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折衷》~ 下卷 (13)
下卷 (13)
1. 風毒
總括,諸風夾熱隱皮膚,凝結難為陡頓除;項頰腫須護喉舌,內疏風熱外宜塗。
《內經》曰:榮氣不從,逆於肉內,乃生癰腫。夫小兒風毒者,因驚風之後風從氣行,血從氣使,毒氣蓄於皮膚,流結而為腫毒,遂結頑核赤色,多成腮頰之間,或耳根骨節之處,重則成癰癤,謂之遁毒風。宜以當歸散倍加枳殼、大黃,或皂角刺、薄荷之類。如結在腮頰者,治用烏豉膏含化,以護咽喉,外則敷以拂毒散。
若因跌僕損傷皮膚,風邪侵襲患處面發腫者,謂之破血傷風,可投疏風散、活血散之類。
夫瘰癧之症,《內經》謂之結核,究其所因,丹溪所謂五味之厚,鬱氣之積,曰風、曰熱,與血相搏而結成者,其始生於耳後、頦下至項者,此出足陽明胃經來也,此曰瘰癧;生於缺盆胸側,或在兩脅者,此出手足少陽經來也,此曰馬刀,俱當從其所因究治。其小兒幼弱不堪針灸,但以服餌塗貼之劑,施之可也,然須服引經之藥,以除根本,可獲全功耳。此症服藥,須當臥在床褥,每日作十次咽,服畢安臥。
蓋取藥力在膈上故也。若發於喉下,如帶橫纏者,乃纏喉風也,宜服化毒湯及烏豉膏含化以護咽喉外,但依遁毒風治法。如服藥後散止不定,或上頭頂,或遊面目,而反復來喉下,如赤紫微浮,中有白突者,陽症變陰,亢則必害,謂之赤遊風毒,亦難治矣。
〔附方〕
當歸散,見諸瀉症內。
烏豉膏,綿川烏(水浸透去皮臍,五錢炮製),玄明粉(二錢),淡豉(三錢),水浸潤,飯上蒸透杵爛為膏。
拂毒散,半夏,貝母,大黃,朴硝,五倍,上為末醋調敷
疏風散,荊芥,防風,甘草,蔥湯調服。
活血散,當歸,川芎,生地,紅花,赤芍,蘇木
升麻調經湯(治陽明經),升麻,乾葛,膽草,黃芩,黃柏,歸尾,桔梗,連翹,白芍,知母,黃連,白朮,
三稜,甘草(秤一半為丸,一半作蚊蛆秤五錢),煎湯送下前丸。
連翹散,柴胡,連翹,歸尾,白芍,生黃芩,白朮,天花粉,膽草,炙甘草,三稜,蒼朮,黃連,煎湯服法如前。
化毒湯,桔梗,薄荷,荊芥,甘草,牙硝,朴硝,硼砂,雄黃,山豆根,硃砂,為細末,每用一匙或五分,乾點舌下,或溫湯濃調,少與含吞亦可。
白話文:
總體來說,各種風邪夾帶熱邪侵襲皮膚,凝結成塊難以立即消除。長在脖子和臉頰的腫塊需要保護喉嚨和舌頭,治療上應對內疏散風熱,對外可塗抹藥膏。
《內經》說:「榮氣運行不暢,逆行於肌肉內,就會產生癰腫。」小兒風毒,是因為驚風之後,風邪隨著氣的運行而侵入,血隨著氣的牽引,毒氣積聚在皮膚,流竄凝結形成腫毒,進而結成堅硬的腫塊,顏色發紅,多發生在腮幫子和臉頰之間,或耳根和骨骼關節處。嚴重的話會形成癰或癤,稱為「遁毒風」。宜使用當歸散,加倍枳殼、大黃,或加入皂角刺、薄荷之類。如果腫塊結在腮頰,可以用烏豉膏含在口中化開,保護咽喉,外則塗敷拂毒散。
若是因跌打損傷導致皮膚破損,風邪侵入傷口而使患處腫脹,稱為「破血傷風」,可使用疏風散、活血散之類的藥方。
瘰癧這種病,《內經》稱之為結核。探究其病因,丹溪認為是因過食肥甘厚膩的食物,以及情緒鬱悶積聚,加上風邪和熱邪,與氣血相搏而結成。最初發生在耳後、下巴到脖子一帶,這是足陽明胃經經過的地方,這就叫做瘰癧。如果發生在鎖骨上方、胸側或兩脅,這是手足少陽經經過的地方,就叫做馬刀。這些都應當從其病因探究治療。幼兒體質虛弱,不適合針灸,只能使用內服和外塗的藥劑,但必須服用引經藥,才能去除病根,達到完全治癒的效果。服用這些藥時,必須臥床休息,每天做十次吞嚥動作,服藥後就安靜躺著。
這是因為藥力主要作用於膈以上的位置。如果腫塊發生在喉嚨下方,像帶子一樣橫繞,這是纏喉風。可以用化毒湯和烏豉膏含化,保護咽喉,外用藥則按照治療遁毒風的方法處理。如果服藥後,腫塊消散不定,或跑到頭頂,或在臉上遊走,又反復回到喉嚨下方,呈現紅色或紫紅色,稍微浮起,中間有白色突起,這是陽證轉陰證,病勢發展極快,必然造成傷害,稱為赤遊風毒,就難以治療了。
〔附方〕
當歸散,見於各種瀉症的治療中。
烏豉膏,用綿川烏(用水浸泡透,去除皮和臍,五錢,炮製過),玄明粉(二錢),淡豉(三錢),用水浸泡潤濕,放在飯上蒸透,搗爛成膏。
拂毒散,用半夏、貝母、大黃、朴硝、五倍子,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後外敷。
疏風散,用荊芥、防風、甘草,用蔥湯調服。
活血散,用當歸、川芎、生地、紅花、赤芍、蘇木。
升麻調經湯(治療陽明經病),用升麻、葛根、膽草、黃芩、黃柏、當歸尾、桔梗、連翹、白芍、知母、黃連、白朮、三稜、甘草(甘草秤一半做成藥丸,另一半做成藥渣,秤五錢),煎湯送服之前做好的藥丸。
連翹散,用柴胡、連翹、當歸尾、白芍、生黃芩、白朮、天花粉、膽草、炙甘草、三稜、蒼朮、黃連,煎湯服用方法同上。
化毒湯,用桔梗、薄荷、荊芥、甘草、牙硝、朴硝、硼砂、雄黃、山豆根、硃砂,磨成細末,每次用一匙或五分,乾點在舌下,或用溫水濃調,少量含服吞下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