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昌遇

《幼科折衷》~ 上卷 (1)

回本書目錄

上卷 (1)

1. 上卷

2. 急慢驚風

(附:慢脾)

總括,面紅卒然渾身熱,唇黑牙關氣如絕;目翻搐搦喉有聲,此是急驚容易決。

又:陰虛陽盛病已深,吐余瀉後睡揚睛;

神昏搐緩涎流甚,此症分明是慢驚。

脈法,浮數洪緊為急驚,沉遲散緩為慢驚。虎口紋青紫為驚風,形勢彎入里者為順,出外者為逆。

《醫學綱目》云:搐一也,而有晨夕之分,表裡之異。身熱力大者為急驚,身冷力小者為慢驚。仆地作聲,醒時多沫者為癇;頭目仰視者為天吊;角弓反張為痓,而治各不同也。

看手法,風關青黑如懸針,主水驚,易治;氣關赤色如懸針,主疳病,兼肺臟積熱,猶可治;命關凡有此脈不問五色,皆是危症。又三關通度如懸針,主慢驚,難治;風關青如魚刺,易治,乃初驚之候,黑色難治;氣關青如魚刺,主疳癆、身熱,易治;命關青如魚刺,主虛風邪傳脾,難治。三關青是四足驚,赤是水驚,黑是人驚。

驚風有四症八候。四症者,驚、風、痰、熱是已。八候者,搐、搦、掣、顫、反、引、竄、視是已。搐者兩手伸縮;搦者十指開合;掣者勢若相撲;顫者頭偏不正;反者兩手仰向後;引者臂若開弓;竄者目直視怒視;視者睛露不活。四症已具,八候生焉。四症既無,八候安有。

急驚風大叫三兩聲者心絕,難治。急驚四肢俱軟者不治;急驚鼻中出血者為熱將散,易治;口中出血,則難治。大小便秘者易治,尿屎遺者難治;關黑紋直者死。

四肢厥冷,二便不禁,服煖胃回陽以治之。治之不效,乃稱不治。予曾治而效,不可因其有此症,便說不治也。

《內經》曰:諸風掉眩,皆屬肝木。蓋小兒系純陽之體,為其真水未旺,心火已炎,肺金受制而無以平木,故肝木常有餘,而脾土常不足也。為父母者,或失於保養,抱子當風,近於熱地,或辛辣多食,衣衾過厚,邪熱鬱蒸,積於心,傳於肝,再受人物驚觸。未發之時,夜臥不穩,睡中或笑或哭,齧齒咬乳,鼻額有汗,氣促痰鳴,忽爾悶絕,目直上視,口噤不開,手足搐掣,此熱甚而然,沉兼面紅脈數可辨。蓋心有熱而肝有風,風主乎動,火得風,則煙焰起,二陽相鼓,風火相搏。

肝藏魂,心藏神,因熱則神魂易動,故發驚也。心主乎神,獨不受觸,遇有驚則發熱,熱極生風,故能成搐,名曰急驚,以寬氣飲、三解散去參主之。如暴感此證,未別陰陽虛實,先用五苓散和寬氣飲,少加寬熱飲,三藥合用,薑汁沸湯調灌即解。大抵治搐之法,以寬氣為妙,氣順則搐停,此自然之理。

乎嘗感慨諸人,每見驚風搐作,不明標本,混為一症,遽用金石腦麝蜈蠶蛇蠍大寒搜風等劑,投之耗傷真氣,其症益甚,多致勿救。殊不知驚生於心,風生於肝,搐始於氣,是為三症。其驚與風,首已詳及。

白話文:

急慢驚風(附:慢脾)

總括來說,突然臉色發紅,全身發熱,嘴唇發黑,牙關緊閉,呼吸像要斷絕一樣;眼睛向上翻,身體抽搐顫抖,喉嚨發出聲音,這就是急驚風,比較容易判斷。

另外,如果身體陰虛,陽氣過盛,病情已經很嚴重,吐過或拉肚子後,睡覺時眼睛還向上翻;精神昏迷,抽搐緩慢,口水流很多,這種情況很明顯是慢驚風。

把脈的方法,脈象浮、數、洪、緊,是急驚風;脈象沉、遲、散、緩,是慢驚風。虎口上的紋路呈現青紫色,代表是驚風,紋路彎向手掌內側是順症,向外彎是逆症。

《醫學綱目》說:抽搐雖然都是抽搐,但有早晚、表裡之分。發燒嚴重、力氣大的,是急驚風;發冷、力氣小的,是慢驚風。跌倒時會發出聲音,醒來時口吐白沫,這是癲癇;頭和眼睛向上看,這是天吊;身體弓起來,這是痓病,它們的治療方法都不一樣。

看手上的紋路,風關的紋路青黑如針,這是水驚,容易治療;氣關的紋路呈紅色如針,這是疳病,同時肺部積熱,還能治療;命關如果有這種紋路,不管是什麼顏色,都是危險的症狀。另外,三關的紋路如針一樣通直,這是慢驚風,很難治療;風關青色像魚刺,容易治療,這是剛發病的情況,黑色就難治療;氣關青色像魚刺,這是疳癆、發燒,容易治療;命關青色像魚刺,這是虛風邪氣傳入脾臟,很難治療。三關都是青色,是四肢抽搐的驚風,紅色是水驚,黑色是人驚。

驚風有四種病症和八種症狀。四種病症是驚、風、痰、熱。八種症狀是抽、搐、掣、顫、反、引、竄、視。抽是兩手伸開又縮回;搐是十指張開又合上;掣是身體好像要撲倒;顫是頭偏向一邊;反是兩手向上向後翻;引是手臂像拉弓一樣;竄是眼睛直瞪或怒視;視是眼睛睜大且沒有神采。有了這四種病症,就會出現八種症狀。如果沒有四種病症,就不會有八種症狀。

急驚風大叫三兩聲的,是心臟衰竭,很難治療。急驚風四肢都軟弱無力的,無法治療;急驚風鼻子出血的,是熱邪要散去,容易治療;口中出血的,就很難治療。大便小便不通的容易治療,大小便失禁的就難治療;手上的紋路發黑且直的,會死亡。

四肢冰冷,大小便失禁,用溫暖腸胃、使陽氣回升的藥來治療。治療無效的,就稱為無法治療。我曾經治療有效過,不能因為有這個症狀,就說無法治療。

《內經》說:各種暈眩搖晃的症狀,都屬於肝木的病。小孩子是純陽的體質,是因為真陰未充足,心火卻很旺盛,肺金受到壓制而無法平抑肝木,所以肝木常常有餘,脾土常常不足。做父母的,如果沒有好好照顧,讓孩子在風中吹到,靠近炎熱的地方,或者吃太多辛辣食物,衣服被子蓋太厚,邪熱悶在體內,積在心臟,傳到肝臟,又受到驚嚇。發病之前,晚上睡不安穩,睡覺時會笑或哭,磨牙咬乳頭,鼻子額頭有汗,呼吸急促有痰聲,突然昏厥,眼睛向上翻,嘴巴緊閉無法打開,手腳抽搐,這是熱邪太盛造成的,可以通過沉脈和臉紅的現象來判斷。心裡有熱,肝裡有風,風會使身體動,火得到風,就會像煙火一樣旺盛,兩個陽氣互相推動,風火交搏。

肝臟藏魂,心臟藏神,因為有熱,神魂容易躁動,所以會發驚。心臟主管神,不會自己受驚,但遇到驚嚇就會發熱,熱到極點會生風,所以會抽搐,這就叫急驚,用寬氣飲、三解散等藥方來治療,不要用人參。如果是突然發生的,還沒辨別陰陽虛實,先用五苓散和寬氣飲,再稍微加點寬熱飲,三種藥一起用薑汁開水調和灌下,就能緩解。治療抽搐的方法,以寬氣最好,氣順了,抽搐自然就停了,這是自然的道理。

我常常感嘆,很多人看到驚風抽搐,不明白病因,當作同一種病來治療,就用金石、麝香、蜈蚣、蠶、蛇、蠍等寒涼的藥物來搜風,反而耗傷了身體的正氣,使得病情更加嚴重,很多都沒辦法救活。殊不知,驚是從心而來,風是從肝而來,抽搐是從氣而來,這是三種病症。驚和風,前面已經詳細講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