽氣生發,陰血自然旺盛,不是單純用止血藥就能奏效的。如果血塊和疼痛都已停止,或者產後半個月後出現崩漏,則應當服用滋榮益氣止崩湯,或者升舉大補湯,可以少量加入黃連來清熱降火,使血液回歸正常運行軌道,也可以使用《尊生》中的升舉大補湯,效果也很好。還有一種情況是小腹空痛,不能誤認為是有瘀血,仔細觀察會發現出血量很少,而且沒有紫黑色血塊。

這種情況應當按崩漏來治療,需要大量使用熟地。如果小腹脹痛持續不斷,而且脈象實大、緊數,說明肝經已經衰竭,肝氣隨之敗壞,難以治療。《醫通》中記載,治療產後崩漏,出血顏色赤白相雜,或者像豆汁一樣,可以用千金伏龍肝湯來治療。

「氣脫」導致呼吸短促,好像喘氣的病症,是因為生產時失血過多,營血突然耗竭,導致衛氣不能正常運行,只能聚集在肺部,肝腎功能失調,所以導致呼吸短促,說話斷斷續續,好像喘氣,但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喘。肺臟接受脾氣的滋養,產生精微物質,產生脈搏並疏通水道,協調呼吸,以達到清肅上下、調和營衛的正常狀態。

如果產後出現失血過多、氣虛衰竭的情況,陽氣浮散於上,陰陽分離,沒有根基,這是氣將要脫失的徵兆,屬於最危險的情況。只有大量使用人參、附子,或許才能保住性命。有些人錯誤地認為這是痰火實證,反而使用散氣化痰的藥方,這樣治療必定會導致死亡。如果伴有血塊和疼痛,應當使用大補回陽生化湯,連續服用兩三劑。世人多懷疑人參會加重喘,不敢使用,導致很多人沒有得到救治。實際上只要和川芎、當歸、黑姜一起使用,不加入黃耆、白朮,就不會出現問題。

要知道,人依賴氣而生存,氣壯則根本牢固。能夠納藏精氣的是在下部,能夠運化精氣的是在中部,怎麼會出現喘或脹的症狀呢?還有人使用加入陳皮的人參來監製,這樣反而會損耗元氣,導致消耗,只能在消導藥物中加入陳皮。考證《全書》中的貞元飲,也是治療類似喘的良藥。如果沒有血塊和疼痛,應當使用續氣養榮湯,效果最好。或者使用加倍人參的補中益氣湯,少量加入熟附子,幫助人參治療氣脫,使氣回到本元也是可以的。

如果氣虛兼有寒象,應當使用大補元煎,或者理陰煎來治療。「神脫」導致胡言亂語、出現幻覺的病症,是因為心、肝、脾三陰之血不足,導致神魂沒有依附。這種情況有譫語和鄭聲的區別,甚至會出現發狂等症狀,都屬於神志不清。病情輕的,會在睡夢中喃喃自語;病情重的,不睡也說話,或者說一些日常瑣事,或者像見到鬼一樣,神志不清、言語不停,這稱為譫語。如果虛弱到聲音無力,說話斷斷續續、語無倫次,說一兩句就停止;或者重複說話,說過又說;或者像造字一樣從喉嚨發出聲音,這如同鄭聲的輕微表現,稱為鄭聲。這種情況說明精氣的衰弱比譫語還要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