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產心法》~ 卷之下 (3)
卷之下 (3)
1. 生化湯論(附方)
生化湯論曰:產後諸證,皆緣氣血驟下,元氣大虧,用藥不同常法。是以有虛極不能姑待者,則當峻補之中,加入溫行之藥。峻補則力大而可宣通,溫行則流暢而不凝滯。至於逐瘀之劑,即實證亦不可用峻厲之藥。況產後大虛,恐血無主宰,一任藥力,便為崩而不止,虛則易脫,勢如覆水難收矣。
夫人遇大病之後,血氣兩虛,猶當調補,況產後脾胃血氣之虛衰,更有甚焉者乎?今之治產後者,亦云元氣因產而虧,運行失度,不免瘀血停留,致成諸疾。必以去瘀為先,瘀消方可行補,甚有用回生丹,攻血塊下胞衣,殞人性命者。此蓋止知專攻舊瘀,而不知新血轉傷之害,豈知塊固當消,而新血猶當生也。
蓋專消則新血不生,專生則舊血反滯。予考新產諸方,莫若生化湯為產後第一妙方,其方芎、歸、桃仁溫中行血,善去舊血,驟生新血,佐以炙黑乾薑、炙草,引三味入於肺肝,行中有補,化中有生,故名生化,蓋因功用而立名也。又有加入益母草一錢五分,功效亦同。此實治產之良方,保全產婦之聖藥也。
故馮氏因此方之妙,變化用於臨產,加人參、桂、牛膝、紅花,又為催生之神劑矣。
生化湯方,凡孕婦臨月,即預備生化湯數劑,俟臨產之時,即為預先煎就,產下隨服二三道,以逐瘀生新,再無產後諸證之患。無論正產半產,雖少壯產婦,俱宜服之,故此湯為產後七日內要藥。倘產下之時,未及煎服,凡產後諸證,仍以此湯治之。
全當歸(八錢,酒洗),川芎(四錢),乾薑(四分,炙黑、存性),桃仁(十粒,去皮尖,打碎),炙草(五分)
水二鍾,煎七分,加酒小半鍾。如素日不能飲酒者,加六七茶匙,稍熱服之。其藥渣留並後帖藥渣合而再煎,兩帖共三煎。在產下一、二時辰內,未進飲食,先相繼煎服,能速化舊血而驟長新血,不特可免目前暈厥、汗、崩、惡露停滯等患,且諸病不生,精神百倍矣。如胎前素虛之人,產後又當再製兩帖煎服,以防倦怠。
若產下已服一、二帖,而塊痛未除,仍當再進幾帖,塊痛自消矣。
白話文:
生化湯的論述(附藥方)
生化湯的論述說:產後出現的各種病症,都是因為氣血突然大量流失,導致元氣大虧,所以用藥的方法和一般情況不同。因此,有些情況虛弱到不能等待,就需要在峻補的藥物中,加入一些溫熱、運行的藥物。峻補藥力強大,可以幫助氣血暢通;溫運行血則能使氣血流動順暢,避免凝滯。至於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即使是屬於實證的情況,也不可以使用過於猛烈的藥物。何況產後身體極度虛弱,擔心血液失去主導,任由藥力作用,就會造成血崩不止,虛弱則容易脫氣,情況就像覆水難收一樣。
人經歷大病之後,氣血都會兩虛,尚且需要調養補益,更何況產後脾胃和氣血的虛弱,情況更加嚴重。現在治療產後疾病的人,也認為元氣因為生產而虧損,運行失調,難免會造成瘀血停滯,導致各種疾病。他們認為必須先去除瘀血,瘀血消除後才能進行補益,甚至有人使用回生丹來攻破血塊、排出胞衣,結果反而造成產婦喪命。這都是因為只知道專門攻破舊有的瘀血,而不知道新血也會因此受到損傷,卻不知道血塊固然應該消除,但新的血液也同樣需要產生。
如果只專門消瘀,新血就無法產生;如果只專門補血,舊瘀反而會停滯。我研究產後的各種藥方,沒有比生化湯更適合產後的了,它堪稱產後第一妙方。這個藥方裡,用川芎、當歸、桃仁溫和地運行血液,既能有效去除舊有的瘀血,又能迅速產生新的血液,再配上炙黑乾薑、炙甘草,引導這三味藥進入肺和肝,在行血的同時具有補益的作用,在化瘀的同時具有生血的功能,所以叫做「生化」,這名稱是根據它的功效而命名的。也有人在方中加入益母草一錢五分,功效也是一樣的。這確實是治療產後疾病的良方,是保護產婦健康的聖藥。
所以馮氏因為這個方子的神奇功效,加以變化,用在臨產的時候,加入人參、桂枝、牛膝、紅花,又成了催生的神藥。
生化湯的藥方,凡是懷孕快到預產期的婦女,就應該預先準備好幾劑生化湯,等到臨產的時候,就預先煎好,生產完後馬上服用兩到三帖,以達到活血化瘀、產生新血的目的,這樣就不用擔心產後出現各種病症了。無論是順產還是難產,即使是年輕力壯的產婦,也都應該服用這個藥方,所以這個湯劑是產後七天內必用的重要藥物。如果生產時沒有來得及煎煮服用,產後出現各種病症,仍然可以用這個藥方來治療。
全當歸(八錢,用酒洗過),川芎(四錢),乾薑(四分,炙成黑色,保留藥性),桃仁(十粒,去皮尖,搗碎),炙甘草(五分)。
用水兩碗煎煮成七分,加入少半碗酒,如果平常不喝酒的人,可以加入六七茶匙酒,稍微加熱後服用。剩下的藥渣留著,和後面藥帖的藥渣一起再次煎煮,兩帖藥總共煎煮三次。在生產後一、兩個時辰內,還沒有吃東西之前,就接連煎服,可以快速化解舊有的瘀血,迅速產生新的血液,不僅可以避免目前出現的頭暈、出汗、血崩、惡露停滯等病症,而且可以讓各種疾病不發生,精神百倍。如果孕前身體就比較虛弱的人,產後還應該再服用兩帖,以防止身體疲倦乏力。
如果產後已經服用了一兩帖,而腹部疼痛、有血塊的情況還沒有消除,就應該繼續服用幾帖,疼痛和血塊自然會消失。
2. 調攝論
凡孕婦產畢,血氣未定,不宜睡倒,不宜側坐。須床頭厚鋪裀褥,高倚仰靠,宜豎膝,不宜伸足,並遮圍四壁,使無孔隙,免致賊風為害。倘閉目睡倒,或忿怒逆氣,即令人眩暈也。再用醋塗鼻,房中或用醋炭,更燒以漆品,輕輕以手從心按摩至臍,則惡露盡下,又何血暈血逆之有?常見人產畢即飲熱童便一盞,又有三日內,以童便和酒,溫服五七次。予謂酒雖能下惡露,行乳汁。
產後臟氣方虛,即素日善飲者,亦不可多飲,並不可產畢即飲。蓋恐引血入四肢,或引上行,能令血暈。至於童便味臊而性涼,如胃氣弱者,得臊氣而嘔惡。里無火者,得涼性而滯血,且能傷胃氣,均非所宜。不若預煎生化湯,產畢即服為妙。或用紅糖滾水沖化,頻飲,以行其瘀。
時食白米薄粥,煮石首魚,甘澹食之,如此調攝自無事矣。有人先於臨月時,用有毛淡菜十餘個,紙包,吊風處二十餘日,陰乾,勿令人知,產下即煎湯一鍾,熱服,產後再不生病。
生化湯(見本卷生化湯論後。)
白話文:
婦女生產完後,身體的氣血還不穩定,不適合直接躺平睡覺,也不適合側坐。應該在床頭鋪厚厚的墊子,讓產婦可以靠著高高的枕頭仰臥休息,膝蓋要豎起來,不適合伸直腿,同時要把房間四面都遮擋好,避免有縫隙讓風吹進來,以免受到賊風的侵害。如果閉著眼睛躺下睡覺,或是生氣動怒,就會讓人頭暈。可以用醋塗在鼻子下,房間裡可以燒醋炭,或者燒漆類物品,然後輕輕地用手從心口按摩到肚臍,這樣就能讓惡露順利排出,又怎麼會有血暈、血逆的情況呢?常見有人生產完就喝一杯熱童子尿,也有人在產後三天內,用童子尿和酒混合,溫熱服用五到七次。我認為酒雖然能幫助排出惡露、促進乳汁分泌,但是產後臟腑的氣非常虛弱,即使平常很會喝酒的人,也不應該多喝,而且不應該在剛生產完就喝。因為這樣可能會讓血跑到四肢,或者往上衝,導致血暈。至於童子尿,味道腥臊而且性寒,如果腸胃虛弱的人,聞到腥臊味會想吐;體內沒有熱氣的人,喝了寒性的童子尿會讓血瘀滯,而且還會傷害腸胃的氣,這些都不是合適的做法。不如事先煎好生化湯,生產完就馬上服用是最好的。或者用紅糖沖滾水,頻繁飲用,來幫助排出瘀血。
飲食方面,要吃白米煮的稀粥,煮石首魚,清淡地吃,這樣調理自然就會平安無事。有人在臨盆前,會用十幾個帶毛的淡菜,用紙包好,吊在通風的地方二十多天,陰乾,不要讓人知道,等到生產完就煎一碗湯,趁熱服用,產後就不會再生病了。
(關於生化湯,請參閱本書生化湯論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