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十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 (2)

1. 作痛不止

一小兒腿癰潰而膿清脈弱,面色痿黃,自汗有痰,余謂當補脾肺,彼以為緩,遂降火敗毒,嘔吐喘嗽,余曰:脾肺氣絕。不信,後果歿。

一小兒臂癰,潰而面黃痰喘,余謂稟脾腎氣虛,不信,乃服四物、黃柏、知母而歿。余治此症,用地黃丸、補中湯滋其化源,多有生者。若用四物、黃柏之類,益傷脾肺,乃速其危也。

神效解毒散,治一切瘡瘍作痛不止,凡初起腫者,服之即消,已潰仍腫者,服之即退,已潰不解者,服之即愈。嬰兒母亦服。(自制)

金銀花(一錢),甘草節(五分),黃耆(炒),皂角刺(炒),當歸(各三錢),乳香,沒藥(各二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酒煎。為末溫酒調服亦可。如瘡已潰,腫痛已止者,去乳、沒、金銀花,倍加黃耆。

黃連解毒湯,治瘡瘍,煩躁飲冷,脈洪數,或發狂言。

黃芩,黃柏,黃連(俱炒),山梔(各一錢五分)

上每用一二錢,水煎熱服。

內疏黃連湯,治瘡瘍發熱而嘔,大便秘結,脈洪而實。

黃連(炒),芍藥(炒),當歸(各二錢),檳榔,木香(各五分),黃芩(炒),梔子(炒),薄荷,桔梗(炒)甘草,連翹,大黃(炒。各一錢)

上每服一二錢,姜水煎。

乳香定痛散,治瘡瘍,潰爛疼痛。

乳香,沒藥(各五錢),滑石,寒水石(煅。各一兩),冰片(一錢)

上為細末,干敷患處。

小柴胡湯加山梔、牡丹皮,(即加味小柴胡湯),治肝膽經部分瘡瘍作痛,或身熱惡寒,頸項強直,胸脅作痛。(方見脅癰)

三味解毒湯(方見出血不止)

加減八味丸(方見作渴不止)

五味異功散(方見敗毒之藥)

清胃散

四物湯

四君子湯三(方見腹癰)

大連翹飲(方見臂癰)

荊防敗毒散(即人參敗毒散加荊芥、防風,方見發斑)

蔥熨法(方見流注)

清熱消毒散(方見熱毒口瘡)

仙方活命飲

托裡消毒散

托裡散三(方見熱毒瘡瘍)

七味白朮散

八珍湯

加味逍遙散三(方見發熱不止)

瀉黃散(方見頭面瘡)

白話文:

[作痛不止]

一個小孩腿上長了瘡,潰破後流出的膿很清淡,脈搏虛弱,面色萎黃,有自汗和痰,我認為應該補養脾肺。但他們覺得這樣太慢,於是用了清熱解毒的藥,結果小孩開始嘔吐、氣喘咳嗽。我說:「這是脾肺的氣已經衰竭了。」他們不相信,後來小孩就去世了。

另一個小孩手臂上長瘡,潰破後臉色發黃,有痰和喘氣。我認為這是因為脾腎的氣虛弱,他們不相信,給小孩吃了四物湯、黃柏、知母等藥,結果小孩也去世了。我治療這類病,都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來滋養身體的本源,很多都治好了。如果用四物湯、黃柏之類的藥,反而會更傷脾肺,加速病情惡化。

神效解毒散,可以治療各種瘡瘍疼痛不止的情況。剛開始腫起來的,吃了馬上消腫;已經潰破但還腫的,吃了會消退;已經潰破但沒好轉的,吃了會痊癒。連嬰兒的母親也可以服用。(自製)

配方:金銀花(3.75克),甘草節(1.875克),炒黃耆,炒皂角刺,當歸(各11.25克),乳香,沒藥(各7.5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11.25克,用酒煎服。也可以將藥粉用溫酒調服。如果瘡已經潰破,腫痛也停止了,就去掉乳香、沒藥、金銀花,把黃耆的用量加倍。

黃連解毒湯,可以治療瘡瘍,伴隨煩躁想喝冷飲,脈搏洪大而快,或說胡話的情況。

配方:炒黃芩,炒黃柏,炒黃連,山梔子(各5.625克)。

每次取5.625克或7.5克,用水煎熱服用。

內疏黃連湯,可以治療瘡瘍發燒、嘔吐、大便乾結,脈搏洪大而有力。

配方:炒黃連,炒芍藥,當歸(各7.5克),檳榔,木香(各1.875克),炒黃芩,炒梔子,薄荷,炒桔梗,甘草,連翹,炒大黃(各3.75克)。

每次服用5.625克或7.5克,用生薑水煎服。

乳香定痛散,可以治療瘡瘍潰爛疼痛。

配方:乳香,沒藥(各18.75克),滑石,煅寒水石(各37.5克),冰片(3.75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直接敷在患處。

小柴胡湯加山梔、牡丹皮(即加味小柴胡湯),可以治療肝膽經部位的瘡瘍疼痛,或發燒怕冷,脖子僵硬,胸脅疼痛。(方子在“脅癰”中)

三味解毒湯(方子在“出血不止”中)

加減八味丸(方子在“作渴不止”中)

五味異功散(方子在“敗毒之藥”中)

清胃散

四物湯

四君子湯(方子在“腹癰”中)

大連翹飲(方子在“臂癰”中)

荊防敗毒散(即人參敗毒散加荊芥、防風,方子在“發斑”中)

蔥熨法(方子在“流注”中)

清熱消毒散(方子在“熱毒口瘡”中)

仙方活命飲

托裡消毒散

托裡散(方子在“熱毒瘡瘍”中)

七味白朮散

八珍湯

加味逍遙散(方子在“發熱不止”中)

瀉黃散(方子在“頭面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