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類萃》~ 卷之六·諸熱門 (2)
卷之六·諸熱門 (2)
1. 諸熱治法
心熱者,視其睡,口中氣溫,或合面臥,及上竄,搖頭,咬牙,瀉心湯主之。
肝熱,手尋衣領,及亂捻物,瀉青丸主之。
壯熱,飲水,喘悶,瀉白散主之。
脾熱,其熱在肌肉,遇夜尤甚,怠墮,嗜臥,身熱,飲水,四肢不收,瀉黃散主之。
肺熱,手掐眉目,日西熱甚,喘嗽,寒熱,壯熱,飲水,輕者瀉白散,重者涼膈散主之。
腎熱,兩足不喜衣覆,然此者臍之下,皆腎之所主,緣心氣下行於腎部也。東垣滋腎地黃丸主之。
潮熱,因傷寒,時疫,觸變邪氣,陰氣不足,陽氣有餘,陽邪暴傷,則血氣凝滯,不即流通,壅逆無歸,傳於足陽明之經,遂生潮熱,早晚兩度,如潮水之應期也。傷寒論云:潮熱者,實熱也。當利大便,脈實者,大柴胡湯下之,脈虛浮數者,百解散,汗之。
驚熱者,遍身發熱,面青,自汗,心悸,不寧,脈數,煩躁,叫恍惚,以錢氏涼驚丸,安神丸主之。
夜熱者,但夜間發熱,是陰中有陽邪也。以元戎四物二連湯主之。
餘熱者,謂寒邪未盡,傳驚之遺熱也。仁齋曰:傷寒汗下後,而熱又來,乃表裡俱虛,氣不歸,元陽浮於外,不可再用涼藥,蓋熱去則寒起,古人戒之法,當和胃氣,使陽氣收斂歸內,其熱自止。宜以參苓白朮散主之。
食熱者,手心熱,壯背先熱,噯氣,吐乳,大便酸臭,宜下積丸主之。
疳熱者,形瘦,多渴,吃食不長,肌肉,骨蒸,盜汗,泄瀉無常,肚大,腳弱,是也。宜龍膽丸,胡黃連丸,蘆薈丸之類。
壯熱者,一向不止,由血氣壅實,五臟生熱,蒸熨於內,則眠臥不安,精神恍惚,熏發於外,表里俱熱,煩躁,喘粗,甚則發驚癇也。火府散,通聖散主之。
煩熱者,心燥不安,五心煩熱,四肢溫壯,小便赤澀,宜一粒金丹主之。
積熱者,頰赤,口瘡,下盛則腰腿壅腫,表裡實則身熱,便澀,虛則汗下後仍熱也。或內因酒麴,煎爆,熱藥,峻補,外因大暖,爐火,侵逼,皆能生熱,此內外蘊積之熱,非食積熱也。宜三黃丸,四順飲主之。
風熱者,汗出身熱,呵欠,面赤,因其解脫,風邪致令所傷,客於皮毛,入於臟腑,則惡風,發熱,目澀,多睡。陽氣有餘,身熱無汗,陰氣有餘,身寒有汗,陰陽有餘,無汗而寒。素問曰:汗出而身熱者,風熱也。消風散,綠霞丸主之。
虛熱者,因傷寒及諸熱,汗下之後,余去津太過,氣血未調,食飲勞傷,致令虛熱,其候困倦,少力,面色青白,泄瀉,多尿,虛汗自出,恍惚,神慢,虛氣軟弱。
白話文:
各種熱症的治療方法
**心熱:**觀察患者睡覺情況,若口中呼出的氣是熱的,或者喜歡趴著睡、身體向上竄動、搖頭、磨牙,適合用瀉心湯來治療。
**肝熱:**手會去抓衣領,或是胡亂撥弄東西,適合用瀉青丸來治療。
**高熱:**會想喝水,呼吸急促、感到胸悶,適合用瀉白散來治療。
**脾熱:**發熱在肌肉,晚上更嚴重,身體疲倦、想睡覺、發熱、想喝水、四肢無力,適合用瀉黃散來治療。
**肺熱:**會用手掐眉毛眼睛,下午發熱更嚴重,咳嗽、發喘、時而發冷時而發熱、高燒、想喝水,症狀輕微的用瀉白散,嚴重的用涼膈散來治療。
**腎熱:**兩腳不喜歡蓋被子,因為肚臍以下部位都歸腎所管,這是因為心氣下行到腎部的緣故。適合用東垣滋腎地黃丸來治療。
**潮熱:**因為傷寒、時疫等傳染病,或是接觸到不好的邪氣,導致體內陰氣不足,陽氣過盛,陽邪過於猛烈侵襲,造成血液循環不暢,堵塞不通,最終傳到足陽明經,就產生潮熱,像潮水一樣每天早晚定時發作。傷寒論說:潮熱是實熱。應該通利大便,脈象強實的,用大柴胡湯來攻下,脈象虛浮數快的,用百解散來發汗。
**驚熱:**全身發熱,臉色發青,自己會流汗,心悸不安,脈象急促,煩躁不安、精神恍惚,適合用錢氏涼驚丸、安神丸來治療。
**夜熱:**只有晚上發熱,是因為體內陰虛而生陽熱,適合用元戎四物二連湯來治療。
**餘熱:**指的是寒邪還沒完全消除,留下熱的症狀。仁齋說:傷寒發汗或攻下後,如果又發熱,那是表裡都虛弱,氣無法歸位,元陽浮在體表,不能再用寒涼的藥,因為熱退了反而會出現寒症,古人告誡,應調理脾胃之氣,讓陽氣收斂歸於體內,熱自然就會退。適合用參苓白朮散來治療。
**食熱:**手心發熱,背部先發熱,打嗝、吐奶、大便酸臭,適合用下積丸來治療。
**疳熱:**身體消瘦,口渴、吃不下東西、長不高、肌肉消瘦、骨蒸發熱、盜汗、經常腹瀉、肚子大、腳沒力氣,是疳熱的症狀。適合用龍膽丸、胡黃連丸、蘆薈丸等來治療。
**持續高熱:**持續高燒不退,是因為體內血氣壅塞,五臟生熱,熱在體內蒸騰,所以睡不安穩、精神恍惚,熱氣向外散發,導致表裡都發熱,煩躁不安,呼吸急促,嚴重的話會引發驚厥。適合用火府散、通聖散來治療。
**煩熱:**心中煩躁不安,手心腳心發熱,四肢溫熱,小便短赤澀痛,適合用一粒金丹來治療。
**積熱:**臉頰發紅、嘴巴長瘡,熱在下焦就會腰腿腫脹,表裡都是實熱就會發燒、大便乾澀,虛弱的狀況下出汗後還是會發熱。有可能是因為體內喝酒、吃煎炸食物、熱性藥物、過於滋補,或是外在環境太熱、靠近爐火等原因,造成的內外熱積聚,這不是因為食物積滯引起的熱。適合用三黃丸、四順飲來治療。
**風熱:**出汗時發熱、打哈欠、臉色發紅,是因為毛孔開泄,風邪侵入皮膚毛孔,進入臟腑,會怕風、發熱、眼睛乾澀、想睡覺。陽氣過盛會發熱但不出汗,陰氣過盛會發冷出汗,陰陽都過盛會發冷但不出汗。《素問》說:發汗又發熱,是風熱的症狀。適合用消風散、綠霞丸來治療。
**虛熱:**因為傷寒或各種熱病,發汗或攻下之後,體內津液消耗過多,氣血未調和,飲食不當或過於勞累,導致虛熱,症狀是疲倦乏力、面色蒼白、腹瀉、小便頻繁、虛汗自出、精神恍惚、反應遲鈍、氣虛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