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鑾

《幼科類萃》~ 卷之二十八·痘瘡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八·痘瘡門 (1)

1. 脈法

仁齋云:小兒三部脈洪數往來大小不應指而疾速者為痘瘡。

丹溪以耳後有紅筋赤縷者為痘。

白話文:

仁齋說:小兒如果三處脈象呈現大而快,且跳動大小不一、速度急促,這是出痘瘡的徵兆。 丹溪認為,耳後出現紅色血管或線狀紅紋,也是出痘瘡的跡象。

2. 論小兒痘瘡受病之由

陳文中曰:小兒在胎之時,乃母五臟所養成形也。其母不畏禁忌,恣意所欲,加添滋味,好啖辛酸,或食毒物,其氣摶於胞胎之中,所以小兒在胞胎之時受得此毒,名曰三穢液毒。今痘瘡者,是三穢液毒所出也。丹溪云其始發與傷寒相類,故發熱煩躁,臉赤唇紅,身痛頭疼,乍涼乍熱,噴嚏呵欠,咳嗽痰涎。

白話文:

陳文中說:小兒在胎裡的時候,是靠母親的五臟所養育而形成的。如果母親不忌諱禁忌,隨心所欲,添加滋味,喜歡吃辛辣酸澀的食物,或者吃有毒的食物,這些氣就會積聚在子宮裡,所以小兒在子宮裡就會受到這種毒氣,這就是三穢液毒。現在的痘瘡,就是三穢液毒造成的。丹溪說,痘瘡的初期症狀與傷寒相似,所以會發熱煩躁,臉紅脣紅,身體疼痛頭痛,忽冷忽熱,噴嚏打哈欠,咳嗽有痰。

有因傷風傷寒而得者,有因傷食嘔吐而得者,有因跌撲驚恐蓄血而得者,或為攛眼噤牙驚搐如風之證,或口舌咽喉肚腹疼痛之狀,瘡從口腹中出故痛耳,或為煩躁狂悶譫語之形,或自汗或下利或發熱或不發熱,證候多端,卒未易辨,亦須以耳冷足冷骫冷驗之。蓋謂瘡疹屬陽,腎臟無證,耳與骫足俱屬於腎,故腎之部位獨冷也。

白話文:

有因傷風或受寒而感染者;有因吃壞東西而嘔吐後,受寒感染者;有因跌倒或受到驚嚇,體內蓄積瘀血而得者。有出現翻白眼、緊咬牙關、抽搐等症狀,酷似中邪;或者是口、舌、咽喉、肚腹疼痛;或者是傷口伴隨腹痛;或者是煩躁不安、胡言亂語、悶悶不樂;或者是自汗、腹瀉、發燒或不發燒等,種種症狀,難以一一辨清。但也可用耳朵、腳、股骨都發冷來鑑別。因為瘡疹屬於陽,而腎臟沒有任何症狀,耳朵和股骨都屬於腎,所以只有腎的部位是冷的。

然五臟三液所發,各有一證:心為紅點,以心主血,色赤;而小肝為水泡,以淚出如水,色赤而瘥;大肺為膿泡,以涕稠濁,色白;而大脾主結痂,其色微黃。惟腎不容毒,歸腎變黑則死矣。大抵天地萬物,遇春而生,至夏而長,乃陽氣熏蒸,故得生成者也。今痘瘡之病,臟腑調和,血氣充實,自然易出易靨,蓋因外常和暖,內無冷氣之所由也。

白話文:

因此五臟三液所發生的痘瘡,各有一種證狀:心臟發生的痘瘡是紅點,因為心臟主血,顏色是紅色;小腸發生的痘瘡是水泡,因為小腸主淚水,顏色是紅色,痊癒後會留下疤痕;肺臟發生的痘瘡是膿泡,因為肺臟主涕水,顏色是白色;脾臟發生的痘瘡是結痂,顏色是微黃色。只有腎臟沒有毒素,毒素歸於腎臟就會死亡。一般來說,天地萬物,在春天萌芽,在夏天生長,這是因為陽氣溫暖,所以生長。現在痘瘡的發病,是臟腑調和,血氣充實,自然容易出痘和結痂,這是因為外界通常溫暖,身體內沒有寒氣的緣故。

故曰春夏為順,秋冬為逆。此言大略耳。凡先發搐而後痘者,生瘡已瘥而後風者死,或吐或瀉者死。先發熱自利而後瘡出者存,瘡已發而後泄瀉不止者亡。瘡黑而忽瀉膿血痂皮者,順,腹中有瘡也。瀉血而水穀不消者,逆,脾胃虛也。或瀉血而瘡壞無膿者,死,胃爛也。

白話文:

所以說,春夏是順應自然的季節,而秋冬則相對來說是違背自然的。這裡所說的是大致的情況。凡是先出現抽搐然後才長痘疹的,生的瘡已經痊癒之後再受風的會死,或者出現嘔吐或腹瀉的也會死。先是發燒自利(自利指自發的下痢)然後長瘡疹的可以存活,瘡疹已經長出之後如果持續不斷地腹瀉則會死亡。瘡疹呈現黑色並且突然排出膿血和痂皮的是順利的情況,表明腹中也有瘡。排出血液但食物未消化就排出體外的是不利的情況,這是因為脾胃虛弱。或者是排出血液且瘡疹潰爛沒有膿的情況,這會導致死亡,是因為胃已經腐爛了。

錢氏曰:一發便出盡者重,瘡夾疹者半輕半重,出稀者輕,外黑裡白者微重也,外白里黑者大重也,瘡端里黑如針孔者勢劇也,青乾紫陷睡昏汁出不止,燥熱渴脹啼喘大小便不通者困也。調護之法,解毒和平安表而已,虛者益之,實者損之,冷者溫之,熱者平之。是為權度,借喻而言,譬如龍炊之法,但欲其松耳,亦須謹避風寒,使之氣體和通。

其於粥餌則勿令飽而氣實,飢而內虛,如此在瘡家垂意焉。

白話文:

錢氏說:出疹子很快的為重症,瘡起帶有疹子的是輕中有重,稀稀疏疏出疹的是輕症,外黑裡白的是微重,外白裡黑的是大重;瘡起始如針孔般黑點是病情劇烈。青色乾枯、紫色陷落、昏迷、汁水不止、燥熱口渴、脹痛、哭喘、大小便不通的,是病情危困。調養的方法,只要解毒、和胃、安神、發汗就可以了,虛弱的增補之,實邪的削減之,寒冷的溫暖之,燥熱的平和之。這是權衡輕重的原則,用比喻來說,就像烹飪龍肉的方法,只要使它鬆軟而已,但也要謹防風寒,使它的氣血和暢。

3. 論瘡痘首尾不可汗下

錢氏療瘡疹證候,惟用溫涼之劑治之,又戒云:不可妄下及妄攻發。蓋毒發於表,如苟妄汗,則榮衛一虛,重令開泄,轉增瘡爛。由是風邪乘間變證者有之。毒根於裡,如苟妄下,則內氣一虛,毒不能出而返入焉。由是土不勝水,變黑歸腎,身體振寒,耳骫反熱,眼合肚脹,其瘡黑陷,十無一生。

白話文:

錢氏治療瘡疹的證候,只用溫涼的藥物治療,並告誡說:不可隨意發汗或攻發病邪。因為毒邪發於表,如果隨意讓病人發汗,就會導致榮衛之氣虛弱,使汗液淋漓不止,瘡口更加腐爛。由此,風邪乘虛而入,造成病情變化。毒邪根源於內,如果隨意讓病人瀉下,就會導致內氣虛弱,毒邪不能排出而反而被滯留在體內。由此,土不勝水,毒邪化火歸於腎,身體發抖畏寒,耳後熱,兩眼緊閉,肚子脹滿,瘡口發黑下陷,十個病人中難得有一個人能活下來。

汗下二說,古人所深戒。以此觀之,瘡疹證狀,雖與傷寒相似,而其治法實與傷寒不同。傷寒從表而入里,瘡疹從里而出表,故也。其或氣實煩躁,熱熾,大便秘結不通者,宜略與疏之。若小便赤少者,分利之,則熱氣有所滲而出。凡熱又不可驟遏,但輕解之。若無熱,則瘡又不能發越也。

白話文:

關於汗與下的兩種說法,古人非常忌諱。以此來看,瘡疹的證狀,雖然與傷寒相似,但其治療方法卻與傷寒不同。傷寒是由表及裏,瘡疹是由裏透表,這是原因。如果氣實煩躁,熱熾,大便祕結不通,應該適當疏通。如果小便赤少,就要分利,這樣熱氣纔有地方滲出。總之,熱氣不能一下子遏制,只能輕輕地疏解。如果沒有熱,瘡疹就不能發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