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十八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八 (3)

1. 兩目生翳痕黯凹凸之症

上每服一錢,水煎入蜜少許,量兒服。

二味穀精草散,治痘瘡已靨,目翳膜障,瞳神隱澀淚出,久而不退。

穀精草(一兩),生蛤粉(二兩)

上為末,用獖豬肝一葉,竹刀批片子摻藥在內,以綿扎入砂器內,水煮。令兒熟食之。

粉丹散(即吹耳丹),治眼生翳膜。

輕粉,黃丹

上為末,竹筒吹耳內,左眼有翳吹右耳,右患吹左耳,即退。

通神散,治癍瘡入目,內生翳障。

白菊花,綠豆末(生用),穀精草(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乾柿一個,米泔水一盞煮乾末,不拘時但食柿餅五七次,至七日可見效。

黃柏膏,治痘瘡初出就塗面,則痘瘡不生於面目,用之若遲,雖出亦稀。

黃柏(一兩),綠豆,甘草(各四兩,生用)

上為細末,清油調如膏,從耳前眼唇面並塗之,日三五度。

羊肝丸,治痘瘡入目不能開。

羯羊肝(一具生用),黃連(炒,為末)

上先將羊肝去筋膜,於石器內搗爛,入黃連末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後茶清送下。

蟬蛻散,治癍疹入目,半年已過者,一月取效。

蟬蛻(一兩),豬懸蹄甲(二兩,瓦罐內用鹽泥封,燒存性)

上二味為末,入羚羊角末五錢,每服五分,白湯調下。

九味蘆薈丸,治肝經積熱,面目生翳,耳中出水,大便不調,肢體消瘦等症。(方見疳蝕症)

小柴胡湯(方見癍症)

柴胡麥門冬散(方見作癢搔破)

四物湯(方見痘瘡出遲)

六味地黃丸(方見痘瘡發熱屬陰屬陽)

瀉黃散(方見靨後發熱咽痛)

消毒化癍湯(即消毒救苦湯,方見夾疹痘)

加味逍遙散(方見欲靨不靨)

柴胡梔子散(即柴胡清肝散,方見作癢搔破)

補中益氣湯

五味異功散(二方見寒戰咬牙,一名小異功散)

白話文:

兩目生翳痕黯凹凸之症

通用方

  • **基本藥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煎煮後加入少量蜂蜜,根據兒童的體質服用。

  • **二味穀精草散:**治療痘瘡痊癒後留下的疤痕,眼睛出現翳膜遮蔽,瞳孔模糊不清、澀痛流淚,且久久不退的症狀。

  • 藥材:穀精草(一兩),生蛤粉(二兩)

  • 製作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取一葉公豬肝,用竹刀切開,將藥粉摻入其中,用棉布包裹後放入砂鍋中加水煮。煮熟後給兒童食用。

  • **粉丹散(即吹耳丹):**治療眼睛長翳膜。

  • 藥材:輕粉,黃丹

  • 製作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竹筒將藥粉吹入耳朵內。若左眼有翳膜,則吹入右耳;若右眼有翳膜,則吹入左耳。此法可使翳膜消退。

  • **通神散:**治療癍瘡侵入眼睛,導致眼睛內長翳膜。

  • 藥材:白菊花,綠豆末(生用),穀精草(各等分)

  • 製作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個乾柿子和一小碗米泔水一起煮到快乾。不拘時間食用柿餅五至七次,約七天可見療效。

  • **黃柏膏:**治療痘瘡初期,塗抹於臉部,可預防痘瘡長在臉上或眼睛周圍。若塗抹時間太晚,即使痘瘡長出,數量也會很少。

  • 藥材:黃柏(一兩),綠豆,甘草(各四兩,生用)

  • 製作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清油調成膏狀,從耳朵前、眼睛周圍、嘴唇到臉部均勻塗抹,每天塗三到五次。

  • **羊肝丸:**治療痘瘡侵入眼睛導致眼睛無法睜開。

  • 藥材:公羊肝(一具,生用),黃連(炒過,磨成粉末)

  • 製作方法:先將羊肝去除筋膜,在石器中搗爛,加入黃連粉末,搓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三十丸,飯後用茶水送服。

  • **蟬蛻散:**治療癍疹侵入眼睛,病情超過半年的,服用此藥一個月可見療效。

  • 藥材:蟬蛻(一兩),豬懸蹄甲(二兩,用鹽泥封好後放入瓦罐中燒至留性)

  • 製作方法:將上述兩味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羚羊角粉末五錢。每次服用五分,用白開水調服。

  • **九味蘆薈丸:**治療肝經積熱,導致臉部和眼睛長翳膜,耳朵流膿,大便不順暢,肢體消瘦等症狀。(此方見於疳蝕症的相關記錄)

其他參考方劑

  • 小柴胡湯(此方見於癍症的相關記錄)
  • 柴胡麥門冬散(此方見於皮膚搔癢抓破的相關記錄)
  • 四物湯(此方見於痘瘡遲遲不發的相關記錄)
  • 六味地黃丸(此方見於痘瘡發熱時辨別陰陽的相關記錄)
  • 瀉黃散(此方見於痘瘡痊癒後發熱咽痛的相關記錄)
  • 消毒化癍湯(即消毒救苦湯,此方見於夾疹痘的相關記錄)
  • 加味逍遙散(此方見於痘瘡將發未發的相關記錄)
  • 柴胡梔子散(即柴胡清肝散,此方見於皮膚搔癢抓破的相關記錄)
  • 補中益氣湯
  • 五味異功散(此方及小異功散見於寒戰咬牙的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