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純璽

《胎產心法》~ 卷之上 (2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上 (28)

1. 子腫子氣子滿論

棗二枚,去核,水煎服。服時以木香磨濃汁三匙入藥內。

加味天仙藤散,治孕婦腰腳腫,虛人多有此證。

天仙藤(即青木香藤,洗,略炒),制香附,紫蘇(各六分),陳皮(四分),烏藥(五分),木香(二分)

姜皮三片,虛人加人參一錢,土炒白朮二錢,酒洗當歸二錢,或兼服補中益氣湯。

茯苓湯,治孕婦六七個月以來兩足腫大,行步艱難,腳趾間有黃水出,此名子氣,人多有之,生子之後其腫自消。甚者此湯主之。

白茯苓,白朮(土炒),陳皮,制香附,烏藥(各一錢),紫蘇(連莖葉),炙草(各五分),木瓜(三片)

生薑皮引,水煎空心服。

千金鯉魚湯,治孕婦胸腹脹滿,或遍身浮腫,小便艱澀,名曰子滿。又為胎水不利,或胞中漬水,以致胎死腹中。

白朮(五錢,土炒),白茯苓(四錢),當歸身(三錢,酒洗),白芍(二錢),鯉魚(一尾,重二斤,要活的)

將魚去鱗、腸,加橘皮少許或五分,姜七片,用水扣湯煮,取汁一盞半,去魚,入藥四味魚汁內,煎七分,空心溫服。渣再製如前。如脾胃氣虛,當佐以四君、五皮二湯,合煎服之。

局方五皮湯,治風濕客脾,面目四肢浮腫。兼治胎水。

五加皮,地骨皮,大腹皮(黑豆水制淨),茯苓皮,生薑皮(各等分)

水煎服,每服三錢。

束胎飲,治孕婦至七八個月,其胎長大,腹大脹滿,逼迫子戶,坐臥不安,謂之子滿。

白朮(土炒),黃芩(酒炒),蘇葉(各一錢五分),枳殼(麩炒),大腹皮(黑豆水制淨。各一錢),砂仁(五分,連殼略炒),炙草(三分)

姜三片,水煎空心服。予謂蘇葉,當易莖妙。

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俱見本卷諸痛門。)加味歸脾湯見本卷胞漏小產門,附歸脾湯下。)加味逍遙散見本卷子懸門,附逍遙散下。)紫蘇飲見本卷安胎門。),四君子湯見本卷子懸門。)

白話文:

關於子腫、子氣、子滿的論述

簡方:用兩枚紅棗,去核,加水煎煮後服用。服用時,將木香磨成濃汁,加入三湯匙到藥汁中一起服用。

加味天仙藤散:此方用於治療孕婦腰部和腿部腫脹,體質虛弱的人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藥材包括:天仙藤(即青木香藤,洗淨後略炒)、製香附、紫蘇(各六分)、陳皮(四分)、烏藥(五分)、木香(二分)。 再加入三片薑皮,體質虛弱者可加入人參一錢,以及用土炒過的白朮二錢、用酒洗過的當歸二錢。也可以搭配服用補中益氣湯。

茯苓湯:此方用於治療懷孕六、七個月後,孕婦雙腳腫大,行走困難,腳趾間有黃水流出,這種情況稱為「子氣」,很多人都會發生,生產後腫脹會自然消退。如果情況嚴重,可服用此湯。 藥材包括:白茯苓、用土炒過的白朮、陳皮、製香附、烏藥(各一錢)、紫蘇(連莖帶葉)、炙甘草(各五分)、木瓜(三片)。 加入生薑皮引藥,加水煎煮後空腹服用。

千金鯉魚湯:此方用於治療孕婦胸腹脹滿,或全身浮腫,小便困難,這種情況稱為「子滿」。也可能是由於胎水不利,或子宮內有積水,導致胎兒死亡腹中。 藥材包括:用土炒過的白朮(五錢)、白茯苓(四錢)、用酒洗過的當歸身(三錢)、白芍(二錢),以及一條重約二斤的活鯉魚。 將鯉魚去鱗、內臟,加入少量橘皮(約五分)和七片薑,加水煮湯,取汁約一碗半。將魚撈出,在魚湯中加入白朮、白茯苓、當歸身、白芍四味藥材,煎煮至七分即可,空腹溫服。藥渣可重複煎煮一次。如果脾胃虛弱,可搭配四君子湯或五皮湯一起服用。

局方五皮湯:此方用於治療風濕侵犯脾臟導致的面部、四肢浮腫,也可用於治療孕期水腫。 藥材包括:五加皮、地骨皮、大腹皮(用黑豆水處理過)、茯苓皮、生薑皮(各等份)。 加水煎煮後服用,每次服用三錢。

束胎飲:此方用於治療孕婦懷孕七、八個月時,胎兒長大,腹部脹大,壓迫子宮,導致坐臥不安,這種情況稱為「子滿」。 藥材包括:用土炒過的白朮、用酒炒過的黃芩、蘇葉(各一錢五分)、用麩炒過的枳殼、用黑豆水處理過的大腹皮(各一錢)、連殼略炒的砂仁(五分)、炙甘草(三分)。 加入三片薑,加水煎煮後空腹服用。我認為,這裡的蘇葉應該用蘇葉莖會更好。

**(備註:**文中提到的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加味歸脾湯、加味逍遙散、紫蘇飲、四君子湯,在原書的其它章節有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