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鑒

《幼科心法要訣》~ 發熱門 (1)

回本書目錄

發熱門 (1)

1. 諸熱總括

小兒有病多發熱,表裡虛實宜分別,觀形察色辨因由,審證切脈有妙訣,表證須汗里下之,虛則宜補實則瀉,平昔體認要精詳,方得臨時無遺闕。

白話文:

小兒生病多為發熱,表證或裡證、虛證或實證,都應分辦清楚。觀看形狀、觀察氣色,辨別原因來由。審視證狀,切脈診斷,都有妙訣。表證應發汗,裡證應攻下。虛證宜補,實證宜瀉。平素體察病情要精細詳盡,才能做到臨時決斷,不留遺漏。

2. 表熱

表熱之證因外感,脈浮發熱惡風寒,頭痛身疼而無汗,十神方1),通聖方2),表為先。

〔附方〕

1.十神湯升麻葛根麻黃,蘇葉,香附(醋炒),陳皮赤芍藥,川芎,香白芷甘草(生)

白話文:

十神湯:

  • 升麻:具提氣、升陽、解肌的功能。
  • 葛根: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益氣滋陰的功效。
  • 麻黃:具散寒發汗、平喘解表、利水消腫的效果。
  • 蘇葉:具解表散寒、理氣和胃、固表止汗之效用。
  • 香附(醋炒):具有理氣解鬱、疏肝止痛、活血調經的功效。
  • 陳皮:具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 赤芍藥:具有涼血活血、消瘀散結、止痛調經之效。
  • 川芎:具活血行氣、散瘀止痛、通經活絡的功效。
  • 香白芷:具有散寒止痛、溫通脈絡、化瘀消腫的功效。
  • 甘草(生):具補氣益中、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之效。

引用生薑,水煎服。

方歌,十神湯治表熱證,升麻乾葛共麻黃,香附陳皮蘇葉芍,芎芷甘草引生薑。

2.雙解通聖湯

3. 裡熱

裡熱之證因內熱,遍身蒸熱小便紅,面赤唇焦舌燥渴,調胃方1),白虎方2),解毒方3),清。

〔附方〕

白話文:

  1. 調胃承氣湯:
  • 大黃:具有瀉下、清熱、止血的功效。

  • 芒硝:具有瀉下、清熱、通便的功效。

  • 甘草:具有補氣、和中、調和諸藥的功效。

  • 調胃承氣湯可以瀉下積滯、清熱通便、和中調氣,常被用於治療大便不通、腹脹腹痛、胃火熾盛等症狀。

引用生薑,水煎服。

方歌,調胃承氣治裡熱,大黃甘草共芒硝,引用生薑水煎服,大便通利熱自消。

2.白虎湯石膏〔煅(按:石膏生用為宜)〕,知母(生),甘草(生),粳米

白話文:

2.白虎湯:石膏(煅燒過,但石膏生用效果更好),知母(生),甘草(生),粳米

水煎服。

方歌,胃熱白虎湯,知母生用良,石膏合甘草,粳米共煎嘗。

白話文:

  1. 黃連解毒湯:黃芩、黃連、梔子、黃柏。

水煎服。

方歌,黃連解毒湯,清熱效非常,芩連梔子柏,煎服保安康。

4. 虛熱

虛熱病後營衛弱,神倦氣乏用補中方1),,嘔渴竹葉石膏方2),治,面赤尿白厥白通方3),。

白話文:

  1. 虛熱病後,營衛虛弱,神疲乏力,使用補中益氣的中藥方劑治療。

  2. 口渴嘔吐,使用竹葉石膏湯來治療。

  3. 面色發紅,小便清白,厥陰病,使用通玄理中湯來治療。

〔附方〕

1.補中益氣湯

2.竹葉石膏湯:竹葉,石膏〔煅(按:石膏生用為宜)〕,人參,粳米,麥冬(去心),甘草(生),半夏(薑製)

白話文:

2.竹葉石膏湯:竹葉、石膏(用煅製過的石膏,但是建議使用生石膏)、人參、粳米、麥冬(去掉麥冬的籽)、生甘草、薑製半夏。

引用生薑,水煎服。

方歌,病後虛熱煩渴嘔,皆因氣弱胃津亡,竹葉石膏參麥草,半夏粳米共生薑。

3.白通湯乾薑附子(制),蔥

白話文:

  1. 白通湯:乾薑、附子(經過炮製)、蔥

水煎服。

方歌,虛熱原於陰格陽,真寒假熱白通湯,散寒姜附蔥白莖,厥回熱退自然康。