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產心法》~ 卷之下 (20)
卷之下 (20)
1. 淋證論
產後淋證,此亦血去陰虛生內熱也。蓋腎為至陰,主行水道,去血過多,真陰虧損,故生內熱,小便成淋而澀痛。是以熱客於脬,虛則頻數,熱則澀痛也。氣血兼熱,血入胞中,則血隨小便而為血淋。但小便淋閟,卻與不通當分別而治。不通者屬氣虛,淋屬內熱澀痛。故密齋治淋,用知柏導赤散,調益元散治之。
馮氏云:血虛熱鬱,當用六味丸、逍遙散補陰養血,滋其化源,佐以導血藥可也。《醫通》云:膀胱陰虛而小便淋瀝,生料六味合生脈散,大劑煎成,隔湯燉熱,續續進之,以滋化源。或補中益氣湯,兼服六味地黃丸。更有收生不謹,以致損胞而得淋瀝者,應用峻補,宜參朮湯,或用參朮膏,煎以豬羊胞湯,極飢時飲之,令氣血驟長,不過月餘,其胞可完。
丹溪曾治一婦,診其脈虛甚,用參、耆為君,芎、歸為臣,桃仁、陳皮、茯苓為佐,煎以豬羊胞湯服之,一月而愈。又有茅根湯,並加味茅根湯、《濟陰》加味四物湯,俱治淋方也。附錄以備擇用。
知柏導赤散
生地,赤芍,木通,麥冬(去心),黃柏,知母(炒),桂心,甘草(生。各一錢)
燈心四十九寸,水煎,調益元散二錢服。
益元散(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治暑月小水不利。
滑石(六兩,水飛),甘草(炙六錢,生四錢)
為散,清水調服。老人虛人及病後傷津,小便不利禁用。加水飛辰砂一錢,名辰砂六一散,治暑月驚悸多汗,小便澀痛。
參朮湯,治婦人生產,穩婆誤用手指掐胞損破,以致小便不禁。
人參(二錢五分),白朮(二錢,土炒),黃耆(一錢五分,蜜炙),陳皮(去白),桃仁(去皮尖),茯苓(各一錢),炙草(五分)
先用豬胞或羊胞一個,洗淨,水二盞,煮至一盞,去胞。入藥,煎七分,食前服,多劑乃佳。
茅根湯,治赤、白、砂、石諸淋。
茅根(一兩),滑石(一錢,煅),甘草(五分),紫貝(一個,煅),石首魚腦砂(一個,焙乾,研為末。一方用二個,煅。),闕字姜(一塊)
燈心三十寸,煎入魚頭末,空心溫服。
加減茅根湯,治產後淋,小便痛及血淋等證。
白茅根(一兩),瞿麥,車前,冬葵子,通草(各一錢),鯉魚齒(一百個,為末)
水煎,入魚齒末,空心溫服。
濟陰加味四物湯,諸淋皆屬於熱,用此累效。
當歸,川芎,赤芍,生地,杜牛膝,木通,甘草梢(各一錢),桃仁(五個,去皮尖),滑石(一錢五分),木香(二分)
水煎服。
六味地黃丸(見上卷諸痛門,附六味地黃湯下。),補中益氣湯(見上卷諸痛門。),逍遙散(見上卷胎逆上逼門。),生脈散(見本卷暈厥門。),參朮膏(見本卷類瘧及寒熱往來門。)
白話文:
淋證論
產後出現小便淋瀝的症狀,是因為分娩後失血過多,導致陰虛內熱。腎臟屬陰,主管水道運行,如果失血太多,腎陰虧損,就會產生內熱,於是小便淋瀝澀痛。這是因為熱邪侵犯膀胱,陰虛則小便頻數,熱邪則小便澀痛。如果氣血都出現熱證,血液進入胞宮,就會出現血淋,小便混有血。但小便淋瀝澀痛,需區分不通與內熱兩種情況分別治療。不通者屬於氣虛,而淋瀝澀痛則屬於內熱。因此,密齋(指某位醫家)治療淋證,常用知柏導赤散和調益元散。
馮氏(指某位醫家)認為,血虛夾雜熱邪鬱結,應該使用六味地黃丸、逍遙散來補益陰血,滋養其化源,再佐以導血的藥物。醫通(指某部醫書)記載:膀胱陰虛導致小便淋瀝,可用生料的六味地黃丸合生脈散,大劑量煎煮後,隔水溫熱,多次服用,以滋養化源。或者用補中益氣湯,同時服用六味地黃丸。如果因為產後護理不當,損傷胞宮而導致小便淋瀝,則應使用峻補之法,比如參朮湯,或用參朮膏,用豬羊胞湯煎服,在極度飢餓時服用,使氣血迅速增長,一般一個月內,胞宮就能恢復。
丹溪(指朱丹溪)曾經治療一位婦女,診斷其脈象虛弱,便以人參、黃耆為君藥,川芎、當歸為臣藥,桃仁、陳皮、茯苓為佐藥,用豬羊胞湯煎服,一個月後痊癒。此外,還有茅根湯、加減茅根湯以及濟陰加味四物湯,這些也是治療淋證的有效方劑,在此列出供參考。
知柏導赤散藥方:生地、赤芍、木通、麥冬(去心)、黃柏、知母(炒)、桂心、甘草(生),各一錢;燈心草四十九寸。水煎服,配合益元散二錢服用。
益元散(又名天水散、六一散):治暑天小便不利。滑石(六兩,水飛)、甘草(炙六錢,生四錢)。研為細末,清水調服。老人、虛弱體質以及病後津液虧損者禁用。加水飛辰砂一錢,名辰砂六一散,治暑天驚悸多汗,小便澀痛。
參朮湯:治婦女生產後,因接生婆操作失誤損傷胞宮,導致小便失禁。人參(二錢五分)、白朮(二錢,土炒)、黃耆(一錢五分,蜜炙)、陳皮(去白)、桃仁(去皮尖)、茯苓(各一錢)、炙甘草(五分)。先用豬胞或羊胞一個,洗淨,加水二盞,煮至一盞,去胞,加入藥物,煎至七分,飯前服用,需多服幾劑才能見效。
茅根湯:治赤白濁、砂石淋等。茅根(一兩)、滑石(一錢,煅)、甘草(五分)、紫貝(一個,煅)、石首魚腦砂(一個,焙乾研末,一方用兩個,煅)、闕字姜(一塊)。燈心草三十寸,煎好後加入魚腦砂末,空腹溫服。
加減茅根湯:治產後小便疼痛、血淋等症。白茅根(一兩)、瞿麥、車前子、冬葵子、通草(各一錢)、鯉魚齒(一百個,研末)。水煎服,加入鯉魚齒末,空腹溫服。
濟陰加味四物湯:各種淋證多屬熱證,用此方療效顯著。當歸、川芎、赤芍、生地、杜牛膝、木通、甘草梢(各一錢)、桃仁(五個,去皮尖)、滑石(一錢五分)、木香(二分)。水煎服。
(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逍遙散、生脈散、參朮膏,方劑內容請參考原文相關章節。)
2. 小便數及遺尿不禁論
凡人下焦如瀆,所以主瀦泄也。產後氣血虛脫,溝瀆決裂,瀦蓄不固,水泉不止,故數而遺而不禁耳。治法:下者舉之,脫者澀之,宜用升陽調元湯,合桑螵蛸散主之。《醫通》云:產後小便數,乃氣虛不能制水,補中益氣加車前、茯苓。遺尿不知,補中益氣湯。然有腎氣不固者,宜六味丸加益智。
若因膀胱氣虛,小便頻數,當補脾肺,補中益氣加山萸、山藥為主,佐以人參螵蛸散。如系虛寒以致數遺,益心湯最妙。馮氏云:小便不禁,若脾腎虛弱,補中湯送還少丹。若脾腎虛寒,用八味丸、四神丸佐之。然世有新產之婦,廷孔未斂,故溺出不知。此恆有之,至六七朝自止,不必治也。
又有臨產損破尿胞遺尿者,已於前淋證門中論治矣。
升陽調元湯,治產後小便數,及遺尿不禁。
人參,益智仁,黃耆(蜜炙。各一錢五分),升麻,炙草(各一錢)
薑棗煎,調桑螵蛸散服。原方藥通用一錢五分,予謂升麻、炙草宜減,故各錄用一錢。
桑螵蛸散
真桑螵蛸(炒),白龍骨(煅),牡蠣(各等分。取左顧者,煅)
為細末,每服調服三錢。
人參螵蛸散,治產後陽氣虛弱,小便頻數及遺尿。
桑螵蛸(二三十個,炒),人參(二兩),黃耆(三兩,蜜炙),鹿茸(酥炙),牡蠣(煅),赤石脂(煅),厚朴(薑汁製。各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粥飲調下。《外臺方》無厚朴、石脂,有甘草、生薑。
益心湯,治產後小便數及遺尿。
益智仁(二十七粒)
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調服。
還少丹,治脾腎虛寒,血氣羸乏,不思飲食,發熱盜汗等證。
熟地(二兩),山藥,牛膝(酒浸。各一兩五錢),山萸肉,茯苓(乳拌),杜仲(薑汁炒斷絲),遠志(制,去心,取淨肉),五味子(炒),楮實子(酒蒸),小茴香(炒),巴戟天(酒浸,去骨),肉蓯蓉(酒浸,洗去泥甲。各一兩),石菖蒲(五錢)
棗肉加蜜為丸,每服三四錢。白湯、淡鹽湯俱可送下。
補中益氣湯(見上卷諸痛門。),六味丸,八味丸(俱見上卷諸痛門,附六味地黃湯下。),四神丸(見本卷腹痛門。)
白話文:
小便次數頻繁和尿失禁的討論
人體下焦就像水道一樣,負責儲存和排泄尿液。產後女性因氣血虛弱,導致如同水道破裂般,無法有效儲存尿液,因此小便次數頻繁,甚至尿失禁。治療方法:下陷者要提升,虛脫者要收斂。可以使用升陽調元湯,配合桑螵蛸散來治療。醫書上記載:產後小便次數頻繁,是因為氣虛無法控制尿液,可用補中益氣湯,再加車前子、茯苓;如果尿失禁且不自知,則單用補中益氣湯即可。如果腎氣虛弱,則要用六味丸加益智仁。
若因膀胱氣虛導致小便頻數,應補益脾肺,可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茱萸、山藥為主藥,再輔以人參螵蛸散。如果因虛寒導致小便次數頻繁和尿失禁,則益心湯效果最佳。另有記載:小便失禁,如果脾腎虛弱,可用補中益氣湯送服還少丹;如果脾腎虛寒,則可用八味丸、四神丸輔助治療。然而,有些產婦產後陰道尚未完全恢復,因此尿液不自覺流出,這種情況很常見,通常在產後六七天就會自行恢復,不必治療。
至於生產過程中損傷膀胱導致尿失禁的狀況,已在前文“淋證”部分論述過治療方法。
升陽調元湯:用於治療產後小便次數頻繁及尿失禁。 藥方成分:人參、益智仁、蜜炙黃耆各一錢五分,升麻、炙甘草各一錢,以薑棗水煎服,並調服桑螵蛸散。原方藥量皆為一錢五分,這裡將升麻、炙甘草的用量減少。
桑螵蛸散:藥方成分:炒真桑螵蛸、煅白龍骨、煅牡蠣(取左旋牡蠣,煅燒)等分,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
人參螵蛸散:用於治療產後陽氣虛弱,小便頻數及遺尿。藥方成分:炒桑螵蛸二三十個,人參二兩,蜜炙黃耆三兩,酥炙鹿茸、煅牡蠣、煅赤石脂、薑汁製厚朴各二兩,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以粥水送服。(注:部分古方記載沒有厚朴、赤石脂,而有甘草、生薑)
益心湯:用於治療產後小便次數頻繁及尿失禁。藥方成分:益智仁二十七粒,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以米湯送服。
還少丹:用於治療脾腎虛寒,氣血虛弱,食慾不振,發熱盜汗等症狀。藥方成分:熟地二兩,山藥、酒浸牛膝各一兩五錢,山茱萸肉、乳拌茯苓、薑汁炒斷絲杜仲、制遠志(去心取淨肉)、炒五味子、酒蒸楮實子、炒小茴香、酒浸巴戟天(去骨)、酒浸肉蓯蓉(洗去泥甲)各一兩,石菖蒲五錢,以棗肉加蜂蜜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三四錢,可用白開水或淡鹽水送服。
補中益氣湯、六味丸、八味丸、四神丸(以上藥方內容請參考書中其他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