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昌遇

《幼科折衷》~ 下卷 (6)

回本書目錄

下卷 (6)

1. 耳症

總括,五般膿水屬腎生,火熱上蒸積而成;更有耳聾耳鳴者,皆為陰虛火上升。

脈法,左寸洪數,心火上炎,兩尺洪數,相火上炎也。

《內經》曰: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又曰:耳為腎之外候,一曰腎通竅於耳,夫耳者乃宗脈之所聚,腎氣之所通,小兒腎臟盛而有熱氣上衝於耳,津液壅結,則生膿汁也。然有五般,黃膿出者,謂之耵耳;紅膿出者謂之膿耳;耳內乾臭者,謂之冱耳;白膿出者謂之纏耳;里而虛鳴有青膿出者,謂之囊耳。

白話文:

《內經》上說:腎臟是主管骨骼與生殖的臟器,技巧與力量都是由腎臟產生的。又說:耳朵是腎臟的外在表徵,也就是腎臟的竅道開竅於耳朵。耳朵是人體宗脈匯聚的地方,也是腎氣通達的地方,小孩腎氣旺盛,腎氣的上衝會到耳朵,如果津液壅塞,就會產生膿汁。膿汁有五種,黃色的膿汁叫「耵耳」;紅色的膿汁叫「膿耳」;耳朵內部乾燥、發臭叫「冱耳」;白色的膿汁叫「纏耳」;耳朵裡面有空洞,發出虛鳴的聲音,並且有青色的膿汁,叫「囊耳」。

病雖有五,其源則一,或由風水入耳,而內有積熱上壅而成者,若不速治,久則成聾矣,以蔓荊子散服之,外用敷藥

白話文:

疾病雖然有五種,但其根源是相同的。有的疾病是由於風水進入耳朵,而內部有積熱上漲而形成的。如果不盡快治療,時間一長就可能導致失聰。可以使用蔓荊子散內服,外用敷藥治療。

凡耳聾耳鳴者,皆屬於熱,陰虛火動也,治宜瀉南方之火,補北方之水,無有不安矣。錢云:腎有補而無瀉有旨哉。

白話文:

所有耳聾耳鳴的人,都屬於熱症,陰虛火動引起的。治療時應該瀉掉南方之火,滋補北方之水,這樣就沒有不痊癒的。錢乙說:腎臟有滋補的藥物而沒有瀉火的藥物,這話很有道理。

〔附方〕

蔓荊子升麻木通赤芍,桑皮,生地,麥冬,前胡甘菊赤茯苓,蔓荊子,甘草

白話文:

蔓荊子散:

  • 升麻:具有升舉、發散作用,可疏散風熱。
  • 木通:具有利水、通淋作用,可幫助排除體內濕熱。
  • 赤芍: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清熱作用,可改善血瘀引起的疼痛。
  • 桑皮: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可緩解發熱、血熱症狀。
  • 生地:具有滋陰涼血、清熱解毒的作用,可改善陰虛火旺引起的症狀。
  • 麥冬:具有滋陰生津、清熱除煩的作用,可緩解口乾、煩躁症狀。
  • 前胡:具有疏肝理氣、清熱解毒的作用,可改善肝氣鬱結引起的症狀。
  • 甘菊:具有疏風清熱、明目解毒的作用,可緩解風熱引起的發熱、頭痛、目赤症狀。
  • 赤茯苓:具有利水滲濕、益氣健脾的作用,可幫助排除體內濕邪,增強脾氣。
  • 蔓荊子: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可緩解發熱、血熱症狀。
  • 甘草:具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的作用,可增強藥物療效,緩解藥物的副作用。

黃龍散,(敷藥)煅礬,龍骨末,黃丹(炒,各五錢),麝香(一匙)

白話文:

黃龍散,(外用藥)煅燒過的明礬、龍骨粉、黃丹(各五錢),麝香(一匙)。

2. 鼻症

總括,鼻屬肺兮體至清,鼻塞皆因風熱侵;忽然窒塞聲音重,此是風寒外感因。

脈法,右寸浮洪而數為鼻衄,左寸浮緩為傷風,鼻塞流清涕。

《內經》曰: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又曰:鼻者肺之外候。丹溪曰:肺之為臟其位高,其體脆,性惡寒又惡熱,故小兒鼻塞者,由肺氣通於鼻氣為陽。若氣受風寒,停滯鼻間,則成鼻塞,氣寒而津液不收則多鼻涕。若冷風久不散,濃涕結聚,使鼻不聞香臭,則為齆鼻。

白話文:

《內經》說:西方的白色進入肺部,通過鼻孔打開。又說:鼻子是肺的外部徵兆。丹溪說:肺臟的位置很高,組織脆弱,害怕寒冷也害怕炎熱,所以小兒鼻塞,是肺氣通於鼻氣,鼻氣為陽之故。如果鼻氣受到風寒,停留在鼻腔之間,就會形成鼻塞。鼻氣寒流動受阻,津液無法運轉就會產生大量鼻涕。如果長時間沒有消散,大量的濃涕積聚,使鼻子聞不到香味和臭味,就會成為齆鼻症。

若夾熱則鼻乾,皆阻礙乳。凡產芽兒,三朝五日,六晨一臘,忽然鼻塞吻乳不能開口呼吸者,多是乳母安睡之時不知所持,鼻中出息吹著兒囟或洗浴用水溫冷,氣不得通,氣邪所感,致兒鼻多塞也。

白話文:

如果夾雜著熱氣,那麼鼻子就會乾燥,導致乳汁阻滯。凡是生產的孩子,三天到五天內,連續六個早上都要洗頭,如果突然鼻塞,嘴巴不能張開呼吸,多半是乳母在孩子睡覺時,不小心讓鼻中的呼吸吹到孩子的囟門,或是洗浴時水溫冷熱不適,導致孩子的氣息不通暢,邪氣入侵,進而導致鼻子經常堵塞。

節齋云:鼻塞不聞香臭,或但遇寒月多塞,或略感風寒便塞,不時舉發者,俗皆以為肺寒,而用解表通利辛溫之劑。不效,殊不知此是肺經素有火邪火鬱,甚則喜得熱而惡見寒,故遇寒便塞,遇感便發也。治法清金降火為主,而佐以通氣之劑。若如常,鼻塞不聞香臭者,再審其平素只作肺熱治之,清金降火清痰,或丸藥噙化,或末藥輕調緩服,無不效矣。其平素無鼻塞之症,一時遇感風寒而致窒塞、聲重或流清涕者,自作風寒治。

鼻瘡者壅熱傷肺,肺主氣通於鼻,風濕之氣乘虛客於皮毛,入於血脈,故鼻下兩旁瘡濕癢爛,是名鼻䘌,其瘡不痛,汁所流處,卻又成瘡,以澤瀉散服之,以清金散敷之。一方用熊膽泡湯,以新小筆蘸點鼻。

白話文:

鼻子長瘡的人,熱火鬱結而傷了肺,肺主氣,而且通於鼻子,所以風濕之氣就會乘虛侵犯到皮毛,進入血脈,因此鼻子下面兩側的皮膚潰爛,會發癢,這叫做鼻瘡,這種瘡不痛,且瘡口所流出的汁液所到的地方,又會形成新的瘡口,可以使用澤瀉散服用,清金散塗抹。

另外一種方法是用熊膽泡在湯水裡,然後用新的毛筆蘸了塗抹在鼻子上。

〔附方〕

開關散香附川芎荊芥,殭蠶,細辛,牙皂,為末,蔥白成膏,用紅白絹攤,乘夜睡貼囟門。

白話文:

開關散

材料:香附、川芎、荊芥、僵蠶、細辛、牙皁,研成細末

用法:將蔥白搗成膏狀,用紅白絹布攤平,在晚上睡覺時貼在囟門上。

川芎膏,川芎,細辛,藁本白芷杏仁麝香甘草

白話文:

  • 川芎膏: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 細辛:具有溫中散寒,解毒止咳的功效。

  • 藁本:具有益氣止血,補虛養血的功效。

  • 白芷:具有散寒止痛,消腫化瘀的功效。

  • 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的功效。

  •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功效。

  • 甘草: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的功效。

牛黃犀角散,牛黃,犀角,川芎,升麻,細辛,麻黃硃砂冰片,麝香,甘草,蜜丸服。

白話文:

牛黃犀角散:

  • 牛黃:牛的膽結石,具有清熱解毒、安神定驚的作用。
  • 犀角:犀牛角,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作用。
  • 川芎: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作用。
  • 升麻:升麻,具有升陽舉陷、解表透疹的作用。
  • 細辛:細辛,具有發汗解表、溫經散寒的作用。
  • 麻黃:麻黃,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
  • 硃砂:硃砂,具有清心安神、解毒鎮驚的作用。
  • 冰片:冰片,具有清熱止痛、醒神開竅的作用。
  • 麝香:麝香,具有活血通絡、開竅醒神的作用。
  • 甘草:甘草,具有健脾益氣、清熱解毒的作用。

將上述藥物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丸劑,口服。

澤瀉,澤瀉,鬱金梔子,甘草

白話文:

澤瀉散:

澤瀉:利尿消腫,清熱除濕。

鬱金:疏肝理氣,活血化瘀。

梔子:清熱瀉火,除濕止帶。

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

【現代文翻譯】

澤瀉散是一道中藥方劑,由澤瀉、鬱金、梔子、甘草四味藥材組成。澤瀉具有利尿消腫、清熱除濕的功效;鬱金具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的功效;梔子具有清熱瀉火、除濕止帶的功效;甘草具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的功效。澤瀉散主要用於治療下肢水腫、小便不利、黃疸、痢疾等症狀。

青金散,銅青,生硫磺(各一錢),一方用生白礬去硫磺。

白話文:

青金散,銅青,生硫磺(各一錢),一方用生白礬去除硫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