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純璽

《胎產心法》~ 卷之上 (2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上 (23)

1. 諸痛論(附孕癰)

先用酒一鍾煎乾,再入水一鍾煎二三沸,溫服。若用下胎,當為末,以酒調服。

丹溪治胎死不下並催生,用當歸一兩,川芎七錢,酒水煎服。

阿膠散,治妊娠或因傾僕,或因毒藥,胎動不安,腰腹疼痛,或有所下。

阿膠(蛤粉炒成珠),艾葉(炒),歸身(酒浸),川芎,白芍,熟地,黃耆(蜜炙),炙草

生薑五片,棗三枚,水煎空心服。

捷徑方(又名白扁豆散。),治妊娠誤服諸般毒藥、毒物,及用毒藥攻胎,藥毒衝心,外證牙關緊急,口不能言,兩手強直握拳,頭低自汗,身微熱。外證與中風相似,但其脈浮而軟,十死一生,醫多不識。若作中風治,必死無疑。

白扁豆(二兩,生用去皮)

為細末,新汲水調下即效。或米飲調服,或濃煎服亦可。

三物解毒湯,治誤服毒藥動胎。

甘草,黑豆,淡竹葉(各等分)

用水煎濃服。

四烏湯,治血中氣滯,小腹急痛。

熟地,當歸(酒洗,各二錢),川芎(八分),白芍(一錢五分,酒炒),烏藥(六分),香附(七分,制),炙草(五分)

水煎服。

加味導赤湯,治孕婦小便少,又澀痛者,謂之子淋。又治溺血。

人參,生地,條芩,木通,甘草梢,麥冬(去心),赤芍(各一錢),淡竹葉(十五片)

燈心四十九寸,水煎空心服。

小柴胡湯,治少陽受邪,往來寒熱,脈弦、脅痛而嘔。

柴胡(三錢),黃芩,人參,炙草(各一錢),半夏(二錢,制)

生薑五片,大棗四枚,水煎溫服。

六味地黃湯(附六味地黃丸,八味地黃丸名金匱腎氣丸,加味腎氣丸,濟生腎氣丸)

熟地(四錢,九蒸九曬),丹皮,茯苓(各一錢五分),山萸(去核,取淨肉),山藥(各二錢),澤瀉(一錢)

水煎服。如作丸用,熟地八兩,丹皮、茯苓各三兩,山萸、山藥各四兩,澤瀉一兩,古方用三兩,煉蜜丸梧子大。加肉桂一兩,製附子五錢,名桂附八味地黃丸,又名金匱腎氣丸。一方桂、附有用各一兩者。八味再加牛膝、車前各一兩,名加味腎氣丸。一方肉桂易桂枝。蓋因陰氣固結於中,勢必分解於外,則腎氣得以流布周身之意耳。

但僅存其方,而世人少有從而易之者。予按醫方中,又濟生腎氣丸,治腎氣不化,小便澀數,並治產後腳腫,或肚腫,或成鼓腫,乃八味丸本方,用茯苓三兩,熟地四兩,山藥、山萸、丹皮、澤瀉、肉桂各一兩,附子五錢,加牛膝、車前各一兩。此本金匱腎氣方中諸藥,各減過半,惟桂、苓二味仍照原方,為宣布五陽、開發陰邪之專藥;更加牛膝、車前,為太陽、厥陰之嚮導。

以肝為風木之臟,凡走是經之藥,性皆上升,獨牛膝通津利竅下走至陰,車前雖行津液之腑,而不傷犯正氣。既用牛膝引入至陰,又須桂、附蒸動三焦,不特決瀆有權,膀胱亦得以化,所以倍用肉桂,暗藏桂苓丸之妙用,愈於五苓十倍矣。但方中牛膝滑精,精氣不固者勿用。

白話文:

諸痛論(附孕癰)

先用酒一杯把藥材煎煮到快乾,再加入一杯水煎煮兩三次沸騰,溫熱服用。如果要用來墮胎,就應該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調和服用。

張丹溪治療胎兒死在腹中無法產出以及催生,用當歸一兩、川芎七錢,用水酒煎煮服用。

阿膠散,治療孕婦因為跌倒碰撞、或是因為中毒,導致胎動不安、腰腹疼痛,或是出現出血的情況。

阿膠(用蛤粉炒成珠狀),艾葉(炒過),當歸身(用酒浸泡),川芎,白芍,熟地,黃耆(用蜂蜜炙烤過),炙甘草。加上生薑五片,紅棗三枚,用水煎煮後,空腹服用。

捷徑方(又名白扁豆散),治療孕婦誤服各種毒藥、毒物,以及用毒藥墮胎,導致藥毒攻心,外在症狀為牙關緊閉、口不能說話、兩手僵硬握拳、頭低垂冒汗、身體微微發熱。外在症狀與中風相似,但脈象浮而軟,十個病人有九個會死,醫生多半不認識這個病症。如果當成中風治療,必定會死。

白扁豆(二兩,生的,去皮)磨成細末,用新打來的井水調和服用,立即見效。也可以用米湯調和服用,或是濃煎服用也可以。

三物解毒湯,治療誤服毒藥導致胎動不安。

甘草,黑豆,淡竹葉(各等分)用水煎煮後,濃服。

四烏湯,治療血液運行不暢,導致小腹急痛。

熟地,當歸(用酒洗過,各二錢),川芎(八分),白芍(一錢五分,用酒炒過),烏藥(六分),香附(七分,炮製過),炙甘草(五分)。用水煎煮後服用。

加味導赤湯,治療孕婦小便量少,又澀痛,這種情況稱為「子淋」。也治療尿血。

人參,生地,黃芩,木通,甘草梢,麥冬(去心),赤芍(各一錢),淡竹葉(十五片)。加上燈心草四十九寸,用水煎煮後,空腹服用。

小柴胡湯,治療少陽經受到邪氣侵襲,出現忽冷忽熱、脈象弦硬、脅肋疼痛以及嘔吐。

柴胡(三錢),黃芩,人參,炙甘草(各一錢),半夏(二錢,炮製過)。加上生薑五片,紅棗四枚,用水煎煮後,溫服。

六味地黃湯(附六味地黃丸,八味地黃丸又名金匱腎氣丸,加味腎氣丸,濟生腎氣丸)

熟地(四錢,蒸曬九次),丹皮,茯苓(各一錢五分),山萸(去核,取肉),山藥(各二錢),澤瀉(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做成藥丸服用,熟地八兩,丹皮、茯苓各三兩,山萸、山藥各四兩,澤瀉一兩(古方用三兩),用蜂蜜煉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加上肉桂一兩、炮製過的附子五錢,稱為桂附八味地黃丸,又名金匱腎氣丸。也有方子桂枝、附子各用一兩。八味再加牛膝、車前子各一兩,稱為加味腎氣丸。也有方子肉桂用桂枝代替。這是因為陰氣固結在身體內部,勢必會分解到體外,這樣腎氣才能運行到全身。

但只留下這個藥方,而世人很少會按照這個藥方去變通。我查閱醫書,又有濟生腎氣丸,治療腎氣虛弱,小便不暢、頻數,也治療產後腳腫、或是腹部腫脹、或是腹部積水,是八味丸的原方,用茯苓三兩、熟地四兩、山藥、山萸、丹皮、澤瀉、肉桂各一兩,附子五錢,加上牛膝、車前子各一兩。這個方子是從金匱腎氣丸的原方中各藥減半,只有桂枝、茯苓二味仍照原方,是為了宣散五陽、開發陰邪的專用藥;再加上牛膝、車前子,作為引導太陽經、厥陰經的藥。

因為肝臟屬風木,凡是走肝經的藥,藥性都上升,只有牛膝能疏通經絡,導引藥力向下到達陰部,車前子雖然是運行津液的藥,但不會損傷正氣。既然用了牛膝引藥下行至陰部,又需要桂枝、附子蒸動三焦,不只是疏通水道,膀胱也能夠正常運作,所以加倍使用肉桂,暗中包含桂苓丸的妙用,效果比五苓散還要好十倍。但方中的牛膝有滑精的副作用,精氣不固的人不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