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震

《幼科指南》~ 瀉證門 (1)

回本書目錄

瀉證門 (1)

1. 瀉證門

總括

小兒泄瀉一證,多因脾被濕侵,土不勝水而成。然致病之原各異,醫者認之須清。或傷乳停食不化,或感受寒冷暑熱之氣,或驚邪外觸,或臟受寒冷,或脾虛作瀉,更有飧瀉水瀉之證。致疾之因不同,而調治之法亦異,或分消,或溫補,治宜精細辨之。

傷乳食瀉

白話文:

兒童腹瀉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通常是由脾臟受濕侵襲,土不勝水而引起的。然而,導致腹瀉的因素各不相同,醫生在診斷時必須清楚地辨別。有些腹瀉是因攝入過多乳汁或食物而消化不良所致,有些是因感受寒冷、暑熱之氣所致,有些是因驚嚇或精神因素所致,有些是因臟腑受寒冷所致,有些是因脾虛而瀉,甚至還有一些是因飧瀉或水瀉所致。導致疾病的原因不同,治療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可以是消散、溫補,治療時應仔細辨別。

小兒因乳食過飽,損傷脾胃,乳食不化,故頻瀉酸脹,噫臭,腹熱脹滿疼痛,口渴惡食,小便赤澀。須用保安丸消其滯,次用平胃散和其脾,庶積消而瀉止,奏神功矣。

中寒瀉

白話文:

小兒因為吃奶太多,損傷了脾胃,奶食不能消化,所以經常腹瀉、酸脹、打嗝有臭味、肚子熱脹滿痛、口渴、厭食,小便赤紅澀痛。需要用保安丸消除積滯,然後用平胃散調和脾胃,這樣積食才能消除,腹瀉才能停止,才能發揮神效。

小兒中寒瀉者,因過食生冷油膩。腸鳴腹脹,時復疼痛,所泄皆澄徹清冷,面色淡白,四肢逆冷,懶進飲食。溫中理中湯主之,止瀉訶子散堪行也。

火瀉

白話文:

小兒因為過量食用生冷油膩的食物,導致中寒腹瀉。腸鳴腹脹,時常感到疼痛,排泄物皆為清澈寒冷,面色蒼白,四肢冰涼,沒有食慾。可以用溫中理中湯來治療,止瀉訶子散也有效。

火瀉者,皆因臟腑積熱,或外傷暑氣。故瀉時暴注下迫,肚腹疼痛,心煩口渴,瀉多黃水,小便赤色。先用玉露散清其熱,再用四苓散利其水,庶可收功矣。

驚瀉

白話文:

火瀉,都是因為臟腑積熱,或者外傷暑氣。所以瀉的時候突然大量地向下排出,肚子痛、心煩、口渴,瀉出來的都是黃色的水,小便呈紅色。先用玉露散來清除熱氣,然後用四苓散來利尿,這樣才會有效。

驚瀉者,因氣弱受驚,致成泄瀉。其候夜臥不安,晝則惕驚,糞稠若膠,並帶青色如苔也。治宜鎮心抑肝,先以鎮驚散定其驚,次以養脾丸服之理其脾,則通靈可望也。

臟寒瀉

白話文:

驚瀉,是指由於精神受到刺激,導致腹瀉。症狀包括夜間難以入睡,白天也容易受到驚嚇,大便黏稠像膠水,並且帶有青苔般的顏色。治療方法應以安神鎮肝為主,首先服用鎮驚散來平穩情緒,然後服用養脾丸來調理脾胃,這樣就能夠改善腹瀉的症狀。

小兒斷臍失護,風冷乘入,傳於大腸,遂成寒瀉之證。其候糞色清白,腹痛腸鳴。先散其寒,用和氣飲極效;後用溫補,以調中湯再靈也。

脾虛瀉

白話文:

嬰兒的臍帶護理不當,風寒乘虛進入,傳染到大腸,導致腹瀉。症狀表現為大便顏色清白,腹痛腸鳴。先用和氣飲治療,極為有效;然後用溫補的調中湯調理,效果更顯著。

脾虛瀉者,多因脾不健運。故每逢食後即作瀉,腹滿不渴,短少精神,面黃懶食,肌肉消瘦也。宜用參苓白朮散治之,必奏奇效也。

飧瀉

白話文:

脾虛瀉的人,大多是脾臟功能不好所引起的。所以每當吃飽飯後就會拉肚子,肚子脹但不覺得渴,身體沒什麼精神,臉色發黃不愛吃東西,肌肉消瘦。建議使用參苓白朮散來治療,一定會有很好的療效。

小兒或因春傷風邪,清氣下陷,脾失健運,以致完穀不化者,乃飧瀉之名也。治者須補養脾土,先用補中益氣湯,升其中氣。若泄瀉日久,腸滑不禁者,用四神丸治之。

水瀉

白話文:

小孩子們有可能因為春天感了風寒,清氣下陷,脾臟不能正常運作,導致吃進去的食物無法消化吸收,這就是「飧瀉」的病名。治療的方法是需要補養脾臟,先用補中益氣湯,來提升中氣。若是腹瀉已有一段時間,腸道滑利、無法抑制排便的,可以使用四神丸來治療。

小兒脾胃濕盛,致成水瀉。懶食溏瀉,便色多黃,清濁不分,溺來短澀。宜用胃苓湯以除濕;若瀉久不止,則用升陽除濕湯治之自愈。

白話文:

小兒脾胃濕氣太盛,導致腹瀉。食慾不振,大便稀溏,便色多為黃色,清濁不分,小便短澀。宜用胃苓湯來消除濕氣;若腹瀉長期不癒,則使用升陽除濕湯來治療,可以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