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醒》~ 表論第三 (1)
表論第三 (1)
1. 表論第三
小兒表症,謂外感風寒,其見證必先發熱。然發熱之證有三,最宜詳辨,不可一概混同施治也。
其在冬月感於寒者:頭痛,身痛,項背強,惡寒,壯熱無汗,脈浮而緊,此太陽表證。用藥得法,一汗即解,詳見實論。
其感於風者:頭痛鼻塞,流涕,發熱,或有汗惡風,或無汗惡寒;或咳嗽乾嘔,脈浮而數,或緊,此四時之感冒是也。治法不可大發散,微表之即已,如易簡參蘇飲、惺惺散之類主之。大抵近日人情,愛護小兒者眾,富貴之家,重衣厚褥,貧賤之子亦皆衣絮,以致汗液不斷,腠理疏泄,偶觸微風,即成感冒。是以邇來小兒,冬月感寒之症,百無一二,而傷風發熱之症恆多也。
至若內因於虛,發熱之症極多,最為疑似,人殊不知,更宜詳辨。如陽虛生寒,陰虛發熱,血虛發躁而熱,氣虛自汗不能食而熱,氣虛注夏而熱,暑濕合病而熱,汗後陰虛,陽無所附而熱,汗後陽虛,陰無所附而熱,陽氣下入陰中,晝安靜,夜煩躁而熱,重陽無陰,夜安靜,晝煩躁而熱。以上諸症,同一發熱也,若誤表之必死。
其次則又有變蒸之熱,將發痘疹之熱,亦同一發熱也,而援守各異。每見庸醫,一遇發熱,動皆表散,殊不知病有微甚,熱有虛實,雖同一發熱,而治法殊途,攻補迥別。業幼科者,於臨症之際,務宜細心體認,必先問其病之新久,曾未服藥,以及一切愛惡情狀,然後再察其熱之溫壯,形之強弱,脈之虛實,色之夭澤,合四者以決之,庶無誤人於夭札也。
蓋外感為暴病,其發熱也驟,必手背熱,脈浮,身熱無汗,仍須分別虛實以治之,詳見虛實門。若無手背熱、脈浮、身熱無汗等症,或發熱已久,則非外感證矣,治者審焉。
白話文:
小兒的表證,指的是受到外界風寒侵襲。這種情況出現的症狀,一定會先發燒。然而,發燒的狀況有三種,最需要仔細辨別,不能全都混在一起用相同的方法治療。
第一種,在冬天感受寒邪而發燒的,會有頭痛、全身痠痛、後頸僵硬、怕冷、高燒但沒有汗、脈搏浮而緊的現象,這是屬於太陽表證。如果用藥得當,發汗一次就會痊癒,詳細的治療方法請參考實證的論述。
第二種,感受風邪而發燒的,會有頭痛、鼻塞、流鼻涕、發燒,可能會有流汗怕風,也可能沒有汗而怕冷,或是咳嗽、乾嘔,脈搏浮而快,也可能緊,這是四季都會發生的感冒。治療方法不能用太強的發散藥,稍微疏通表邪就可以了,像易簡參蘇飲、惺惺散這類的藥方比較適合。現在一般人,都非常疼愛小孩,富貴人家給孩子穿很多衣服、蓋很厚的棉被,貧窮人家的孩子也穿很多棉絮,導致孩子一直出汗,皮膚的毛孔疏鬆,稍微吹到一點風,就容易感冒。所以近來小兒在冬天感受寒邪的狀況反而很少,大多是傷風發燒的情況。
第三種,是因為體內虛弱而發燒的狀況很多,最容易被誤判,大家卻不知道,更應該仔細分辨。像是陽虛會產生寒證,陰虛會發熱,血虛會躁動發熱,氣虛會自汗且食慾不振而發熱,氣虛夏天會發熱,暑濕合併也會發熱,流汗後陰虛,陽氣沒有依附而發熱,流汗後陽虛,陰氣沒有依附而發熱,陽氣下陷到陰分,白天安靜,晚上煩躁發熱,重陽無陰,晚上安靜,白天煩躁發熱。以上這些情況都是發熱,如果誤用發散的方法治療,一定會死亡。另外還有變蒸時的發熱,以及快要長痘疹時的發熱,也都是發熱,但處理的方式各不相同。常見庸醫,一遇到發熱就用發散的方法治療,卻不知道病情有輕重,熱證有虛實,即使都是發熱,治療方法卻大不相同,攻邪和補虛更是天差地別。從事小兒科的醫生,在診斷時,一定要細心體會了解,必須先問清楚病程多久了,有沒有吃過藥,以及所有喜好厭惡的情況,然後再觀察發燒的溫度高低、體格的強弱、脈搏的虛實、氣色的好壞,綜合這四個方面來判斷,才不會誤診害死人。
一般來說,外感是突然發生的疾病,發燒也很快,一定會有手背發熱、脈搏浮動、身體發熱但沒有汗的現象,但還是要分辨虛實來治療,詳細的內容請參考虛實篇。如果沒有手背發熱、脈搏浮動、身體發熱但沒有汗的症狀,或者發燒已經很久了,就不是外感引起的,醫生要仔細判斷。
2. 附方
易簡參蘇飲,感感冒發熱頭痛。與因痰飲凝積。發而為熱。並宜服之。亦治中脘痞悶。嘔逆噁心。小兒室女。尤宜服之。
前胡,人參(如無以好黨參代之),紫蘇,乾葛,半夏,茯苓(各三分),枳殼,陳皮,甘草,桔梗,木香(各二分)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生薑七片。棗一枚。煎至六分。去渣服。
惺惺散,治小兒傷寒時氣。風熱頭痛。目眵多睡。痰壅咳嗽。喘急。或痘疹已出未出疑似之間。
人參,白朮(炒),茯苓,甘草,北細辛,川芎,桔梗(炒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入薄荷五葉。水煎服(一方有防風天花粉。)
白話文:
附方
易簡參蘇飲,可以治療感冒發燒頭痛,以及因為痰飲積聚而發熱的情況,都適合服用。也能治療胃部脹悶、想吐噁心的症狀,尤其適合小孩和年輕女子服用。
藥材組成:前胡、人參(如果沒有人參,可以用好的黨參代替)、紫蘇、葛根、半夏、茯苓(各三份)、枳殼、陳皮、甘草、桔梗、木香(各二份)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四錢,加水一杯,放入生薑七片、紅棗一顆,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後服用。
惺惺散,可以治療小兒感冒引起的時疫、風熱頭痛、眼睛分泌物多、嗜睡、痰多咳嗽、呼吸急促,或是麻疹等傳染病發疹前後疑似發作的情況。
藥材組成:人參、炒白朮、茯苓、甘草、北細辛、川芎、炒桔梗(各等份)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取二錢,加入薄荷葉五片,用水煎煮後服用(另一種配方有加入防風和天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