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產心法》~ 卷之下 (2)
卷之下 (2)
1. 生化湯論(附方)
生化湯論曰:產後諸證,皆緣氣血驟下,元氣大虧,用藥不同常法。是以有虛極不能姑待者,則當峻補之中,加入溫行之藥。峻補則力大而可宣通,溫行則流暢而不凝滯。至於逐瘀之劑,即實證亦不可用峻厲之藥。況產後大虛,恐血無主宰,一任藥力,便為崩而不止,虛則易脫,勢如覆水難收矣。
白話文:
《生化湯論》中提到:產後症狀多與氣血驟然下降、元氣大傷有關,用藥不能按照一般方法。因此,對於虛弱到不能等待的人,應在峻補藥物中加入溫熱行氣的藥。峻補能使氣血強盛而暢通,溫熱行氣能使氣血流暢而不凝滯。至於祛除瘀血的藥物,即使是實證也不宜使用過於猛烈的藥物。況且產後身體虛弱,擔心氣血失控,稍微用藥過猛就會導致崩漏不止。虛弱者容易氣血脫離,形勢就好比覆水難收。
夫人遇大病之後,血氣兩虛,猶當調補,況產後脾胃血氣之虛衰,更有甚焉者乎?今之治產後者,亦云元氣因產而虧,運行失度,不免瘀血停留,致成諸疾。必以去瘀為先,瘀消方可行補,甚有用回生丹,攻血塊下胞衣,殞人性命者。此蓋止知專攻舊瘀,而不知新血轉傷之害,豈知塊固當消,而新血猶當生也。
白話文:
當一個人經歷過大病後,氣血就會虧虛,更何況產後脾胃氣血虛弱,情況更加嚴重。現在治療產後的方法,也說元氣因為生產而受損,運行不順暢,必然會有瘀血停留在體內,導致各種疾病。必定要先消除瘀血,瘀血消除後才能進行補養。有些人使用了回生丹,強行排出血塊和胎盤,結果反而導致了死亡。這只知道專門針對舊瘀血,卻不知道新產生的血反而會遭到傷害。難道不知道應該消散血塊,但是新產生的血還是應該生長出來的嗎?
蓋專消則新血不生,專生則舊血反滯。予考新產諸方,莫若生化湯為產後第一妙方,其方芎、歸、桃仁溫中行血,善去舊血,驟生新血,佐以炙黑乾薑、炙草,引三味入於肺肝,行中有補,化中有生,故名生化,蓋因功用而立名也。又有加入益母草一錢五分,功效亦同。此實治產之良方,保全產婦之聖藥也。
白話文:
過度消耗氣血會導致新血無法生成,過度調養氣血則會導致舊血滯留。我研究了針對產後的各種藥方,認為生化湯是產後最好的藥方。其中,川芎、當歸、桃仁溫暖身體、活血化瘀,能有效去除舊血,促進新血生成。輔以炮製後的乾薑和炙草,將這三味藥引導至肺和肝,活血補氣,化瘀生血,所以命名為生化湯,是根據功效來命名的。此外,還可以加入一錢五分的益母草,功效也相同。這的確是治療產後疾病的良方,也是保全產婦的聖藥。
故馮氏因此方之妙,變化用於臨產,加人參、桂、牛膝、紅花,又為催生之神劑矣。
白話文:
因此馮氏根據此方藥的妙用,變化運用於臨產時,加入人參、桂花、牛膝、紅花,又成為催生的靈丹妙藥。
生化湯方,凡孕婦臨月,即預備生化湯數劑,俟臨產之時,即為預先煎就,產下隨服二三道,以逐瘀生新,再無產後諸證之患。無論正產半產,雖少壯產婦,俱宜服之,故此湯為產後七日內要藥。倘產下之時,未及煎服,凡產後諸證,仍以此湯治之。
白話文:
生化湯方
在孕婦臨盆前,準備好幾劑生化湯。等到臨產時,提前煎好。分娩後立即服下兩到三帖,以活血化瘀,生新血,避免產後各種併發症。無論是足月產還是早產,即使年輕、強壯的產婦也應該服用。因此,生化湯是產後七日內的必備藥方。如果產後不及時煎服,出現產後各種症狀,仍可以用生化湯治療。
全當歸(八錢,酒洗),川芎(四錢),乾薑(四分,炙黑、存性),桃仁(十粒,去皮尖,打碎),炙草(五分)
白話文:
全當歸(8錢,用酒清洗) 川芎(4錢) 乾薑(4分,烤焦但保留藥性) 桃仁(10粒,去皮尖,搗碎) 炙草(5分)
水二鍾,煎七分,加酒小半鍾。如素日不能飲酒者,加六七茶匙,稍熱服之。其藥渣留並後帖藥渣合而再煎,兩帖共三煎。在產下一、二時辰內,未進飲食,先相繼煎服,能速化舊血而驟長新血,不特可免目前暈厥、汗、崩、惡露停滯等患,且諸病不生,精神百倍矣。如胎前素虛之人,產後又當再製兩帖煎服,以防倦怠。
若產下已服一、二帖,而塊痛未除,仍當再進幾帖,塊痛自消矣。
白話文:
用兩碗水煎煮藥材,煎至七分之一的水量,再加入半碗酒。如果平常不能喝酒的人,可以加六七匙茶,加熱後服用。藥渣留著,與後面一劑藥渣一起再煎兩次,兩劑藥共煎三次。在生產後的一兩個時辰內,還沒進食前,先陸續煎服此藥,可以快速化解體內的舊血並促進新血生成。不僅可以避免目前出現的昏厥、虛汗、崩漏、惡露滯留等問題,而且還可以預防各種疾病,精神也會大增。如果產婦在懷孕前就有虛弱體質,產後還應該再煎兩劑藥服下,以防止疲倦。
2. 調攝論
凡孕婦產畢,血氣未定,不宜睡倒,不宜側坐。須床頭厚鋪裀褥,高倚仰靠,宜豎膝,不宜伸足,並遮圍四壁,使無孔隙,免致賊風為害。倘閉目睡倒,或忿怒逆氣,即令人眩暈也。再用醋塗鼻,房中或用醋炭,更燒以漆品,輕輕以手從心按摩至臍,則惡露盡下,又何血暈血逆之有?常見人產畢即飲熱童便一盞,又有三日內,以童便和酒,溫服五七次。予謂酒雖能下惡露,行乳汁。
白話文:
任何孕婦生完孩子後,血氣尚未穩定,不宜躺著睡覺或側身坐著。應在牀頭厚鋪棉被和褥子,讓產婦高枕仰靠。提倡屈膝,不建議伸展雙腿,並且用圍布遮擋四壁,不留縫隙,防止邪風侵害。如果產婦閉上眼睛倒頭就睡,或者生氣導致氣逆,就會頭暈。另外,可以在產婦鼻子上塗抹醋,房間內放置醋炭,再點燃漆品,用輕柔的手法從心口按摩到肚臍,就能讓惡露全部排出,這樣就不會有血暈或氣血逆的情況。常見有人產後立即喝一杯熱童便,也有人在產後三天內,用童便和酒調和,溫熱後分五到七次飲用。我的看法是,酒雖然能幫助排出惡露,促進乳汁分泌。
產後臟氣方虛,即素日善飲者,亦不可多飲,並不可產畢即飲。蓋恐引血入四肢,或引上行,能令血暈。至於童便味臊而性涼,如胃氣弱者,得臊氣而嘔惡。里無火者,得涼性而滯血,且能傷胃氣,均非所宜。不若預煎生化湯,產畢即服為妙。或用紅糖滾水沖化,頻飲,以行其瘀。
白話文:
產後臟腑氣血虛弱,即使是平時很能喝酒的人,也不可以多喝,而且產後也不宜立刻喝東西。因為擔心血液流入四肢,或者流入頭部,可能導致血暈(頭暈)。
至於童便,雖然味道腥臊,性質偏寒,但如果胃氣虛弱,聞到腥臊的味道會噁心嘔吐。如果體內沒有熱,喝了童便會導致血行不暢,而且還會損傷胃氣,都不適合產婦。
不如提前煎好生化湯,產後馬上服用,這樣最好。或者用紅糖沖泡熱水,頻頻飲用,這樣可以幫助瘀血排出。
時食白米薄粥,煮石首魚,甘澹食之,如此調攝自無事矣。有人先於臨月時,用有毛淡菜十餘個,紙包,吊風處二十餘日,陰乾,勿令人知,產下即煎湯一鍾,熱服,產後再不生病。
生化湯(見本卷生化湯論後。)
白話文:
平時喝些白米稀粥,燉石首魚,清淡地食用,只要這樣調養,就不會生病了。還有,有些人在分娩前一個月,會使用十幾個帶毛的淡菜,用紙包起來,掛在通風的地方約二十多天,自然陰乾,不要讓別人知道。分娩後,立即煎煮成一碗湯,趁熱服用,產後就能避免生病。
3. 產後禁忌論
凡生產既下,不必問是男是女,恐因言語而泄氣,或以愛憎而勞神,最忌大喜大怒。喜則氣散,或生紅汗。怒則氣逆,或生癥瘕。不可獨宿,恐致虛驚。不可刮舌,恐傷心氣。不可刷齒,恐致血逆。勿勤梳頭,恐頭皮作痛。須氣血平復,方可治事。犯時微若秋毫,成病重如山嶽。
白話文:
分娩後,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不要問。因為言語會導致元氣外泄,或者因為愛恨而勞神,最忌諱大喜大怒。喜悅會使氣血散失,可能出現紅汗。憤怒會使氣血逆行,可能導致腫塊和疾病。不能單獨睡覺,以免驚嚇。不能刮舌苔,以免傷心氣。不能刷牙,以免引起血逆。不要勤於梳頭,以免頭皮疼痛。必須等到氣血平復後,才能處理事情。如果時常違背這些禁忌,即使是小事,也會積累成大病,就像山嶽一樣沉重。
凡初產,其牛、羊、豬肉,雞、鵝、鴨肉及蛋,並豬蹄、豬腎、綠豆涼粉、蕎麥麵食等類,一切滯氣堅韌難化之物,及生冷膩滑,皆不宜食。恐新產脾胃氣虛,難於運化,易致內傷也。
凡產逢暑月,切不可當風睡臥,最忌食涼用扇,及洗足澡浴,雖盛暑不可用冷水洗手足。
白話文:
對於剛生產的產婦,不宜食用牛、羊、豬肉、雞、鵝、鴨肉及蛋類,以及豬蹄、豬腎、綠豆涼粉、蕎麥麵食等所有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生冷、油膩、滑潤的食物。因為產婦剛分娩,脾胃虛弱,消化能力差,過於油膩的食物容易導致內傷。
凡新產驟虛,最忌著寒。寒則血氣凝滯,諸變冗生,每致飲食不化,腹痛作瀉,此時欲去其瘀,則正氣並脫,欲止其瀉,則瘀結不行,可不慎歟。治法見後泄瀉門。
凡產逢冬月,宜重棉兜護其腹,雖夏月亦當復巾裹之,以免厥陰受寒。
白話文:
在產後體虛時,最忌諱受寒。因為受寒後會導致血氣凝滯,產生各種病變,經常出現飲食不消化、腹痛腹瀉的情況。此時如果想要去除瘀血,可能會導致體內的正氣也消失殆盡;如果想要止住腹瀉,瘀血又會無法排出,所以這時務必要特別小心。具體的治療方法,請參考後面的腹瀉篇。
凡產後百日內,不詈罵,少勞碌,禁淫欲,終身無病,而且多子。若未滿百日交合,則虛羸百疾從此而生,必患臍下虛冷,手足腰腿痠痛等證,名曰蓐勞,最難治療。
產後乳汁乃血氣所成,不可食鹹,咸能止血,令無乳汁,且發嗽難治。
白話文:
產後不要使用花椒、生薑、艾草和酒,雖然這些東西可以讓血塊因為熱而流動,但是新產生的血液會因此而不安定。另外,砂仁湯也會促進血液循環,因此也應避免使用。 凡產後勿用椒姜艾酒,雖血塊得熱流通,然新血為之不寧耳。即砂仁湯亦能動血,咸在禁忌。
產後南北風土不同,江以南新產後即食雞子,雖告之以利害,相沿成習,毫無疑懼,且竟多安然無事者。予亦只得隨俗,令其豁開淡煮而食之,尚有養胃卻痰之功也。
白話文:
產後各地風俗不同,長江以南的產婦生完孩子後立刻吃雞蛋,雖然有的人告訴她們這種做法的危害,但習俗相沿已久,她們毫無顧忌,而且大多數人都安然無恙。我也只能隨俗,讓她們把雞蛋煮熟後打破外殼吃掉,這樣還有養胃化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