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產心法》~ 卷之上 (24)
卷之上 (24)
1. 諸痛論(附孕癰)
產後精氣本自不固,用者審之。故雜證小便不通,濟生腎氣丸為善也。今世人所用腎氣丸分兩多從此。再考後人不分八味、加味、濟生分兩懸殊,統以金匱腎氣名之,殊覺混人,今特拈出。
東垣涼膈散,孕婦有病熱,如目赤、口舌瘡之類,各隨其證,加減用之。
黃芩(酒炒),黃連(酒炒),山梔仁(酒炒),連翹(去心),桔梗,生草(各等分),薄荷葉(少許)
目赤痛者,本方加當歸、川芎、羌活、防風、菊花各一錢,竹葉引。咽喉痛者,本方加牛蒡子一錢,炒、杵碎。口舌生瘡者,只依本方,姜引。
香殼散,治蓄血暴起,胸脅小腹作痛。
香附(薑汁製),歸尾(各三錢),枳殼(二錢,麩炒),青皮(炒),陳皮,烏藥,赤芍,蓬朮(醋炒。各一錢),紅花(五分),生草(三分),炙草(二分)
共為散,每服四錢,童便空心溫服,以核桃黑糖酒助之。如不應,加延胡、穿山甲。有外感風寒,加桂枝、羌活。
下瘀血湯,治婦人產後腹痛,有乾血著臍下。
大黃(一兩,酒浸),桃仁(二十粒,去皮尖),䗪蟲(二十枚,熬,去足)
為末,煉蜜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服之。血下如豚肝。
當歸活血湯,治挾瘀如見祟狀。
當歸(三錢),赤芍(酒洗),生地(酒浸,別搗爛),桂心(各一錢五分),桃仁(二十粒,研),茯苓,枳殼,柴胡(各八分),炮姜(四分),紅花(二分),甘草(五分)
上除生地,水煎去渣,入地黃,再煎數沸,加陳酒服之。不應,加穿山甲五分。又不應,加附子三分。有實熱難用附子者,須與大黃錢許同用。
小建中湯(見下卷脫汗亡陽門。),四物湯,紫蘇飲,安胎飲,千金保孕丸(俱見本卷安胎門),歸脾湯(見本卷胞漏小產門。),香桂散(見本卷子死腹中門。)
白話文:
諸痛論(附孕癰)
產後婦女的精氣本來就不穩定,用藥時要小心謹慎。因此,產後出現小便不通等各種雜病,使用濟生腎氣丸效果很好。現在世人所用的腎氣丸,其藥材分量大多是從這裡沿襲的。再考察後世醫家,對於八味腎氣丸、加味腎氣丸和濟生腎氣丸,在藥材分量上的差異很大,卻都統稱為金匱腎氣丸,實在是容易混淆視聽,因此在這裡特別提出說明。
東垣涼膈散,孕婦如果出現發熱病症,如眼睛紅腫、口舌生瘡等,可以根據不同的症狀,對此方進行加減使用。
藥方組成:黃芩(用酒炒過)、黃連(用酒炒過)、山梔子仁(用酒炒過)、連翹(去心)、桔梗、生甘草(各等分),薄荷葉(少量)。
眼睛紅腫疼痛者,在原方基礎上加入當歸、川芎、羌活、防風、菊花各一錢,用竹葉引導藥效。咽喉疼痛者,在原方基礎上加入牛蒡子一錢,炒過後搗碎。口舌生瘡者,直接使用原方,用生薑引導藥效。
香殼散,治療因淤血積聚導致的突然發病,胸脅和小腹疼痛。
藥方組成:香附(用薑汁炮製)、當歸尾(各三錢),枳殼(二錢,用麩皮炒過),青皮(炒過)、陳皮、烏藥、赤芍、蓬朮(用醋炒過,各一錢),紅花(五分),生甘草(三分),炙甘草(二分)。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童便在空腹時溫服,再用核桃黑糖酒幫助藥效發揮。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加入延胡索、穿山甲。如果同時有外感風寒,可以加入桂枝、羌活。
下瘀血湯,治療婦女產後腹痛,臍下有乾血積聚的情況。
藥方組成:大黃(一兩,用酒浸泡過),桃仁(二十粒,去皮尖),䗪蟲(二十枚,炒過,去除足)。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再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四個藥丸。每次用一升酒煎煮一個藥丸,取八合服用。瘀血排出時,會像豬肝一樣。
當歸活血湯,治療因淤血導致的精神恍惚、像被鬼怪纏身的症狀。
藥方組成:當歸(三錢),赤芍(用酒洗過),生地黃(用酒浸泡,另搗爛),桂心(各一錢五分),桃仁(二十粒,研碎),茯苓、枳殼、柴胡(各八分),炮薑(四分),紅花(二分),甘草(五分)。
將上述藥材(除了生地黃)用水煎煮後去除藥渣,再加入搗爛的生地黃,繼續煎煮幾次,加入陳酒一起服用。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加入穿山甲五分。如果仍不見效,可以加入附子三分。如果體內有實熱,不宜使用附子,可以與大黃一錢左右一起使用。
小建中湯(見下卷脫汗亡陽門),四物湯,紫蘇飲,安胎飲,千金保孕丸(都見於本卷安胎門),歸脾湯(見於本卷胞漏小產門),香桂散(見於本卷子死腹中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