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折衷》~ 下卷 (9)
下卷 (9)
1. 小便閉
(附:遺溺尿床)
總括,膀胱不利稱邪熱,清肺資源是所宜;多尿遺溺為虛冷,溫補收濕任所施。
脈法,小便閉者,其脈盛大而實者生,虛澀而細者死。
《內經》曰:膀胱不利為癃閉。夫小便閉而不通者,皆邪熱為病也。分在氣在血而治之,以渴與不渴而辨之。如渴而小便不利者,熱在上焦肺之分,故渴而小便不利也。夫小便者,是足太陽膀胱經所主也,長生於申,申者西方金也,肺金生水。若肺中有熱,不能生水,是絕其水之源。
《經》云,虛則補其母,宜清肺而資其化源,須用茯苓、澤瀉、琥珀、燈心、通草、車前子、木通、瞿麥、萹蓄之類,以清肺氣,瀉其火,資水之上源也。如不渴,小便不通者,熱在下焦血之分,故不渴而大便燥,小便不通也。熱閉於下焦者,腎也、膀胱也,乃陰中之陰,陰受熱邪,閉塞其流。
易老云:寒在胸中,則遏絕不入;熱在下焦,則填塞不便。須用感北方寒水之化,氣味俱陰之藥,以除其熱,泄其閉塞,如黃柏、知母、肉桂之類,以補腎與膀胱,而資其化源。若服淡滲之藥,何能補重陰之不足哉!夫用大苦寒之藥者,治法當寒因熱用耳。曾氏曰:小便閉而不通,有陰陽二症。
陰閉者為冷濕乘虛入里,因而不通,名曰陰閉,以白芍藥湯,加南木香及用炒鹽,以絹包熨臍四圍,並投五苓散,入靈砂末,溫鹽湯空心服。陽閉者,因暴熱所逼,澀而不通,名曰陽閉,以五苓散加車前子、燈心煎服,及益元散、木通散。
又癃閉與淋閉不同。蓋癃者乃內臟氣虛受熱壅滯,宣化不行,非澀非痛,但閉不通,腹脹緊滿,亦用五苓散加車前、木通服,或貼薑餅於臍上,取效。不拘陰陽二症,悉能療之。
小兒初生無尿者,因母食糟酒炙煿辛毒之物,熱氣流於胎中,兒因食血,故生下肚脹、膨臍、腎腫,如覺臍四旁有青黑色及撮口,即不可救矣。如無青黑色,不飲乳者,用蔥白頭寸大者,分作四服,用乳汁半小盞同煎,片時分作四次服即通,不飲乳服之即吃。
楊氏曰:腎主水,膀胱為之腑,水滿膀胱,通泄於小腸也。然小腸應於心,蓋陰不可無陽,水不可無火。水火既濟,上下相交,榮衛流行,水道開合,不失所司矣。若心腎不濟,陰陽不調,故內外關膈,而水道澀,傳送失道,則水道滑。熱則不通,冷則不禁。其熱甚者,小便閉而全無,熱微者小便難而僅。
有腎與膀胱俱虛,客熱乘之,水道澀焉,自令心氣旺甚,小便壅遏,用赤茯苓、車前、麥冬、燈心之類清利之。
〔附方〕
白芍藥湯,見腹痛症內。
五苓散,見驚風症內。
益元散,見霍亂症內。
木通散,見大便症內。
姜豉餅,生薑(一兩,切細),生蔥(五根,切碎),淡豆豉(七錢,潤),生鹽(二錢),生蒜(七個,切碎),穿山甲(五錢,制),酒麩糟(一燈盞),如無,以好酒代用,杵搗爛,捻作餅子二寸間,用微火烘熱,帶熱貼臍上,以絹兜住,如冷依前法,再以火烘暖亦好。
白話文:
小便閉(附:遺尿、尿床)
總體來說,小便不順暢,通常是因為體內有邪熱,應該清肺來疏通水源。而多尿、遺尿或尿床,則是因為體內虛寒,需要用溫補的方式來收斂濕氣。
從脈象來看,小便不通的人,如果脈象強大而有力,表示還有救;如果脈象虛弱、細澀,則情況危急。
《內經》說:「膀胱功能失調,就叫做癃閉。」凡是小便不通的情況,多半是因為邪熱引起的。要根據邪熱在氣分還是血分來治療,並通過口渴與否來判斷。如果口渴且小便不通,表示熱在肺部,因為肺是水液的源頭,肺熱會影響水的生成。小便由足太陽膀胱經主管,與西方的金相關,肺屬金能生水。如果肺有熱,就不能產生水液,斷絕了水的源頭。
所以說,治療上要「虛則補其母」,也就是要清肺來疏通水的來源,可以使用茯苓、澤瀉、琥珀、燈心草、通草、車前子、木通、瞿麥、萹蓄等藥材,來清肺氣,瀉肺火,以補充水的源頭。如果口不渴但小便不通,表示熱在下焦血分,導致大便乾燥,小便不通。下焦的熱主要是腎和膀胱的問題,它們屬於陰中之陰,陰受到熱邪侵襲,會阻礙水液的流通。
名醫易老說:「寒在胸中,會阻礙水液進入;熱在下焦,會阻塞導致小便不暢。」需要用具有寒性的藥物來引導水液的流動,以清除熱邪,疏通阻塞。例如黃柏、知母、肉桂等藥材,可以補腎和膀胱,幫助水液的生成。如果用淡滲的藥物,怎麼能補足陰液的不足呢!使用大苦大寒的藥物,是利用寒性藥物來治療熱邪的治法。曾氏認為,小便不通分為陰陽兩種情況。
陰閉是指寒濕之邪趁虛進入體內,導致小便不通,稱為陰閉。可以用白芍藥湯,加入南木香,並用炒鹽包裹,熱敷肚臍周圍,同時服用五苓散,加入靈砂末,用溫鹽水空腹服用。陽閉則是因為熱邪過盛,導致小便澀滯不通,稱為陽閉。可以用五苓散,加入車前子、燈心草煎服,或服用益元散、木通散。
另外,癃閉和淋閉不同。癃閉是內臟氣虛,受熱壅塞,導致水液無法正常運行,沒有澀痛感,只是小便不通,腹部脹滿。可以使用五苓散,加入車前子、木通服用,或是將薑餅貼在肚臍上,都有效果。不論是陰閉還是陽閉,都適用這些方法。
新生兒小便不出來,是因為母親在懷孕期間吃了太多的酒糟、燒烤、辛辣刺激的食物,熱氣傳給了胎兒。嬰兒因為吸收了母親的血液,出生後會出現肚子脹大、肚臍膨出、腎臟腫大的情況。如果發現肚臍周圍有青黑色,或是嘴巴緊閉,就無法救治了。如果沒有青黑色,只是不喝奶,可以將蔥白切成小段,分四次用乳汁煎煮,分四次餵服,很快就能小便通暢。如果嬰兒不喝奶,餵藥後也會開始喝奶。
楊氏說:腎主水,膀胱是腎的腑。水液充滿膀胱後,會從小腸排出。小腸又與心相應,陰不能沒有陽,水不能沒有火。當水火平衡,上下相交,氣血運行順暢,水道開合正常,各司其職。如果心腎不交,陰陽失調,就會導致體內關節阻礙,水道不暢,傳輸失常,導致小便滑脫或阻塞。熱邪過盛會導致小便完全不通,熱邪稍輕則小便困難。
也有腎和膀胱都虛弱,外來熱邪趁虛而入,阻礙水道,導致心氣旺盛,小便壅塞的情況。可以用赤茯苓、車前子、麥冬、燈心草等藥材來清利小便。
(附方)
- **白芍藥湯:**見腹痛篇。
- **五苓散:**見驚風篇。
- **益元散:**見霍亂篇。
- **木通散:**見大便篇。
- **薑豉餅:**生薑(一兩,切細)、生蔥(五根,切碎)、淡豆豉(七錢,浸濕)、生鹽(二錢)、生蒜(七個,切碎)、穿山甲(五錢,製過)、酒糟(一小杯),如果沒有酒糟,可以用好酒代替。將所有材料搗爛,捏成約兩寸大小的餅狀,用小火烘熱,趁熱貼在肚臍上,用布固定。冷了再加熱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