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十九 (6)

回本書目錄

卷十九 (6)

1. 痘癇搐

錢氏云:痘疹癇搐,由內相勝也,惟心癍、脾疹能作搐。蓋疹為脾所主,脾虛而不勝土,風熱相搏,而動於心神。心喜熱,神氣不安,因搐成癇。癍為心所生,心主熱,熱生風,風屬於肝,二藏相搏,風火相爭,故發搐。當瀉心肝。若涼驚用涼驚丸,溫驚用粉紅丸。海藏云: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無論虛實,皆屬心火。

上說脾虛則肝氣乘之,與心火相合耳。若脾土實,心火旺而逆乘,以致癇者,此實邪也。便結者瀉青丸,便軟者瀉心湯。潔古云:未出而發搐者,是外感風邪之寒,內發心火之熱所作也,當用解毒丸、犀角地黃丸主之。世傳云:瘡疹欲出,身熱煩躁,忽發驚搐,宜用驅風膏、小如聖飲。

小便不通,八正散。痰涎壅盛,利驚丸、抱龍丸。丹溪云:欲發瘡疹,先身熱驚跳搐搦,此非驚風,宜用發散之藥。竊謂前症痘疹未見而先發搐者,乃毒氣自心經出也,若病勢輕緩,或形氣虛弱者,不宜用峻厲之劑,恐元氣內損,則毒氣內陷,而瘡不能起發也。或外感風寒之邪,內因瘡疹之熱而相搏;或肝血虛火動而內生風,當補元氣為主,佐以見症之劑。然前方多峻厲之劑,審有是症,方可用,須察其色赤白,而以脾胃為主。

虛則用溫補,實則用解毒。若先發搐而後發瘡,多有生意。瘡已瘥而發搐,或吐瀉者難治。

一小兒痘痂脫盡,因其穢氣,用蔥椒煎湯浴之,發熱痰喘,用八珍加白殭蠶、蟬蛻,一劑痰喘頓止;又用四君、芎、歸、鉤藤鉤而搐止。

一小兒痘瘡色赤,四肢發搐,眉唇牽動,此心肝二經熱甚,乘脾所致也,用四君、防風、鉤藤鉤而痊。

一小兒痘後,四肢發搐,眉稜尤動,小便頻數,臉目青赤,此肝經風熱,用四物、柴胡、山梔少愈,但四肢倦怠,飲食少思,大便不實,此脾氣受傷而未復也,用四君、升麻、當歸而痊。

一小兒痘後,寅卯申酉時熱甚或兼搐,余謂寅卯時發熱,此肝火本症,申酉時發搐,乃肝木侮金。先以四物、白朮、茯苓、鉤藤鉤,煎送柴胡二連丸而愈,夕用地黃丸,朝用四君、山梔、柴胡及四君子加當歸而痊。

一小兒痘瘡色赤,發搐痰盛,服抱龍丸而頓愈。又因母大怒,兒仍搐,母服柴胡梔子散、加味逍遙散,母子並愈。

一小兒痘愈後發搐,左額青赤,唇口牽動,余謂肝心二經風熱所致,先用柴胡梔子散加鉤藤鉤,後用加味逍遙散,而搐止,再用五味異功散而痘愈。

一小兒痘將愈,發搐痰湧,頭目不清,脾虛氣弱,肝木侮之,先用五味異功散加柴胡、鉤藤鉤,搐愈而靨。

柴胡二連丸,治肝經實火。

柴胡,宣黃連,胡黃連

各末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湯下。

補中益氣湯(方見寒戰咬牙)

六君子湯(方見不靨悶亂)

白話文:

痘疹引起的抽搐,是因為身體內部陰陽失衡導致的。只有心臟的斑疹和脾臟的疹子容易引起抽搐。疹子是由脾臟主管,脾虛弱不能制約土,風熱邪氣相互搏擊,就會擾動心神。心臟喜歡熱,神氣不安,因此抽搐變成癲癇。斑疹是由心臟產生的,心臟主管熱,熱就會生風,風屬於肝,心肝兩臟相互搏擊,風火相爭,所以引發抽搐。這時應該瀉心火和肝火。如果抽搐是涼性的,就用涼驚丸,如果是溫性的,就用粉紅丸。

各種痛癢瘡瘍都屬於心火,無論虛實,都歸屬於心火。前面說的脾虛,肝氣就會乘虛而入,與心火相結合。如果脾土強健,心火旺盛而反過來侵犯,導致癲癇,這是實邪引起的。大便乾結的,就用瀉青丸,大便軟的,就用瀉心湯。

還沒出疹就發生抽搐的,是外感風寒邪氣,內有心火熱邪共同造成的,應該用解毒丸、犀角地黃丸來治療。民間傳說,瘡疹要發出來時,身體發熱煩躁,突然發生驚厥抽搐,應該用驅風膏、小如聖飲。小便不通暢的,用八正散。痰液壅盛的,用利驚丸、抱龍丸。

快要發瘡疹時,身體先發熱驚跳抽搐,這不是驚風,應該用發散的藥。我認為,前面說的症狀是痘疹還沒出現就先抽搐,是毒氣從心經出來。如果病情比較輕微,或者身體虛弱的,不適合用猛烈的藥,恐怕會損傷元氣,導致毒氣內陷,瘡疹就發不出來了。可能是外感風寒邪氣,內有瘡疹的熱邪相互搏擊,或者肝血虛火動而內生風,這時應該以補元氣為主,配合治療症狀的藥。但是前面的藥方大多藥性猛烈,一定要確定是這種情況才能使用,要仔細觀察臉色是偏紅還是偏白,並以調理脾胃為主。虛弱的就用溫補的藥,實證的就用解毒的藥。如果先抽搐後出瘡,大多可以治好。如果瘡疹已經好了又抽搐,或者伴隨嘔吐腹瀉,就很難治癒了。

有一個小孩痘痂都脫落了,因為覺得身上不乾淨,用蔥椒煮水給他洗澡,結果發熱痰喘,用八珍湯加上白殭蠶、蟬蛻,一劑下去痰喘就止住了;又用四君子湯、川芎、當歸、鉤藤,抽搐也停止了。

有一個小孩痘瘡顏色紅赤,四肢抽搐,眉毛嘴唇牽動,這是心肝兩經熱邪太盛,侵犯了脾臟導致的,用四君子湯、防風、鉤藤就痊癒了。

有一個小孩出痘後,四肢抽搐,眉骨尤其抖動,小便頻繁,臉色發青發紅,這是肝經風熱引起的,用四物湯、柴胡、梔子稍有好轉,但是四肢疲倦,沒有食慾,大便不成形,這是脾氣受損還沒恢復,用四君子湯、升麻、當歸就痊癒了。

有一個小孩出痘後,在寅時、卯時、申時、酉時發熱特別嚴重,有時還伴隨抽搐。我認為寅時、卯時發熱,是肝火的本症;申時、酉時抽搐,是肝木侵犯肺金。先用四物湯、白朮、茯苓、鉤藤,煎服後送服柴胡二連丸就痊癒了,晚上用地黃丸,早上用四君子湯、山梔、柴胡以及四君子湯加當歸就痊癒了。

有一個小孩痘瘡顏色紅赤,抽搐痰多,服用抱龍丸就立即好了。後來因為母親大怒,小孩又抽搐了,母親服用柴胡梔子散、加味逍遙散,母子都痊癒了。

有一個小孩痘疹痊癒後抽搐,左邊額頭青紅,嘴唇牽動,我認為這是肝心兩經風熱引起的,先用柴胡梔子散加鉤藤,後用加味逍遙散,抽搐就停止了,再用五味異功散痘疹就痊癒了。

有一個小孩痘疹快要痊癒時,抽搐痰多,頭腦不清醒,這是脾虛氣弱,肝木欺侮脾土,先用五味異功散加柴胡、鉤藤,抽搐好了,痘疹也消退了。

柴胡二連丸,治療肝經實火。柴胡、黃連、胡黃連,都研成粉末,用糊做成藥丸,像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白開水送服。

補中益氣湯(藥方在寒戰咬牙那篇)

六君子湯(藥方在不靨悶亂那篇)

四神丸(藥方在泄瀉咬牙那篇)

十一味木香散(藥方在頂陷灰白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