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十二 (10)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10)

1. 發癍

加味逍遙散(方見發熱不止)

2. 黃水黏瘡

小兒黃水黏瘡,屬肝脾二經,風熱積熱所致。邪在表而癢痛者,輕則犀角消毒散;重則連翹防風湯。邪在內而大便秘者,輕則九味解毒散;重則大連翹飲。若頭目不清,憎寒壯熱,作渴便秘者,表裡俱有邪也,加味清涼飲。若誤服克伐之藥,而致發熱惡寒者,肺氣傷也,用四君、桔梗、柴胡。

發熱嘔吐,胃氣傷也,用異功散。發熱作瀉,脾氣虛也,用六君子湯,並加柴胡、升麻。余當隨症裁之。

一小兒患此,膿水淋漓,寒熱作痛,服抱龍丸、敗毒散,更加氣喘等症。蓋氣喘發搐,乃肝火乘脾。咬牙流涎,乃脾氣虛寒。遂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五味異功散,外敷立效散而愈。

一小兒患此,發熱驚悸,倦怠面黃,懶食流涎,服清涼之藥,更加吐瀉,睡而露睛,余謂心脾虛熱,用六君、乾薑一劑,頓愈,又用異功散、立效散而愈。

一小兒患此,或癢或痛,膿水瀝淋,服表散之劑,更惡寒發熱,嘔吐不食,手足並冷,此病氣實而元氣虛也,先用異功散加桔梗、藿香而嘔吐止,又用異功散而寒熱除,用人參消風散而瘡愈。

一小兒所患同前,服荊防敗毒散,加喘嗽腹脹,四肢發搐,此脾肺氣虛而肝木乘之。用異功散加柴胡、升麻、桔梗,一劑諸症頓退,又服異功散,二劑而愈。

一小兒患此,服抱龍丸之類,汗出喘嗽,此肺氣虛而為外邪所乘也,用異功散加桔梗二劑。又傷風發熱咳嗽,其瘡復甚,用惺惺散一服,外邪頓退,又用異功散而痊。

毛通府子患此,卯關脈青,兩目時札,形體困倦,此土虛木旺,當用和肝補脾湯,反服敗毒散,前症益甚,更加吐瀉不食,遍身發泡。余用前湯,刺泡出水,同綠豆、甘草末,頻鋪席上,任兒睡臥,後用神效當歸膏而愈。

沈尚寶子患此,咳嗽惡寒,用大連翹飲,腹脹少食,此表症瀉里,致元氣復損,非其治也,用補中益氣湯而愈。

一小兒患此,作癢發熱,膿水淋漓,面青惡寒,此肝火血熱,用加味逍遙散稍愈,又用和肝補脾湯而痊。

一女子十四歲,遍身疙瘩,搔破膿水淋漓,發熱煩躁,日晡益甚,此血氣虛而有熱也,用加味逍遙散而愈。

大連翹飲,治風毒熱毒,發熱作痛,二便不利,表裡俱實。(方見臂癰)

柴胡梔子散,治肝膽風熱生瘡,作痛發熱,或搔破而膿水淋漓,或發寒熱晡熱。即柴胡梔子散。(方見脅癰)

犀角消毒散,治熱毒積毒,發於肌表,而頭面生瘡,或痛或癢者。(方見發癍)

九味解毒散,治熱毒胎毒而發瘡瘍之類,未潰作痛者。

黃連(炒,三分),金銀花,連翹,芍藥(各三分),山梔(四分),白芷(六分),當歸(八分),防風(三分)甘草(三分)

上水煎,母子並服。

白話文:

[黃水黏瘡]

小孩出現黃水黏瘡,主要與肝臟和脾臟相關,是由風熱和積熱導致。如果病邪在體表,引起痛癢,病情較輕可使用犀角消毒散;病情嚴重則需用連翹防風湯。若病邪在體內,導致大便乾燥,輕微情況下可用九味解毒散;病情加重則需服用大連翹飲。如果孩子頭腦不清醒,畏寒且高燒,口渴且大便乾燥,這表示體內外均有邪氣,應使用加味清涼飲。若不慎服用錯誤的藥物,導致發熱和畏寒,這是肺氣受損,可用四君子湯、桔梗、柴胡治療。

發熱伴隨嘔吐,是胃氣受損,可用異功散治療。發熱伴隨腹瀉,表示脾氣虛弱,需用六君子湯,並加入柴胡、升麻。其他病症,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

有一個小孩患有這種病,膿水不斷流出,時有寒熱和疼痛,服用抱龍丸和敗毒散後,病情反而加重,出現了氣喘等症狀。氣喘和抽搐,是肝火旺盛影響脾臟。咬牙和流口水,是脾氣虛寒。因此,白天服用補中益氣湯,晚上服用五味異功散,再配合外用立效散,病情得以康復。

另一小孩患病,發熱驚悸,疲倦面色蒼黃,食慾不振且流口水,服用清涼藥物後,病情反而加重,出現嘔吐和腹瀉,睡眠時眼睛半開,這是心脾虛熱的表現,服用六君子湯加乾薑一劑,病情馬上好轉,再用異功散和立效散治療,最終痊癒。

還有一小孩,時感癢痛,膿水不斷,服用散表藥物後,出現惡寒和發熱,嘔吐且不想吃東西,手腳冰冷,這是病氣實而體質虛弱的表現,先用異功散加桔梗、藿香治療,嘔吐得以控制;再用異功散,寒熱消失;最後用人參消風散,瘡口痊癒。

有個小孩病情相同,服用荊防敗毒散後,病情加重,出現喘嗽和腹脹,四肢抽搐,這是脾肺氣虛且肝臟影響所致。用異功散加柴胡、升麻、桔梗,一劑後各症狀減輕,再服用異功散,兩劑後痊癒。

另一小孩患病,服用抱龍丸後,出現汗出、喘嗽,這是肺氣虛弱被外邪侵襲,用異功散加桔梗兩劑治療。後來因感冒發熱咳嗽,瘡口再度加重,服用惺惺散一次,外邪立即消退,再用異功散治療直至痊癒。

毛通府的孩子患病,卯關脈青紫,雙眼時常緊閉,身體疲憊,這是脾虛肝旺,應使用和肝補脾湯,但卻誤服敗毒散,病情更加嚴重,甚至出現嘔吐、腹瀉和食慾不振,全身起泡。後用和肝補脾湯,刺破水泡,將綠豆和甘草粉鋪在牀單上,讓孩子躺臥,後用神效當歸膏治療,最終痊癒。

沈尚寶的孩子患病,咳嗽且畏寒,服用大連翹飲後,腹部脹大且食慾不佳,這是表證瀉入體內,導致體力進一步損失,這種治療方式不對,改用補中益氣湯後,病情康復。

一小孩患病,感到癢痛,膿水不斷,面色蒼白且畏寒,這是肝火旺盛,血熱所致,使用加味逍遙散後病情有所好轉,再用和肝補脾湯治療,最終痊癒。

一名十四歲女孩,全身長滿疙瘩,抓破後膿水不斷,發熱且煩躁,傍晚時病情加重,這是血氣虛弱且有熱,使用加味逍遙散後痊癒。

以上提到的藥方,如大連習飲、柴胡梔子散、犀角消毒散、九味解毒散、人參消風散、加味清涼飲、荊芥敗毒散、補中益氣湯、六君子湯、人參消風散、連習防風湯、惺惺散、和肝補脾湯、益脾清肝湯、三黃散、立效散、四君子湯、異功散、加味逍遙散,分別用於不同症狀的治療,具體藥方成分和用法在文中已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