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十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9)

1. 便癰

上每服五錢,水煎。

秘旨安神丸,治稟心脾氣血虛弱,發熱不安,瘡不生肌,睡中則驚悸。

人參,半夏(湯泡),酸棗仁,茯神(各一錢),當歸(酒洗),橘紅,赤芍藥,五味子(五粒,杵),甘草(炙,三分)

上為末,薑汁糊丸芡實大。每服一丸,薑湯下。

補中益氣湯,治稟元氣虛弱,因勞而拗中作痛,或患便癰,寒熱口乾作渴,宜此湯加射干主之。如寒熱已退,而腫不消,此欲作膿也,宜用十全大補湯。(方見肌肉不生)

十全大補湯,治稟元氣虛弱,因勞患便癰,或拗中作痛,服補中益氣湯,寒熱退而腫不消散,此血氣虛而不能成膿也,宜服此湯。已成而不能潰,或已潰而不能生肌,寒熱不止,自汗盜汗,膿清不斂者,但服此藥,則元氣自復,諸症自愈。

白茯苓,人參,當歸,白朮(炒),黃耆(炒),川芎,肉桂(去皮),白芍藥(炒),熟地黃(自制),甘草(炒。各等分)

上每服三五錢,薑棗水煎服。

內補黃耆湯(方見發熱不止)

龍膽瀉肝湯(方見下疳瘡)

九味蘆薈丸(方見喉痹)

四味肥兒丸(方見貼骨癰)

補心湯(方見胎毒瘡瘍)

六味地黃丸(方見作渴不止)

加味小柴胡湯(方見熱毒瘰癧)

白話文:

[便癰]

上面的藥方,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

秘旨安神丸,治療因心脾氣血虛弱,導致發熱不安、瘡口難以長出新肉、睡覺時容易驚醒的症狀。

藥材包含:人參、半夏(用熱水泡過)、酸棗仁、茯神(各一錢)、當歸(用酒洗過)、橘紅、赤芍藥、五味子(五粒,搗碎)、甘草(烤過,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薑汁調成糊狀,做成芡實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薑湯送服。

補中益氣湯,治療因元氣虛弱,勞累後導致腹部疼痛,或是患上便癰,出現發冷發熱、口乾口渴的症狀。這種情況適合服用此湯藥,並加入射干一起服用。如果發冷發熱已經退去,但是腫脹仍然不消退,表示將要化膿,這時適合服用十全大補湯。(藥方在「肌肉不生」那部分)

十全大補湯,治療因元氣虛弱,勞累後患上便癰,或是腹部疼痛,服用補中益氣湯後,發冷發熱退去但是腫脹仍然不消散。這表示是氣血虛弱,無法形成膿液。適合服用此湯藥。如果膿已經形成卻無法潰破,或是潰破後無法長出新肉,發冷發熱不止,自汗盜汗,膿液清稀無法收口,只要服用此藥,就能恢復元氣,各種症狀自然痊癒。

藥材包含:白茯苓、人參、當歸、白朮(炒過)、黃耆(炒過)、川芎、肉桂(去皮)、白芍藥(炒過)、熟地黃(自製)、甘草(炒過,各等分)。

每次服用三到五錢,用薑和紅棗一起用水煎服。

內補黃耆湯(藥方在「發熱不止」那部分)

龍膽瀉肝湯(藥方在「下疳瘡」那部分)

九味蘆薈丸(藥方在「喉痹」那部分)

四味肥兒丸(藥方在「貼骨癰」那部分)

補心湯(藥方在「胎毒瘡瘍」那部分)

六味地黃丸(藥方在「作渴不止」那部分)

加味小柴胡湯(藥方在「熱毒瘰癧」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