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十九 (7)
卷十九 (7)
1. 痘癇搐
四神丸(方見泄瀉咬牙)
十一味木香散(方見頂陷灰白)
白話文:
四神丸(藥方在治療泄瀉咬牙那篇有記載)
十一味木香散(藥方在治療頭頂凹陷、面色灰白那篇有記載)
2. 痘風
丹溪先生曰:痘風分氣血虛實,虛則黃耆生血之劑主之,佐以風藥。實則白芍、黃芩為君,連翹、白芷、斷續之頰為佐。竊謂前症更當發,痘瘡已出未出,已靨未靨,外邪所傷,內虛火動。若未出而搐搦,熱毒內蘊也,紫草快癍湯加鉤藤鉤。已出紅綻而搐搦,熱毒作痛也,東垣消毒散加鉤藤鉤。
貫膿而搐搦,血氣虛也,參耆四聖散加鉤藤鉤。若靨後而搐搦,血氣尤虛也,八珍湯加鉤藤鉤。或目瞷,或直視者,風火相搏也,柴胡梔子散,或六味地黃丸加柴胡、山梔或口角流涎者,木乘土也,五味異功散加升麻、柴胡、鉤藤鉤。或目赤眵淚者,肝血虛而生風也,四物湯加柴胡、鉤藤鉤。
或角弓反張者,水不生木也,六味地黃丸加柴胡、當歸,隨用補中益氣湯,加天麻、鉤藤鉤,不可直用治風之藥。蓋風藥能燥血散氣,必驗其手足冷熱溫和三症,而用補瀉調理之法,庶無誤矣。如嬰兒,當審乳母而治之。
一小兒痘瘡將愈發搐,服牛黃清心丸,更口噤流涎,此脾胃復傷,肝木所侮,而涎不能歸經耳,先用五味異功散加鉤藤鉤,諸症頓減,次以五味異功散加柴胡而安。
一婦人出痘,因怒發搐,痘痕赤色,發躁作渴,面目皆赤,此汗多亡陽血脫而然也,先用當歸補血湯二劑,躁渴頓止;又用八珍、柴胡、牡丹皮、鉤藤鉤,熱搐悉愈;又用八珍湯而痊。
一婦人痘瘡將愈,因怒發搐口噤,頭痛如裂,痘痕皎白,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鉤藤鉤頓愈。又因怒發搐,頭暈不食,先用補中益氣湯加天麻,又六君、柴胡而安。
當歸補血湯,治痘瘡,血氣虧損,發搐熱渴喜飲,脈洪大而虛,重按如無者。(方見寒戰咬牙)
抱龍丸,治痘瘡風熱發搐,或痰甚者。
膽星(四兩),天竺黃(一兩),雄黃,硃砂(各五錢),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用甘草一斤煎膏為丸,每一兩作二十丸,用薄荷或燈心湯化下。
按:前方肝經清熱豁痰利氣祛風之藥,過劑則脾肺復傷而反甚。或更加胸腹作脹,食少作嘔者,宜用人參白朮散,倍補中氣。
造牛膽南星法,臘月,南星中大者為末,用黃牛膽汁拌勻,仍入膽殼內,以線扎口,懸掛當風處,陰乾隔年方可用,重製二三次者尤妙。
小柴胡湯(方見癍症)
柴胡二連丸(方見前)
六味地黃丸(方見發熱屬陰陽)
四物湯(方見痘瘡出遲)
十全大補湯(方見腹脹氣促)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痘疹引起的抽搐,要區分是氣血虛還是實證。虛證的話,要用黃耆等補血的藥方為主,再搭配一些祛風的藥。實證的話,要用白芍、黃芩等藥為主,搭配連翹、白芷等藥來輔助。我認為這種情況更應該考慮到發病的原因,像是痘疹剛要發出來還沒發出來,或是發出來了還沒消退,可能是外感風邪,加上體內虛火妄動。如果痘疹還沒發出來就抽搐,那是因為熱毒內蘊,可以用紫草快癍湯再加鉤藤。如果痘疹發出來了紅腫還抽搐,那是因為熱毒引起疼痛,可以用東垣消毒散再加鉤藤。
如果痘疹化膿時抽搐,那是因為氣血虛弱,可以用參耆四聖散再加鉤藤。如果痘疹消退後才抽搐,那是氣血更加虛弱,可以用八珍湯再加鉤藤。如果出現眼睛斜視或是直視,那是風火相搏,可以用柴胡梔子散,或是六味地黃丸再加柴胡、山梔子。如果出現嘴角流口水,那是肝木剋制脾土,可以用五味異功散再加升麻、柴胡、鉤藤。如果出現眼睛紅、有眼屎和流淚,那是肝血虛弱生風,可以用四物湯再加柴胡、鉤藤。
如果出現身體向後彎曲,那是腎水不能滋養肝木,可以用六味地黃丸再加柴胡、當歸,同時搭配補中益氣湯,再加天麻、鉤藤。不要直接用祛風的藥,因為祛風藥會使血燥氣散。一定要仔細觀察患者手腳是冷、熱還是溫和,再用補瀉的方法來調理,才不會出錯。如果是嬰兒,要考慮到母親的狀況來治療。
有一個小孩快要痊癒時開始抽搐,吃了牛黃清心丸後,反而出現嘴巴緊閉、流口水的情況。這是因為脾胃再次受損,肝木來侵犯,導致口水無法正常分泌。先用五味異功散加鉤藤,症狀就減輕了,然後再用五味異功散加柴胡就痊癒了。
有一個婦人得了痘疹,因為生氣而抽搐,痘疹的痕跡是紅色的,煩躁口渴,臉色發紅。這是因為流汗太多,陽氣耗損、血液流失所導致的。先用當歸補血湯兩劑,煩躁口渴就停止了。再用八珍湯、柴胡、牡丹皮、鉤藤,熱抽搐就完全好了,最後再用八珍湯就痊癒了。
有一個婦人痘疹快要痊癒時,因為生氣而抽搐、嘴巴緊閉、頭痛欲裂,痘疹的痕跡是白色的。用補中益氣湯再加蔓荊子、鉤藤就立刻好了。後來又因為生氣而抽搐,頭暈、吃不下東西,先用補中益氣湯再加天麻,然後再用六君子湯、柴胡就痊癒了。
當歸補血湯是用來治療痘疹,因氣血虧損而抽搐、發熱口渴、喜歡喝水,脈象洪大而虛,輕按感覺有力,重按卻感覺沒有力氣的情況。(藥方在寒戰咬牙那篇)
抱龍丸是用來治療痘疹,因風熱而抽搐,或是痰多的情況。
成分:膽星(四兩),天竺黃(一兩),雄黃、硃砂(各五錢),麝香(少許)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一斤甘草煎煮的藥膏做成藥丸,每一兩做成二十丸。用薄荷湯或燈心草湯送服。
注意:這個藥方是清肝經熱、化痰、利氣、祛風的藥,如果用量過大,反而會傷害脾肺,病情會更嚴重。如果還出現胸腹脹滿、食慾不振、想嘔吐的情況,要用人參白朮散,加倍補益中氣。
製作牛膽南星的方法:在臘月,將大的南星磨成粉末,用黃牛膽汁拌勻,再裝回膽囊內,用線綁緊,掛在通風的地方陰乾,隔年才能使用。重製兩三次效果更好。
小柴胡湯(藥方在癍症那篇)
柴胡二連丸(藥方在前面)
六味地黃丸(藥方在發熱屬於陰陽那篇)
四物湯(藥方在痘疹出得慢那篇)
十全大補湯(藥方在腹脹氣促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