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鑾

《幼科類萃》~

回本書目錄

1. 卷之十三·腹脹門

2. 脈法

肺經曰關上脈虛即為內脹。○遲而滑者為脹。○肺盛而緊者為脹。○嚴氏腹脹脈浮者易治。○虛者難治。○針經曰其脈大堅似澀者脹也。

白話文:

肺經的脈象在寸關尺的「關」這個部位呈現虛弱,就表示體內有脹氣。脈象跳動緩慢且滑利,也是脹氣的徵兆。肺氣過於旺盛而脈象緊繃,也代表有脹氣。嚴氏認為腹脹的病人,脈象浮在表面是容易治療的,脈象虛弱則難以治療。《針經》說,脈象大而堅硬,感覺又像粗澀不流暢,也是脹氣的表現。

3. 論小兒腹脹之由

內經曰諸腹脹大皆屬於熱,又針經曰:夫脹者皆在於臟腑之外,排臟腑而郭胸脅脹滿皮膚,故命曰脹。或厥氣在下,榮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搏乃合而為脹也。又調經篇云:因飲食勞倦損傷脾胃,始受熱中未傳寒中,皆由脾胃之氣虛實不能運化精微而制水穀聚而不散而成脹滿,此寒濕鬱遏而脹也。

大抵小兒多由飲食飢飽生冷甜膩聚結不散,或因久患疳積及雪後癖塊不消皆能為脹,按之如鼓膨脝者是也。故有疳脹、氣脹、膈脹、蟲脹、積脹、食脹、虛脹、冷脹、鎖肚脹,病名不同,宜各隨輕重盛衰主治,庶不瘥誤。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所有腹部脹大都是因為熱引起的。另外一本針灸經典也說,所謂的「脹」,都是在五臟六腑的外面,排擠臟腑,擴張胸脅,使皮膚脹滿,所以稱作「脹」。有時是因為氣逆行在下,導致營衛之氣停滯,寒氣又逆行向上,正氣和邪氣互相攻擊,兩股氣相搏鬥,就會形成脹。

《調經篇》還說,因為飲食不當、過度勞累損傷了脾胃,一開始是受熱,還沒有轉為受寒,這都是因為脾胃的氣虛弱或實邪,無法運化食物的精華,導致水穀聚集而無法散開,形成脹滿,這是寒濕鬱積而造成的脹。

總的來說,小孩的腹脹大多是因為飲食不節制,過飢、過飽、生冷、甜膩的食物積聚不散,或者是因為長期患有疳積,以及雪後形成的癖塊沒有消散,這些都可能造成腹脹,摸起來像鼓一樣膨脹。因此,腹脹有疳脹、氣脹、膈脹、蟲脹、積脹、食脹、虛脹、冷脹、鎖肚脹等不同的名稱,應該根據病情輕重、盛衰來分別治療,才不會有錯失。

4. 腹脹治法

錢氏云治腹脹者,如行兵戰寇於林,寇未出林,以兵攻之,必可獲寇。若出林不可急攻,攻則必有失,當以意漸收之即順也。又云小兒腹脹由脾胃虛氣攻作也。實者悶亂喘滿,可下之,用紫霜丸、白餅子。不喘者虛也,不可下。若誤下致脾虛氣上附肺而行,肺與脾子母皆虛,肺主目胞腮之類,脾主四肢,母氣虛甚,主目胞腮腫也。

色黃者屬脾也,治之用榻氣丸漸消之,未愈漸加丸數,不可以丁香、木香、橘皮、豆蔻、大溫散藥治之,使上下分消其氣則愈也。若虛氣已出附肺而行,即脾胃內弱,每生虛氣入於四肢、面目矣。小兒易為虛熱,脾虛不受寒溫,服寒則生冷,服溫則生熱。當識此勿誤也。胃久虛熱多生疸病,或引飲不止,脾虛不能勝腎,隨肺之氣上行於四肢,若水狀,腎氣浸浮於肺即大喘也。此當服榻氣丸。

病愈後面未紅者,虛衰未復故也。凡治小兒虛腹脹,先服榻氣丸,不愈,腹中有食積結糞,小便黃,時微喘,脈伏而實,時飲水能食者,可下之瘥。脾初虛而後有積,所治宜先補脾然後下,之下後又補脾即愈也。不可補肺,恐生虛氣耳。

白話文:

錢氏說治療腹脹,就像在樹林裡打仗對付敵人,敵人還沒出樹林時,就用兵攻打,一定可以抓到敵人。如果敵人已經出樹林,就不能急著攻擊,急攻一定會失敗,應該慢慢地用計策來收服,這樣才會順利。

他又說,小兒腹脹是因為脾胃虛弱導致氣往上衝引起的。如果是實證,會感到胸悶煩躁、呼吸急促飽脹,可以用瀉下的藥,例如紫霜丸、白餅子。如果沒有呼吸急促,那就是虛證,不可以瀉下。如果誤用瀉藥,會導致脾虛,氣會往上依附到肺部運行,肺和脾(母子關係)都虛弱,肺主管眼睛、眼皮、臉頰等部位,脾主管四肢,母氣虛弱得很嚴重,就會導致眼睛、眼皮、臉頰腫脹。

臉色發黃,屬於脾的問題,可以用榻氣丸慢慢地消脹氣,如果沒好,就慢慢增加藥丸的劑量。不可以隨便用丁香、木香、橘皮、豆蔻這些溫熱發散的藥來治療,要讓上下的氣分散消散,病才會好。如果虛氣已經跑出去依附肺部運行,就表示脾胃內部很虛弱,常常會產生虛氣跑到四肢、臉上。小兒容易有虛熱,脾虛不受寒溫的刺激,吃寒涼的食物會生冷,吃溫熱的食物會生熱。一定要了解這個道理,不要搞錯。胃長期虛熱容易產生黃疸病,或者不停地想喝水。脾虛不能制約腎,腎氣就跟著肺氣往四肢上走,看起來像水腫一樣。腎氣如果浸潤到肺部,就會呼吸急促。這種情況應該服用榻氣丸。

病好之後臉色沒有紅潤,是因為虛弱還沒恢復。凡是治療小兒虛性腹脹,先服用榻氣丸,如果沒好,是因為肚子裡有食積,大便不通,小便黃,有時會輕微喘,脈象沉伏而有力,有時能喝水能吃飯,這種情況就可以用瀉下藥來治療。脾虛之後才有食積,治療方法應該先補脾,然後再用瀉下藥,瀉下之後再補脾,這樣病就會好。不可以補肺,以免產生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