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鑾

《幼科類萃》~ 卷之八·痢疾門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痢疾門 (2)

1. 論痢疾用熱藥之

原病式云或曰白痢既為熱何故服辛熱之藥亦有愈者耶?蓋辛熱之藥能開發腸胃鬱結,使氣液宣通,流濕潤燥,氣和而已。蓋病微者可愈,甚者鬱結不開,其病轉加而死矣。凡治熱甚吐瀉亦然。夫治諸痢者,莫若以辛苦寒藥治之,或微加辛熱佐之則可。蓋辛能發散,開通鬱結;苦能燥濕;寒能勝熱,使氣宣平而已。

如錢氏香連丸之類是也。故治諸痢者,黃連黃柏為君,以其至苦大寒,正主濕熱之病。乃若世傳辛熱金石毒藥治諸吐瀉下痢,或有愈者,以其善開鬱結故也。然雖亦有驗者,或不中效,反更加害。

按治痢用辛苦寒之劑,開鬱燥濕勝熱三法俱備。世之用辛熱金石毒藥者,誠非也。然亦有久痢腸胃虛滑者,亦當求責。

白話文:

有人問:「白痢既然是熱症,為什麼服用辛辣溫熱的藥物反而會好呢?」這是因為辛辣溫熱的藥物能疏通腸胃中鬱結的氣機,使氣血津液運行順暢,排出濕氣、滋潤乾燥,使氣機調和而已。病情輕微的,這樣可以治癒;但病情嚴重的,鬱結不通暢,反而會加重病情而死亡。凡是治療熱症引起的嚴重嘔吐、腹瀉也是這個道理。

治療各種痢疾,最好使用辛苦寒涼的藥物,或者稍微加入一點辛溫藥輔助即可。辛味藥能發散,疏通鬱結;苦味藥能燥濕;寒涼藥能制伏熱邪,使氣機順暢平和。像錢乙的香連丸就是這類藥。所以治療各種痢疾,以黃連、黃柏為主要藥物,因為它們藥性極苦、極寒,正好能針對濕熱引起的疾病。至於世俗相傳用辛溫、金石類的有毒藥物治療各種嘔吐腹瀉痢疾,有時也能治好,是因為它們能疏通鬱結的緣故。然而,即使有時有效,也可能不見效,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總結來說,治療痢疾應當使用辛苦寒涼的藥物,同時具備疏通鬱結、燥濕、制伏熱邪這三種功效。世俗使用辛溫金石類的有毒藥物,實在是不對的。然而,對於久病不癒、腸胃虛弱滑脫的病人,也應當另行考量。

2. 痢疾不治證

凡小兒下痢如塵腐色者死○下如屋漏水者死○下痢日久大孔如竹筒者死○下痢如竹筒注水者死○又小兒赤白同下久而不禁,小便赤澀,腹痛發熱,唇紅舌胎氣促,心煩坐臥不安,狂渴飲水,穀道傾陷,時復面容似妝,飲食全不進者,並不治。

白話文:

小孩拉肚子,如果大便像灰塵腐敗的顏色,就會死亡。如果大便像屋簷漏水一樣,也會死亡。拉肚子很久,肛門變得像竹筒一樣大孔,也會死亡。拉肚子像竹筒倒水一樣不停流出,也會死亡。

另外,小孩拉出紅、白相間的大便,而且很久都止不住,小便又紅又澀,肚子痛還發燒,嘴唇紅、舌苔很厚、呼吸急促,心煩意亂坐立難安,非常口渴一直喝水,肛門凹陷,有時臉色像化過妝一樣,完全吃不下東西,這些情況都是無法治癒的。

3. 下痢灸法

黃帝云:小兒疳痢脫肛,體瘦渴飲,形容憔悴,諸醫治不瘥,灸尾翠骨上三寸骨關三壯。岐伯曰:兼三伏內,用桃柳枝煎洗兒,午時當日灸之後,用青帛拭,當有蟲隨汗而出,此神妙法也。

小兒秋涼冷痢不止,灸臍下二三寸間,動脈中是穴,各灸三壯。

小兒脫肛瀉血,每廁臟腑撮痛不可忍,灸百會一穴三壯,取法在頭中心陷者是穴,又灸接脊一穴,取法在十二椎下節間是穴。

小兒脫肛瀉秋深不效,灸龜尾穴一壯,取法在脊端窮骨也。

白話文:

黃帝說:小孩子因為疳積導致的痢疾,還有脫肛,身體消瘦,口渴想喝水,看起來非常憔悴,很多醫生都治不好。這時候可以灸尾椎骨向上三寸的骨關穴,灸三壯。岐伯說:在三伏天內,用桃枝和柳枝煎水給孩子洗澡,中午洗完當天接著灸,灸完後用青色的布擦拭,應該會有蟲子隨著汗液排出,這是個神奇的好方法。

小孩子秋天著涼引起的冷痢不止,可以灸肚臍下方二三寸,有動脈跳動的地方,那就是穴位,每個穴位灸三壯。

小孩子脫肛而且拉血,每次上廁所都覺得內臟抽痛難以忍受,可以灸百會穴,灸三壯,這個穴位在頭頂正中央凹陷的地方。還可以灸接脊穴,位置在第十二節椎骨下方。

小孩子脫肛拉肚子,秋天治療效果不好,可以灸龜尾穴一壯,這個穴位在脊椎最末端的骨頭上。

4. 痢疾諸方

小香連丸 治小兒冷熱腹痛利下水穀。

木香、訶子肉(各二分)、黃連。

上為末飯丸綠豆大米飲下,十丸至三四十丸頓服之。

地榆散 治小兒赤痢,因大腸停積熱毒得之,或點滴鮮紅。

地榆(不拘多少)。

上為末,每服一錢,米湯調下。加黃連、枳殼、赤芍藥、甘草。一方去甘草,加厚朴、木瓜,湯下。

芍藥柏皮湯 治小兒一切惡痢,窘迫膿血。

芍藥、黃柏(各一兩)、當歸、黃連(各半兩)。

上為末,水丸綠豆大,溫水化下。

胃風湯 治小兒風冷乘虛入客腸胃,水穀不化,泄瀉注下,及腸胃濕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日夜無度。

人參、白朮、茯苓、芎藭、桂、當歸、芍藥。

上粗末,每服二錢,入粟米數粒同煎,食前服。

敗毒散 治疫毒痢,一方一家長幼相似者。

前胡、柴胡、桔梗、甘草、芎藭、茯苓、羌活、獨活、人參、枳殼。

上水一鍾,姜三片,棗一枚,加陳皮陳米煎一服。

百一選方 治小兒噤口痢。

蓮肉去殼留心,碾為末,每服半錢,陳米飲調下。此是毒氣上衝心肺,藉此以通心氣,便覺思食。

香脯 治小兒刮腸下痢,噤口不食,閉口閤眼,至重者。

精豬肉(一兩,劈薄片)、膩粉。

上將豬肉於炭火上慢炙,旋鋪膩粉勻成脯,每以少許與吃。如未知吃,且放鼻邊,自然要吃。此方治胃口有毒,食之神效。

小連丸 治小兒瀉痢赤白,脾胃虛弱,糟粕不聚,腹脹不食,時作陣痛,煩渴身熱。

黃連(三兩)、乾薑(炮一分)、當歸、阿膠(炒為珠,煎成膏,各一兩半)。

上三味為末,以阿膠膏為丸,如小豆大,三歲三十丸,米湯化下,食前。

養臟湯 治小兒冷熱不調,下痢赤白,或如膿血魚腦,裡急後重,臍腹絞痛,脫肛遂下,並皆治之。

粟殼(三錢,蜜炒去蒂)、人參、當歸、肉桂(各一錢)、訶子(煨一錢)、木香(半錢)、肉豆蔻(煨)、白朮(一錢)、芍藥(半錢)、甘草(炙一錢)。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煎,溫服。

白話文:

小香連丸

治療小孩因為受寒或受熱引起的腹痛,導致拉肚子,排出未消化食物。 需要木香、訶子肉各少許,黃連適量。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米飯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到三四十顆,用米湯送服。

地榆散

治療小孩因為大腸積熱毒引起的赤痢,可能會有鮮紅色的血便。需要地榆,用量不拘。將地榆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調服。另外,可以根據情況加入黃連、枳殼、赤芍藥、甘草;也可以去掉甘草,加入厚朴、木瓜,然後用湯藥送服。

芍藥柏皮湯

治療小孩各種嚴重的痢疾,症狀包括裡急後重、排出膿血。需要芍藥、黃柏各一兩,當歸、黃連各半兩。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水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用溫水化開送服。

胃風湯

治療小孩因為風寒侵入腸胃導致消化不良、拉肚子,或腸胃有濕毒,排出像豆汁一樣的糞便,甚至排出瘀血,並且次數頻繁。需要人參、白朮、茯苓、芎藭、桂、當歸、芍藥。將這些藥材切成粗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入少量小米一起煎煮,飯前服用。

敗毒散

治療因疫毒引起的痢疾,這種痢疾可能會在一家人中傳染。需要前胡、柴胡、桔梗、甘草、芎藭、茯苓、羌活、獨活、人參、枳殼。將以上藥材加一碗水,加入三片生薑、一顆紅棗,再加陳皮和陳米一起煎煮,服用一次。

百一選方

治療小孩因為噤口痢(指痢疾嚴重到無法進食)。需要蓮子肉,去掉外殼和蓮心,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陳米湯調服。這種方法可以讓毒氣不再向上衝擊心肺,使心氣恢復正常,進而產生食慾。

香脯

治療小孩因刮腸下痢,導致噤口不食、閉眼,情況嚴重者甚至會昏迷。需要精豬肉(切成薄片)和膩粉。將豬肉放在炭火上慢慢烤,再均勻鋪上膩粉,做成肉脯。每次給小孩吃少量,如果小孩不想吃,可以放在他鼻子邊,他自然會想吃。這個方子對於改善食慾不振非常有效。

小連丸

治療小孩因瀉痢(包括紅痢和白痢),導致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不食、時有陣痛、煩渴、身體發熱。需要黃連三兩,乾薑(炮製過)一分,當歸、阿膠(炒過後熬成膏狀)各一兩半。將黃連、乾薑、當歸磨成粉末,然後用阿膠膏做成小豆大小的藥丸。三歲小孩每次服用三十顆,用米湯化開送服,在飯前服用。

養臟湯

治療小孩因為冷熱失調引起的痢疾(包括紅痢、白痢),或者排出像膿血一樣的糞便,以及裡急後重、肚臍腹部絞痛、脫肛等症狀。需要粟殼(用蜜炒過,去掉蒂)三錢,人參、當歸、肉桂各一錢,訶子(煨過)一錢,木香半錢,肉豆蔻(煨過)、白朮各一錢,芍藥半錢,甘草(炙過)一錢。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碗水煎煮後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