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純璽

《胎產心法》~ 卷之上 (1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上 (15)

1. 惡阻論

以下二方出《全書·新方》,錄之以備採擇。

六味異功煎,治妊婦胃虛兼寒多嘔者。

人參(二三錢),白朮(土炒),茯苓(各二錢),乾薑(一二錢,炒黃),陳皮,炙草(各一錢)

水一鍾半,煎服。

理陰煎(附附子理陰煎,六味回陽飲。),治妊婦肝腎陽虛作嘔者。此理中湯之變方也。

熟地(三五七錢,或一二兩),當歸(二三錢,或五七錢),乾薑(一二三錢,炒黃),炙草(一二錢)

水二鍾,煎七八分,熱服。治雜證,此方內或加肉桂一二錢。加製附子,即名附子理陰煎;再加人參,即名六味回陽飲,治命門火衰,陰中無陽等證。

良方半夏茯苓湯,治妊娠脾胃虛弱,飲食不化,嘔吐不止。

半夏(湯泡七次,薑汁炒黃),陳皮,砂仁(炒。各一錢),茯苓(二錢),炙草(五分)

上用薑、棗、烏梅,水煎服。有煎服一二劑後用茯苓丸。

茯苓丸,治妊娠煩悶頭暈,聞食吐逆,或胸腹痞悶。

人參,赤茯苓,桂心,橘紅,半夏(湯泡七次,薑汁炒黃),乾薑(炮。各一兩),白朮(土炒),枳殼(麩炒),炙草(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空心下,日三服。必脈遲證寒方用薑、桂,用者宜詳審之。上原方有葛根二兩,似非所宜,故不開入方中。一方加去心麥冬。《肘後方》加北五味子。

苦柚單方,治妊婦惡阻,嘔吐不食,頭暈不敢行步。

苦柚皮(不拘多少)

上一味濃煎湯,飲數盞即愈。吐甚者,加薑汁。

白話文:

以下這兩個方子出自《全書·新方》,記錄下來以便參考選用。

六味異功煎,治療孕婦因為胃虛又兼有寒氣而導致的頻繁嘔吐。

藥材包括:人參(二到三錢)、白朮(用土炒過)、茯苓(各二錢)、乾薑(一到二錢,炒至黃色)、陳皮、炙甘草(各一錢)。

用水一碗半煎煮後服用。

理陰煎(附帶說明附子理陰煎和六味回陽飲),治療孕婦因為肝腎陽氣虛弱而導致的嘔吐。這個方子是從理中湯變化而來的。

藥材包括:熟地(三到七錢,甚至可以用到一到二兩)、當歸(二到三錢,或五到七錢)、乾薑(一到三錢,炒至黃色)、炙甘草(一到二錢)。

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下七八分,趁熱服用。這個方子也可用於治療其他雜病,方中可以加入肉桂一到二錢。如果加入製附子,就叫做附子理陰煎;如果再加入人參,就叫做六味回陽飲,用來治療命門火衰、陰虛無陽等病症。

良方半夏茯苓湯,治療孕婦因為脾胃虛弱,導致飲食難以消化,並持續嘔吐。

藥材包括:半夏(用湯水泡過七次,再用薑汁炒至黃色)、陳皮、砂仁(炒過,各一錢)、茯苓(二錢)、炙甘草(五分)。

將以上藥材用薑、棗、烏梅和水煎煮後服用。煎服一到兩劑後可以改用茯苓丸。

茯苓丸,治療孕婦煩悶頭暈,聞到食物就想吐,或者胸腹脹悶。

藥材包括:人參、赤茯苓、桂心、橘紅、半夏(用湯水泡過七次,再用薑汁炒至黃色)、乾薑(炮製過,各一兩)、白朮(用土炒過)、枳殼(用麩皮炒過)、炙甘草(各二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米湯在空腹時送服,一天服用三次。如果脈象遲緩,屬於寒症,則可以加入薑、桂,但使用時要詳細審慎。原方中曾有葛根二兩,但似乎不合適,因此沒有加入。另有一個方子會加入去掉內心的麥冬。《肘後方》則加入北五味子。

苦柚單方,治療孕婦妊娠反應,嘔吐不吃東西,頭暈得不敢走路。

藥材:苦柚皮(不拘多少)。

將苦柚皮濃煎成湯,喝下幾碗就會好轉。如果嘔吐嚴重,可以加入薑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