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產心法》~ 卷之上 (34)
卷之上 (34)
1. 泄瀉論
妊娠泄瀉,有風寒暑濕之外感,飲食生冷之內傷。病發一時,察其所因。如胃風,加味理中、加味治中、四苓、不換金正氣、胃苓等方,對證而治之即愈。然又有由脾腎二臟虛者,不可不知。夫血統於脾,血擁胎元,則脾陰虛而食不運化,脾主健運,下焦壅滯而清氣難舒,於是水穀難消而作瀉。
或因胎繫於腎,胎竊其氣以擁護,而腎氣既弱,命門火衰,不能上蒸脾土,此皆妊娠泄瀉之由也。如脾虛內傷,用加味六君子湯,隨所因而加之。命門火衰,加益智以助之。至於妊娠久瀉,元氣下陷,發熱作渴,肢體倦怠,用補中益氣湯。密齋治妊娠泄瀉,以補中安胎為主,用加味四君子湯,如久瀉大渴者,人參白朮散主之,甚效。
胃風湯,治風冷乘虛入客腸胃,米穀不下,泄瀉注下,及腸胃濕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或下如魚腦,日夜無度。
人參,白朮(土炒),茯苓,當歸,川芎,芍藥(炒),肉桂(各等分)
入粟米一撮,水煎服。如腹痛加木香。此方治瀉久氣血兩虛誠妙。然肉桂非久虛臟冷者斷不可用。其曰胃風,取其益胃而升舉也。方中肉桂犯胎忌用,如不得已,或炒用,或易桂炭。如胃苓湯中肉桂,亦不可不審用。
加味理中湯,治妊娠臍下陰冷洞瀉。
人參,白朮(土炒),白芍,茯苓,乾薑,黃連,木香,藿香葉,訶子肉,肉豆蔻(麵煨),甘草(各一錢)
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二鍾,煎一鍾,飢時服。
加味治中湯,治飲食過多,脾胃之氣不足運化而作瀉。
人參,白朮(土炒),炮姜,甘草(各一錢),陳皮,青皮(各七分),砂仁(五分)
水煎服。
四苓散(附五苓散。),治伏暑煩渴瀉水。
白朮(土炒),豬苓,澤瀉,茯苓
各等分為末,米飲調下。此方加肉桂,即五苓散。
不換金正氣散,治妊婦傷濕泄瀉。
蒼朮(制),厚朴(薑汁製),陳皮,藿香,製半夏(各一錢),甘草(五分)
薑、棗為引,水煎服。
胃苓湯,治脾濕太過,胃氣不和,腹痛泄瀉,水穀不化,陰陽不分,此平胃散與五苓散合方也。
蒼朮(制),厚朴(薑汁製),陳皮,白朮(土炒),茯苓,豬苓,澤瀉(各一錢),官桂,炙草(各五分)
姜三片,棗二枚,水煎食遠服。方中有桂,孕婦忌用,或易服不換金正氣散更妥。
加味六君子湯
人參(隨宜),白朮(一錢或一錢五分,土炒),茯苓(一錢),陳皮(八分),製半夏(一錢),炙草(五分)
生薑引,水煎服。米食所傷,加穀芽。麵食所傷,加麥芽。肉食所傷,加山楂。如肝木侮土,兼寒熱作嘔,加柴胡、生薑。若兼嘔吐腹痛,手足逆冷,乃寒水侮土,加薑、桂。若泄瀉黃色,乃脾土本色,加木香、煨肉果。若作嘔不食,腹痛惡寒,乃脾土虛寒,加木香、薑、桂。
白話文:
泄瀉論
懷孕期間的腹瀉,可能是因為感受了風寒暑濕等外在因素,或是吃了生冷食物等內在原因所引起。發病時要仔細觀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果是胃受風邪影響,可以用加味理中湯、加味治中湯、四苓散、不換金正氣散、胃苓湯等方子,根據具體情況對症治療,就能痊癒。但也有因為脾腎兩臟虛弱引起的,這點必須要注意。
脾臟主導血液,懷孕後血液都集中在胎兒身上,導致脾陰虛弱,消化功能變差。脾臟主要負責運化水穀,當下焦堵塞,清氣難以舒展,就會造成水穀難以消化而引起腹瀉。
還有一種情況是,胎兒依附在腎臟,吸收腎氣來保護自己,導致腎氣虛弱,命門之火衰退,無法溫養脾土,這也是懷孕期間腹瀉的原因。如果是脾虛引起的內傷,可以用加味六君子湯,再根據具體情況加減藥物。如果是命門火衰,可以加益智仁來幫助溫陽。如果懷孕期間長期腹瀉,導致元氣下陷,出現發熱口渴、肢體倦怠等症狀,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密齋治療妊娠腹瀉,以補氣安胎為主,用加味四君子湯,如果長期腹瀉而且口渴嚴重,可以用人參白朮散,效果很好。
胃風湯,治療風寒邪氣侵入腸胃,導致消化不良、腹瀉不止,以及腸胃濕熱,大便像豆汁一樣,或者排出瘀血、像魚腦一樣的物質,晝夜不停。
人參、炒白朮、茯苓、當歸、川芎、炒芍藥、肉桂(等量)。
加入一小撮小米,用水煎服。如果腹痛,可以加木香。這個方子治療長期腹瀉導致氣血兩虛很有效。但是,如果不是長期虛弱且身體寒冷的人,不能使用肉桂。方名「胃風」,是取其補益胃氣、提升陽氣的意思。方中的肉桂是孕婦忌用的藥物,如果不得已要用,可以炒過再用,或是用桂炭代替。像是胃苓湯中的肉桂,也要小心使用。
加味理中湯,治療懷孕期間肚臍下方陰冷腹瀉。
人參、炒白朮、白芍、茯苓、乾薑、黃連、木香、藿香葉、訶子肉、煨肉豆蔻、甘草(各一錢)。
加入三片生薑,兩顆大棗,用水兩碗煎成一碗,空腹服用。
加味治中湯,治療飲食過多,導致脾胃功能不足,無法消化而引起的腹瀉。
人參、炒白朮、炮薑、甘草(各一錢)、陳皮、青皮(各七分)、砂仁(五分)。
用水煎服。
四苓散(附五苓散),治療暑熱引起的煩渴和腹瀉。
炒白朮、豬苓、澤瀉、茯苓(等量)。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米湯調服。這個方子加上肉桂就是五苓散。
不換金正氣散,治療孕婦因濕邪引起的腹瀉。
蒼朮(製過)、厚朴(薑汁製過)、陳皮、藿香、製半夏(各一錢)、甘草(五分)。
用薑、棗做藥引,用水煎服。
胃苓湯,治療脾濕過重,導致胃氣不和,腹痛腹瀉、消化不良,身體陰陽失調。這是平胃散和五苓散的合方。
蒼朮(製過)、厚朴(薑汁製過)、陳皮、炒白朮、茯苓、豬苓、澤瀉(各一錢)、官桂、炙甘草(各五分)。
加入三片生薑、兩顆大棗,用水煎服,飯後服用。方中有桂,孕婦忌用,最好改用不換金正氣散更為穩妥。
加味六君子湯
人參(用量隨情況調整)、炒白朮(一錢或一錢五分)、茯苓(一錢)、陳皮(八分)、製半夏(一錢)、炙甘草(五分)。
用生薑做藥引,用水煎服。如果是吃了米飯導致消化不良,加穀芽;吃了麵食導致消化不良,加麥芽;吃了肉食導致消化不良,加山楂。如果肝氣過旺影響脾土,出現寒熱交替、噁心等症狀,加柴胡、生薑。如果同時出現嘔吐、腹痛、手腳冰冷,這是寒水侵犯脾土,加薑、桂。如果腹瀉排出黃色大便,這是脾土的本色,加木香、煨肉豆蔻。如果出現噁心、不想吃東西、腹痛、怕冷等症狀,這是脾土虛寒,加木香、薑、桂。
密齋加味四君子湯,治療妊娠腹瀉,以補氣安胎為主。
人參、炒白朮、茯苓(各一錢)、炙甘草(八分)。
用水煎服。治療妊娠腹瀉,加炒白芍一錢,並根據寒熱情況進行治療。如果發熱口渴,屬於熱症,加黃芩一錢。如果不口渴,屬於寒症,加炒黑乾薑五分,並用一顆烏梅做藥引,用水煎服,飯前服用。如果口渴且腹瀉長期不止,加酒炒白芍、訶子肉、炒乾薑,烏梅兩顆(去核)。用水煎服,飯前服用。也可以服用人參白朮散,效果也很好。
人參白朮散,治療長期腹瀉且口渴嚴重者。
人參、炒白朮、茯苓、炙甘草(各一錢)、藿香、木香、乾薑(各五分)。
用水煎服,頻繁飲用,當作茶水飲用,效果很好。
補中益氣湯(見本卷諸痛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