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概論》~ 論小兒之遊風丹毒
論小兒之遊風丹毒
1. 論小兒之遊風丹毒
此症由娠母過食辛辣煎炙之物,或久臥火炕,內熱熾盛,波及生兒,降生後復感風邪,將血中已蘊之熱毒引起,發為遊風丹毒。失治能漫延全身,變症百出,亦能致命也。俗云風疹風疙疸者是。其症象小兒身上忽然紅腫,或分點粒,或成片斷,脹痛發癢,甚至滿身皆有,遊走無定。
萬不可用手抓搔,因指甲梢有毒,能引外風,立刻全身皆起,且能起至二層三層。斯時起到何處,何處肌膚即行麻木癢痛。入口內小兒即不能吮乳,到心口上,小兒即心中慌亂,啼不住聲。再甚涕淚皆干,丹毒轉向里攻進,侵及神經,筋青鼻煽,痙攣抽搐,立時發措手也。
其初跳見白斑,漸透黃色光亮,皮中恍如有水,脹破即流黃水,黃水到處,同樣之症型旋生,濕爛痛癢,名為水丹。多生腿膝等處,屬脾肺有風熱而濕也。又有頭面身體起赤紅平點,不發熱而乾燥作痛癢,起多即連成云片,名為赤遊丹,是血分有火而受風也。又有遍身起扁疙疸與肉皮同色,無熱而微脹痛兼癢,遊走不定,是為膜冷所致。
又名冷丹,由胎毒未能發出肌膚,外受風寒鬱遏也。又有腰間紅腫一圈,名纏腰,甚毒火甚更,是心包及內腎有毒熱感風邪而成,其發甚速,頃刻傷生,無法救治也。總之丹毒起於胸腹及於四肢者,其症象順而吉,起於四肢及於胸腹者,症象逆而危,治療之宜急也。今將各項丹症的治法藥方列下,按症之現象,應服何等方劑,即對症與小兒服之,自可應症而愈也。
治水丹應用天保采薇湯,此症濕盛,脾氣因之不運化,濕熱鬱積成毒,復感外間風邪而起,治法宜用利濕清熱,疏風邪,通脾氣法,使其熱清風去濕開氣通,脾能運行,毒自解也。
天保采薇湯方(原方減味)
酒羌活(五分),炙前胡(一錢),半夏曲(一錢),廣陳皮(八分),赤芍藥(八分),雲茯苓(一錢),炒枳殼(六分),苦桔梗(七分),蒼朮(八分),酒川芎(五分),銀柴胡(五分),生甘草(三分),以上各藥用水一茶碗半,煎成半茶碗,連續與兒服之。此是周歲小兒服劑,若五歲上下,藥劑須加倍。
不然恐病大藥小,無濟無事。至於皮膚之濕爛處,再用青蛤散擦之,即止癢消腫,結痂生肌也。輔助湯劑,收濕防腐,解其外毒,更能收內外兼治之功效。散方列下:
青蛤散方
煅蛤粉(一兩),真青黛(三錢),煅石膏(二兩),輕粉(五錢),川黃柏(五錢),以上各藥共研成極細末,先用麻油調成塊,隨用多少分下一小塊。次用涼瀉之成稀糊狀,滿濕爛地方均塗之。如痂厚去痂再塗,真神效方也,治赤遊丹應用四物消風飲,此症為血液不清,積熱生毒,流行周身四肢頭面等處。不即發現赤遊丹症,亦必發於皮膚外間,處處成為瘡結。
今因外間的引誘風邪一鼓盪,熱毒隨血流皮膚中,遂受激而發為赤遊丹也。宜用散風、解毒、活血、清熱之四物消風飲治之。能致其血液暢行,風自消散,鬱熱能清,毒亦自解也。四物消風飲方列下:
四物消風飲方
細生地(一錢),當歸身(八分),炒荊芥(八分),赤芍藥(七分),酒川芎(五分),北防風(八分),白蘇皮(六分),秋蟬蛻(七分),薄荷葉(七分),酒獨活(五分),銀柴胡(五分),大紅棗(一枚),以上各藥用水一茶碗半,煎成半茶碗,頻頻與兒服之。此方量數為一歲內小兒之劑,若至五歲上下,須加劑一倍、或加一倍半。
酌量症的輕重,及年齡的大小,與藥之分量,比較準確,放心給兒服之,必能立見切效,此方劑是消此等風毒之效藥也。不過丹症愈後,須謹記發物,例如魚腥雞鵝等動風燥血之品,尤須忌之,否則再犯則難治。重者能攻入心胃,即作大冷大熱,心忙亂嘔吐。若果到此場合,急先服口藥的加重劑,以急解內毒走黃;再用磁鋒砭去惡血,則毒隨血散,冷熱立止,嘔吐亦安定。此法至神捷,萬勿稍延手術,致不可救也。
磁鋒砭法
取磁器之細薄者,輕輕敲破,用其最鋒利的小塊。用新竹筷一雙,將竹筷頭劈開,橫夾磁片於中,露鋒刃於外,用絲線將夾磁片之上下紮緊。以手拿扎磁鋒的竹筷下部,使磁鋒正對丹毒處立放之。再用他手另拿一竹筷,在夾磁鋒的竹筷磁銼之向上部,輕輕往復敲之,其惡血自在患處津出,不可用力敲打,以防砭深傷及肌肉。各處發現之丹毒,均可使此手術以砭之。
若未痊愈,不妨再行砭法一次,總以紅消,腫散,吐止,心安為定。治冷膜丹應用防風升麻湯。此症之原因,為熱毒內蘊,將行發現於外。猝遇外間之風寒一激,將熱毒之出路截住,全身的膚膜均行冷開,毒不能外泄所致。然周身的氣化,無一息之停留,熱毒即乘此時機,隨氣道竄行於皮膚之外,故無熱而起風泡,或不變皮色而發疙疸。其症象微痛而癢極,至於不能須臾忍奈。
但以手搔之,頃刻遍起全身,斯時必感覺周身難受。若流走至口內、及心口窩兩處,亦甚險要,不可疏忽失治也。治法宜用解肌、散風、通絡、消毒之防風升麻湯,使其表皮之寒鬆解,熱毒即行開散,風邪能消,膜絡自通也。其內服之防風升麻湯,及外擦之止癢藥包方列後:
防風升麻湯方
北防風(一錢),綠升麻(六分),生梔衣(七分),麥門冬(五分),荊芥穗(八分),細木通(七分),粉葛根(七分),薄荷梗(六分),小玄參(五分),牛蒡子(一錢),粉丹皮(六分),青連翹(一錢),以上各藥共用水一茶碗,煎成半茶碗,頻頻與兒服之。此藥為一歲以內之劑,若五歲以內之小兒,須更加一倍藥與服始可。
不然病重藥輕,無濟於事。若兼大便閉結,口味不開,頭旋暈甚者,是胃滿腸燥,熱不下行,燥火轉往上攻,須加酒大黃(一錢)、炒枳殼(一錢),即可通胃氣以消滯,攻下小便,能使燥火從下去也。
止癢藥包方(附用法)
北防風(一錢),荊芥穗(一錢),天水散(一錢)
三味共研極細末,用白夏布一塊將藥末包住,夏布上端用線扎之,以有藥末下之端,做成乳形微大之狀,用之遍擦頭面肢,及前心後背等處起風泡與白遍疙疸的地方,大能清熱散風,立即止癢止痛,神效無比。又可以免用指爪搔癢,能致肌膚破裂,遺毒血絡,發腫潰爛也。
白話文:
這篇文章在討論一種稱為「遊風丹毒」的小兒疾病。這病症據信是由母親在懷孕期間食用太多辛辣和煎炸食物,或是長時間躺在暖炕上導致體內熱氣過盛,影響到胎兒,孩子出生後再接觸到風邪,將體內的熱毒帶出,形成遊風丹毒。
如果沒有得到適當治療,這種病可能蔓延到全身,產生各種併發症,甚至致命。這種病在民間常被稱為風疹或風疙疸。病症初期,兒童身體會突然出現紅腫,可能是零星點粒,也可能成片,會感到脹痛和癢,且遍佈全身,位置不定。
千萬不能用手去抓,因為指甲中有毒,可能會引來更多的風邪,使病情迅速擴散,甚至在身體不同部位產生二層或三層的病竈。一旦病發,接觸到的肌膚就會麻木、癢痛。如果病發部位靠近口腔,孩子就無法吸吮奶水,靠近心臟,孩子就會感到心慌,不停哭泣。嚴重時,眼淚和鼻涕都幹涸,丹毒開始向內攻擊,侵蝕神經,導致面部青紫,鼻子煽動,痙攣抽搐,立即危及生命。
這種病初期可能出現白斑,逐漸變成明亮的黃色,皮膚下彷彿有水,一戳就破,流出黃水。黃水流到哪,哪就會再次出現同樣的症狀,濕潤、糜爛、疼痛、癢,稱為水丹。這種病常出現在腿膝等部位,是由於脾肺有風熱和濕氣造成的。還有一種是在頭部、面部和身體上出現紅色的斑點,不發熱但乾燥疼痛,如果斑點增多,就會連成一片,稱為赤遊丹,這是血液中有火氣,受到風邪影響的結果。
此外,還有一種是全身出現與皮膚同色的扁疙瘩,不熱但微痛,位置不定,這是由於寒冷引起的,稱為冷丹,是胎毒未能從皮膚排出,又被外來風寒阻塞所致。另一種是腰部一圈紅腫,稱為纏腰,毒性極強,是心包和內腎受到熱毒和風邪影響而形成,發病速度極快,瞬間可能致命,無法救治。
總的來說,丹毒如果從胸腹開始,然後擴展到四肢,病情相對較輕;但如果從四肢開始,然後擴展到胸腹,則病情較重,必須立即治療。文章後面詳細列出了治療各種丹毒的藥方和用法,根據孩子的具體症狀,選擇相應的藥方,按量服用,就能有效控制病情。
例如,治療水丹的天保采薇湯,是用於清除濕熱,驅散風邪,調理脾胃,使熱度下降,風邪消失,濕氣消散,氣血流通,脾臟功能恢復,毒素自然消除。還有治療赤遊丹的四物消風飲,以及治療冷膜丹的防風升麻湯等,都有具體的藥方和用法。
文章最後強調,丹毒治好後,要避免食用魚、雞、鵝等容易引發風邪的食物,否則病情可能再次發作,嚴重時可能進入心臟和胃部,造成高燒、心慌、嘔吐等症狀。在這種情況下,應立即加大藥量,解除體內毒素,並使用磁鋒砭法去除惡血,使毒素隨血液排出,緩解冷熱交替和嘔吐,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急救方法。
文章還介紹了磁鋒砭法的具體操作方法,使用磁器碎片和竹筷,將磁片固定在竹筷的一端,然後輕輕敲打,使惡血從患處流出,但要注意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傷害肌肉。對於尚未完全康復的患者,可以再次進行砭法,直到紅腫消失,嘔吐停止,心神安定為止。治療冷膜丹的防風升麻湯,則是用於解除肌膚的寒氣,讓熱毒得以消散,風邪得以消除,膜絡得以暢通。
此外,還有一種止癢藥包方,用於擦抹頭部、面部、四肢和背部等部位的風泡和白疙瘩,可以立即止癢止痛,效果顯著,同時也能避免使用手指抓癢,防止皮膚破裂,留下毒素,導致腫脹和潰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