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鑾

《幼科類萃》~ 卷之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2)

1. 論五臟相勝虛實之邪

錢氏曰肝臟病見秋木旺,肝強勝肺也,宜補肺瀉肝,輕者肝病退,重者唇白而死。

肺病見春金旺,肺強勝肝,當瀉肺,輕者肺病退,重者必發驚,更有赤者,當搐,為肝怯,當目淡青色也。

心病見冬火旺,心強勝腎,當補腎治心,輕者心病退,重者下竄不語,腎怯虛也。

腎病見夏水勝火,腎勝心也,當瀉腎,輕者腎病退,重者悸動,當搐也。

脾病見四傍,皆仿此治之,順者易治,逆者難治,脾怯,面目赤黃,五臟相反,隨證治之。

如肺病又見肝證,咬牙多呵欠者,易治,肝虛不勝肺故也,若目直大叫哭,項急煩悶者,難治,蓋肺病久則虛冷,肝強實而反勝肺也,視病之邪久虛實,虛則補母,實則瀉子。

潔古曰:肝勝肺則肝病。肝病發搐,又見肺虛喘而氣短,病見於申酉戌時,是者異強也,內經云:受所制而不能制,謂之真強,法當補脾肺而瀉肝,導赤散、瀉黃散主之。

按劉宗厚云:此皆五臟相勝,病機不離五行生剋制化之理者,蓋小兒初生襁褓,未有七情六慾,只是形體脆弱,血氣未定,臟腑精神未完,所以有臟氣虛實勝乘之病,但世俗不審此理,往往遇是率指為外感內傷,而用藥致枉死者多矣,悲夫,矧錢氏論脫略,幸而潔古補之,今特參附,誠所謂無窮之惠也。

白話文:

錢乙說,肝臟的疾病如果在秋天木氣旺盛時出現,表示肝氣過強,會壓制肺氣。治療上應該補益肺氣、疏瀉肝氣。病情輕的,肝病就會消退;病情嚴重的,嘴唇會發白而死亡。

肺臟的疾病如果在春天金氣旺盛時出現,表示肺氣過強,會壓制肝氣。治療上應該疏瀉肺氣。病情輕的,肺病就會消退;病情嚴重的,一定會出現驚厥,若臉色發紅,則會抽搐,這是因為肝氣虛弱,眼睛會呈現淡青色。

心臟的疾病如果在冬天火氣旺盛時出現,表示心氣過強,會壓制腎氣。治療上應該補益腎氣、調理心氣。病情輕的,心病就會消退;病情嚴重的,會向下竄動,不說話,這是因為腎氣虛弱。

腎臟的疾病如果在夏天水氣旺盛時出現,表示腎氣過強,會壓制心氣。治療上應該疏瀉腎氣。病情輕的,腎病就會消退;病情嚴重的,會心悸,甚至會抽搐。

脾臟的疾病出現在四季交替時,治療方法都可仿照上述原則。情況順利的容易治療,情況逆反的難以治療。脾氣虛弱時,臉色會呈現紅黃色。五臟之間如果出現相互剋制的狀況,要根據具體證狀來治療。

例如,肺病又出現肝病的症狀,例如咬牙、頻繁打哈欠,是容易治療的,因為這是肝氣虛弱不能勝過肺氣的表現。但如果眼睛直愣愣的,大聲哭鬧,頸部僵硬,煩躁不安,就難以治療,因為肺病久了會虛冷,而肝氣卻過於強盛,反而壓制肺氣。要觀察疾病的虛實情況,病邪為虛的,要補養其母臟;病邪為實的,要疏瀉其子臟。

張元素說,肝氣過盛而壓制肺氣,就會導致肝病。肝病發作導致抽搐,又出現肺虛喘氣短的症狀,病發時間在申時(下午3-5點)、酉時(下午5-7點)、戌時(晚上7-9點),這表示病邪更為強盛。《內經》說:「受到制約卻不能反制,稱為真強」,這時應該補益脾肺之氣、疏瀉肝氣,可以使用導赤散、瀉黃散等方劑。

劉宗厚認為,這些都是五臟之間相互剋制的情況,病理機制都遵循五行生剋制化的原理。小兒剛出生時,還沒有七情六慾,只是身體虛弱,氣血不穩定,臟腑精神發育尚未完善,所以才會出現臟氣虛實盛衰的病症。但是世俗不了解這個道理,常常把這種情況當作外感或內傷來治療,導致用錯藥而枉死的案例很多,實在可悲。錢乙的論述略有遺漏,幸好張元素做了補充,我現在加以整理附上,真是無窮的恩惠啊。

2. 論五臟子母虛實鬼賊微正

潔古曰:在前者為實邪。子能令母實,拒賊傷於母,其子又引母所克者妻來相助,故曰實邪。也在後者為虛邪。母引子之鬼賊至,由母能使子虛也。內經雲: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此之謂也。

妻來乘夫為微邪,夫來乘妻為賊邪。法當瀉鬼補本臟。本臟自病為正邪。當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內經云:滋苗者必固其根,伐下者必枯其上,逆其根伐其本則敗其真矣。

按劉宗厚云:此五行生剋之道論也。義見難經五十難及後五臟補瀉治要論,宜參考之。

白話文:

張潔古說:病邪表現在前的,屬於實邪。如同兒子能使母親強壯,拒絕盜賊就會傷害到母親,這個兒子又會引來母親所剋制的對象(妻)來幫助自己,所以稱為實邪。病邪表現在後的,屬於虛邪。如同母親引來兒子身上的鬼賊,是因為母親能使兒子虛弱的緣故。《黃帝內經》說:兒子能使母親強壯,母親能使兒子虛弱,就是這個意思。

妻子來欺負丈夫,稱為微邪,丈夫來欺負妻子,稱為賊邪。治療原則應當瀉掉鬼賊,補養本臟。本臟自己生病,稱為正邪。虛弱就應當補養它,強實就應當瀉去它。《黃帝內經》說:要讓幼苗生長,必須穩固它的根;要砍伐下面的枝幹,上面的枝葉必定會枯萎;違逆它的根源,砍伐它的根本,就會敗壞它的真氣。

劉宗厚按語說:這是用五行生剋的道理來論述的。詳細的內容可參考《難經》第五十難以及後世的《五臟補瀉治要論》,應該參照它們來理解。

3. 論五臟補瀉之法

潔古云心主熱自病或大熱瀉心湯主之,實則煩熱黃連瀉心湯主之,虛則驚悸生犀湯主之。

肺乘心微邪喘而壯熱,瀉白散主之。

肺乘心虛邪風熱,煎大青膏下大青丸。

脾乘心賊邪恐怖惡寒,安神丸主之。

按劉宗厚云乘者猶車乘之乘也,大抵五臟之病相乘,伏匿隱顯莫測,以上但言本病乘勝之道,故以五臟治要附於下,宜參考焉。

凡心臟得病,必先調其肝腎兩臟,腎者心之鬼,肝氣通則心氣和,肝氣滯則心氣乏,此心病先求於肝,清其源也。五臟受病,必先傳其所勝,水能勝火,則腎之受邪必傳於心,故先治其腎,遂其邪也。故當退腎氣益肝氣兩方,或診其脈,肝腎兩臟俱和而心自生疾,然後審其心家虛實治之。

肺主燥自病則喘嗽,燥則潤之,實則喘而氣盛,瀉白散,虛則喘而少氣,先益黃散而後阿膠散。

心乘肺賊邪熱而喘嗽,先地黃丸,中導赤散,後阿膠散主之。

肝乘肺微邪惡風眩冒昏憒嗽,羌活膏主之。

腎乘肺實邪增寒嗽,清利百部丸主之。

脾乘肺虛邪體重吐痰泄瀉,人參白朮散主之。

凡肺之得病,必先觀心之虛實,若心火炎盛鑠金,即當先益心氣後吃肺藥,若心氣和,即便看脾脈,若脾氣虛冷卻不能相生,而肺家生氣不足,則風邪易感,故患肺寒者皆脾虛得之。若脾氣盛實,則亦痞隔中焦,而大腸與肺表裡不能相通。夫中焦熱隔,則肺與大腸不通,其熱毒之氣必上蒸於肺而生痰,故患肺熱者多脾實得之。

心氣盛者瀉之,脾氣虛者益之,脾氣實者通之,然後隨其肺之寒熱以治之,故有抑心氣益脾氣通肺氣三藥。若診其脈氣,心脾兩臟俱和而肺自生疾,則但察肺家虛實而治之。

肝主風自病則風搐拘急,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佐以酸苦以辛散之,實則風搐力大,瀉青丸主之,虛則風搐力少,地黃丸主之。

心乘肝實邪壯熱而搐,利驚丸主之。

肺乘肝賊邪氣盛則前伸呵欠微搐,法當瀉肺,先補本臟,補肝地黃丸主之,瀉肺瀉白散主之。

脾乘肝微邪多睡體重而搐,先當定搐,瀉青丸主之,搐止再見後證,則別立法治之。

腎乘肝虛邪增寒呵欠而搐,羌活膏主之。

凡肝得病,必先察其肺腎兩臟,根其病之所起,然後審其肝家本臟之虛實,方可治療。然腎者肝之母,金者木之賊。今肝之得病,若非腎水之不能相生,必是肺金之鬼來相攻擊,不得不詳審而求之。故其來在肺,先治其肺,攻其鬼也。其來在腎,先補其腎,滋其根也。然後審其肝家本臟之虛實而寒溫之。

白話文:

潔古說,心臟本身有熱病,或是發高燒,用瀉心湯來治療。如果心火太旺,導致煩躁發熱,用黃連瀉心湯來治療。如果是心氣虛弱,導致驚悸不安,用生犀湯來治療。

肺侵犯心臟,導致輕微的邪氣,出現喘氣和發高燒,用瀉白散來治療。

肺侵犯心臟,導致虛弱的邪氣,出現風熱,用煎大青膏,並服用大青丸來治療。

脾侵犯心臟,導致賊邪,出現恐懼、怕冷,用安神丸來治療。

劉宗厚說,所謂的「乘」,就像是坐車的「乘」一樣。大概五臟的疾病會互相影響,潛伏隱藏,難以預料。以上只是說本臟的疾病,乘勝侵犯其他臟腑的狀況。所以把五臟的治療要點附在下面,應該參考。

凡是心臟生病,必須先調理肝和腎這兩個臟器。腎是心臟的陰,肝氣順暢,心氣就平和。肝氣鬱滯,心氣就衰弱。這就是心病要先從肝治療,清理根源的道理。五臟生病,一定先傳給它所能剋制的臟器。水能剋火,所以腎受到邪氣,一定會傳給心臟。所以要先治療腎,疏導邪氣。所以應該用退腎氣、益肝氣這兩個方向的藥方。或者診脈,如果肝腎兩臟都調和了,而心臟才發生疾病,然後再判斷心臟的虛實來治療。

肺本身有燥熱的疾病,就會出現喘嗽。燥就要潤燥,如果是實證,喘氣而且氣盛,用瀉白散來治療。如果是虛證,喘氣而且氣短,先用益黃散,再用阿膠散。

心侵犯肺臟,導致賊邪、熱氣和喘嗽,先用生地黃丸,中間用導赤散,最後用阿膠散來治療。

肝侵犯肺臟,導致輕微的邪氣、怕風、頭暈、昏迷、咳嗽,用羌活膏來治療。

腎侵犯肺臟,導致實邪、咳嗽加劇、怕冷,用清利百部丸來治療。

脾侵犯肺臟,導致虛邪、身體沉重、吐痰、腹瀉,用人參白朮散來治療。

凡是肺臟生病,必須先觀察心臟的虛實。如果心火旺盛,會克制肺金,就應該先補心氣,再用肺藥。如果心氣平和,就看脾脈。如果脾氣虛弱寒冷,不能滋養肺,而導致肺家正氣不足,就容易感受風邪,所以患有肺寒的人,多半是脾虛引起的。如果脾氣旺盛,也會導致中焦阻塞,使大腸和肺這表裡的關係不能相通。中焦如果熱而阻塞,肺和大腸不通暢,熱毒之氣一定會向上蒸發到肺,產生痰液。所以患有肺熱的人,多半是脾實引起的。

心氣旺盛要瀉,脾氣虛弱要補,脾氣壅滯要疏通。然後根據肺的寒熱來治療,所以有抑制心氣、補益脾氣、疏通肺氣這三種治療方法。如果診脈,發現心脾兩臟都調和,而肺臟才發生疾病,那麼就直接判斷肺的虛實來治療。

肝本身有風的疾病,就會出現抽搐、拘攣。肝喜歡舒緩,可以用甘味的藥來緩解,佐以酸味和苦味,用辛味的藥來疏散。如果是實證,抽搐力量大,用瀉青丸來治療。如果是虛證,抽搐力量小,用地黃丸來治療。

心侵犯肝臟,導致實邪、發高燒和抽搐,用利驚丸來治療。

肺侵犯肝臟,導致賊邪、氣盛,出現身體向前伸、呵欠和輕微抽搐,方法應該先瀉肺,先補肝,用補肝的地黃丸,再用瀉肺的瀉白散。

脾侵犯肝臟,導致輕微邪氣、嗜睡、身體沉重和抽搐,應該先止抽搐,用瀉青丸。抽搐停止後,再觀察其他症狀,另外制定治療方法。

腎侵犯肝臟,導致虛邪、怕冷、呵欠和抽搐,用羌活膏來治療。

凡是肝臟生病,必須先觀察肺和腎這兩個臟器,追溯疾病的根源,然後判斷肝臟本身的虛實,才可以治療。腎是肝的母親,金會克木。現在肝臟生病,如果不是腎水不能滋養,一定是肺金的克制。必須仔細審查並找到病因。如果病根在肺,就先治療肺,攻克其克制的力量。如果病根在腎,就先補腎,滋養其根源。然後判斷肝臟本身的虛實來決定寒熱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