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產心法》~ 卷之上 (22)
卷之上 (22)
1. 諸痛論(附孕癰)
薑、棗、烏梅引,水煎服。
六君子湯,治胃虛少食,痰嗽嘔泄。
人參,白朮(土炒黃),茯苓,橘皮,半夏(制),炙草
生薑引,水煎服。
千金芩術芍藥湯,治妊娠腹中滿痛,叉手不得飲食。
白朮(六錢,土炒),黃芩(二錢),白芍(四錢)
上三味,水煎,分三服,半日令盡。微下水則易產。日飲一劑為善。
補中益氣湯,治煩勞內傷,脈洪大而虛,喘渴,陽虛自汗,懶言惡食,氣虛不能攝血,一切清陽下陷,中氣不足之證。
人參(一錢),黃耆(一錢五分,蜜炙),白朮(土炒),陳皮,當歸(各五分),升麻,柴胡(各三分),炙草(八分)
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平胃散,治胃中宿食不化,藜藿之人宜之。
蒼朮(四兩,米泔水浸,去皮,芝麻油拌,炒黃色),厚朴(去皮,薑汁製),陳皮(水泡去白),炙草(各三兩)
上四味為散,每服四五錢,加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膠艾湯,治婦人漏下,或半產後下血不絕,或妊娠下血腹痛。亦治損傷衝任,月水過多,淋漓不斷。
乾地黃(二錢),芍藥(一錢五分),阿膠(蒲黃炒成珠),艾葉,當歸(各一錢),川芎,甘草(各八分)
水煎服。
千金托裡散,治氣血虛寒,潰瘍不收。
人參,黃耆(炙),川芎,當歸,肉桂,白芷,防風,桔梗,白芍,天冬(去心),連翹(去心),忍冬,炙草
生薑引,水煎服。
八珍湯,氣血雙補之藥。
人參,白朮(土炒),茯苓,熟地,歸身(酒洗),川芎,白芍(炒),炙草
水煎服。
二妙散,治身半以下濕熱疼重而腫。
厚黃柏(薑汁製數次),蒼朮(茅山者佳,去皮切片,麻油拌炒黃色)
等分為散,薑汁調,每日空心溫酒送二錢。
獨活寄生湯,治風痹腰腳疼重。並治產後腹痛,不得轉動,及腰腳攣痛,不得屈伸痹弱者,宜服此湯。去細辛,治產後足膝腫或痛。
人參,歸身,白芍,川芎,熟地,桑寄生,杜仲(炒斷絲),牛膝(蒸),細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風(各六分),獨活(九分),甘草(三分)
姜煎服。《古今錄驗》無寄生,有續斷,因續斷亦可代寄生。《肘後》無寄生、人參、甘草、當歸,有附子。
膠艾芎歸湯,治妊娠二三月上至八九月,頓僕跌傷,胎動不安,腰腹疼痛欲死,已有所下。
阿膠(蛤粉或蒲黃炒珠),川芎,當歸,乾地黃,艾葉
水煎服。一方有甘草,無地黃。
佛手散(一名芎歸湯,一名當歸湯。),治妊娠因事築磕,胎動不安。或子死腹中,惡露不下,疼痛不已,用此藥探之。若不損則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損立下。此方催生甚妙。
當歸(三錢或五錢,去蘆,酒浸),川芎(二錢)
白話文:
將以下的中醫古代文字,以繁體中文翻譯成現代白話文:
諸痛論(附孕癰)
用生薑、紅棗和烏梅來引藥,加水煎煮後服用。
六君子湯,主要治療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慾不振、咳嗽痰多、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藥方組成包含:人參、白朮(用土炒過)、茯苓、橘皮、半夏(炮製過)、炙甘草。 加生薑引藥,加水煎煮後服用。
千金芩術芍藥湯,主要治療孕婦腹部脹滿疼痛,導致手無法擺放、難以進食的情況。 藥方組成包含:白朮(六錢,用土炒過)、黃芩(二錢)、白芍(四錢)。 以上三味藥材加水煎煮,分三次服用,在半天內服完。稍微利小便則容易生產。每天飲用一劑為佳。
補中益氣湯,主要治療因過度勞累導致的內傷,表現為脈象洪大但虛弱、氣喘口渴、陽虛自汗、精神不振、食慾不佳、氣虛無法固攝血液、一切清陽下陷、中氣不足的症狀。 藥方組成包含:人參(一錢)、黃耆(一錢五分,用蜂蜜炙過)、白朮(用土炒過)、陳皮、當歸(各五分)、升麻、柴胡(各三分)、炙甘草(八分)。 加生薑三片、紅棗兩枚,加水煎煮後服用。
平胃散,主要治療胃中積食不消化,適合平民百姓食用。 藥方組成包含:蒼朮(四兩,用米泔水浸泡後去皮,再用芝麻油拌炒至黃色)、厚朴(去皮,用薑汁炮製過)、陳皮(用水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炙甘草(各三兩)。 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五錢,加入生薑三片,加水煎煮後溫服。
膠艾湯,主要治療婦女產後或流產後出血不止,或者妊娠期間出血腹痛。也治療損傷衝任二脈導致的月經量過多、淋漓不斷。 藥方組成包含:乾地黃(二錢)、芍藥(一錢五分)、阿膠(用蒲黃炒成珠狀)、艾葉、當歸(各一錢)、川芎、甘草(各八分)。 加水煎煮後服用。
千金托裡散,主要治療氣血虛寒導致的潰瘍久不收口。 藥方組成包含:人參、黃耆(炙過)、川芎、當歸、肉桂、白芷、防風、桔梗、白芍、天冬(去心)、連翹(去心)、忍冬、炙甘草。 加生薑引藥,加水煎煮後服用。
八珍湯,是氣血雙補的藥方。 藥方組成包含:人參、白朮(用土炒過)、茯苓、熟地、當歸(用酒洗過)、川芎、白芍(炒過)、炙甘草。 加水煎煮後服用。
二妙散,主要治療身體下半部濕熱引起的疼痛腫脹。 藥方組成包含:厚黃柏(用薑汁炮製數次)、蒼朮(以茅山產的為佳,去皮切片,用麻油拌炒至黃色)。 以上兩味藥等分研磨成粉末,用薑汁調和,每天空腹用溫酒送服二錢。
獨活寄生湯,主要治療因風濕導致的腰腿疼痛,以及產後腹痛、無法轉動身體,或腰腿攣痛、無法屈伸的麻痺虛弱等症狀,適合服用此藥。去除細辛,可以用來治療產後足膝腫痛。 藥方組成包含:人參、當歸、白芍、川芎、熟地、桑寄生、杜仲(炒斷絲)、牛膝(蒸過)、細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風(各六分)、獨活(九分)、甘草(三分)。 加生薑煎煮後服用。《古今錄驗》記載此方沒有桑寄生,有續斷,因續斷也可以代替桑寄生。《肘後方》記載此方沒有桑寄生、人參、甘草、當歸,有附子。
膠艾芎歸湯,主要治療懷孕二三個月至八九個月期間,因跌倒損傷導致胎動不安、腰腹疼痛劇烈、已有少量出血的情況。 藥方組成包含:阿膠(用蛤粉或蒲黃炒成珠狀)、川芎、當歸、乾地黃、艾葉。 加水煎煮後服用。其中一個方子有甘草,沒有乾地黃。
佛手散(又名芎歸湯、當歸湯),主要治療妊娠期間因意外撞擊導致胎動不安,或者胎死腹中、惡露不下、疼痛不止的情況,用此藥探查。如果胎兒沒有損傷則疼痛會停止,母子平安;如果胎兒已損則立即流產。此方催生效果極佳。 藥方組成包含:當歸(三錢或五錢,去蘆,用酒浸泡)、川芎(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