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折衷》~ 上卷 (26)
上卷 (26)
1. 胃脘痛
(附:心痛)
總括,心痛原來在胃脘,若還真者是膏肓;九種根因須審問,寒食蟲火更多防。
脈法,洪大屬火,熱滑大屬痰,右手實屬積,沉滑有食,弦遲有寒。沉細而實者可治,堅大而實,浮大而長,滑而利,數而緊皆難治。其心痛手足俱青至節者不治。
《內經》曰:少陽司天,風行於地,心痛、胃脘痛、膈不通。又云:木鬱之發,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交兩脅,膈臆不通,食飲不下,蓋風木之氣被郁,發則太過,故民病有土敗木賊之候也。然心與胃各一臟,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處在心下,故有當心而痛之名,乃丹溪有胃脘痛即心痛,此言非也。
蓋胃是真濕土也,胃居中焦,稟沖和之氣,多氣多血,是水穀之海,為三陽之總司,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受氣於此,是以壯則氣行而愈,弱則著而成病。其沖和之氣,變至偏寒偏熱,因之水穀不消,停留水飲食積,真氣相搏,以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而肝木之邪,得以乘機侵侮,而為病矣。
然致病之因多因縱恣腹口,喜好辛酸生冷煎煿脆硬之物,朝傷暮損,日積月深,自郁成積,自積成痰,痰火煎熬,血亦妄行,痰血相雜,妨礙升降,故胃脘作痛。俗醫不究其源,例以辛香燥熱之劑治之,以火濟火,遂成危劇,良可痛哉!古方有九種心痛:曰飲、曰食、曰風、曰冷、曰熱、曰悸、曰蟲、曰疰、曰去來痛。
夫所謂冷者特一耳!貴在醫者神悟,不可例以熱藥治之也,詳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實不在心也,有寒、熱、火、實、死血、食積、痰、蟲之異耳。
寒厥痛者,手足冷而通身冷汗出,便利溺清,或大便利而不渴,氣微力弱,宜以朮附湯溫之。
熱厥痛者,身熱足冷,痛甚則煩躁而吐,額自汗出,脈洪大,宜以金鈴子散加減之。
火實痛者,因氣而食,卒然發痛,大便或閉,久而注悶,心胸高起,按之愈痛,不能飲食,宜微利之。
死血痛者,痛有常處,不動移者是也。
食積者,痛甚欲大便,去後痛減者是也。
痰痛者,隱隱然,痛得辛熱湯則暫止者,此痰也。真心痛者,必死不可治。蓋謂包絡引邪入於心之正經耳。夫心之臟,君火也。是神靈之舍與手少陰之經,皆不得而受傷故也。又平時喜食熱物,以致死血留於胃口,作痛者宜桃仁承氣湯下之。
補遺
丹溪曰:凡胃脘痛必用溫藥,此是鬱結不行,阻氣不運,故痛在下者多屬濕,宜溫利之。
大凡心痛須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氣、口吃寒物而得者,於初得之時,當溫散或溫利。若病得之稍久則成郁,久鬱則成熱,熱久而生火,《原病式》中備言之矣。若欲行溫散溫利,寧無助火添病耶,由是多以山梔為熱藥之嚮導,則邪易伏,病易退,正氣伏而愈矣!用山梔十五枚(大者九枚),去皮炒黑,煎,佐以薑汁,令辣服之,或加川芎一錢,或以二陳加川芎、蒼朮、倍子煎服,甚者加乾薑,輕者以麻黃桂枝之類散之。氣虛人胃脘作痛,草豆蔻丸服之。
〔附方〕
草豆蔻丸,草豆蔻,橘紅,人參,乾薑,黃耆,益智,當歸,青皮,澤瀉,半夏,桃仁,麥芽,神麯,薑黃,柴胡為末,炊餅和為丸,薑湯下,加吳茱萸、生熟甘草。
朮附湯,見驚風症內。
金鈴子散,金鈴子肉,元胡索(各一兩),為末,服之,痛止服枳朮丸。
枳朮丸,枳實,白朮
桃仁承氣湯,見痢疾症內。
白話文:
胃脘痛(附帶:心痛)
總而言之,心痛的根源其實在胃脘,如果是真正的「心痛」,那是病入膏肓了。導致胃脘痛的原因有九種,需要仔細詢問病因,特別要注意寒、食、蟲、火這些因素。
關於脈象:
脈象洪大代表有火;脈象熱滑而大代表有痰;右手脈實代表有積滯;脈象沉滑代表有食積;脈象弦遲代表有寒。脈象沉細而實的還算好治,如果是脈象堅大而實、浮大而長、滑而利、數而緊的,都難以治癒。如果心痛且手腳都發青到關節部位的,就沒救了。
《黃帝內經》說:少陽主導天氣的時候,風會盛行於地面,容易導致心痛、胃脘痛、膈膜不通。又說,木氣鬱結發作時,民眾會出現胃脘部靠近心臟的位置疼痛,疼痛向上放射到兩脅,膈膜胸部不暢通,吃不下東西,這是因為風木之氣被鬱結,一旦爆發就會過盛,導致民眾出現脾胃衰敗、肝木侵犯的症狀。雖然心臟和胃是不同的臟器,疾病表現也不同,但因為胃脘痛的位置在心臟下方,所以有「當心而痛」的說法,丹溪說「胃脘痛就是心痛」是不對的。
胃其實是真正的濕土,位於中焦,稟受平和之氣,氣血充足,是水穀的歸宿,也是三陽經脈的總匯,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的氣都來自這裡。因此胃氣強盛就能正常運作,如果虛弱就會出現疾病。胃的平和之氣如果變成偏寒或偏熱,就會導致水穀不消化,停留在胃中形成水飲、食積。正氣和這些病邪互相搏鬥,導致清陽之氣不能上升,濁陰之氣不能下降,肝木之邪就會趁機侵犯,從而引發疾病。
導致胃脘痛的原因多半是因為放縱口腹之慾,喜歡吃辛辣、酸冷、油炸、堅硬的食物,早晨傷害晚上就受損,日積月累,自己鬱結成積滯,積滯變成痰,痰火煎熬,導致血液運行紊亂,痰和血混雜在一起,阻礙氣機升降,所以胃脘就會疼痛。一般的醫生不追究病因,總是習慣用辛香燥熱的藥物來治療,這無疑是火上澆油,最終導致病情更加危險,真是太令人痛心了!古人說有九種心痛:飲、食、風、冷、熱、悸、蟲、疰、往來痛。
所謂「冷」只是一種情況!關鍵在於醫生要能明白其中道理,不能一概用熱藥來治療。仔細分析病因,其實病都在胃脘,而不在心臟。可能是寒、熱、火、實、死血、食積、痰、蟲等不同的原因造成的。
寒厥痛的症狀是手腳冰冷,全身冒冷汗,小便清長,或者大便稀薄而不口渴,氣息微弱,身體無力,應該用朮附湯來溫補。
熱厥痛的症狀是身體發熱,腳卻是冷的,疼痛嚴重時會煩躁而嘔吐,額頭冒汗,脈象洪大,應該用金鈴子散加減治療。
火實痛是因為吃了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而突然發痛,可能會便秘,時間久了會感到胸悶,心胸部位向上隆起,按壓時更痛,不能吃東西,應該用微瀉的方法來治療。
死血痛的特點是疼痛部位固定,不會移動。
食積痛的特點是疼痛嚴重時想大便,排便後疼痛會減輕。
痰痛的特點是隱隱作痛,喝辛辣熱湯後會暫時緩解。真正的心痛是無法治療的,這是因為心包絡受邪氣侵入心經導致的。心臟是君主之火,是神靈的居所,和手少陰經都不能受到損傷。如果平時喜歡吃熱性食物,導致死血停留在胃口,引起疼痛,應該用桃仁承氣湯來瀉下。
補充
丹溪說:所有胃脘痛都應該用溫藥,這是因為氣機鬱結,運行不暢導致的,所以疼痛在下腹部的多屬於濕,應該用溫通利濕的方法治療。
一般來說,心痛要區分新病和舊病,如果明確知道是受寒或吃了寒涼食物引起的,在剛發病的時候,應該用溫散或溫利的方法治療。如果病程稍長就會形成鬱結,鬱結久了就會化熱,熱久了就會生火,《原病式》中都有詳細說明。如果想要用溫散溫利的方法,難免會助長火邪,使病情加重。所以多用山梔子作為熱藥的引導,這樣邪氣容易被壓制,疾病容易消退,正氣得以恢復。可以用山梔子十五枚(大的用九枚),去掉外皮炒黑,煎煮,加入薑汁,趁熱服下,或者加入川芎一錢。也可以用二陳湯加上川芎、蒼朮、倍子煎服,病情嚴重的加乾薑,病情輕微的用麻黃桂枝之類來疏散。氣虛的人如果胃脘作痛,可以服用草豆蔻丸。
附方
-
草豆蔻丸: 草豆蔻,橘紅,人參,乾薑,黃耆,益智,當歸,青皮,澤瀉,半夏,桃仁,麥芽,神麯,薑黃,柴胡等藥材磨成粉,用蒸熟的麵餅混合做成丸,用薑湯送服,可以加吳茱萸、生甘草和炙甘草。
-
朮附湯: 見驚風症的相關描述。
-
金鈴子散: 金鈴子肉,元胡索各一兩,磨成粉末服用,疼痛停止後服用枳朮丸。
-
枳朮丸: 枳實,白朮。
-
桃仁承氣湯: 見痢疾症的相關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