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折衷》~ 下卷 (23)
下卷 (23)
1. 五臟相勝之邪論
錢氏曰:肝臟病見秋,木旺,肝強勝肺也,宜補肺瀉肝,輕則肝病退,重者唇白而死。
白話文:
錢氏說:肝臟在秋天時容易發病,因為秋天屬金,金旺則能剋木,所以此時肝氣過盛,會壓制肺的功能,應該補充肺氣同時疏洩肝氣,病情輕微的話肝病可以得到改善,如果病情嚴重,嘴唇會變得蒼白甚至死亡。
肺病見春,金旺,肺強勝肝,當瀉肺,輕者肺病退,重者目淡青,必發驚,更有赤者,發搐為肝怯,當目淡青也。
白話文:
如果肺結核病發生在春季,大便是金黃色的,肺臟強勢、肝臟衰弱,應當瀉肺,病情輕的肺結核病會減輕,病情重的眼睛會變成淡青色,一定會驚厥,有發生抽搐的,是肝膽不壯,應當讓眼睛變成淡青色。
心病見冬,火旺,心強勝腎,當補腎瀉心,輕者心病退,重者下竄不語,腎氣怯也。
腎病見夏,水勝火,腎勝心也,宜瀉腎,輕者腎病退,重者悸動當搐也。
脾病見四時,皆仿此治之。順者易治,逆者難治。脾怯面目赤黃,五臟相反,當隨症治之。
白話文:
心臟疾病在冬天顯現,屬於火旺的情況,心臟功能過於強盛壓制腎臟,應該補充腎臟並調節心臟,病情輕微的可以讓心臟疾病好轉,病情嚴重的可能會出現不能說話的情況,這是因為腎臟氣力虛弱。 腎臟疾病在夏天顯現,屬於水克火的情況,腎臟功能壓制心臟,應該調節腎臟,病情輕微的可以讓腎臟疾病好轉,病情嚴重的可能會出現心悸或抽搐的情況。 脾臟疾病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治療方法可以參照上述原則。順應病情發展的容易治療,違背病情發展的則難以治療。脾臟虛弱時,臉色會呈現紅黃色,五臟之間存在相剋關係,應根據具體症狀來治療。
一肺病又見肝症,咬牙多呵欠者,易治。肝虛不勝肺故也。若目直大叫哭,項急煩悶者,難治。蓋肺病久則虛冷,肝強實而反勝肺,視病之邪久虛實,虛則補母,實則瀉子,斯得之矣。
潔古云:肝勝肺則肝病,身熱發搐,又見肺虛喘而氣短,病見於申酉戌時,是肝真強也。
白話文:
一個肺病患者又出現肝臟症狀,咬牙切齒、連續打呵欠的人,容易治療。這是因為肝虛不勝肺的緣故。如果眼睛直視、大聲叫哭,脖子僵硬、煩悶不適的人,很難治療。這是因為肺病日久則虛冷,肝臟強盛結實反而勝過肺,觀察疾病的虛實狀況,虛證則補母臟,實證則瀉子臟,這樣就能治好。
《內經》曰:受所制而不能制,謂之真強,法當補脾肺而瀉肝,導赤散、瀉黃散主之。
白話文:
《內經》上說:受到身體內的某個臟腑功能的牽制而不能正常發揮作用,這叫做真強,治療方法應該補脾和肺,瀉肝,用導赤散和瀉黃散治療。
按劉宗厚云:此皆五臟相勝,病機不離五行生剋制化之理。蓋小兒初生襁褓,未有七情六慾,只是形體脆弱,血氣未定,臟腑精神未完,所以有臟氣虛實勝乘之病,但世俗不審此理,往往遇是即指為外感內傷而用藥,致枉死者多矣,悲夫!然錢氏論之太略,潔古補之,今特參附,以惠無窮云。
白話文:
劉宗厚說:這些都是五臟相剋制化的結果,病理不離五行生剋制化的道理。剛出生的嬰兒,沒有七情六慾,只是身體脆弱,氣血不穩定,臟腑精神發育不完全,所以會有臟氣虛實盛衰的疾病。但是世間的人不理解這個道理,往往遇到這種情況就說是外感內傷,用藥治療,導致枉死的很多,可悲啊!錢氏的論述太過簡略,潔古對此進行了補充,現在我再作些參補,以惠及無窮的人。
〔附方〕
導赤散,見驚風症內,一見五淋症內。
瀉黃散,見熱症內。
白話文:
【附方】 導赤散,用於治療驚風症,也適用於五淋症。 瀉黃散,用於治療熱症。
2. 五臟子母虛實鬼賊微正論
潔古云:在邪前者為實邪,子能令母實,但賊傷於母,其子又引母所克,妻來相助,故曰實邪也;在後者為虛邪,母引子之鬼賊至,由母能令子虛也。《內經》曰:母能令子虛、子能令母虛,正此之謂也。
白話文:
古人云:在正面直接造成疾病的邪氣,稱為實邪,兒子能使母親虛弱,可是病邪侵害母親,其兒子卻引進母親相剋的邪氣,妻子來互相傷害,所以叫做實邪;在反面導致疾病的邪氣,稱為虛邪,母親引來兒子的邪氣到來,都是因為母親能使兒子虛弱。《內經》中說:母親能使兒子虛弱,兒子能使母親虛弱,正是這種情況。
妻來乘夫為微邪,夫來乘妻為賊邪,法當瀉鬼補本臟。本臟自病為正邪,宜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內經》云:滋苗者必固其本,伐下者必枯其上。逆其根,伐其本,則敗其真矣!
按劉宗厚云,此五行生剋之通論也,義見《難經》五十難及後五臟補瀉治要論,宜參考之。
白話文:
妻子一旦來剋夫是輕微的邪氣,丈夫一旦來剋制妻子是嚴重的邪氣,治療方法應當是祛除邪氣,補養臟腑。臟腑本身的病症就是正常的邪氣,應該根據虛實情況進行補虛瀉實。《內經》說:要培育花苗必須要穩固其根基,要砍伐樹木必須要枯竭其樹根。如果違背樹根的生長規律,砍伐樹根,那麼就會損壞樹木的本質!
3. 五臟補瀉之法論
潔古云:心主熱,自病或大熱,瀉心湯主之。實則煩熱,黃連瀉心湯主之;虛則驚悸,生犀散主之。
肺乘心為微邪,喘而壯熱,瀉白散主之。
白話文:
潔古說:心情狀況熱,有的是自發也可因為大熱引起的,用瀉心湯來治療。
如果心實則煩躁熱,可用黃連瀉心湯來治療。
如果心虛則產生驚悸,可用生犀散來治療。
肝乘心為虛邪,風熱,煎大青膏,下大青丸。
白話文:
肝臟虛弱,容易受到邪氣入侵,導致風熱,應煎服大青膏,服用大青丸。
脾乘心為實邪,瀉利身熱,瀉黃散主之。
腎乘心為賊邪,恐怖惡寒,安神丸主之。
白話文:
脾臟功能過旺影響到心臟,會出現腹瀉、發燒等症狀,可以使用瀉黃散來治療。 腎臟功能失調影響到心臟,會出現恐懼、畏寒等症狀,可以使用安神丸來治療。
按劉宗厚云:乘者猶乘車之乘也。大抵五臟之病相乘伏匿,隱顯莫測,以上俱言本病乘勝之道,故以五臟之治要附下,宜參考焉。
白話文:
根據劉宗厚的說法,“乘”就好比乘坐車輛的意思,大抵是說五臟的疾病互相侵襲、隱藏和伏匿,出現的症狀隱晦而難以預測,上面所說的都是本病乘勝而發的原理,所以將五臟的治療要點附在下文,以便參考。
凡心臟得病,必先調其肝腎兩臟,腎者心之鬼,肝者心之母,肝氣通則心氣和,肝氣滯則心氣逆,此心病先來求於肝,清其源也,五臟受病必先傳其所勝,水能勝火,則腎之受邪,必傳於心,故先治腎逐其邪也,當退腎氣、抑肝氣兩方,或診其脈,肝腎兩臟俱和而心自生疾,然後審心之虛實治之。
白話文:
凡是心臟生病,必須首先調節肝臟和腎臟這兩個臟器。腎臟是心臟的鬼,肝臟是心臟的母。肝氣通暢則心氣和順,肝氣鬱結則心氣逆亂。因此,心臟生病,首先要從肝臟著手,以清洩其根源。五臟受到病邪侵襲,必定會傳給自己的勝臟。水能克火,所以腎臟受到病邪侵襲,必定會傳給心臟。所以,治療心臟疾病,首先要治療腎臟,以驅除病邪。應該同時平抑腎氣和肝氣。或者診斷其脈搏,肝臟和腎臟這兩個臟器都正常,而心臟卻自己生病了,然後再審察心臟的虛實,再進行治療。
肺主燥,自病則喘嗽,燥則潤之,實則喘而氣盛,瀉白散主之,虛則喘而少氣,先益黃散而後阿膠散。
白話文:
肺主管體內的乾燥,自身有病時會出現喘息和咳嗽的症狀。如果肺燥,就應該滋潤它;如果肺實,則會喘息且氣息粗重,此時應該用瀉白散來治療;如果肺虛,則會喘息且氣息微弱,應該先用益黃散,再用阿膠散來調理。
心乘肺為賊邪,熱而喘嗽,先地黃丸,次導赤散,後阿膠散主之。
白話文:
肺部的心火乘虛而入邪毒,出現熱喘咳嗽,先服地黃丸,再服導赤散,最後服阿膠散為主。
肝乘肺為微邪,惡風眩目,昏憒喘嗽,羌活散主之。
腎乘肺為實邪,憎寒而嗽,清利,百部丸主之。
脾乘肺為虛邪,體重吐痰泄瀉,參苓白朮散主之。
白話文:
肝臟影響肺部是微小的邪氣,會出現怕風、眼睛昏花、頭暈、呼吸急促和咳嗽的症狀,可以用羌活散來治療。 腎臟影響肺部是實在的邪氣,會感到寒冷並伴有咳嗽,分泌物清澈,可以使用百部丸來治療。 脾臟影響肺部是虛弱的邪氣,會有身體沈重、嘔吐痰液和腹瀉的症狀,可以用參苓白朮散來治療。
凡肺之得病,先觀心經之虛實。若心火炎上鑠金,即當先抑心氣後服肺藥,若心氣和更看脾脈,若脾氣虛冷,即不能相生,而肺之生氣不足則風邪易感,故患肺寒者皆脾虛得之,若脾氣盛實則亦痞膈中焦,而大腸與肺表裡不能相通。夫中焦熱膈則肺與大腸不通,其熱毒之氣必上蒸於肺而生痰。
白話文:
所有肺病的治療,首先察看心經的虛實。如果是因為心火炎熱而傷害肺金,那就要先抑制心火,之後再服補肺藥。如果心氣平和,那麼再觀察脾脈,如果脾氣虛冷,那麼肺的生氣不足,風邪就容易乘虛而入。因此,患有肺寒症的人,都是因為脾虛引起的。如果脾氣過盛,那麼也會出現中焦痞膈,導致大腸與肺的表裡不相通。中焦熱膈,肺與大腸不通,熱毒之氣必然上升到肺,從而產生痰。
故患肺熱者多脾實得之,心氣盛者瀉之,脾氣虛者益之,脾氣實者通之,然後隨其脈之寒熱以治之,故有益心氣、益脾氣、通脾氣三藥,若診其脈氣,心脾兩臟俱和而肺自生痰,則但察肺之虛實而治之。
白話文:
患有肺熱的人,大多是脾胃太過實熱引起的。如果心氣旺盛的人,就瀉去心火;脾氣虛弱的人,就補充脾氣;脾氣過盛的人,就疏通脾氣。然後根據脈象的寒熱來治療。因此有益心氣、益脾氣、通脾氣三種藥物。如果診斷脈象,心脾兩臟都和平,而肺卻生痰,那麼只要觀察肺的虛實即可。
肝主風,自病則風搐拘急。肝若急,急食甘以緩之,佐以酸苦,以辛散之,實則風搐力大,瀉青丸主之,虛則風抽力少,地黃丸主之。
心乘肝為實邪,壯熱而搐,利驚丸主之。
白話文:
肝臟主導風氣,如果肝臟本身生病,就會出現風搐拘急的病症。如果肝臟急躁不安,可以吃甜的東西來緩解,同時輔以酸苦之品,用辛辣之品來疏散風氣。如果肝臟實證,風搐的力量很大,可以用瀉青丸來治療。如果肝臟虛證,風抽的力量很小,可以用地黃丸來治療。
肺乘肝為賊邪,氣盛則前伸,吹欠微搐,法當瀉肺,先補本臟。補肝,地黃丸主之;瀉肺,瀉白散主之。
白話文:
肺虛引起的肝氣乘虛侵犯,導致肝火上升,肝陽上亢,肝風內動。如果肝氣過度旺盛,就會侵犯到肺,出現咳嗽、氣喘、胸悶、呃逆等症狀,此時應該瀉去肺熱,同時補益肝臟。補肝可以用地黃丸,瀉肺可以用瀉白散。
脾乘肝為微邪,多睡體重而搐,先當定搐,瀉青丸主之,搐止再見後症,則別立法以治之。
腎乘肝為虛邪,憎寒呵欠而搐,羌活膏主之。
白話文:
脾臟影響到肝臟是屬於輕微的邪氣,會有多睡、身體沈重和抽搐的症狀,首先應該安定抽搐的情況,使用瀉青丸來治療,等抽搐停止後如果還有其他症狀出現,再根據情況制定其他的治療方法。 腎臟影響到肝臟是屬於虛弱的邪氣,會有怕冷、打呵欠和抽搐的症狀,羌活膏可以治療這種情況。
凡肝得病,必先察其肺腎兩臟,知其病之所因,方可治療。蓋腎者肝之母,金者木之賊,今肝之得病,若非腎水不能相生,必是肺金鬼來相攻,不得不詳審而求之。故其來在肺,先治其肺,攻其鬼也;其來在腎,先治其腎,滋其根也,然後審肝家本臟之虛實而治之。
白話文:
凡是肝臟得病,必須先察看肺腎兩臟,瞭解疾病的根源,才能進行治療。腎臟是肝臟的母親,金屬性剋制木屬性,現在肝臟得病,如果不是因為腎水不能滋生肝臟,一定是肺金屬性來攻克肝臟,因此必須仔細審察,加詳細求證。所以如果病源在肺臟,就先治療肺臟,以攻克金屬性鬼邪;如果病源在腎臟,就先治療腎臟,以滋養腎臟的根基;然後再審察肝臟本身的虛實,再進行治療。
脾主濕,自病則泄瀉多睡,體重昏倦,脾若濕,急食甘以緩之,實則泄下赤黃,睡不露睛,瀉黃散主之。虛則泄瀉白色,睡則露睛,白朮散主之。
白話文:
脾臟掌管水濕,如果脾臟本身出現問題,就會出現腹瀉、愛睡覺、身體沉重、昏昏沉沉的症狀;如果脾臟太過濕熱,可以吃些甘味的食物來緩解。
如果脾臟實熱,就會導致腹瀉,糞便呈赤黃色,睡覺時眼睛睜著,此時應服用瀉黃散來治療。
如果脾臟虛寒,就會導致腹瀉,糞便呈白色,睡覺時眼睛睜著,此時應服用白朮散來治療。
肝乘脾為賊邪,風瀉而吐,茯苓半夏湯主之。
心乘脾為虛邪,壯熱體重而瀉,羌活黃芩蒼朮甘草湯主之。
白話文:
肝臟侵犯脾臟是屬於邪氣作祟,會引發風瀉和嘔吐,用茯苓半夏湯來治療。 心臟影響脾臟則是虛弱的邪氣,會造成高燒、身體沈重以及腹瀉,羌活黃芩蒼朮甘草湯可以治療這種症狀。
肺乘脾為實邪,能食不大便而嘔嗽,煎檳榔大黃湯,下葶藶丸。
腎乘脾為微邪,惡寒泄瀉,理中湯之類。
白話文:
肺與脾臟之間存在著相互的制約關係,肺功能過盛就會影響脾臟的正常功能,導致脾虛。脾虛則會導致食物積滯,大便不通,從而出現嘔吐、咳嗽等症狀。治療這種情況,需要服用檳榔大黃湯,同時服用葶藶丸,以瀉下積滯。
凡脾之得病,先察其心肝兩臟之虛實,根其源之所起,然後救療。蓋肝為脾之鬼,心為脾之母,肝氣盛則鬼勝,心氣虧則脾之生氣不足,盛者抑之,虧則補之,所以有抑肝氣、益心氣兩法。診其脈,肝心兩臟俱和,則是脾自生疾也,察其脈虛實而治之。
白話文:
凡是脾臟的疾病,首先要察看心臟和肝臟的虛實,找到病根所在,然後進行治療。因為肝臟是脾臟的「鬼」,心臟是脾臟的「母」,肝氣旺盛的話,鬼就會強盛,心氣虧的話,脾臟的生氣就不足。旺盛的要抑制它,虧損的要補充它,所以有抑制肝氣、益補心氣兩種方法。診斷其脈搏,肝心臟這兩個臟腑都很和諧,那就是脾臟自己生病了,根據脈搏的虛實來治療。
腎主寒,自病則足經寒而逆。人之五臟惟腎無實,小兒瘡疹變黑陷,則是腎實,水克退心火,是以水能制火也
心乘腎為微邪,內熱不惡寒,桂枝主之。
肺乘腎為虛邪,拘急、氣搐、身寒,理中湯主之。
脾乘腎為賊邪,體重泄瀉身寒,理中丸主之。
肝乘腎為實邪,喘嗽皮濕身寒,百部丸主之。
白話文:
腎主管寒氣,自身有病時,腳部會感到寒冷且逆冷。人的五臟之中只有腎是空虛的,小兒的瘡疹轉為黑色凹陷,這是腎實的表現,水能剋制心火,所以水能抑制火。 心臟侵犯腎臟屬於微邪,體內有熱但不畏寒,用桂枝治療。 肺臟侵犯腎臟屬於虛邪,會感到拘緊、抽搐、身體發冷,用理中湯治療。 脾臟侵犯腎臟屬於賊邪,會感到身體沈重、腹瀉、身體發冷,用理中丸治療。 肝臟侵犯腎臟屬於實邪,會出現喘息、咳嗽、皮膚濕冷、身體發冷,用百部丸治療。
本臟虛弱是自己正令不行,乃為鬼賊所克害,當補本臟之正氣。假令肺病喘嗽時,於初春見之,法當補腎,見於夏救肺,見於秋瀉肺,見於冬補心、瀉本臟,乃名寒嗽。大抵五臟各至本位即氣盛,不可更補,到所克位不可更瀉。
白話文:
這個內臟的虛弱,是它自身正常的命令不行,而是被邪氣侵犯所剋制,應該補內臟的正氣。假設肺病喘咳的時候,在早春的時候見到,治療的方法應該補腎,夏天的時候救治肺,秋天瀉肺,冬天補心、瀉內臟,這是所謂的寒咳。一般來說,五臟各到它本身的位置就是氣血旺盛,不要再補,到它被剋制的位置不可再瀉。
又按劉氏云,五行之間惟有腎之一臟,母盛而子反受邪,而物之性有不可一概論者,肺腎是也。何則肺屬金,應於皮毛所主者氣。腎屬水,主於骨髓,所藏者精。氣之輕浮,能上而不能下;精之沉重,能下而不能上,此物性之自然。今肺之盛,其熱之作也,氣得熱則上蒸於肺不能下,生於腎而肺受邪矣,急宜清涼以解之,使肺氣溫和,自能下生於腎,此腎病必先求之於肺。
白話文:
晉朝劉完素說,五臟之間,唯獨腎臟最為特殊。母親的臟氣充盛,兒子反而會遭受邪氣侵犯。萬物的特性並不能一概而論,肺與腎就是如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肺屬金,與皮毛相應,主掌的是氣。腎屬水,主掌骨髓,儲藏的是精。氣的特性是輕浮,只能上升而不能下降;精的特性是沉重,只能下降而不能上升,這是萬物的自然屬性。現在肺臟的火勢旺盛,產生熱症,氣得到熱就會蒸騰到肺而不能下降,火症由腎臟產生,肺卻承受了邪氣,這時應立即用清涼藥物來解除熱症,使肺氣溫和,自然就能下降到腎臟。由此可見,腎病的治療必定要先從肺入手。
若肺和而腎忽然受病者,不過脾之濕,刑于腎而生病,所以有解肺熱、去脾邪兩藥,若脾肺兩臟俱和而腎自生病,亦察其本臟虛實而治之。
白話文:
如果肺臟功能正常,而腎臟突然生病,那一定是脾臟的濕氣,侵犯了腎臟而引起的疾病,所以有解除肺熱、去除脾臟邪氣的兩種藥物。如果脾臟和肺臟都功能正常,而腎臟自己生病了,也要觀察腎臟是虛還是實,再進行治療。
〔附方〕
瀉心湯,見熱症內。
牛犀散,見目症內。
瀉白散,見咳嗽症內。
大青丸,見驚風症內。
瀉黃散,見熱症內。
安神丸,見疳積症(去山藥)。
益黃散,見疳積症內。
白話文:
瀉心湯,用於治療熱症。 牛犀散,用於治療眼症。 瀉白散,用於治療咳嗽症。 大青丸,用於治療驚風症。 瀉黃散,用於治療熱症。 安神丸,用於治療疳積症(配方中不含山藥)。 益黃散,用於治療疳積症。
阿膠散,阿膠,大力子,蔸鈴子,杏仁,糯米,甘草
白話文:
阿膠散:
- 阿膠:阿膠是一種來自牛皮的膠狀物質,具有補血和滋陰的功效。
- 大力子:大力子是一種草本植物的種子,具有補腎和強筋的功效。
- 蔸鈴子:蔸鈴子是一種草本植物的根部,具有補血和止痛的功效。
- 杏仁:杏仁是一種堅果,具有潤肺和止咳的功效。
- 糯米:糯米是一種穀物,具有補氣和健脾的功效。
- 甘草:甘草是一種草本植物的根部,具有補氣和清熱的功效。
將這些成分混合在一起研磨成粉末,即可製成阿膠散。阿膠散具有補血、滋陰、補腎、強筋、止痛、潤肺、止咳、補氣、健脾、清熱的功效。
導赤散,生地,木通,淡竹葉,甘草
白話文:
導赤散:
生地:生地黃,又稱熟地,具有滋陰補血、清熱涼血的功效。
木通:具有清熱利尿、通淋排石的功效。
淡竹葉:具有清熱除煩、涼血止血的功效。
甘草:具有補中益氣、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
這些藥物組合在一起,共同具有清熱利尿、通淋排石、滋陰補血、涼血止血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淋瀝澀痛,尿血,血尿等症狀。
羌活散,防風,羌活,白芷,荊芥,川芎,地骨皮,炙草,連翹,大腹皮,鼠黏子,柴胡
白話文:
羌活散:
防風: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鼻塞等症狀。
羌活:具有祛風濕、活血通絡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痺證等症狀。
白芷:具有祛風通竅、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鼻塞、頭痛、牙痛等症狀。
荊芥:具有祛風解表、散寒透疹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麻疹等症狀。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頭痛、月經不調、閉經等症狀。
地骨皮: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性病、口瘡、咽喉腫痛等症狀。
炙草:具有補中益氣、和胃止咳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咳嗽、氣短等症狀。
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瘡癤、腫毒、乳腺炎等症狀。
大腹皮:具有消暑解熱、清熱瀉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暑熱、中暑、泄瀉等症狀。
鼠黏子:具有祛痰止咳、潤肺生津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咳嗽、氣喘、口乾舌燥等症狀。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退熱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肝鬱氣滯、發熱、頭痛等症狀。
百部丸,百部,麻黃,杏仁
參苓白朮散,見諸瀉症內。
瀉青丸,見驚風症內。
白話文:
百部丸,由百部、麻黃、杏仁組成。 參苓白術散,用於治療各類瀉症。 瀉青丸,用於治療驚風症。
利驚丸,膽草,防風,蘆薈,南星,鉤藤,牙硝,鐵粉,樟腦,麝香,青黛
白朮散,見熱症內。
白話文:
利驚丸,用膽草、防風、蘆薈、南星、鉤藤、牙硝、鐵粉、樟腦、麝香、青黛等藥材組成。白朮散則用於治療熱症內在的症狀。
茯苓半夏湯,白茯,陳皮,黃芩,半夏,甘草,加薑煎
白話文:
茯苓半夏湯:
- 白茯苓:健脾益氣,利水消腫。
-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半夏:化痰止嘔,降逆止咳。
- 甘草:益氣健脾,調和諸藥。
- 加薑煎:生薑辛溫發散,解表散寒,溫中止嘔。
總體來說,茯苓半夏湯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消腫、理氣化痰、清熱燥濕、益氣健脾的作用。適用於脾虛水滯、痰濕內阻、氣滯血瘀,症見腹脹、泄瀉、嘔吐、噁心、胸悶、腹痛等。
葶藶丸,見咳嗽症內。
理丸中,見驚風症內。
桂枝湯,見驚風症內。
白話文:
葶藶丸,用於治療咳嗽症狀。 理丸中,用於治療驚風症狀。 桂枝湯,用於治療驚風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