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折衷》~ 上卷 (11)
上卷 (11)
1. 附:龜胸龜背
龜胸之候因風痰停飲,聚積心胸,再感風熱,肺為諸臟之華蓋,居於膈上,水氣泛溢,則肺為之浮,日久凝而為痰,停滯心胸,兼以風痰內發,其外症唇紅面赤,咳嗽喘促,致胸高如覆掌,名曰龜胸。其乳母多食五辛亦能成此疾。先服寬氣飲入薑汁蔥湯調服;次清肺飲、如意膏為治。如服藥後目睛直視,痰涎上壅,兼以發搐則難治矣。
龜背者,初生嬰孩或未滿半周,客風吹脊傳入髓,故感此症,錢仲陽雖有龜尿點背之言,然終成痼疾者多矣。
白話文:
龜胸的病因是風痰停飲,聚集在心胸,再感受風熱,肺是諸臟器的華蓋,位於膈上,水氣泛濫,肺就會浮起,日積月累凝結成痰,停留在心胸,加上風痰內發,其外部症狀是脣紅面赤,咳嗽氣喘,導致胸部高聳如覆蓋的手掌,叫做龜胸。乳母多吃五辛也能導致這種疾病。先服寬氣飲,用薑汁蔥湯調服;再服清肺飲、如意膏治療。如果服藥後眼睛直視,痰涎上湧,再加上抽搐,就難以治癒了。
批:丹溪曰:咳嗽遇冬而發者,寒包熱也,解表熱自除。有咳至極時嘔吐乳食與痰出盡方定,此名風痰壅盛,肝木克脾土,宜以南星、半夏、陳皮、天麻、白附子、殭蠶之類。風寒嗽者,鼻塞聲重畏寒。火嗽者有聲,痰少面赤。癆嗽者盜汗,夜多寒熱。肺脹嗽者,動嗽則喘滿氣急。痰嗽者,動便有痰聲,痰出嗽止。
白話文:
解釋:丹溪說:咳嗽在冬天發作,是寒氣包圍著熱氣,解表散寒,熱氣自然消除。有咳嗽到極點時嘔吐乳食與痰出盡才停止的,這種叫做風痰壅盛,肝木克脾土,宜用南星、半夏、陳皮、天麻、白附子、殭蠶之類的藥物治療。風寒咳嗽的人,鼻塞聲音重,怕冷。火咳嗽的人有聲音,痰少面赤。癆病咳嗽的人盜汗,夜裡多有寒熱。肺脹咳嗽的人,咳嗽時就會喘滿氣急。痰嗽的人,咳嗽時就有痰聲,痰出來咳嗽就停止了。
咳分春夏與秋冬,痰癆火食及寒風。俱用二陳來作主,生薑五片最先鋒。春杏芍芩柴五味,夏苓支柏五味攻。秋添蒼芩五味杏,桂枝蘇葉細辛冬。癆用四物紫菀杏,五味人參及款冬。嗽久除嗽加粟殼,干嗽之時難奏功。上夜屬陰加四物,黃柏知母五味宗。五更嗽發屬食積,神麯山楂枳實從。嗽得出時加半夏,不出去半貝母逢。
〔附方〕
小柴胡湯,見諸吐症內。
白話文:
咳嗽按照季節分為春秋咳和秋冬咳,春秋咳由痰飲和火熱食物以及寒風引起,治療都以二陳湯為基礎,再加入五片生薑打頭陣。春秋咳的治療,春季用杏仁、芍藥、黃芩、柴胡、五味子五味藥;夏季用茯苓、支梗、柏子仁、五味子、攻下藥五味藥。秋季的治療,在春季的基礎上,加上蒼朮、黃芩、五味子、杏仁,冬季用桂枝、蘇葉、細辛。肺癆的治療,用四物湯、紫菀、杏仁,再加五味子、人參、款冬花。咳嗽時間長了,為了止嗽,可以加點粟殼,可是正在發作時,粟殼就沒什麼用了。晚上發作的咳嗽屬於陰虛,治療時應加入四物湯、黃柏、知母五味藥。五更時發作的咳嗽是飲食積滯引起的,應服用神曲、山楂、枳實。咳嗽時咳出的痰多,還可以加半夏,如果不咳出痰,可以用貝母。
葶藶丸(肺實氣喘用),葶藶子(隔紙略炒),防己,黑豆(炒),杏仁面(炒去皮尖),搗膏一兩為末,取蒸棗肉搗和為丸,麻子大,每服五六丸,薑湯下。
白話文:
葶藶丸(用於肺氣實喘):
- 葶藶子(隔著紙稍微炒過)
- 防己
- 黑豆(炒過)
- 杏仁粉(炒過、去皮、去尖端)
將以上藥材搗成膏狀,研磨成細末,加入一兩蒸棗肉一起搗成泥,搓成麻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六丸,用薑湯送服。
麻黃(冬用),桂枝,杏仁,麻黃,甘草
白話文:
麻黃(在冬季使用),肉桂,杏仁,麻黃,甘草
甘桔湯(咽喉熱痛用),桔梗,甘草
白話文:
甘桔湯(適用於咽喉疼痛):桔梗、甘草。
瀉白散(肺有熱、氣喘用),地骨皮,桑白皮,甘草
白餅子(下痰用),見驚風症內。
白話文:
瀉白散(用於肺部有熱引起的氣喘):
- 地骨皮:清肺熱,涼血止血,化痰止咳。
- 桑白皮:清肺熱,化痰止咳,涼血止血。
- 甘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黃芩半夏生薑湯,黃芩,芍藥,半夏,生薑,甘草
白話文:
黃芩半夏生薑湯:
黃芩:它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可以緩解發燒、頭痛、口乾、咽喉腫痛等症狀。
芍藥:它具有養血調經、緩解疼痛的功效,可以緩解月經不調、痛經、腹痛等症狀。
半夏:它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可以緩解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
生薑:它具有散寒發汗、止咳化痰的功效,可以緩解感冒、頭痛、惡心、嘔吐等症狀。
甘草:它具有補中益氣、調和諸藥的功效,可以增強藥效、緩解藥物的副作用。
這些中藥材搭配在一起,可以起到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養血調經、緩解疼痛、化痰止咳、平喘、散寒發汗、止咳化痰、補中益氣、調和諸藥的功效。
芍藥甘草湯,芍藥(三錢),甘草(二錢),葛根,升麻
升麻湯,升麻,芍藥,葛根,甘草
白話文:
芍藥甘草湯:
芍藥:3錢
甘草:2錢
葛根:適量
升麻:適量
用法:將所有藥材加水煎煮,取藥汁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緩解疼痛。
主治:溫病初起,發熱頭痛,肌肉痠痛,小便不利,舌紅苔黃,脈象浮數。
烏梅丸,蜀椒,細辛,附子(制),桂枝,人參,當歸,黃柏,乾薑
白話文:
烏梅丸:蜀椒、細辛、附子(已炮製)、桂枝、人蔘、當歸、黃柏、乾薑。
茯苓甘草湯,茯苓(二錢),甘草(一錢),桂枝(二錢半),生薑(五片)
異功散,見驚風症內。
白話文:
茯苓甘草湯
- 茯苓:2錢
- 甘草:1錢
- 桂枝:2錢半
- 生薑:5片
參蘇飲,紫蘇,前胡,陳皮,半夏,乾葛,茯苓,枳殼,桔梗,人參,甘草
人參平肺散
白話文:
參蘇飲:
- 紫蘇:紫蘇葉,具有宣肺解表、理氣和中的功效。
- 前胡:前胡,具有疏風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
- 陳皮: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 半夏:半夏,具有化痰止咳、降逆止嘔的功效。
- 乾葛:乾葛,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的功效。
- 茯苓: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 枳殼:枳殼,具有理氣健胃、破氣消積的功效。
- 桔梗:桔梗,具有宣肺止咳、祛痰散結的功效。
- 人參:人參,具有補氣益元、生津止渴的功效。
- 甘草:甘草,具有補氣益中、調和諸藥的功效。
總體功效: 補益氣血、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健脾化濕。
主治: 外感風寒、咳嗽氣喘、痰多胸悶、脾虛濕滯等症。
六味地黃丸,熟地,丹皮,茯苓,山藥,澤瀉,山茱萸
六君子湯,見瘧疾症內。
寬氣飲,見驚風症內。
白話文:
六味地黃丸由六種藥材組成:熟地、丹皮、茯苓、山藥、澤瀉和山茱萸。
- 熟地:補血滋陰,益精填髓。
- 丹皮:涼血清熱,滋陰降火。
- 茯苓:健脾益氣,利水滲濕。
- 山藥:補脾益氣,滋腎固精。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化痰。
- 山茱萸:補腎益精,澀精固脫。
六味地黃丸具有滋陰補腎、益精填髓的作用,臨牀上常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腰膝痠痛、頭暈耳鳴、盜汗遺精、月經不調等症狀。
清肺飲,人參,柴胡,杏仁,桔梗,赤芍,荊芥,枳殼,桑皮,五味,麻黃,旋覆花
如意膏,半夏,南星,俱薑製,蜜丸,用薑蜜送下。
白話文:
清肺飲
- 人參:補氣養陰,增強肺臟功能。
- 柴胡:疏肝解鬱,清熱退燒。
- 杏仁:止咳平喘,潤肺化痰。
- 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止咳。
-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 荊芥:解表散寒,發汗退燒。
- 枳殼:理氣寬中,消積導滯。
- 桑皮:清肺止咳,平喘化痰。
- 五味:祛風散寒,緩解疼痛。
- 麻黃:宣肺平喘,發汗解表。
- 旋覆花:清熱解毒,消腫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