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十六 (5)
卷十六 (5)
1. 跌僕內傷
一小兒跌僕,因服大黃之藥,下血發熱,腹痛嘔吐,按其腹卻不痛,用五味異功散加當歸、升麻二劑,腹痛頓止,又二劑而血止,又二劑而熱止,又二劑而元氣復。
沒藥丸,治打撲傷損作痛等症。筋骨疼痛,或氣逆血滯,肚腹胸脅脹悶。
沒藥,乳香,川芎,川椒,芍藥,當歸,紅花,桃仁,血竭(各一兩),自然銅(四錢,火煅醋淬七次)
上為末,用黃蠟四兩,熔化入前藥,急攪勻,丸彈子大。每服一丸,酒一鍾,煎化服。
復原通氣散,治打撲傷損及乳癰便毒初起,或氣滯作痛尤效。
木香,茴香(炒),青皮,穿山甲(酥炙),陳皮,白芷,甘草,漏蘆,貝母(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二錢,溫酒調,徐徐服。
加味芎藭湯,治打撲僕墜,筋骨疼痛,血瘀皮膚不破,入胃作嘔,或為嘔血。
芎藭,當歸,百合(水浸半日),白芍藥(炒),荊芥穗(各二錢)
上作二三劑,酒水煎服。
當歸導滯散,治跌撲瘀血在內,胸腹脹滿,或大便不通,作喘吐血。
大黃,當歸(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二錢,溫酒調,徐徐服。
黑丸子(一名和血定痛丸),治跌撲僕墜,筋骨疼痛,瘀血不散,壅腫作痛,或風寒所傷,肢體疼痛。若流注、鶴膝風初起,服之自消。如潰而膿清發熱者,與補氣血之藥自斂。(方見流注)
白話文:
[跌僕內傷]
有個小孩跌倒受傷,因為吃了瀉藥大黃,導致下血、發燒、肚子痛、想吐。但按壓肚子卻不覺得痛。於是用了五味異功散,再加當歸、升麻,吃了兩劑,肚子痛就立刻止住了;再吃兩劑,血就止住了;再吃兩劑,發燒就退了;再吃兩劑,元氣就恢復了。
沒藥丸,可以用來治療跌打損傷引起的疼痛等症狀。也能治療筋骨疼痛,或是氣逆血滯,導致肚子、胸部、脅肋脹悶。
配方:沒藥、乳香、川芎、川椒、芍藥、當歸、紅花、桃仁、血竭,各一兩;自然銅,四錢,用火燒紅後放入醋中淬煉七次。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四兩黃蠟融化後加入藥粉中,快速攪拌均勻,製成彈珠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一杯酒煎化後服用。
復原通氣散,可以用來治療跌打損傷以及乳癰、疔瘡初起,或是氣滯引起的疼痛,尤其有效。
配方:木香、茴香(炒過)、青皮、穿山甲(用酥油炙烤過)、陳皮、白芷、甘草、漏蘆、貝母,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到兩錢,用溫酒調和,慢慢服用。
加味芎藭湯,可以用來治療跌打損傷、摔傷,導致筋骨疼痛、血瘀在皮膚下沒有破裂,進入胃裡引起噁心嘔吐,或是吐血。
配方:川芎、當歸、百合(用水浸泡半天)、白芍藥(炒過)、荊芥穗,各二錢。
將以上藥材製作成兩三劑,用水和酒一起煎煮後服用。
當歸導滯散,可以用來治療跌打損傷導致瘀血積在體內,胸腹脹滿,或是大便不通,引起喘氣、吐血。
配方:大黃、當歸,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到兩錢,用溫酒調和,慢慢服用。
黑丸子(又名和血定痛丸),可以用來治療跌打損傷、摔傷,導致筋骨疼痛、瘀血不散、腫脹疼痛,或是風寒引起的肢體疼痛。如果患上流注、鶴膝風初期,服用此藥可以自行消退。如果已經化膿且膿液清稀、發燒,應該配合服用補氣血的藥物,才能自行痊癒。(此方在流注篇章中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