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概論》~ 藥餌不可輕服論 (1)
藥餌不可輕服論 (1)
1. 藥餌不可輕服論
小兒之臟腑薄弱,百骸四肢均未長成,本不可輕與服藥。蓋草木氣味不純,金石之性更較霸烈,原非脾胃嫩脆者所宜。況問切不能真確,焉能知疾病之所在。惟憑望色以追尋病能,細心診察,始能證明病之地位及程度,用歷久的經驗,臨床以施治。毫療釐千里,藥餌豈易服哉。
白話文:
兒童的臟腑薄弱,四肢百骸都尚未發育完全,本來就不應該隨便服用藥物。因為草木之中所含的氣味成分不純,金石等藥物的性質更是霸道強烈,本來就不適合脾胃虛弱的兒童服用。況且望聞問切也不能夠十分準確,又怎麼能夠知道疾病的所在呢?只能憑藉觀察面色來推測疾病的可能性,經過仔細的診察,纔能夠確定疾病的位置和程度,再根據長期的經驗,在臨牀上進行治療。分毫之差,千里之遙,藥物豈是容易服用的啊!
粗疏庸愚之輩,不明生理,不知病能,何能辨別虛實寒熱,欲其識症無差,用藥無誤,殆不易得也。故凡有微小的病症,為其父母者,切不可倉忙憂急。但令哺兒之乳母,嚴戒油膩葷酒,使其乳汁清和,小兒吮其乳,腸胃先得清和,兒體的抵抗力量,立即回覆。二三日間,微小之病能,不藥自然痊愈。
白話文:
粗心大意、愚昧無知的人,不瞭解生理,不知道疾病的種類,怎麼能辨別虛實寒熱,想要他們診斷病情沒有錯誤,用藥沒有差錯,恐怕很難做到。因此凡是有細微病症的孩子,為人父母的,切不可慌忙憂慮。只要讓哺乳孩子的奶媽嚴戒油膩葷酒,讓她的乳汁 清爽和順,孩子吸吮她的乳汁,腸胃就會先變得清爽和順,孩子的抵抗力就會立即恢復。二、三天之內,細微的疾病自然會痊癒,而不需要用藥。
俗云:勿藥為中醫,旨哉斯言也。常見井市之人,不明生理,只知醫藥能治病,而不知醫藥亦能加病。小兒偶有不活潑症象,即忙覓醫服藥。遇醫之練達者,或不致誤;庸愚者自以為是,每以通套克消藥,或治風疾的驚風藥治之,是本無病之中生出有病,伐及無辜,病反加重。為父母者見其無效,必再更醫治療,如此粗率,焉能遇見高手。
白話文:
俗語說:不使用藥物纔是最好的治療方法,這句話真是說得很對。經常看到市井小民,不懂生理構造,只知道藥物可以治病,卻不知道藥物也可能加重病情。小孩偶爾出現了不活躍的症狀,就急忙找醫生開藥吃。如果遇到經驗豐富的醫生,或許不會出錯;但如果遇到庸醫,自以為是,往往用一套通用的藥物來治療,或是用治風疾的藥物來治驚風,這就是在原本沒病的情況下,生出新的疾病,無端受到傷害,病情反而加重。做父母的看到治療沒效,一定會再找其他醫生治療,如此草率,怎麼可能遇到高明的醫生。
惟有相與任意猜度,曰風、曰痰、曰驚、曰熱,前服之藥,性未行開,後服之藥繼至。寒熱亂投,雜亂無章,甚至日易數醫,各為臆說,不同性之藥疊進,刻不容緩。如是之治病,小兒焉能有命也。嗟乎?藥性各異,見識不同,嬌嫩的腸胃,何堪此無情之藥味,擾攘於腹中。
白話文:
只有憑著猜測,說(小兒)是(得了)風、痰、驚、熱等病,之前服用的藥,藥效還沒發揮作用,後面的藥就又接著服用。寒熱藥亂用,雜亂無章,甚至一天換好幾個醫生,各自胡亂猜測,不同的藥物疊加在一起,一刻也不耽擱。這樣治病,小孩子的命怎麼能保得住呢。唉!藥物性質各異,醫生的見解也不同,嬌嫩的腸胃,怎麼能承受這些無情藥物的藥味,在肚子裡翻攪呢。
不必病能傷人,而醫藥即可以死之矣。況小兒之體質,與已長成熟的成年人不同,小兒的身體易實易虛。言虛者,正氣易於虛也;言實者,邪氣易於實也。然邪成之實,必乘正氣之虛。若不顧正氣之虛,惟逐邪成之實,其有不敗者幾希。例如寒能傷營也,但溫養陰營,風能傷衛也,惟辛調衛氣,只使營衛和平而宣行,則客邪不攻而自散。俾本身天賦之抵抗力,自行反抗而逐邪,則邪退而正氣安。
白話文:
即使疾病不會傷害人體,醫藥也能夠致命。何況小孩子的體質,與已經長大成人的成年人不一樣,小孩子的體質容易健壯也容易虛弱。說它虛弱,其實是說正氣容易虛弱;說它健壯,其實是說邪氣容易形成。然而邪氣形成的健壯,必定是乘著正氣的虛弱。如果不管正氣是否虛弱,只一味地追求消除邪氣形成的健壯,那麼幾乎沒有不失敗的。例如,寒冷可以傷害營氣,但溫養陰營;風邪可以傷害衛氣,但辛散調和衛氣,只要營衛和平順暢,則客邪不攻擊就會自行消散。讓身體本身的天賦抵抗力,自行抵抗並消除邪氣,那麼邪氣就會退去,正氣就會安寧。
小兒之微細病象平復,自然反回其健康也。故藥物之治療,必須細心詳察,非用藥物不能去病,始可擇其不甚猛烈,與氣血無大損傷者用之。不然者惟有不服藥,待其體躬的反應,得天然之抵抗,雖無顯著之功效,而可以不生遺患也。
白話文:
小兒的輕微疾病症狀平復,自然會恢復健康。因此,藥物的治療必須細心詳細的觀察,如果不用藥物不能治好疾病,那就要選擇藥效不猛烈,對氣血沒有大傷害的藥物使用。不然的話,只能不吃藥,等待身體的自然反應,獲得天然的抵抗力,雖然沒有明顯的療效,但可以不產生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