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概論》~ 小兒脈法
小兒脈法
1. 小兒脈法
小兒三五歲,可以診視,第手腕短促,三部莫分,惟以一指候之,誠非易也。《內經》診視小兒,以大小緩急四脈為準。予不避僭越,體察其意,仍從浮沉遲數四脈,而以有力無力定其虛實緩急,更為明悉,比較尤為有根據。
《內經》脈要
黃帝曰: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如何?
夫乳子病熱,脈見懸小者,陽症見陰脈,本為大忌,但小而緩者,邪甚微,其愈易;小而急者,邪客深,為可慮,故以為問。
岐伯曰:手足溫則生,寒則死。
夫小兒以稚陽為體,而如病,紋脈現暗淡,肢脈至雖小,手足溫者,猶能生。以四肢為諸陽之本,陽猶在也。若四肢寒冷者,則邪勝其正,元陽去矣,故曰死也。
帝曰: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何如?岐伯曰: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者生,急者死。此言小兒之外感也。風熱中於陽分而喘鳴肩息者,脈當實大。但大而緩,則胃氣好,邪漸退,故能生;實而急,則真臟見,病日進,則死也。
此《內經》之旨,聖人立言簡切,而總括無餘。世人不悟,視為尋常,能於此處等處著眼,則診視之要訣思過半矣。予之臨證診視,無論凶吉,則多中者,亦不外此。第意之所至,口莫能宣。竊詳經所謂大小緩急者,亦發而不露之意。蓋大即浮洪類也,小即沉細類也,急即數也,緩即遲也,何若竟易以浮沉遲數之為得乎?再以節庵之有力無力,辨其表裡虛實,誠診視小兒天然不易之妙訣。
夫節庵亦一常人,而能以有力無力,辨其陰陽表裡寒熱虛實,雖至顯淺,至平易,亦至確當,豈真古今之人不相及耶。
四脈主病
浮脈主表(病在外),沉脈主裡(病在內)。遲脈主臟(病為寒),數脈主腑(病為熱)。四至五至為遲為寒,為不足。七至八至為數為熱,為太過。
浮遲外寒,沉遲內寒,有力實寒,無力虛寒。
浮數外熱,沉數內熱,有力實熱,無力虛熱。
主症:浮而有力,風熱;無力,陰虛。沉而有力,痰食;無力,氣滯。遲而有力,為痛;無力,虛寒。數而有力,實熱;無力,瘡瘍。
總括脈要歌
太淵一指定安危,六至中和五至虧,七八熱多三四冷,浮沉遲數貴詳推,有力為陽為實熱,虛寒無力里何疑,若能留意於中取,何至望洋泣遠岐。
浮而有力實兼風(風熱皆陽,表之實也)。無力陰虛汗雨濛(陰津妄泄,表之虛也)。有力而沉痰食害(痰凝食滯,結於裡也)。沉而無力氣凝胸(氣滯於中,不運化也)。遲而有力多為痛(浮遲外痛,沉遲內痛)。無力虛寒氣血虧(氣弱血衰,至虛之候)。數脈熱多終有力(數而有力,實熱何疑)。瘡痍無力熱虛攻(陰虛受傷,虛熱所致)。
脈證宜忌歌
脈浮身熱汗之松(陽邪居表,熱從汗解)。沉細身涼莫強攻(無論表裡,不堪攻伐)。咳嗽正嫌浮帶數(浮緩為宜,浮數大忌)。細沉腫脹定知凶(脾胃虛寒,愈不運化)。
沉遲下痢方為吉(氣血俱傷,最嫌洪數)。洪數偏宜痘疹逢(陰陽充足,毒不能留)。腹痛不堪浮有力(三陰受病,浮則反常)。浮洪吐衄總無功(陽火太盛,陰血愈傷)。
陶節庵曰:診脈之要,無論浮沉遲數,但於有力無力中分別。有力者為陽,為實,為熱;無力者為陰,為虛,為寒。至哉斯言也,後賢無忽。
白話文:
小兒大約三到五歲時,就可以診脈了,但他們的手腕短而細,脈象的三個部位難以區分,只能用一根手指來診斷,實在不容易。《內經》診斷小兒的脈象,以大小、緩急四種脈象為標準。我並不避諱僭越,仔細研究了《內經》的意思,仍然採用浮、沉、遲、數四種脈象,並用有力、無力來判斷虛實緩急,這樣更加明確清楚,比較起來更有根據。
《內經》脈要
黃帝問:嬰兒發熱,脈象細小而懸浮,這是什麼原因?
嬰兒發熱,脈象細小而懸浮,這是陽性的病症卻出現陰性的脈象,本來是大忌。但如果脈象細小而緩慢,說明邪氣很輕微,容易痊癒;如果脈象細小而急促,說明邪氣深入,令人擔憂,所以才問這個問題。
岐伯回答:手腳溫熱的就能存活,手腳冰冷的就會死亡。
小兒的體質以稚嫩的陽氣為主,如果生病了,皮膚紋理和脈象都顯得暗淡,雖然四肢的脈搏很細微,但只要手腳溫熱,仍然能夠存活。因為四肢是諸陽的根本,陽氣還在。如果四肢冰冷,說明邪氣戰勝了正氣,元陽已經衰竭了,所以說會死亡。
黃帝問:嬰兒感染風熱,出現喘息、聳肩的情況,脈象是怎樣的?岐伯回答:喘息、聳肩的,脈象是實大。脈象緩慢的就能存活,急促的就會死亡。這裡講的是小兒外感的情況。風熱侵襲陽氣部分,導致喘息、聳肩,脈象應該是實大。但如果脈象大而緩慢,說明胃氣好,邪氣逐漸消退,所以能夠存活;如果脈象實大而急促,說明內臟衰竭,病情加重,就會死亡。
以上是《內經》的宗旨,聖人的言論簡潔而概括全面。世人沒有領悟,將它視為平常,如果能夠在這些地方多加注意,那麼診脈的要訣就掌握了一半以上。我臨牀診斷,無論吉凶,往往都能診斷正確,也不外乎這些原則。只是其中的奧妙,難以用言語表達。我仔細研究《內經》所說的大小緩急,也是一種暗示,沒有直接說出來。所謂「大」就是指浮洪類的脈象,「小」就是指沉細類的脈象,「急」就是指數脈,「緩」就是指遲脈,如果直接用浮、沉、遲、數來表達不是更好嗎?再結合陶節庵所說的有力、無力,來辨別表裡虛實,這真是診斷小兒脈象的絕妙方法。
陶節庵也是一個普通人,但他能夠用有力無力來辨別陰陽表裡寒熱虛實,雖然很淺顯、很平常,卻非常準確,難道真的是古人和今人無法相比嗎?
四脈主病
浮脈主表證(病在體表),沉脈主裡證(病在體內)。遲脈主臟病(病屬於寒),數脈主腑病(病屬於熱)。脈搏一息之間四至五次為遲脈,屬於寒證,也表示不足;脈搏一息之間七至八次為數脈,屬於熱證,也表示過盛。
浮脈而遲,屬於外寒證;沉脈而遲,屬於內寒證;有力而遲,屬於實寒證;無力而遲,屬於虛寒證。
浮脈而數,屬於外熱證;沉脈而數,屬於內熱證;有力而數,屬於實熱證;無力而數,屬於虛熱證。
主要病症:浮脈而有力,多為風熱;浮脈而無力,多為陰虛。沉脈而有力,多為痰食積滯;沉脈而無力,多為氣滯。遲脈而有力,多為疼痛;遲脈而無力,多為虛寒。數脈而有力,多為實熱;數脈而無力,多為瘡瘍。
總括脈要歌
太淵穴一指可以判斷安危,脈象一息之間六次為正常,五次則不足,七八次則熱多,三四次則寒冷,浮沉遲數要仔細推敲,有力為陽為實熱,虛寒無力是陰證,如果能夠留意這些原則,就不會望洋興嘆,迷失方向。
浮脈而有力,屬於實證,兼有風熱(風熱都屬於陽,是體表的實證)。浮脈而無力,屬於陰虛,容易出汗(陰液妄泄,是體表的虛證)。沉脈而有力,多為痰食積滯(痰液凝結,食物積滯,都在體內)。沉脈而無力,多為氣滯於胸(氣機停滯,不能正常運化)。遲脈而有力,多為疼痛(浮脈而遲,多為體表疼痛;沉脈而遲,多為體內疼痛)。遲脈而無力,屬於虛寒,氣血虧虛(氣弱血衰,屬於極度虛弱的徵兆)。數脈熱多,終究是有力的(數脈而有力,可以確定是實熱)。數脈而無力,是瘡瘍發作,虛熱所致(陰虛受損,導致虛熱)。
脈證宜忌歌
脈象浮而身體發熱,多為表證,可以發汗來解除(陽邪在表,通過發汗可以散熱)。脈象沉細而身體寒涼,不宜強行攻伐(無論病在表裡,都不能使用攻伐之法)。咳嗽時,最忌脈象浮而帶數(脈象浮緩比較適宜,浮數則是大忌)。脈象細而沉,兼有腫脹,預示病情危險(脾胃虛寒,運化功能更加失常)。
脈象沉遲而下痢,反而是好轉的徵兆(氣血都受到損傷,最怕脈象洪數)。脈象洪數,多見於痘疹(陰陽充足,毒邪無法停留)。腹痛時,如果脈象浮而有力,說明病情不妙(三陰經脈受病,脈象浮起反常)。脈象浮洪而兼有吐血、流鼻血,都是無益的(陽火太旺,陰血更加虧損)。
陶節庵說:診脈的要點,無論浮沉遲數,只要在有力無力中進行區分。有力者屬於陽,屬於實,屬於熱;無力者屬於陰,屬於虛,屬於寒。這句話真是至理名言,後人千萬不要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