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產心法》~ 卷之上 (39)
卷之上 (39)
1. 痢論
痛無止歇,常時痛而無絞剌者,寒也。痛自上而奔注於下者,寒也。痛而不滿,時喜溫手摩按,飲熱漸緩,欲至圊而可忍須臾者,虛也,寒也。大約初痢脹痛為熱、為實,久痢㽲痛為虛、為寒。即初因火注切痛,痢久傷氣,亦必變為虛寒也。故久痢腹痛之脈,無論大小遲數,但以按之漸漸小者,並屬虛寒,急需溫補,慎勿利氣。
惟急痛脈實,久按不衰者,可稍用炮黑姜連和之。四審後之重與不重。下痢後重,濁氣壅滯也。夫開通壅滯,必以調氣為本,在妊娠猶為切要,調氣則後重自除,而胎息自安。但初痢後重,首宜開發其滯,若久痢後重,又當升舉其陽,陽氣升則胃氣運,胃氣運則周身中外之氣皆調達,而無壅滯之患矣。
故治孕婦之後重,無問胎之大小,但脈見有餘則宜調氣,脈見不足便與升提,雖血痢亦宜陽藥,一切滋膩血藥總無干預,以氣有統血之功,則血無妄行之慮也。五審身之熱與不熱。下痢為裡氣受病,若見身熱,表裡俱困,元神將何所恃而得祛邪之力哉!惟人迎之脈浮數,可先用和營透表之法分解其勢,然後徐行清理。
若初痢不發熱,數日、半月後發熱,脈來漸小,或虛大少力者,此真陰內亡,虛陽發露於外。在平人或可用辛溫峻補斂之,以歸其源。若妊娠則桂、附又難輕用,惟藉參、朮、薑、萸、膠、艾之屬,非大劑濃煎峻投,難望其轉日回天之績也。或有痢久衛虛,起居不慎而感冒虛風發熱者,但當察其左手三部,必顯浮數之象,又需理中湯加桂枝,合表裡而治之,以內氣久虛之邪,不得參、術助其中氣,則客邪不得解散也。
又有病後、瘧後,或本質虛羸之人,及秋冬天令寒冷時下痢,加以胎孕扼腕,豈可與平人之痢同日而語哉!其圓機活法,因人論證,因證立方,調治之法,在醫之神聖工巧耳。考之《醫通》云:常用厚朴去乾薑湯,治妊娠能食腹脹後重,積穢稠黏之白痢。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治妊娠腹脹後重,赤白相兼之痢。
黃芩芍藥湯送香連丸,治妊娠能食後重,積穢稠黏之血痢。連理湯合千金三物膠艾湯,治妊娠少腹疼重,瘀晦不鮮,或間有鮮血之痢。駐車丸,治妊娠發熱後重,陰虛畏食之血痢。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治妊娠熱毒內攻,噤口不食,腹脹後重,膿血稠黏之痢。千金膠艾榴皮湯,治妊娠膿血清稀,胎動不安,久泄不止之痢。
補中益氣湯,治妊娠先瘧後痢,及瘧痢齊作,元氣下陷,胎氣下墜,小便頻數,或轉胞不得溺之痢。以上諸方,並加砂仁以調其氣,烏梅以調其血,未嘗不隨手輒效也。又有用當歸黃芩芍藥湯者,黃連阿膠湯者,俱錄方於後,以備採用。予每用一味阿膠飲,或阿膠黃連飲,均治孕婦之痢,甚妥獲效。
白話文:
腹痛不停,常常只是隱隱作痛而沒有絞痛,這是因為體內有寒氣。如果疼痛是從上腹部向下腹部衝下去的感覺,也是因為有寒氣。如果腹痛不嚴重,而且喜歡用溫熱的手按摩腹部,喝些熱的東西會稍微舒服,想上廁所但可以稍微忍一下的,這是身體虛弱且有寒氣的表現。
一般來說,剛開始拉肚子時腹脹疼痛,多半是因為體內有熱邪、是實證。拉肚子很久,出現隱隱作痛,通常是因為身體虛弱、體內有寒氣。即使剛開始是因為熱邪導致的劇烈腹痛,但拉肚子久了,會耗損體力,也會轉變為虛寒的狀況。所以,如果拉肚子很久,腹痛時摸脈,不管脈象快慢大小,只要按壓下去脈搏漸漸變小的,都屬於虛寒,需要趕快用溫補的方法來治療,切記不要用疏通氣機的藥物。
只有在腹痛劇烈且脈搏強勁,按壓很久也不會減弱的情況下,可以稍微用炮製過的乾薑、黃連等藥材調和一下。要仔細觀察病人服藥後的反應,來決定是否需要加重藥量。拉完肚子後仍然有便意,是因為腸道濁氣阻塞。要疏通這種阻塞,根本的方法在於調理氣機,這對於懷孕的婦女來說尤其重要。調理好氣機,便意自然會消失,胎兒也會安穩。但如果是剛開始拉肚子就出現便意,應該先疏通阻塞;如果是拉肚子很久才出現便意,就應該升提陽氣。當陽氣上升,胃的運化功能就會恢復,身體內外的氣機都能順暢流通,就不會再有阻塞的問題。
所以,治療懷孕婦女的便意,不管胎兒大小,只要脈象強盛就應該調理氣機,如果脈象虛弱就應該用升提的方法。即使是拉血便,也應該用溫補陽氣的藥物,一切滋補黏膩的藥物都不應該使用。因為氣有統攝血液的作用,氣機順暢,血液就不會亂跑。還要觀察身體是否發熱。拉肚子是身體內部的問題,如果出現發熱,表示身體內外都受到影響,身體的抵抗力也會很弱。只有當人迎脈脈象浮數時,可以先用調和營衛、透散表邪的方法來緩解病情,然後再慢慢清理腸道。
如果剛開始拉肚子時沒有發熱,幾天或半個月後才發熱,而且脈象變小,或變得虛弱無力,這表示身體內的陰液已經大量流失,虛弱的陽氣浮於體表。對於一般人來說,可以用辛溫峻補的藥物來收斂陽氣,使其回歸本源。但孕婦不宜輕易使用桂枝、附子等藥物,只能藉助人參、白朮、乾薑、山茱萸、阿膠、艾葉等藥物,而且必須用大劑量濃煎的方式,才可能扭轉病情。如果拉肚子很久,身體虛弱,又因為起居不慎而感染虛弱的風邪發熱,應該檢查左手寸關尺三部的脈象,一定會出現浮數的現象。這時就需要用理中湯加桂枝,內外兼治。因為身體內部的氣機虛弱,沒有人參、白朮等藥物扶助,外邪就無法驅散。
還有一些人,因為生病後、瘧疾後,或是本身就虛弱,加上秋冬天氣寒冷時拉肚子,又懷著身孕,這種情況和一般人的拉肚子是不能相提並論的。要根據不同的人、不同的症狀來靈活運用藥方。治療的方法,要看醫生的經驗和技巧了。
《醫通》中提到,用厚朴去乾薑湯,可以治療孕婦能吃東西但腹脹、有便意、拉出黏稠白色糞便的症狀。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可以治療孕婦腹脹、有便意、拉出紅白相間糞便的症狀。黃芩芍藥湯配香連丸,可以治療孕婦能吃東西但有便意、拉出黏稠血便的症狀。連理湯合千金三物膠艾湯,可以治療孕婦小腹疼痛、便意嚴重、大便顏色暗淡或夾帶鮮血的症狀。駐車丸,可以治療孕婦發熱、有便意、陰虛、食慾不振、拉血便的症狀。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可以治療孕婦熱毒攻入體內、吃不下東西、腹脹、有便意、拉出膿血黏稠糞便的症狀。千金膠艾榴皮湯,可以治療孕婦拉出稀薄膿血、胎動不安、拉肚子不止的症狀。
補中益氣湯,可以治療孕婦先得瘧疾後拉肚子,或是瘧疾和拉肚子同時發作,導致元氣下陷、胎氣下墜、小便頻繁,或是膀胱功能失常而無法排尿的症狀。以上這些方子,都可以加入砂仁來調和氣機,加入烏梅來調和血液,往往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也有使用當歸黃芩芍藥湯、黃連阿膠湯的,這些方子都記錄在後面,以備使用。我(作者)經常使用單味阿膠飲,或是阿膠黃連飲,來治療孕婦的拉肚子,效果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