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折衷》~ 上卷 (19)
上卷 (19)
1. 癇症
總括,六種驚癇陰與陽,胎狂六畜食留藏;痰迷胞絡心神亂,至寶安神壯志湯。
脈法,脈弦為風癇,脈浮為陽癇,脈沉為陰癇。
白話文:
總括來說,六種驚癇分為陰性和陽性,胎兒或六畜的食物殘留在體內;痰阻塞了胞絡,使得心神混亂,使用至寶安神壯志湯可以治療。 脈象方面,脈弦表示是風癇,脈浮表示是陽癇,脈沈表示是陰癇。
凡癲狂脈虛者可治,脈實者死。又小兒脈緊者是風癇,如雀啄者。風癇,又云驚風三次便為癇。虎口脈紋如弓反外者主痰熱,夾驚,夾食,睡臥不穩,風癇之症。
白話文:
所有癲狂的人,脈搏虛弱的可以治療,脈搏實數的會死亡。另外,小孩脈搏緊促的是風癇,脈搏像小鳥啄米一樣的,也是風癇,另外也稱為驚風,三次後就會形成癲癇。虎口脈搏紋絡像弓一樣向外反的,主因是痰熱,夾雜驚嚇和飲食引起,睡覺不穩,是患有癲癇的症狀。
《內經》曰:巨陽之厥則首腫頭重,足不能行,發為眗僕,是蓋陽氣逆亂,故令人卒。然暴僕而不知人,氣復則醒,此則癇之類也。小兒為風邪所傷,驚怪所觸,乳哺失節,停滯經絡,故成癇也。其候神氣拂鬱,瞪眼直視,面目牽引,口噤涎流,肚腹緊張,手足搐掣,似生似死,或聲或默,或項背反張,或腰脊強直,但四肢柔軟,發而時醒者為癇。若一身強硬,終日不醒,則為痙痓矣。
白話文:
《內經》說:巨陽經脈閉塞不通,就會出現頭部浮腫、頭重腳輕、不能行走的症狀,發作為眗僕(一種癲癇病),這是因為陽氣逆亂,所以會導致人突然死亡。但是,如果突然發作眗僕而不知道人事,等陽氣恢復後就會清醒,這屬於癲癇的種類。小兒受到風邪的侵襲,受到驚嚇,餵養不當,導致經絡不通暢,所以會形成癲癇。其症狀是精神煩躁,瞪大眼睛直視,面部肌肉抽搐,口不能張,口水直流,腹部緊張,手足抽搐,好像活著又好像死了,有時候發出聲音,有時候不發出聲音,有時候頸部和背部反張,有時候腰部和脊柱僵直,但是四肢柔軟,發作時有時候會清醒,這些都是癲癇的症狀。如果全身僵硬,整天不醒,那就是痙痓了。
所謂六畜癇者,咽喉風痰所梗,聲自如此,其理甚明,謂之六畜,特強名耳。
又稱五癇,病關五臟,當察五臟之色,觀五臟之症,合之心中便了了矣,總之為驚、風、食三種治之。
驚癇者,震駭恐懼,打墜積驚,其初驚叫犬啼,恍惚失魂是也。
風癇者,汗出解脫,風邪乘虛,其初屈指如計數,有熱生風是也。
食癇者,食時得驚,停宿結滯,其初吐乳不哺,大便酸臭,或結成乳癖,先寒後熱者是也。
白話文:
所謂六畜癇,是指喉嚨被風痰阻塞,聲音因此變得異常,這個原理非常清楚,稱之為六畜,只是個形象的說法。 又稱為五癇,疾病與五臟有關,應該觀察五臟的顏色和症狀,這樣心中就能明瞭,總的來說,可以用驚、風、食三種方法來治療。 驚癇的情況,是因為受到震驚恐懼,或是跌倒造成的驚嚇,開始時會突然尖叫,像狗叫,精神恍惚,失去魂魄似的。 風癇的情況,是因為出汗後毛孔張開,風邪趁機入侵,開始時手指會彎曲好像在數數,體內有熱氣生風。 食癇的情況,是在吃東西時受到驚嚇,食物停留不消化,開始時會嘔吐母乳,不肯吸吮,大便酸臭,或者形成乳癖,先感到寒冷然後發熱。
又有陰陽之別。陽病脈浮,面色光澤,病在六腑,身體有熱,抽掣啼叫是也,易治;陰病脈沉,面色黯晦,病在五臟,身體無熱,手足清冷,不抽掣啼叫是也,難治。或以仰臥屬陽,覆臥屬陰亦可參驗。蓋陽症不可用溫,陰症不可用寒也。
白話文:
還有陰陽之分。陽病脈象浮,面色光澤,病在六腑,身體發熱,抽搐啼叫,容易治療;陰病脈象沉,面色晦暗,病在五臟,身體不發熱,手足冰冷,不抽搐啼叫,難以治療。有時也可以仰臥屬於陽,俯臥屬於陰來驗證。陽症不可使用溫熱藥物,陰症不可使用寒涼藥物。
有狂癇者,亦屬陽症。《難經》曰:重陽則狂。至長,成小兒才發時,妄言不食而歌,甚則逾牆上屋,棄衣而走,或一日或二日方醒,始因冒熱感風,風熱內蓄,久則風痰壅結,上迷心也。蓋心乃神之舍,偶為邪熱攻逼,則神失守而昏亂,名曰狂癇。當疏風化熱,清心平肝,鎮心下痰可也。
白話文:
罹患狂癇的人,也屬於陽症。《難經》上說:陽氣過盛就會發狂。年紀大一點時,孩子剛發病的時候,會胡言亂語、不吃飯一直唱歌,嚴重的時候會爬牆上屋頂、脫掉衣服跑走,也許一兩天後才會清醒。最開始的原因是過熱時感受了風寒,風熱在體內積聚,時間長了,風痰就會堵塞,往上矇蔽了心神。因為心是精神的居所,偶爾被邪熱侵襲,精神就會失去控制而變得混亂,這就是狂癇。治療時應當疏散風熱,清心平肝,鎮靜安神,化解痰液。
癇症皆因神氣未固,驚則神不守舍。或飲食失節,脾胃受傷,積為痰飲,以致痰迷心竅而作。治法當尋火尋痰而治,宜服鎮驚清心之劑。如痰涎膠固者,此藥未能驅逐。在上者用吐法,吐後方用前藥,痰實在裡者亦須下之。
補遺
白話文:
癇症都是因為精神氣質沒有堅固穩定,受到驚嚇後精神就無法維持穩定。或者飲食不節制,脾胃受到傷害,積聚成痰飲,以致痰迷亂了心竅而發作。治療方法應該尋找導致火氣及痰氣的根源,宜服鎮驚清心的藥方。如果痰涎像膠水般黏固,這種藥方無法去除。痰飲位於上面的病人使用催吐方法,嘔吐後再用前面的藥方,痰飲位於體內的病人也需要用下藥的方法治療。
癲癇即頭眩也,痰在膈間則眩微不僕,痰溢膈上則眩甚仆倒於地而不知人,名曰癲癇。徐嗣伯曰:大人曰顛,小人曰癇,其是一疾也。但癇症中作聲及醒時吐涎沫,醒後又再發,時作時止而不休為異耳。
白話文:
癲癇就是頭暈,痰在膈肌中間則頭暈較輕微不會昏倒,痰溢出到膈肌上面則頭暈得很嚴重,昏倒在地不省人事,稱之為癲癇。徐嗣伯說:成年人發作叫做癲,小孩發作叫做癇,其實是同一個疾病。只是癇症發作時會出聲音並且醒來時吐口水,醒來後又會再次發作,時作時停不會停止,這是兩者的不同之處。
《內經》曰:人生而有癲疾者,名曰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積氣並居,故令子驚為顛疾。
白話文:
《內經》中記載,人生下來就有癲疾的,叫做胎病,這種病是母親在懷孕期間受到驚嚇導致的。當時母親極度驚恐,氣血上逆而不下降,積聚在體內,導致胎兒受到驚嚇,出生後患上癲癇。
又《內經》曰:春脈者肝也,春脈太過,為病在外,善怒,忽眩冒而癲痰,脈來弦實而強為太過,甚則忽忽善怒,眩冒而癲痰。
〔附方〕
白話文:
《內經》說:春天時脈象反映的是肝臟的功能,春天脈象太過,病症會表現在體表,容易生氣,常常出現眩暈冒失以及癲癇抽搐,脈象來得像琴絃一樣,很實很強就是太過,嚴重的話精神恍惚、容易生氣、頭暈冒失而癲癇發作。
胎癇正發之劑,天將子,天麻,蠍梢,防風,辰砂,麝香,末之,乳汁調服。
白話文:
治療驚風抽搐發作的藥方:
- 天將子
- 天麻
- 蠍梢
- 防風
- 辰砂
- 麝香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母乳調和服用。
安心神之劑,菖蒲,石膏,犀角,人參,遠志,茯苓,白蘇子,甘草
白話文:
使心神安寧的藥物:菖蒲、石膏、犀角、人參、遠志、茯苓、白蘇子、甘草。
疏熱解表清利之劑,獨活,羌活,天麻,人參,荊芥,防風,川芎,甘草
白話文:
疏通熱氣、解表清利的藥劑:
-
獨活:具有祛風除濕、散寒止痛的功效。
-
羌活:具有祛風濕、散寒發表、活血止痛的功效。
-
天麻:具有息風止痙、平肝潛陽、祛風通絡的功效。
-
人參: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的功效。
-
荊芥:具有疏風解表、散寒發表、利咽止痛的功效。
-
防風: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行氣活血的功效。
-
甘草: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
化風丹(治口噤身反目直吐涎),人參,南星,天麻,羌活,獨活,防風,川芎,荊芥,甘草
白話文:
化風丹(用於治療口不能言語,身體僵直,眼睛斜視,不斷流口水等症狀):
-
人參:補氣益元,扶正祛邪。
-
南星:化痰止咳,散結消腫。
-
天麻:息風止痙,平肝熄風。
-
羌活:祛風散寒,活血通絡。
-
獨活:祛風除濕,止痛。
-
防風:祛風解表,散寒止痛。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止痛。
-
荊芥:祛風解表,發散風寒。
-
甘草:調和諸藥,益氣補中。
鐵粉丸(治癇發無時,吐沫心悶),龍齒,輕粉,天麻,南星,沒藥,牛黃,麝香
白話文:
鐵粉丸(用於治療不定時發生的羊癲瘋,伴有吐沫、心悶):
- 龍齒(龍齒性寒涼,清熱解毒,息風止痙。)
- 輕粉(輕粉性寒涼,清熱解毒,息風定驚。)
- 天麻(天麻性味甘平,具有息風止痙、祛風通絡的作用。)
- 南星(南星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燥濕化痰、消積導滯的作用。)
- 沒藥(沒藥性味苦溫,具有活血調經、祛風止痛、消腫散瘀的作用。)
- 牛黃(牛黃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定搐的作用。)
- 麝香(麝香性味辛溫,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止痛解痙的作用。)
豬膽南星散,用南星一味,濕紙裹煨,研末,將雄豬膽汁調化,連服之。
白話文:
豬膽南星散是一種中藥,只用南星這一味藥材,用濕紙包起來煨熟,研磨成粉末,用雄性豬的膽汁調和均勻,連續服用。
牛黃膏,南星,全蠍,蟬蛻,殭蠶,天麻,白附子,防風,麝香
白話文:
牛黃膏:
- 南星:一種塊莖類中草藥,具有化痰止咳、祛風濕的功效。
- 全蠍:一種蠍子,具有息風止痙、通絡止痛的功效。
- 蟬蛻:蟬蛻皮,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
- 殭蠶:一種僵屍蠶,具有熄風解痙、鎮驚安神的功效。
- 天麻:一種蘭花科植物的塊莖,具有息風止痙、鎮靜安神、祛風通絡的功效。
- 白附子:附子,經特殊處理後製成的中草藥,具有溫陽散寒、祛風除濕、鎮痛止痙的功效。
- 防風:一種菊科植物的根,具有祛風解表、止痛消腫的功效。
- 麝香:麝香鹿的香囊分泌物,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通經活絡、散寒止痛的功效。
鎮心丹,辰砂五錢為細末,用豬心血和勻,以蒸餅裹劑蒸熟,取出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臨臥時服。
白話文:
鎮心丹:
- 材料:辰砂五錢,研磨成細粉。
- 做法:用豬心血將辰砂和勻,用蒸餅裹成小劑子,蒸熟。將蒸好的小劑子取出,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藥。
-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十丸,於睡前服用。
功效:
鎮心安神,適用於心煩不寐、心悸怔忡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