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鑾
《幼科類萃》~ 卷之三·初生門 (1)
卷之三·初生門 (1)
1. 灸法
小兒疝卵偏腫者灸囊後縫十字紋上三壯,春灸夏較,夏灸秋較,秋灸冬較,冬灸春較。
小兒陰腫灸內崑崙二穴各三壯,取法在內踝後五分,筋骨間陷中是穴。灸小便淋瀝法,炒鹽不以多少,熱填滿病人臍內,是神關穴也,卻用小麥大艾炷灸七壯,良驗。或灸三陰交穴。
白話文:
小兒的疝氣如果發生在陰囊偏一側腫大,就用艾灸在陰囊後方的縫合處,以十字紋為中心灸三壯。春天灸效果在夏天比較明顯,夏天灸效果在秋天比較明顯,秋天灸效果在冬天比較明顯,冬天灸效果在春天比較明顯。
小兒陰囊腫大,就灸內崑崙穴,左右兩邊各灸三壯,取穴方法在內踝後方五分,在筋骨之間的凹陷處。治療小便淋漓不盡的方法,將炒熱的鹽不拘多少,填滿病人的肚臍內,這裡是神闕穴,然後用麥粒大小的艾炷灸七壯,效果很好。也可以灸三陰交穴。
2. 小便諸證方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