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概論》~ 論嬰兒胎黃症
論嬰兒胎黃症
1. 論嬰兒胎黃症
胎黃症者,嬰兒降生一二日後,發熱啼哭不吮乳,不能酣眠,手足時有一動之象。斯時眉心及兩顴發現黃色,漸漸眼白輪全面均黃矣。若再失治療的時候,及不明黃的原因,不知治法,又一延稽,通身均成黃色,黃毒迷漫,遍體強硬,抽搐隨之即起,危在頃刻,雖有治療方法,亦莫能挽救也。此症由娠母感受濕熱,發為淋帶,日久成毒,蒸為黃色,傳於胞胎。
故嬰兒在胎元時,已蘊藏濕熱之毒。落生後一二日間,必行發作,通身面目皆放黃金色。外象是壯熱,大便閉結,小溲短赤等症。治法應用地黃茵陳湯煎劑,清熱、解毒、活血、利濕,自可漸漸黃退身安,切不可待其黃毒侵及神經,再行醫治也。然須辨明此嬰兒之胎黃症,與五歲上下所患之黃疸不同。
胎黃為先天之濕熱結毒而成,無論如何亦須向體外發作,是由內而外的,病能不復雜,治療之法即減易。只要對症施治,見效不難。若黃疸則大異,其外部的病形病能,雖可與胎黃症相濫,而其成病的原因,及其治療之方藥,種種不能相同。蓋黃疸為濕溫誤治及失時,轉向里攻,復經庸醫用滋陰養血等膩藥,以希退熱。
孰知表邪不解,濕溫即由滋陰養血藥,引導之入於血分。肝膽首當其衝,因熱而漲溢,脾胃繼之,濕蒸而成黃,是症自外來而入內,復由內而發於外,病能病形均複雜。治療之法,自不能如胎黃之簡單也。關於黃疸症,後尚有專條論斷,其病能及治法,再行詳細的說明。茲先將地黃茵陳湯方列下:
地黃茵陳湯方(專治胎黃)
細生地(八分),當歸尾(七分),淨豬苓(八分),天花粉(一錢),赤芍藥(八分),赤茯苓(一錢),綿茵陳(一錢),建澤瀉(八分),黑山梔(五分),小木通(五分),青連翹(七分),生甘草(二分),以上各藥共用水一茶碗,煎成少半茶碗,放在乳瓶,令嬰兒吮之。面目的黃色,即漸漸退為淡黃。
斯時兒之壯熱,亦能減輕成平熱,漸可安睡,手足的偶一掀動之現象,於無形中停止其工作。過一夜後,小溲暢行,光赤紅,嗅之有腐臭味,繼見淡黃,終則長清,濕熱之毒,始由膀胱宣泄淨盡。同時大便,亦行潤下,作深黃兼綠色,也有腐臭味。是濕熱蘊毒,由脾胃順降至大腸,盪滌而去也。
至此熱必全退,黃去而肌肉轉紅活,啼住乳吮,胎黃之毒,才完全解除,回覆嬰兒自然的狀況也。若已誤治,濕熱結毒,向內抗進,侵及神經,浸浸有抽搐的症象,或已經微現抽搐。按胎黃的病能、及危急之狀態,到此地步,醫藥之力,恐不足以追及。本不能挽救,然為醫者,不可因病成不治,不為設法用峻烈之劑,以希死裡求生,任其云亡也。
以吾設想,只要黃毒未至瀰漫,全身四肢未至強硬,雖熱侵神經,已起抽搐,尚可用藥拯救,以希萬一。至終不能救,病兒的家長,只要明白生理與病態,萬無恨怒醫者之理。故吾敢大膽擬一方藥,或可轉危為緩,黃毒之攻進停止,性命自可保留,方能從容療治。險象已去,仍可用前方地黃茵陳湯與服,即能漸漸痊愈也。
其救急的方藥為何,犀角地黃解毒湯是也。犀角雖過涼性猛,然非此不足以清血退熱。只可猛一服之,萬不可頻用,切切注意,犀角地黃解毒湯列下:
犀角地黃解毒湯方(治胎黃誤治,轉成抽搐急症)
犀角(磅四分,另煎兌服),小生地(一錢),赤芍藥(一錢),青連翹(一錢),細木通(八分),生山梔(五分),牡丹皮(七分),紫地丁(一錢),荊芥穗(六分),苦桔梗(七分),生甘草(三分,為引),以上各藥,除犀角另煎兌服、及煎制之法另條錄出外,其餘各藥共用水一茶碗,煎成十分之四碗,倒在其他盂中,再兌上犀角汁與服即可。
煎犀角汁法:
取頂上犀角(磅,四分),放沙壺或鐵磁盂中,多加水慢火細細煎之。須煎至百餘沸,僅剩半酒杯即成。倒出後放在一邊,待煎劑成後,再兌入藥汁中。煎時用文火法,並須用新竹筷頻頻攪之,不使其沫沸出。恐其精華隨沫沸出,與病無濟也。至於煎剩的渣,可再加水煎之,與兒作飲料服,其力量尚能清血中餘毒也。
白話文:
[討論嬰兒出生黃疸問題]
當嬰兒在一兩天後出現發燒、哭鬧不吃奶,無法熟睡,偶爾手腳會動一下。這時會發現他們的額頭和臉頰開始泛黃,逐漸地,眼白也會變得黃黃的。如果錯過了治療的時機,或是不瞭解黃疸的原因,不懂得如何治療,拖延下去,全身都會變成黃色,黃疸毒素擴散,導致身體僵硬,抽搐隨之而來,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即使有治療的方法,也很難挽回。
這種疾病是因為孕婦受潮濕熱氣影響,形成尿路感染,久而久之成為毒素,使身體產生黃疸,毒素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
因此,嬰兒在胎兒階段就已經儲存了潮濕熱氣的毒素。出生一兩天後,必定會爆發,全身包括臉部都呈現黃金般的顏色。外在表現為高燒,大便堵塞,小便短且顏色深黃。治療方法是使用地黃茵陳湯,清熱、解毒、活血、利濕,這樣可以逐漸消除黃疸,身體恢復健康,千萬不要等到黃疸毒素侵害神經系統才開始治療。
然而,我們必須區別這種新生兒黃疸和五歲左右兒童的黃疸是不同的。
新生兒黃疸是由先天性的潮濕熱氣結成毒素所引起,無論如何,它必須從體內爆發出來,是由內而外的,病情不會太複雜,治療方式相對簡單。只要對症下藥,效果顯著。而黃疸病則完全不同,雖然外在症狀可能與新生兒黃疸相似,但病因和治療方式完全不同。黃疸通常是由濕熱誤診和治療不當,導致病情轉向體內,庸醫使用滋陰養血的藥物希望退燒,卻不知表面的邪氣未解決,濕熱反而被引入血液中,影響肝臟和膽囊,導致黃疸。
因此,黃疸是由外而內,再由內而外爆發,病情和症狀都更複雜,治療方式自然不能像新生兒黃疸那樣簡單。關於黃疸的詳細病情和治療方式,後續會有專門的章節討論。
現在先介紹地黃茵陳湯的配方,專門治療新生兒黃疸:
地黃茵陳湯方: 生地黃(8分)、當歸尾(7分)、豬苓(8分)、天花粉(1錢)、赤芍藥(8分)、赤茯苓(1錢)、綿茵陳(1錢)、澤瀉(8分)、山梔子(5分)、小木通(5分)、連翹(7分)、甘草(2分)。將這些藥材放入一碗水中,煮至剩下半碗,倒入奶瓶,讓嬰兒吸吮。臉部的黃疸會逐漸褪成淡黃色。
這時嬰兒的高燒也會減輕,逐漸能夠安睡,偶爾的手腳活動也會停止。過了一夜後,小便會變得暢快,顏色鮮紅,聞起來有腐臭味,接著變淡黃,最後變清澈,潮濕熱氣的毒素會通過膀胱排泄乾淨。同時,大便也會變得潤滑,顏色深黃帶綠,同樣有腐臭味,這是潮濕熱氣的毒素順著消化道排出體外。
到這個階段,熱度應該會完全消退,肌膚恢復紅潤,不再哭鬧,開始吃奶,新生兒黃疸的毒素已經完全清除,恢復正常的嬰兒狀態。
如果已經誤診,潮濕熱氣的毒素進入體內,侵害神經系統,出現抽搐的徵兆,或是已經輕微抽搐。對於新生兒黃疸的病情和危急狀態,到這個程度,醫學的力量可能不足以救治。但作為醫生,不能因為病情無法治療就不設法使用強烈的藥物,以求在絕境中尋求生存,不能任其死亡。
在我看來,只要黃疸毒素沒有擴散全身,四肢還未變得僵硬,即使熱度已經侵害神經系統,造成抽搐,還是有可能用藥物救治,以求萬一。即使最終無法救治,孩子的父母只要瞭解正常生理和病態,不會無理責怪醫生。因此,我大膽地提供一個藥方,或許可以將危急情況轉為緩和,阻止黃疸毒素的進一步攻擊,保住性命,然後再慢慢治療。一旦危急情況解除,仍然可以使用地黃茵陳湯,病情就能逐漸好轉。
緊急救治的藥方是犀角地黃解毒湯。犀角雖然性質極寒,但只有它才能清血退熱。只能服用一次,絕對不能頻繁使用,務必注意。犀角地黃解毒湯如下:
犀角地黃解毒湯方: 犀角(4分,另煎,兌服)、生地黃(1錢)、赤芍藥(1錢)、連翹(1錢)、木通(8分)、山梔子(5分)、牡丹皮(7分)、紫地丁(1錢)、荊芥穗(6分)、桔梗(7分)、甘草(3分,為引)。除了犀角另煎兌服外,其餘藥材加入一碗水,煮至剩下四分之一碗,倒入另一容器,再兌入犀角汁即可服用。
煮犀角汁的方法: 取犀角尖端(4分),放入砂鍋或瓷罐中,加入大量水,用小火慢煮。必須煮至一百次沸騰,只剩下半杯酒量即可。倒出後放置一旁,等煮好的藥劑完成後,再兌入藥汁中。煮的時候用小火,並且必須用新竹筷子不斷攪拌,防止泡沫冒出。因為精華可能會隨著泡沫流失,對病情無益。至於剩下的渣滓,可以再加水煮,作為孩子的飲料,它仍能清除血液中的殘餘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