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十一 (19)
卷十一 (19)
1. 熱毒口瘡
六君子湯,治脾胃氣虛,吐瀉不食,肌肉消瘦。或肺虛痰嗽,喘促惡寒。或驚搐口直口噤諸症。(二方見腹癰)
五味異功散,治脾胃虛熱,口舌生瘡。或因誤服克伐之劑,脾胃復傷,而口舌生瘡。或弄舌流涎,吐瀉不止,飲食少思。或驚搐痰嗽,睡而露睛,手足竝冷。若母有病,致兒患者,子母並服。(方見用敗毒之劑)
人參理中湯
人參,白朮(炒),乾薑(泡),甘草(炙。各等分)
上每服一二錢,水煎蜜丸,即人參理中丸,加附子,即人參理中湯。
四物湯,治瘡瘍血虛,發熱煩躁。或晡熱作渴,頭目不清。若因脾虛不能生血者,用四君子湯。(方見腹癰)
柳葉散,治熱毒口瘡。
黃柏(炒),蒲黃,青黛(真正者),人中白(煅,各等分)
上為末,敷之。
加味解毒散
牛黃解毒丸(二方見胎毒瘡疥)
白話文:
六君子湯,主要治療脾胃虛弱,導致的嘔吐、腹瀉、食慾不振、肌肉消瘦。也適用於肺虛引起的咳嗽、氣喘、怕冷,以及驚厥抽搐、口不能張開等症狀。(這部分還有兩個方子在講腹部癰瘡的條目中。)
五味異功散,主要治療脾胃虛弱有虛熱,引起的口腔、舌頭生瘡。也適用於因為誤用過於強烈的藥物,傷害脾胃,導致口腔、舌頭生瘡。或者出現弄舌頭、流口水、吐瀉不止、食慾不振,或是驚厥抽搐、咳嗽有痰、睡覺時眼睛睜開、手腳冰冷等症狀。如果母親生病導致嬰兒也患上此病,母子可以一起服用。(這個方子也在說明使用敗毒藥物的條目中。)
人參理中湯:
成分:人參、炒白朮、泡過的乾薑、炙甘草,各等份。
用法: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用水煎煮,也可以做成蜜丸,就叫做人參理中丸。如果再加入附子,就叫做人參理中湯。
四物湯,主要治療瘡瘍因為血虛引起的發熱、煩躁,或是午後發熱口渴、頭暈眼花。如果是因為脾虛無法產生血液,則使用四君子湯。(這個方子在腹部癰瘡的條目中有說明。)
柳葉散,主要治療熱毒引起的口腔潰瘍。
成分:炒過的黃柏、蒲黃、真正的青黛、煅燒過的人中白,各等份。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敷在患處。
加味解毒散
牛黃解毒丸(這兩個方子在治療胎毒瘡疥的條目中有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