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折衷》~ 上卷 (16)
上卷 (16)
1. 瘧疾
有汗加黃耆、浮麥。無汗加蒼朮、葛根。元氣下陷及肝木乘脾並加升麻、柴胡為善。若用青皮、常山、草果之類,正氣益虛,邪氣益深而變症百端矣。
有小兒瘧疾,變作虛浮,外腎腫大,或食傷脾胃,以致浮腫。夫浮者脾之外應也,宜大腹皮湯、草果飲治之。然後以實脾補劑進之可也。若乳母七情六慾不調及飲食不節,或寒熱似瘧,肝火熾盛,致兒為患者,又當治其乳母斯無誤矣。
有陰虛症,每日午後惡寒發熱,似乎瘧者,至晚亦得汗而解,若作瘧治,而用常山、草果等藥,誤矣!且陰虛脈虛濡而數,瘧脈弦數為辨耳。有癖痞而為寒熱似瘧者,亦不可作瘧治也。
(批:久瘧則元氣虛損,若誤服清脾飲,多致不起,慎之。截瘧飲亦不宜服。瘧後食少無力,面黃身弱,以四君子湯加二陳湯、薑汁炒黃連、枳實。若草果常山性猛善驅逐,病人稍虛者勿用。)
瘧脈弦數腎胃虛,外感內傷共有之,歸芎人參鱉甲飲,半樸檳青甘草施。二術烏梅姜黑豆,桃枝煎酒露飲之。寒多加桂因寒盛,熱多柴苓酒炒宜。渴加知母天花粉,元氣不足升麻提。夜發升麻加桔梗,久瘧常山草果隨。截法常山蒼厚朴,陳皮黃連檳榔果,七味烏梅酒水煎,何首茯苓三四兩,二三陳樸不須言,十分甘草煎宿露,藥飲空心瘧遇仙。
〔附方〕
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白芍,麻黃,甘草,杏仁,生薑,大棗
柴胡桂枝湯,柴胡,桂枝,黃芩,半夏,人參,甘草
白虎加桂枝湯,石膏,知母,桂枝,甘草
小柴胡湯,見諸吐症內(去薄荷)。
清脾飲(初起者宜服),蒼朮,半夏,草果,青皮,黃芩,柴胡,厚朴,陳皮,茯苓,枳殼,紫蘇,甘草
養胃湯(病虛者宜服),藿香,蒼朮,厚朴,半夏,陳皮,草果,茯苓,人參,甘草
鬼哭散,大腹皮,常山,茯苓,鱉甲
大柴胡湯,柴胡,黃芩,半夏,芍藥,枳實,甘草,大黃(酒製)
鱉甲飲(李自才用何首烏紅白各半,酒煎服),白朮,陳皮,草果,川芎,芍藥,
檳榔,黃芩,厚朴,鱉甲,甘草
六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半夏
大腹皮湯,枳殼,蒼朮,檳榔,甘草,三稜,蓬朮,大腹皮
草果飲,厚朴,青皮,草果,藿香,半夏,丁香,甘草,乾薑,神麯
白話文:
瘧疾
如果發瘧疾時有出汗,可以加入黃耆和浮麥。如果沒有出汗,則加入蒼朮和葛根。如果是元氣下陷,以及肝木剋脾的情況,可以加入升麻和柴胡,效果會比較好。如果使用青皮、常山、草果之類的藥材,反而會使正氣更加虛弱,邪氣更加深入,導致病情變得更加複雜。
有些小孩得了瘧疾,會變成身體虛弱浮腫的狀況,出現外生殖器腫大,或者因為吃東西傷到脾胃,導致浮腫。所謂的浮腫,是脾臟在外的表現,應該用大腹皮湯或草果飲來治療。之後再用健脾補氣的藥方來調理就可以了。如果是哺乳的母親因為情緒不佳或飲食不節制,導致身體出現類似瘧疾的寒熱症狀,又因為肝火旺盛而使孩子也得病,那麼就應該先治療母親,這樣才能確保孩子痊癒。
有些陰虛體質的人,每天下午會感到怕冷發熱,症狀很像瘧疾,到了晚上又會出汗退熱。如果當作瘧疾來治療,使用常山、草果等藥物,那就錯了!陰虛的脈象是虛弱、細軟而跳動快速,瘧疾的脈象是弦硬而跳動快速,可以以此來區別。還有一些因為體內有腫塊而導致出現類似瘧疾的寒熱症狀,也不能當作瘧疾來治療。
(特別提醒:久病瘧疾會導致元氣虛弱,如果誤服清脾飲,很可能會無法痊癒,一定要小心。截瘧飲也不適合服用。瘧疾過後食慾不振、身體虛弱、面色發黃,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加上二陳湯、薑汁炒黃連和枳實來調理。草果和常山藥性猛烈,善於驅趕邪氣,體質虛弱的人不要使用。)
瘧疾的脈象是弦硬而跳動快速,通常是因為腎和胃虛弱,外感和內傷都有可能導致。可以使用歸芎人參鱉甲飲,配上半夏、厚朴、檳榔、青皮和甘草來治療。也可以使用白朮、烏梅、生薑和黑豆,用桃枝煮酒來服用。寒氣比較重時,可以加入桂枝,熱氣比較重時,則用柴胡和黃芩,用酒炒過再使用。口渴可以加入知母和天花粉,元氣不足則可以加入升麻來提升。如果晚上發病,可以加入桔梗。久病瘧疾則可以考慮使用常山和草果。另外,截瘧的方法可以使用常山、蒼朮、厚朴、陳皮、黃連和檳榔,以及烏梅用酒水煎煮,再加入何首烏和茯苓,以及陳皮、厚朴和甘草。在瘧疾發作前空腹服用,效果很好。
附方
-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白芍、麻黃、甘草、杏仁、生薑、大棗
- 柴胡桂枝湯: 柴胡、桂枝、黃芩、半夏、人參、甘草
- 白虎加桂枝湯: 石膏、知母、桂枝、甘草
- 小柴胡湯: (見諸吐症內,去薄荷)
- 清脾飲 (初期適合服用):蒼朮、半夏、草果、青皮、黃芩、柴胡、厚朴、陳皮、茯苓、枳殼、紫蘇、甘草
- 養胃湯(體質虛弱者適合服用):藿香、蒼朮、厚朴、半夏、陳皮、草果、茯苓、人參、甘草
- 鬼哭散: 大腹皮、常山、茯苓、鱉甲
- 大柴胡湯: 柴胡、黃芩、半夏、芍藥、枳實、甘草、大黃(酒製)
- 鱉甲飲(李自才用何首烏紅白各半,酒煎服):白朮、陳皮、草果、川芎、芍藥
- 檳榔: 黃芩、厚朴、鱉甲、甘草
- 六君子湯: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半夏
- 大腹皮湯: 枳殼、蒼朮、檳榔、甘草、三稜、蓬朮、大腹皮
- 草果飲: 厚朴、青皮、草果、藿香、半夏、丁香、甘草、乾薑、神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