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折衷》~ 上卷 (19)
上卷 (19)
1. 痢疾
黃連阿膠丸,黃連,阿膠,茯苓
桃仁承氣湯,大黃,桂枝,芒硝,桃仁,甘草
阿膠梅連丸,阿膠,赤茯苓,烏梅,白芍,黃柏,黃連,乾薑,當歸
人參敗毒湯,柴胡,桔梗,人參,羌活,獨活,川芎,茯苓,枳殼,前胡,甘草
理中湯,見驚風症,加附子。
又方,赤芍(三錢),山楂肉(三錢),甘草(一錢半),木香(七分),檳榔(一錢)
人參白朮散,人參,白朮,茯苓,桔梗,黃連,藿香,苡仁,砂仁,山藥,扁豆,甘草
一說治腹痛,老薑、細茶各三錢煎服。
奇方,紅菱四支連殼打碎,老薑三錢,加酒一鍾燉熟,和紅糖服即止。
治痢久不愈者用白蘿蔔取汁一鍾,蜜一鍾共煎滾,調勻服立止。
又奇方,落帚葉煎湯,連葉服,即愈。
又旱蓮汁和酒飲,立愈。
又王瓜藤灰酒下,即愈。
又服八灰散,即止。
八灰散,棕灰,發灰,蓮蓬,艾,當歸頭,松皮,側柏,椿根皮
又奇方,王瓜藤(連莖葉經霜者),曬乾作灰,出火毒,以香油調,納臍中即愈。
又金華散,專治紅白痢,久不愈者,服之神效。椿根白皮二兩,用臭者去粗皮,向東南取松花三錢、地榆二錢、乾荷葉二錢,貼水陰乾,用其中段,為細末,每服三分。紅痢蜜調,白痢黑糖調,紅白蜜糖調,後加溫湯少許,空心服。忌麵食葷腥油膩物。
白話文:
痢疾
黃連阿膠丸:使用黃連、阿膠、茯苓。
桃仁承氣湯:使用大黃、桂枝、芒硝、桃仁、甘草。
阿膠梅連丸:使用阿膠、赤茯苓、烏梅、白芍、黃柏、黃連、乾薑、當歸。
人參敗毒湯:使用柴胡、桔梗、人參、羌活、獨活、川芎、茯苓、枳殼、前胡、甘草。
理中湯:若有驚風症狀,則加入附子。
又一方:使用赤芍三錢、山楂肉三錢、甘草一錢半、木香七分、檳榔一錢。
人參白朮散:使用人參、白朮、茯苓、桔梗、黃連、藿香、薏苡仁、砂仁、山藥、扁豆、甘草。
另一種說法是治療腹痛,用老薑、細茶各三錢煎服。
奇方:將四支連殼的紅菱打碎,加入老薑三錢,用酒一鍾燉煮熟透,再加入紅糖服用,即可止痢。
治療痢疾久未痊癒的,用白蘿蔔取汁一鍾,與蜂蜜一鍾一起煎滾,調勻後服用,立即止痢。
又一奇方:用落帚葉煎湯,連同葉子一起服用,即可痊癒。
又可以用旱蓮汁和酒一起飲用,立即痊癒。
又可以用王瓜藤燒成的灰,用酒送服,立即痊癒。
又可以服用八灰散,即可止痢。
八灰散:使用棕櫚灰、頭髮灰、蓮蓬、艾草、當歸頭、松樹皮、側柏葉、香椿根皮。
又一奇方:取經霜的王瓜藤(包含莖葉),曬乾後燒成灰,去除火毒,用香油調和,塗在肚臍上,即可痊癒。
金華散:專門治療紅白痢,久治不癒者,服用後效果顯著。使用香椿根的白色內皮二兩(選用氣味較重的,去除粗皮),向東南方採集松花三錢、地榆二錢、乾燥的荷葉二錢,貼在水邊陰乾,取中間部分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分。紅痢用蜂蜜調服,白痢用黑糖調服,紅白痢用蜂蜜和黑糖一起調服,之後加入少量溫開水,空腹服用。忌吃麵食、葷腥油膩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